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8600U - 地下物流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下物流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8600U
CN216188600U CN202122492909.1U CN202122492909U CN216188600U CN 216188600 U CN216188600 U CN 216188600U CN 202122492909 U CN202122492909 U CN 202122492909U CN 216188600 U CN216188600 U CN 216188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grou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storage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29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洋
张海燕
潘雨欣
卢建飞
朱思宇
陈成
陈定超
相润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4929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8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8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8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包括:地下总服务区域(110),具有存放包裹的置物箱(111);地下轨道(120),由所述地下总服务区域(110)连通至各个建筑物的地下;其中,每个建筑物内设置有能够沿着其高度方向运行的货梯组件(140);胶囊车(130),与所述地下轨道(120)相适配,用于运输所述置物箱(111)且能够往返于所述地下总服务区域(110)与所述货梯组件(140)之间。该物流运输系统100能够有效减少剩余空间的浪费,更加经济实用,使得包裹在物流需求量大的民用建筑中实现有效投递。

Description

地下物流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物流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物流技术的进步,我国对地下物流技术开展了各种理论研究,现今,关于地下物流运输系统的各类实践均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勇于设想、深入创新,给予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发展更大的可能。
而纵观多种地下物流系统的运输方式,可以发现存在以下几种问题:设计形式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不能有效投递快递件。据此,本系统针对例如小区、高校等物流需求密度较大的区域展开尝试性设计研究,为领域提供更多参考经验,同时期望通过区域型规划,未来在大区域范围内各子系统互通互联,形成整体式地下物流运输系统。
发明内容
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地下物流运输系统,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能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带来其他多项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包括:
地下总服务区域,具有存放包裹的置物箱;
地下轨道,由所述地下总服务区域连通至各个建筑物的地下;其中,每个建筑物内设置有能够沿着其高度方向运行的货梯组件;
胶囊车,与所述地下轨道相适配,用于运输所述置物箱且能够往返于所述地下总服务区域与所述货梯组件之间。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水平传送带,设置在所述地下轨道与所述货梯组件之间,被配置为将包裹在地下轨道与货梯组件之间运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胶囊车具有操作臂,
所述操作臂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联接的伸缩部,其中一个伸缩部在高度方向上伸缩且与胶囊车相联接,其中另一个伸缩部在水平方向上伸缩,所述置物箱配置在该伸缩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货梯组件包括:
轿厢,所述轿厢具有多个彼此相互独立的储物柜体,每个储物柜体具有彼此相对设置且与储物柜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其中,每个储物柜体的第一端侧配置有弹簧门;
升降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二端侧,包括:平台升降器和配置在所述平台升降器上的支撑平台,所述平台升降器能够将所述支撑平台升降至所述轿厢的指定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
输送器,所述输送器配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储物柜体之间,用于在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储物柜体之间运输包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输送器包括:支撑滚轮和与所述支撑滚轮相联接的驱动件,且所述支撑平台和所述储物柜体上均配置有支撑滚轮和驱动件,
其中,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滚轮可枢转地配置在支撑平台上,且至少沿着支撑平台由背离所述第二端侧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二端侧的一端间隔布置;
其中,位于所述储物柜体上,所述支撑滚轮可枢转地配置在储物柜体上,且由所述第二端侧朝向所述第一端侧间隔布置;
其中,当所述支撑平台调节至与所述轿厢的指定高度相齐平时,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的支撑滚轮与位于该高度上的储物柜体内的支撑滚轮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货梯组件还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货梯组件、胶囊车相耦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货梯组件、所述胶囊车执行相应的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轿厢包括:
多个沿横向方向、水平方向延伸且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板;
多个沿高度方向、水平方向延伸且在横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纵板;
所述横板与所述纵板彼此相互固定联接形成多个所述储物柜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横板在高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不相同和/或所述纵板在横向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不相同,使得所述储物柜体的容积大小不一致,以适应不同体积的置物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货梯组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激光测距器和与所述激光测距器相匹配的多个识别器,且所述识别器对应配置在各个所述横板上。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货梯组件其中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货梯组件其中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货梯组件与水平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运输系统100;
地下总服务区域110;
置物箱111;
货架112;
地下轨道120;
胶囊车130;
货梯组件140;
轿厢141;
横板1411;
纵板1412;
储物柜体141A;
升降装置142;
平台升降器1421;
支撑平台1422;
水平传送带150;
横向方向x;
高度方向y;
水平方向z。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下物流运输系统100,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
地下总服务区域110,具有存放包裹的置物箱111;其中,每个置物箱111用于存放处于同一楼层的收件人的包裹;在地下总服务区域110还设置货架112,用于存放置物箱111。
地下轨道120,由所述地下总服务区域110连通至各个建筑物的地下;其中,每个建筑物内设置有能够沿着其高度方向y运行的货梯组件140;
胶囊车130,与所述地下轨道120相适配,用于运输所述置物箱111且能够往返于所述地下总服务区域110与所述货梯组件140之间。
也就是说,在配送包裹时,将存有包裹的置物箱111放置在胶囊车130上,由胶囊车130将置物箱111运输至指定的建筑物地下的货梯组件140处,然后将置物箱111放入货梯组件140内,货梯组件140能够将相应的置物箱111运输至收货人所在的楼层,取件人打开置物箱111取走自己的包裹;在寄送包裹时,寄件人将包裹存放于货梯组件140内的置物箱111内,货梯组件140将置物箱111转运至地下,然后再由胶囊车130将置物箱111运输至地下总服务区域110,接着将待寄送的包裹进行分拣配送;该物流运输系统100能够有效减少剩余空间的浪费,更加经济实用,使得包裹在物流需求量大的民用建筑中实现有效投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水平传送带,设置在所述地下轨道120与所述货梯组件140之间,被配置为将包裹在地下轨道120与货梯组件140之间运输;
也就是说,为了将地下轨道120与货梯组件140之间更好地过渡,在两者之间设置水平传送带,通过水平传送带150将位于胶囊车130上的置物箱111放置在水平传送带150上,然后利用水平传送带150将置物箱111传送至货梯组件140上,例如如下所述,将置物箱111传输至升降装置142上,再由升降装置142将置物箱111转运至轿厢141内。
作为优选地,水平传送带150包括多个,且沿着水平方向z间隔设置,从而起到能够同时运输多个置物箱111的目的,而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水平传送带150的数量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储物柜体141A数量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胶囊车130具有操作臂,
所述操作臂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联接的伸缩部,其中一个伸缩部在高度方向y上伸缩且与胶囊车130相联接,其中另一个伸缩部在水平方向z上伸缩,所述置物箱111配置在该伸缩部上;
具体地,所述操作臂可以包括两个伸缩部,其中每个伸缩部置包括缸体和可伸缩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其中一个伸缩部的缸体固定在胶囊车130上,其活塞杆与另一个伸缩部的缸体固定连接,另一个伸缩部的另一端的活塞杆用于放置置物箱111;其中,两者伸缩部垂直设置,从而使得一个伸缩部能够调节置物箱111的高度,而另一个伸缩部能够调节置物箱111在水平方向z上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货梯组件140包括:
轿厢141,所述轿厢141具有多个彼此相互独立的储物柜体141A,每个储物柜体141A具有彼此相对设置且与储物柜体141A内部相连通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其中,每个储物柜体141A的第一端侧配置有弹簧门;
升降装置142,配置在所述第二端侧,包括:平台升降器1421和配置在所述平台升降器1421上的支撑平台1422,所述平台升降器1421能够将所述支撑平台1422升降至所述轿厢141的指定高度;
也就是说,在其中一个储物柜体141A的弹簧门上配置一个取/寄码扫描器,由取/寄码扫描器产生的取/寄码来打开所述弹簧门进行取/寄包裹,通过设置多个储物柜体141A可以存放多个置物箱111,而设置升降装置142可以便于将置物箱111放入指定高度的储物柜体141A中。其中,所述指定高度是指升降装置142将支撑平台1422升降至与储物柜体141A中的底壁在同一水平面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升降装置142还包括:
输送器,所述输送器配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422与所述储物柜体141A之间,用于在所述支撑平台1422与所述储物柜体141A之间运输包裹;
也就是说,由输送器可以在水平方向z上将支撑平台1422上的置物箱111输送至储物柜体141A中用于取件用,或者将储物柜体141A中的置物箱111输送至支撑平台1422上用于寄件用;上述输送器能够大大节省人力,提高配送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输送器包括:支撑滚轮和与所述支撑滚轮相联接的驱动件,且所述支撑平台1422和所述储物柜体141A上均配置有支撑滚轮和驱动件,
其中,位于所述支撑平台1422上,所述支撑滚轮可枢转地配置在支撑平台1422上,且至少沿着支撑平台1422由背离所述第二端侧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二端侧的一端间隔布置;
其中,位于所述储物柜体141A上,所述支撑滚轮可枢转地配置在储物柜体141A上,且由所述第二端侧朝向所述第一端侧间隔布置;
其中,当所述支撑平台1422调节至与所述轿厢141的指定高度相齐平时,位于所述支撑平台1422上的支撑滚轮与位于该高度上的储物柜体141A内的支撑滚轮位于同一平面上;
具体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各个支撑滚轮通过皮带或者齿轮进行连接,使得驱动件驱动其中一个支撑滚轮而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其他滚轮的转动,例如,皮带缠绕在各个支撑滚轮上,而置物箱111配置在皮带上,并随着皮带的转动而移动;其中,位于支撑平台1422上的支撑滚轮与储物柜体141A上的支撑滚轮两者上缠绕的皮带虽然有间隙,但是由于间隙较小并不会影响置物箱111的运输,值得说明的是,支撑平台1422和储物柜体141A上的支撑滚轮的转动方向一致,从而保证运输方向的一致;再例如,各个支撑滚轮的转轴上配置有齿轮,相邻的两个支撑滚轮上的齿轮相互啮合,从而使得由驱动件驱动支撑滚轮的转动运输,多个支撑滚轮的转动可以起到运输置物箱111的目的。
作为优选地,所述输送器包括多个,且沿着所述支撑平台1422的横向方向x间隔设置,从而可以同时对多个置物箱111进行输送;进一步优选地,每个输送器对应处于同一水平方向z上的其中一个储物柜体141A。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货梯组件140还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货梯组件140、胶囊车130和水平传送带150相耦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货梯组件140、所述胶囊车130和水平传送带150执行相应的动作;
具体地,在配送包裹时,由控制装置控制胶囊车130将存有包裹的置物箱111运输至指定的建筑物地下,控制装置控制操作臂将置物箱111放置在水平传送带150上,然后控制水平传送带150将置物箱111输送至升降装置142上,接着由升降装置142将置物箱111上升至轿厢141的指定高度,再由控制装置控制输送器将置物箱111输送至储物柜体141A内,货梯组件140能够根据取件人的需要将轿厢141内的置物箱111运输至收货人所在的楼层,取件人打开置物箱111取走自己的包裹;
在寄送包裹时,寄件人将包裹存放于轿厢141内的置物箱111内,由控制装置控制轿厢141将置物箱111转运至地下,然后控制装置控制输送器将置物箱111推送至升降装置142上(此时控制装置控制升降装置142调节至适于轿厢141的指定高度的储物柜体141A内的置物箱111运输至升降装置142上),接着由控制装置控制升降装置142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并将置物箱111转运至水平传送带150上,再控制水平传送带150将置物箱111运输至地下轨道120上的胶囊车130处,继而控制装置控制操作臂将置物箱111由水平传送带150转运至胶囊车130上,最后控制胶囊车130沿着地下轨道120运行至地下总服务区域110将待寄送的包裹进行分拣配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轿厢141包括:
多个沿横向方向x、水平方向z延伸且在高度方向y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板1411;
多个沿高度方向y、水平方向z延伸且在横向方向x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纵板1412;
所述横板1411与所述纵板1412彼此相互固定联接形成多个所述储物柜体141A;
也就是说,通过将横板1411和纵板1412在相互垂直的横向方向x和高度方向y上进行连接而形成多个在横向方向x和高度方向y上间隔设置的储物柜体141A;其中,每个储物柜体141A上具有编号,并将编号输入控制装置中,而由控制装置定义储物柜体141A内的置物箱111的存、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横板1411在高度方向y上的间隔距离相同和/或所述纵板1412在横向方向x上的间隔距离不相同,使得所述储物柜体141A的容积大小不一致,以适应不同体积的置物箱111;
例如,所述横板1411沿着高度方向y间隔距离相同,所述纵板1412沿着横向方向x间隔逐渐增大,使得储物柜体141A的体积分别沿着横向方向x和高度方向y逐渐减小,这样使得储物柜体141A的体积在高度方向y上的一列大小一致,而在水平方向z的同一行上大小不一致,由于支撑平台1422支撑的置物箱111是按照水平方向z的同一行进行放入的,故而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货梯组件140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422上的激光测距器和与所述激光测距器相匹配的多个识别器,且所述识别器对应配置在各个所述横板1411上;
也就是说,由激光测距器发射信号,而由某一个识别器接收该信号,从而确定支撑平台1422与所对应的储物柜体141A保持在同一水平方向z上,实现输送器的准确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100,其工作原理如下:
将待配送的包裹进行扫码获取收件人的信息输入控制装置内,在配送包裹时,由控制装置控制胶囊车130将存有包裹的置物箱111运输至指定的建筑物地下,控制装置控制操作臂将置物箱111放置在水平传送带150上,然后控制水平传送带150将置物箱111输送至升降装置142上,接着由升降装置142将置物箱111上升至轿厢141的指定高度(即由控制装置控制激光测距器发射信号,而由某高度方向y上一个识别器接收该信号以确定升级装置142的位置),再由控制装置控制输送器将置物箱111输送至储物柜体141A内,取件人在相应的楼层扫码,使得控制装置获得取件人的楼层信息,控制装置将楼层信息与收件人信息进行匹配,控制装置根据取件人所在的楼层将轿厢141内的置物箱111运输至收货人所在的楼层,取件人根据扫码获取的编号打开置物箱111取走自己的包裹;
在寄送包裹时,寄件人在相应的楼层扫码,使得控制装置获得寄件人的楼层信息,控制装置将楼层信息与储物柜体141A的寄送信息进行匹配,控制装置根据寄件人所在的楼层信息将轿厢141内的寄件置物箱111升降至寄件人所在的楼层,寄件人根据扫码编号打开弹簧门而将包裹存放于轿厢141内的置物箱111内,由控制装置控制轿厢141将置物箱111转运至地下,然后控制装置控制输送器将置物箱111推送至升降装置142上,接着由控制装置控制升降装置142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并将置物箱111转运至水平传送带150上,再控制水平传送带150将置物箱111运输至地下轨道120上的胶囊车130处,继而控制装置控制操作臂将置物箱111由水平传送带150转运至胶囊车130上,最后控制胶囊车130沿着地下轨道120运行至地下总服务区域110将待寄送的包裹进行分拣配送。
值得说明的是,需要对轿厢141内的置物箱111定期运送至地下总服务区域,例如,设定的时限为24小时,对于取件人来说,如果24小时内没有讲包裹取走,那么由胶囊车将其重新运送至地下总服务区域110,由客服跟取件人进行沟通继而重新配送;而对于寄件人来说,24小时后由胶囊车将包裹运输至地面区域,然后由进行配送发货。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100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下总服务区域(110),具有存放包裹的置物箱(111);
地下轨道(120),由所述地下总服务区域(110)连通至各个建筑物的地下;其中,每个建筑物内设置有能够沿着其高度方向(y)运行的货梯组件(140);
胶囊车(130),与所述地下轨道(120)相适配,用于运输所述置物箱(111)且能够往返于所述地下总服务区域(110)与所述货梯组件(14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平传送带(150),设置在所述地下轨道(120)与所述货梯组件(140)之间,被配置为将包裹在地下轨道(120)与货梯组件(140)之间运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囊车(130)具有操作臂,
所述操作臂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联接的伸缩部,其中一个伸缩部在高度方向(y)上伸缩且与胶囊车(130)相联接,其中另一个伸缩部在水平方向(z)上伸缩,所述置物箱(111)配置在该伸缩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梯组件(140)包括:
轿厢(141),所述轿厢(141)具有多个彼此相互独立的储物柜体(141A),每个储物柜体(141A)具有彼此相对设置且与储物柜体(141A)内部相连通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其中,每个储物柜体(141A)的第一端侧配置有弹簧门;
升降装置(142),配置在所述第二端侧,包括:平台升降器(1421)和配置在所述平台升降器(1421)上的支撑平台(1422),所述平台升降器(1421)能够将所述支撑平台(1422)升降至所述轿厢(141)的指定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装置(142)还包括:
输送器,所述输送器配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422)与所述储物柜体(141A)之间,用于在所述支撑平台(1422)与所述储物柜体(141A)之间运输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器包括:支撑滚轮和与所述支撑滚轮相联接的驱动件,且所述支撑平台(1422)和所述储物柜体(141A)上均配置有支撑滚轮和驱动件,
其中,位于所述支撑平台(1422)上,所述支撑滚轮可枢转地配置在支撑平台(1422)上,且至少沿着支撑平台(1422)由背离所述第二端侧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二端侧的一端间隔布置;
其中,位于所述储物柜体(141A)上,所述支撑滚轮可枢转地配置在储物柜体(141A)上,且由所述第二端侧朝向所述第一端侧间隔布置;
其中,当所述支撑平台(1422)调节至与所述轿厢(141)的指定高度相齐平时,位于所述支撑平台(1422)上的支撑滚轮与位于该高度上的储物柜体(141A)内的支撑滚轮位于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梯组件(140)还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货梯组件(140)、胶囊车(130)相耦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货梯组件(140)、所述胶囊车(130)执行相应的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41)包括:
多个沿横向方向(x)、水平方向(z)延伸且在高度方向(y)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板(1411);
多个沿高度方向(y)、水平方向(z)延伸且在横向方向(x)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纵板(1412);
所述横板(1411)与所述纵板(1412)彼此相互固定联接形成多个所述储物柜体(141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板(1411)在高度方向(y)上的间隔距离不相同和/或所述纵板(1412)在横向方向(x)上的间隔距离不相同,使得所述储物柜体(141A)的容积大小不一致,以适应不同体积的置物箱(1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梯组件(140)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422)上的激光测距器和与所述激光测距器相匹配的多个识别器,且所述识别器对应配置在各个所述横板(1411)上。
CN202122492909.1U 2021-10-15 2021-10-15 地下物流运输系统 Active CN216188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2909.1U CN216188600U (zh) 2021-10-15 2021-10-15 地下物流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2909.1U CN216188600U (zh) 2021-10-15 2021-10-15 地下物流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8600U true CN21618860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4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2909.1U Active CN216188600U (zh) 2021-10-15 2021-10-15 地下物流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8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2284B2 (en) Storage system
US9725241B2 (en) Storage and pick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icking with autonomously moving shelf-serving devices
CN112262089B (zh) 使用机器人操作员从储存容器收集物品的系统和应用方法
AU20202017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rting or retrieving items
US20220194699A1 (en) Logistics tower
CN103171850A (zh) 转运排列在装卸设备上的货物的系统
KR20160123728A (ko) 셔틀랙 자동창고시스템의 운영방법
CN110116889A (zh) 一种高铁物流轨道式自动感应站台自动装卸系统
CN210504200U (zh)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
CN203112172U (zh) 可以自动卸货并输送货物的物流系统
CN107428480A (zh) 用于将货柜仓库的货柜入仓及出仓的方法及货柜转运设施
JP2007246226A (ja) 物品卸し装置及びその物品卸し装置を備えた物品収納設備
CN101624131B (zh) 输送机
CN210794858U (zh)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
WO2023097844A1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仓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16188600U (zh) 地下物流运输系统
CN113291721B (zh) 轨道导引车和输送系统
CN109533758A (zh) 一种物流分拣方法及系统
CN212502240U (zh) 一种无人升降穿梭车自动化仓库
CN211768039U (zh) 仓储系统
CN113120495A (zh) 用于立体仓库的货物接驳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接驳搬运车
CN210635292U (zh) 一种快递物流用包裹自动分拣装置
CN213230127U (zh) 一种基于agv的自动货架系统
CN211686930U (zh) 分拣高度可调的物流分拣小车及分拣系统
JPH05229609A (ja) 立体自動倉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