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5719U - 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85719U CN216185719U CN202122628178.9U CN202122628178U CN216185719U CN 216185719 U CN216185719 U CN 216185719U CN 202122628178 U CN202122628178 U CN 202122628178U CN 216185719 U CN216185719 U CN 2161857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ring
- limiting
- connecting sleeve
- tricycle
- limit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板、限位件、转向连接套以及转向连接轴;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转向限位机构,固定板和限位件分别焊接在倒三轮的前底盘架和后车架上,而后通过转向连接套以及转向连接轴将固定板与限位件进行组装,进而将倒三轮的前底盘架和后车架组装在一起,不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而且组成转向限位结构的构件均为小尺寸的规则体,可以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同时,采用分体式构件组成转向限位机构,相对于传统的将转向限位机构均焊接在前底盘架上来说,不仅方便对其行品质检测,保证产品在在尺寸以及角度上的精准度,避免在组装前底盘架和后车架时出现整车偏斜的情况,而且打包体积小,方便储存和运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三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倒三轮车是一个较为新型的产品,在复杂地形环境下,平稳安全通过性较两轮为好,特别是转弯轮胎抓地力强于两轮年。转向限位机构是用于连接倒三轮后车架与前底盘架的组成部分,主要起到承载前底盘架支撑作用、转向作用、限位作用。
传统的转向限位机构均焊接在前底盘架上,且结构繁杂,尺寸大,不规则,不仅无法批量生产,而且在对其焊接尺寸、角度、以及焊接变型进行校验时精度低,在组装前底盘架与后车架时,容易出现整车发生偏斜、前底盘架支撑受力不均匀的问题;此外,转向限位机构均焊接在前底盘架上,发货时打包体积过大,不方便储存运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包括:
固定板:与倒三轮前底盘架固定连接,其靠近倒三轮后侧架的一端开设有转向限位槽口;
限位件: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向限位槽口的内部,其外侧壁与倒三轮后车架固定连接;
转向连接套:位于所述限位件的内侧,且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以及,转向连接轴: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限位件的上端端部、转向连接套、限位件的下端端部,且与所述转向连接套以及限位件的两端端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向连接套平行设置,且围绕所述转向连接套的中心轴线在所述转向限位槽内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向连接套倾斜设置,其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
优选的,所述转向连接套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面上,以实现转向连接套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板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补强管,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连接套的下端固定连接,与所述连接板、转向连接套形成钝角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转向连接套的连接处固设有第二补强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补强管设置为方形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补强管的底面的两端端部均固设有阻尼器固定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转向限位机构,固定板和限位件分别焊接在倒三轮的前底盘架和后车架上,而后通过转向连接套以及转向连接轴将固定板与限位件进行组装,进而将倒三轮的前底盘架和后车架组装在一起,不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而且组成转向限位结构的构件均为小尺寸的规则体,可以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同时,采用分体式构件组成转向限位机构,相对于传统的将转向限位机构均焊接在前底盘架上来说,不仅方便对其行品质检测,保证产品在在尺寸以及角度上的精准度,避免在组装前底盘架和后车架时出现整车偏斜的情况,而且打包体积小,方便储存和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中数字说明:
1、固定板;2、限位件;3、转向连接套;4、转向连接轴;5、转动轴承;6、转向连接轴衬套管;7、垫片;8、连接板;9、第一补强管;10、第二补强管;11、转向限位槽口;12、阻尼器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其包括固定板1、限位件2、转向连接套3以及转向连接轴4。
其中,所述固定板1焊接在倒三轮的前底盘架上,其靠近倒三轮后侧架的一端开设有转向限位槽口11,该转向限位槽口11优选为三角形槽口。
所述限位件2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向限位槽口11内,其优选为U型卡槽,所述限位件2的槽口朝向所述转向限位槽口11的底部,其槽底外侧壁焊接在倒三轮的后车架上。
所述转向连接套3位于所述限位件2的槽口内,且与所述固定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向连接轴4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限位件2的上端端部、转向限位槽、限位件2的下端端部,且与所述转向连接套3以及限位件2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转向连接套3内部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转动轴承5,且在所述转向连接套3的内部位于两个转动轴承5之间安装有转向连接轴衬套管6,所述转向连接轴4转动连接在转向连接轴衬套管6的内部,且通过转动轴承5与所述转向连接套3转动连接。
所述转向连接轴4贯穿所述限位件2的下端后在其端部固定有放松螺帽;所述限位件2上端与所述转向连接套3的上端之间、限位件2的下端与所述转向连接套3的下端之间、以及所述放松螺帽与限位件2之间均安装有垫片7。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转向限位机构,固定板1和限位件2分别焊接在倒三轮的前底盘架和后车架上,而后通过转向连接套3以及转向连接轴4将固定板1与限位件2进行组装,进而将倒三轮的前底盘架和后车架组装在一起,不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而且组成转向限位结构的构件均为小尺寸的规则体,可以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同时,采用分体式构件组成转向限位机构,相对于传统的将转向限位机构均焊接在前底盘架上来说,不仅方便对其行品质检测,保证产品在在尺寸以及角度上的精准度,避免在组装前底盘架和后车架时出现整车偏斜的情况,而且打包体积小,方便储存和运输。
此外,通过采用上下两点的固定方式对转向连接轴4进行固定,相对于传统的单点固定来说,当前底盘架上放的货物不均匀时,前底盘架上的受力点也随之改变,由原来的一个点的受力改为了上下两点均匀受力,转向灵敏度高,且刹车时倒三轮后车架与前底盘架无顿挫感。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连接套3倾斜设置,其与所述固定板1的底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且所述限位件2与所述转向连接套3平行设置,所述限位件2围绕所述转向连接套3的中心轴线在所述转向限位槽内转动。
此外,所述转向连接套3的外圆周面上焊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固定板1的底面上,从而实现了转向连接套3的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1与连接板8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补强管9,其设置为圆柱形,且其一端焊接在所述连接板8与转向限位槽相对的一端的底面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转向连接套3的下端,与连接板8、转向连接套3形成钝角三角形结构,进而可以提高转向限位机构的刚度、强度以及转向稳定性。
同时,在所述连接板8与所述转向连接套3的连接处焊接有第二补强管10,其优选为方形管,可以进一步提高转向限位机构的刚度和强度。
所述第二补强管10的底面的两端端部均固设有阻尼器固定片12,用于安装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转向限位机构,固定板1和限位件2分别焊接在倒三轮的前底盘架和后车架上,而后通过转向连接套3以及转向连接轴4将固定板1与限位件2进行组装,进而将倒三轮的前底盘架和后车架组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所述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Claims (9)
1.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与倒三轮前底盘架固定连接,其靠近倒三轮后侧架的一端开设有转向限位槽口;
限位件: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向限位槽口的内部,其外侧壁与倒三轮后车架固定连接;
转向连接套:位于所述限位件的内侧,且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以及,转向连接轴: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限位件的上端端部、转向连接套、限位件的下端端部,且与所述转向连接套以及限位件的两端端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向连接套平行设置,且围绕所述转向连接套的中心轴线在所述转向限位槽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接套倾斜设置,其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接套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面上,以实现转向连接套的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板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补强管,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连接套的下端固定连接,与所述连接板、转向连接套形成钝角三角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转向连接套的连接处固设有第二补强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强管设置为方形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强管的底面的两端端部均固设有阻尼器固定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8178.9U CN216185719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8178.9U CN216185719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85719U true CN216185719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9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28178.9U Active CN216185719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85719U (zh)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22628178.9U patent/CN2161857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70561B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轮叉、车架 | |
CN205186403U (zh) | 两轮车及其车架、集成底架、底架主体 | |
CN204173090U (zh) | 一种倒三轮电动车 | |
CN105346668B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后轴组件 | |
CN103950494A (zh) | 一种折叠便携式自行车 | |
JP2011143837A (ja) | 不整地走行車両 | |
CN105270528B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集成底架 | |
CN216185719U (zh) | 一种倒三轮分体转向限位机构 | |
CN205186463U (zh) | 圆锥齿轮-传动杆传动方式的两轮车及其后轴组件 | |
US2479538A (en) | Vehicle | |
JPH03109130A (ja) | 電動ビークル | |
CN201291965Y (zh) | 速克达摩托车车架 | |
CN105314056B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传动系统 | |
CN201990210U (zh) | 一种改向滚筒 | |
CN105346669B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轮组 | |
CN205186465U (zh) | 两轮车、三轮车及其轮毂、轮组 | |
CN205186464U (zh) | 两轮车、三轮车及其车架、非驱动轮组件、车轮用的轮叉 | |
CN207190685U (zh) | 一种扒胎工具 | |
CN205186462U (zh) | 圆锥齿轮-传动杆传动方式的两轮车及其传动系统 | |
CN217835902U (zh) | 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 |
JPS60234026A (ja) | 車両におけるスイングフレ−ム支持装置 | |
CN216034859U (zh) | 一种两轮车车架及摩托车 | |
CN203064146U (zh) | C形杆滚动摩擦动力三轮滑板 | |
CN221367312U (zh) | 一种便于拆装货框的电动三轮车 | |
CN214241118U (zh) |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折叠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