CN216197319U - 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 Google Patents
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97319U CN216197319U CN202121693440.1U CN202121693440U CN216197319U CN 216197319 U CN216197319 U CN 216197319U CN 202121693440 U CN202121693440 U CN 202121693440U CN 216197319 U CN216197319 U CN 2161973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shell
- connecting rod
- rod
- pin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锁的翼扇上用的球形把手或把手领域,具体为一种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一种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把手壳体(11)、固定螺栓(113)、壳体密封条(114)、把手盖(2)、把手密封槽(31)、把手密封条(32)、电容传感器(33)、齿轮传动件(34)、平推电机(6)、平推电机固定螺钉(61)、摆臂(7)、摆臂销轴(71)、摆臂扭簧(72)、推杆(8)、第一连杆(91)和第二连杆(92),把手壳体(11)为槽形,把手本体(1)设于把手壳体(11)内,把手回位扭簧(116)的两端分别抵住把手壳体(11)和把手本体(1),本实用新型降低风阻,避免磕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锁的翼扇上用的球形把手或把手领域,具体为一种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门把手普通采用在固定在车门外侧面上的形式,这种方法使得车门把手突出于车门外,一则增大了汽车行驶时的风阻,二则容易受到磕碰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低风阻、避免磕碰、安全可靠的车用把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把手本体上设有把手回转轴,把手回位扭簧套设在把手回转轴上,其特征是:还包括把手壳体、固定螺栓、壳体密封条、把手盖、把手密封槽、把手密封条、电容传感器、齿轮传动件、平推电机、平推电机固定螺钉、摆臂、摆臂销轴、摆臂扭簧、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销轴、第二连杆销轴、回转杆、回转连杆、回转杆销轴、缓冲垫、回转杆花键、回转杆螺栓、回转杆扭簧、配重、配重回位扭簧、惯性块、惯性块扭簧、惯性块螺栓、把手销轴、第二把手回位扭簧、行程限位开关、锁芯摇杆和摇杆回位扭簧,
把手壳体为槽形,把手本体设于把手壳体内,把手回位扭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把手壳体和把手本体,把手盖盖在并固定在把手壳体的槽口上,把手壳体总成穿过车门外钣金上的把手孔后通过四个固定螺栓固定在车门内钣金上,把手壳体的侧边与车门外钣金上把手孔的孔壁之间通过壳体密封条密封,把手盖是整个把手总成的外侧面且把手盖与车门外钣金齐平,而不像传统的门把手一样凸出一个门把手,
把手半总成包括把手本体、把手壳体、把手盖、把手密封槽、把手密封条、电容传感器和齿轮传动件,把手密封槽贴覆在把手盖的内侧面上,把手密封条箍在把手密封槽上,把手盖通过把手密封槽盖在把手壳体的槽口上,把手盖和把手壳体之间通过把手密封条密封,把手销轴和电容传感器都设于把手壳体的内腔内,电容传感器的作用是实现触摸无钥匙进入功能,齿轮传动件套设并固定在把手销轴上,第二把手回位扭簧套设在把手销轴上,第二把手回位扭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把手壳体和齿轮传动件,
把手半总成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摆臂构成传动杆件系统,摆臂销轴垂直固定在摆臂上,摆臂扭簧套设在摆臂销轴上,把手半总成用把手销轴将第二连杆和摆臂的另一侧铰接在把手壳体内,平推电机通过平推电机固定螺钉固定在把手壳体内,平推电机输出轴的端面上设有T型槽,推杆的一端嵌在平推电机的T型槽内,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销轴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销轴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把手本体,配重通过配重回位扭簧固定在把手壳体内且和推杆连接,平推电机是把手的动力源,
回转杆销轴和回转杆花键的一端互相配合,回转杆螺栓依次穿过回转杆销轴和回转杆并固定在把手壳体内,回转连杆与回转杆销轴铰链,回转杆上连接拉筋,回转杆上套设回转杆扭簧用于回位,回转杆的一个端面衬有缓冲垫用于回位缓冲,惯性块上套设惯性块扭簧,惯性块螺栓穿过惯性块并固定在把手壳体内,惯性块设于回转杆的一侧,当发生侧向碰撞时,惯性块绕轴先于回转杆发生回转,阻挡回转杆动作,防止由于侧碰导致误开车门,
行程限位开关固定在把手壳体内,行程限位开关的触点嵌设在推杆的下部,行程限位开关通过导线连接平推电机,推杆移动至行程极限位置时触发行程限位开关从而控制平推电机的启停,锁芯摇杆通过摇杆回位扭簧固定在把手壳体内,锁芯摇杆通过回转连杆连接车门锁块,锁芯摇杆驱动车门锁块并在摇杆回位扭簧的作用下实现复位。
所述的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其特征是:把手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壳体密封圈和壳体连接螺钉,上壳体盖在下壳体的敞口处且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嵌有壳体密封圈,上壳体、壳体密封圈和下壳体这三者通过壳体连接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如下步骤实施:
从车外面看把手半总成存在三个状态,分别是:把手初始位置,也是汽车正常行驶和锁车时把手的状态;把手预开启位置,是准备打开车门时把手的状态;把手最大开启位置,是解锁开门时把手的状态。
初始状态:
平推电机通过T型槽与推杆连接,摆臂以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都处于回位状态。
预开启状态:
当驾驶员手触摸把手感应区域,平推电机接受信号开始动作,动力通过T型槽传递给推杆,推杆沿着上下壳体的滑槽直线运动,并同时推动摆臂和第一连杆,绕各自固定轴进行回转动作,同时通过杆件系统的运动关系带动把手半总成动作,即把手电动推出。当推杆接触行程限位开关并压下使其动作发出断电信号,把手电动推出动作终止,并最终处于预开启状态。
最大开启状态:
当把手在平推电机作用下伸出到预开启位置,此时我们可以手动拉动把手,把手本体绕把手回转轴转动,同时回转连杆绕回转杆固定轴摆动直到最大开启位置,回转连杆摆动过程中带动回转杆同时摆动,回转杆转动通过花键传递给配重,配重转动带动拉筋运动,在开启位置解锁,此时可以开启车门。
把手回位:
放开把手,把手在把手复位弹簧和连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归位到预开启状态,同时回转杆以及配重在配重回位扭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当平执行器接收信号退回后,回转连杆和摆臂在摆臂扭簧的作用下带动把手恢复到最初始状态,回位过程有缓冲垫缓冲,过程结束。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门把手风阻大、把手外露易磕碰的缺陷,把手结构简单,隐藏在车门钣金内,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壳体固定在车门内钣金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半总成的装配示意图,
图4和图5都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把手初始闭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平推电机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回转杆系统和惯性块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行程限位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开启至最大位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把手壳体11、固定螺栓113、壳体密封条114、把手盖2、把手密封槽31、把手密封条32、电容传感器33、齿轮传动件34、平推电机6、平推电机固定螺钉61、摆臂7、摆臂销轴71、摆臂扭簧72、推杆8、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第一连杆销轴93、第二连杆销轴94、回转杆10、回转连杆101、回转杆销轴102、缓冲垫103、回转杆花键104、回转杆螺栓105、回转杆扭簧106、配重12、配重回位扭簧121、惯性块13、惯性块扭簧131、惯性块螺栓132、把手销轴141、第二把手回位扭簧142、行程限位开关15、锁芯摇杆16和摇杆回位扭簧161,如图1~图9所示,具体结构是:
把手本体1上设有把手回转轴115,把手回位扭簧116套设在把手回转轴115上,
把手壳体11为槽形,把手本体1设于把手壳体11内,把手回位扭簧116的两端分别抵住把手壳体11和把手本体1,把手盖2盖在并固定在把手壳体11的槽口上,如图2所示:把手壳体11总成穿过车门外钣金111上的把手孔后通过四个固定螺栓113固定在车门内钣金112上,把手壳体11的侧边与车门外钣金111上把手孔的孔壁之间通过壳体密封条114密封,如图5所示:把手盖2是整个把手总成的外侧面且把手盖2与车门外钣金111齐平,而不像传统的门把手一样凸出一个门把手,
如图3所示:把手半总成100包括把手本体1、把手壳体11、把手盖2、把手密封槽31、把手密封条32、电容传感器33和齿轮传动件34,把手密封槽31贴覆在把手盖2的内侧面上,把手密封条32箍在把手密封槽31上,把手盖2通过把手密封槽31盖在把手壳体11的槽口上,把手盖2和把手壳体11之间通过把手密封条32密封,把手销轴141和电容传感器33都设于把手壳体11的内腔内,电容传感器33的作用是实现触摸无钥匙进入功能,齿轮传动件34套设并固定在把手销轴141上,第二把手回位扭簧142套设在把手销轴141上,第二把手回位扭簧142的两端分别抵住把手壳体11和齿轮传动件34,
把手半总成100通过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和摆臂7构成传动杆件系统,摆臂销轴71垂直固定在摆臂7上,摆臂扭簧72套设在摆臂销轴71上,把手半总成100用把手销轴141将第二连杆92和摆臂7的另一侧铰接在把手壳体11内,平推电机6通过平推电机固定螺钉61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平推电机6输出轴的端面上设有T型槽,推杆8的一端嵌在平推电机6的T型槽内,推杆8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销轴93连接第二连杆92的一端,第二连杆9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销轴94连接第一连杆91的一端,第一连杆91的另一端连接把手本体1,配重12通过配重回位扭簧121固定在把手壳体1内且和推杆8连接,如图6所示的平推电机6是把手的动力源,
回转杆系统和惯性块系统如图7所示:回转杆销轴102和回转杆花键104的一端互相配合,回转杆螺栓105依次穿过回转杆销轴102和回转杆10并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回转连杆101与回转杆销轴102铰链,回转杆10上连接拉筋,回转杆10上套设回转杆扭簧106用于回位,回转杆10的一个端面衬有缓冲垫103用于回位缓冲,惯性块13上套设惯性块扭簧131,惯性块螺栓132穿过惯性块13并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惯性块13设于回转杆10的一侧,当发生侧向碰撞时,惯性块13绕轴先于回转杆10发生回转,阻挡回转杆10动作,防止由于侧碰导致误开车门,
行程限位系统如图8所示:行程限位开关15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行程限位开关15的触点嵌设在推杆8的下部,行程限位开关15通过导线连接平推电机6,推杆8移动至行程极限位置时触发行程限位开关15从而控制平推电机6的启停,锁芯摇杆16通过摇杆回位扭簧161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锁芯摇杆16通过回转连杆101连接车门锁块,锁芯摇杆16驱动车门锁块并在摇杆回位扭簧161的作用下实现复位。
本实施例中:把手壳体11包括上壳体51、下壳体52、壳体密封圈53和壳体连接螺钉54,上壳体51盖在下壳体52的敞口处且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之间嵌有壳体密封圈53,上壳体51、壳体密封圈53和下壳体52这三者通过壳体连接螺钉54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按如下步骤实施:
从车外面看把手半总成100存在三个状态,如图4和图5所示是把手初始位置,也是汽车正常行驶和锁车时把手的状态;把手预开启位置,是准备打开车门时把手的状态,如图9所示是把手最大开启位置,是解锁开门时把手的状态。
初始状态:
如图4和图5所示:平推电机6通过T型槽与推杆8连接,摆臂7以及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都处于回位状态。
预开启状态:
当驾驶员手触摸把手感应区域,平推电机6接受信号开始动作,动力通过T型槽传递给推杆8,推杆8沿着上下壳体的滑槽直线运动,并同时推动摆臂7和第一连杆91,绕各自固定轴进行回转动作,同时通过杆件系统的运动关系带动把手半总成100动作,即把手电动推出。当推杆8接触行程限位开关15并压下使其动作发出断电信号,把手电动推出动作终止,并最终处于预开启状态。
最大开启状态:
如图9所示:当把手在平推电机6作用下伸出到预开启位置,此时我们可以手动拉动把手,把手本体绕把手回转轴转动,同时回转连杆101绕回转杆10固定轴摆动直到最大开启位置,回转连杆101摆动过程中带动回转杆10同时摆动,回转杆10转动通过花键传递给配重12,配重12转动带动拉筋运动,在开启位置解锁,此时可以开启车门。
把手回位:
放开把手,把手在把手复位弹簧和连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归位到预开启状态,同时回转杆10以及配重12在配重回位扭簧121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当平执行器接收信号退回后,回转连杆101和摆臂7在摆臂扭簧72的作用下带动把手恢复到最初始状态,回位过程有缓冲垫103缓冲,过程结束。
Claims (2)
1.一种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把手本体(1)上设有把手回转轴(115),把手回位扭簧(116)套设在把手回转轴(115)上,其特征是:还包括把手壳体(11)、固定螺栓(113)、壳体密封条(114)、把手盖(2)、把手密封槽(31)、把手密封条(32)、电容传感器(33)、齿轮传动件(34)、平推电机(6)、平推电机固定螺钉(61)、摆臂(7)、摆臂销轴(71)、摆臂扭簧(72)、推杆(8)、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第一连杆销轴(93)、第二连杆销轴(94)、回转杆(10)、回转连杆(101)、回转杆销轴(102)、缓冲垫(103)、回转杆花键(104)、回转杆螺栓(105)、回转杆扭簧(106)、配重(12)、配重回位扭簧(121)、惯性块(13)、惯性块扭簧(131)、惯性块螺栓(132)、把手销轴(141)、第二把手回位扭簧(142)、行程限位开关(15)、锁芯摇杆(16)和摇杆回位扭簧(161),
把手壳体(11)为槽形,把手本体(1)设于把手壳体(11)内,把手回位扭簧(116)的两端分别抵住把手壳体(11)和把手本体(1),把手盖(2)盖在并固定在把手壳体(11)的槽口上,把手壳体(11)总成穿过车门外钣金(111)上的把手孔后通过四个固定螺栓(113)固定在车门内钣金(112)上,把手壳体(11)的侧边与车门外钣金(111)上把手孔的孔壁之间通过壳体密封条(114)密封,把手盖(2)是整个把手总成的外侧面且把手盖(2)与车门外钣金(111)齐平,
把手半总成(100)包括把手本体(1)、把手壳体(11)、把手盖(2)、把手密封槽(31)、把手密封条(32)、电容传感器(33)和齿轮传动件(34),把手密封槽(31)贴覆在把手盖(2)的内侧面上,把手密封条(32)箍在把手密封槽(31)上,把手盖(2)通过把手密封槽(31)盖在把手壳体(11)的槽口上,把手盖(2)和把手壳体(11)之间通过把手密封条(32)密封,把手销轴(141)和电容传感器(33)都设于把手壳体(11)的内腔内,齿轮传动件(34)套设并固定在把手销轴(141)上,第二把手回位扭簧(142)套设在把手销轴(141)上,第二把手回位扭簧(142)的两端分别抵住把手壳体(11)和齿轮传动件(34),
把手半总成(100)通过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和摆臂(7)构成传动杆件系统,摆臂销轴(71)垂直固定在摆臂(7)上,摆臂扭簧(72)套设在摆臂销轴(71)上,把手半总成(100)用把手销轴(141)将第二连杆(92)和摆臂(7)的另一侧铰接在把手壳体(11)内,平推电机(6)通过平推电机固定螺钉(61)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平推电机(6)输出轴的端面上设有T型槽,推杆(8)的一端嵌在平推电机(6)的T型槽内,推杆(8)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销轴(93)连接第二连杆(92)的一端,第二连杆(9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销轴(94)连接第一连杆(91)的一端,第一连杆(91)的另一端连接把手本体(1),配重(12)通过配重回位扭簧(121)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且和推杆(8)连接,
回转杆销轴(102)和回转杆花键(104)的一端互相配合,回转杆螺栓(105)依次穿过回转杆销轴(102)和回转杆(10)并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回转连杆(101)与回转杆销轴(102)铰链,回转杆(10)上连接拉筋,回转杆(10)上套设回转杆扭簧(106)用于回位,回转杆(10)的一个端面衬有缓冲垫(103)用于回位缓冲,惯性块(13)上套设惯性块扭簧(131),惯性块螺栓(132)穿过惯性块(13)并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惯性块(13)设于回转杆(10)的一侧,
行程限位开关(15)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行程限位开关(15)的触点嵌设在推杆(8)的下部,行程限位开关(15)通过导线连接平推电机(6),推杆(8)移动至行程极限位置时触发行程限位开关(15)从而控制平推电机(6)的启停,锁芯摇杆(16)通过摇杆回位扭簧(161)固定在把手壳体(11)内,锁芯摇杆(16)通过回转连杆(101)连接车门锁块,锁芯摇杆(16)驱动车门锁块并在摇杆回位扭簧(161)的作用下实现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其特征是:把手壳体(11)包括上壳体(51)、下壳体(52)、壳体密封圈(53)和壳体连接螺钉(54),上壳体(51)盖在下壳体(52)的敞口处且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之间嵌有壳体密封圈(53),上壳体(51)、壳体密封圈(53)和下壳体(52)这三者通过壳体连接螺钉(54)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93440.1U CN216197319U (zh) | 2021-07-26 | 2021-07-26 | 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93440.1U CN216197319U (zh) | 2021-07-26 | 2021-07-26 | 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97319U true CN216197319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95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93440.1U Active CN216197319U (zh) | 2021-07-26 | 2021-07-26 | 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97319U (zh) |
-
2021
- 2021-07-26 CN CN202121693440.1U patent/CN2161973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31473B (zh) | 一种汽车多功能隐藏式外把手 | |
CN210563903U (zh) | 一种汽车内把手的电子机械双解锁结构 | |
CA2529104A1 (en) | Electromechanical lock cylinder | |
CN112267776B (zh) | 一种翻转式手动把手 | |
CN114482730B (zh) | 一种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 |
CN206942380U (zh) | 一种电子锁锁芯的传动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电子锁 | |
CN216197319U (zh) | 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 |
CN113338729B (zh) | 一种隐藏式把手装置 | |
CN215595270U (zh) | 隐藏式凸轮传动汽车电动门把手 | |
CN201212323Y (zh) | 一种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 | |
CN219509438U (zh) | 一种汽车车门儿童锁 | |
CN210223877U (zh) | 用于电动门系统的电钥匙开关装置 | |
CN213683651U (zh) | 一种门盖翻转组件与汽车门盖翻转结构 | |
CN211567944U (zh) | 动车后端门 | |
CN109914945B (zh) | 车辆门机械锁装置 | |
CN211776652U (zh) | 一种防止碰撞打开的汽车门把手 | |
CN220415092U (zh) | 旋转式隐藏门把手 | |
CN114622781A (zh) | 滑门门锁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 |
CN219220082U (zh) | 新型平推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 |
CN115126357A (zh) | 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3269341U (zh) | 一种电子锁 | |
CN215671645U (zh) | 一种电动车门锁及装甲车车门天地锁 | |
CN220509904U (zh) | 一种点火开关锁 | |
CN219241627U (zh) | 一种门锁装置 | |
CN219910356U (zh) | 一种小角度开门拉门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