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77043U - 钢材切割机 - Google Patents

钢材切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77043U
CN216177043U CN202121872846.6U CN202121872846U CN216177043U CN 216177043 U CN216177043 U CN 216177043U CN 202121872846 U CN202121872846 U CN 202121872846U CN 216177043 U CN216177043 U CN 216177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clamp
motor
fixedly connected
opera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728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留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Shou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Shou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Shou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Shou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728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77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77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77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材切割机,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技术领域,方便切割的钢材切割机,包括操作台、夹具以及刀具总成,操作台底面四角焊接有底座,且四个底座上表面中间螺纹连接有地脚螺栓,地脚螺栓末端均贯穿出底座的下表面,操作台上表面后侧中间开设有刀具槽,且操作台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夹具槽,夹具固定连接于操作台上表面,且夹具位于夹具槽左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刀具自动复位,省力的同时提高切割效率,电动机与刀具直接相连,节能的同时避免传动损失,采用活动式夹具,能够适应多种类的异型钢材,为切割过程提供极大便利。

Description

钢材切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钢材切割机。
背景技术
切割机,适用于工程、建筑、五金、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及水电安装等部门,钢材切割机可对金属方扁管、方扁钢、工字钢,槽型钢,碳元钢、元管等材料进行切割的常用设备,而常规钢材切割机的刀具在完成一次切割后难以自动复位,影响切割连续性,导致切割效率降低,而且一般电动机通过多根传动杆与刀具转动连接,导致电动机传动效率受损,再是,多种类异型钢材在固定时比较麻烦,造成切割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切割机刀具难以自动复位,电动机传动效率受损以及钢材固定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钢材切割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钢材切割机,包括操作台、夹具以及刀具总成,所述操作台底面四角焊接有底座,且四个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间螺纹连接有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末端均贯穿出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所述操作台上表面后侧中间开设有刀具槽,且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夹具槽;
所述夹具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且所述夹具位于所述夹具槽左侧,所述夹具槽内部右侧滑动连接有与其适配的推板,且所述推板右面中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推板右侧平行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台上表面的支座,且所述转杆从左至右贯穿并螺纹连接于所述支座中间,所述转杆右端延伸至操作台的右端上方,且所述转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所述刀具总成位于所述操作台上表面后方,且所述刀具总成包括固定座、转轴、扭转弹簧、电动机、刀具、刀盖、握把、开关以及梁架,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台上表面左后方,且所述转轴水平贯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内部上方,所述扭转弹簧套接在所述转轴表面,且所述梁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扭转弹簧前后两端并与所述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电动机安装于梁架右端,且所述刀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电动机后方,所述刀具位于所述刀盖内部,所述握把固定连接于所述电动机表面右侧,且所述开关嵌入于所述握把内侧上方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刀具槽与所述操作台上下表面相通,且所述刀具下方突出于刀盖下端,所述刀具与所述刀具槽上下对应,且所述刀具槽与所述夹具槽前后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与所述电动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所述电动机前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导线与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与所述推板内侧表面呈锯齿状。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内部设有螺杆,所述电动机通过螺杆与所述刀具中心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所述刀具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拧紧四个底座的地脚螺栓将切割机固定于地面,地脚螺栓使得切割机操作台表面更加稳固,有利于钢材的夹紧与切割,夹具与推杆的固定方式适合大多数异型钢材,省去了不同形状的钢材固定时的麻烦,而且由于夹具与推杆内侧表面呈锯齿状,增大了与钢材表面的接触面积,使得钢材夹紧时更为牢固,增加了切割时的稳定性,也方便了后续的切割过程;
电动机内螺杆直接与刀具连接不仅使得电动机转动效率最大化,而且避免了传动过程带来的动能损失,节能的同时提升了刀具切割效率,扭转弹簧带动刀具的自动复位不仅使得切割钢材时更省力,而且保证了切割过程的连续性,使得切割速度大大增加,刀具总成的一体性使得整机结构更加紧凑,切割过程也更加简便,大大方便了使用者对于钢材的切割,提升了切割机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左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操作台1;底座101;地脚螺栓102;刀具槽103;夹具槽104;夹具2;推板201;支座202;转杆203;把手204;刀具总成3;固定座301;转轴302;扭转弹簧303;电动机304;刀具305;刀盖306;握把307;开关308;梁架30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钢材切割机,包括操作台1、夹具2以及刀具总成3,操作台1底面四角焊接有底座101,且四个底座101上表面中间螺纹连接有地脚螺栓102,地脚螺栓102末端均贯穿出底座101的下表面,操作台1上表面后侧中间开设有刀具槽103,且操作台1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夹具槽104,夹具2与推板201内侧表面呈锯齿状,操作台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且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丝;
夹具2固定连接于操作台1上表面,且夹具2位于夹具槽104左侧,夹具槽104内部右侧滑动连接有与其适配的推板201,且推板201右面中间转动连接有转杆203,推板201右侧平行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操作台1上表面的支座202,且转杆203从左至右贯穿并螺纹连接于支座202中间,转杆203右端延伸至操作台1的右端上方,且转杆203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04;
具体的,使用者在使用前先将切割机放置在平地上,通过拧紧四个底座101的地脚螺栓102将操作台1固定于地面,地脚螺栓102使得操作台1表面更加稳固,有利于钢材的夹紧与切割,然后使用者将钢材放入夹具2与推板201之间,将切点对准刀具槽103所在的位置,然后旋动把手204使得转杆203转动,通过转杆203在支座202内的移动将推板201从夹具槽104内推向夹具2,使用者持续旋动把手204直到将钢材夹紧为止,夹具2与推杆201的固定方式适合大多数异型钢材,省去了不同形状的钢材固定时的麻烦,而且由于夹具2与推杆201内侧表面呈锯齿状,增大了与钢材表面的接触面积,使得钢材夹紧时更为牢固,增加了切割时的稳定性,也方便了后续的切割过程;
刀具总成3位于操作台1上表面后方,且刀具总成3包括固定座301、转轴302、扭转弹簧303、电动机304、刀具305、刀盖306、握把307、开关308以及梁架309,固定座301固定连接于操作台1上表面左后方,且转轴302水平贯穿并转动连接于固定座301内部上方,扭转弹簧303套接在转轴302表面,且梁架309固定连接于扭转弹簧303前后两端并与转轴302活动连接,电动机304安装于梁架309右端,且刀盖306固定连接于电动机304后方,刀具305位于刀盖306内部,握把307固定连接于电动机304表面右侧,且开关308嵌入于握把307内侧上方中间位置,刀具槽103与操作台1上下表面相通,且刀具305下方突出于刀盖306下端,刀具305与刀具槽103上下对应,且刀具槽103与夹具槽104前后平行,开关308与电动机30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电动机304前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导线与插头,电动机304内部设有螺杆,电动机304通过螺杆与刀具305中心固定连接从而带动刀具305转动;
具体的,使用者将电动机304的插头接入外部电源,用手握住握把307并打开开关308,由于开关308与电动机304电性连接,所以电动机304内的螺杆开始转动并带动刀具305一起转动,刀盖306保证了使用者在切割时的安全性,使用者施力于握把307使得握把307带动电动机304和刀具305通过梁架309与转轴302配合做垂直向下的运动,转动的刀具305底部与钢材接触并切割,电动机304内螺杆直接与刀具305连接不仅使得电动机304转动效率最大化,而且避免了传动过程带来的动能损失,节能的同时提升了刀具305切割效率,此时梁架309随电动机304一起向下运动并带动转轴302转动,由于梁架309与扭转弹簧303两端固定连接,所以扭转弹簧303受到使用者施加的扭力而弯曲,当刀具305置入刀具槽103内时表示一次切割完成,使用者卸下作用在握把307上的力,此时扭转弹簧303由于自身弹力将扭力抵消而复位,而固定连接在扭转弹簧303两端的梁架309也带动电动机304和刀具305一起向上运动直至复位,刀具305的自动复位不仅使得切割钢材时更省力,而且保证了切割过程的连续性,使得切割速度大大增加,刀具总成3的一体性使得整机结构更加紧凑,切割过程也更加简便,大大方便了使用者对于钢材的切割,提升了切割机的使用效率。

Claims (6)

1.钢材切割机,包括操作台(1)、夹具(2)以及刀具总成(3),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台(1)底面四角焊接有底座(101),且四个所述底座(101)上表面中间螺纹连接有地脚螺栓(102),所述地脚螺栓(102)末端均贯穿出所述底座(101)的下表面,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后侧中间开设有刀具槽(103),且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夹具槽(104);
所述夹具(2)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且所述夹具(2)位于所述夹具槽(104)左侧,所述夹具槽(104)内部右侧滑动连接有与其适配的推板(201),且所述推板(201)右面中间转动连接有转杆(203),所述推板(201)右侧平行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的支座(202),且所述转杆(203)从左至右贯穿并螺纹连接于所述支座(202)中间,所述转杆(203)右端延伸至操作台(1)的右端上方,且所述转杆(203)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04);
所述刀具总成(3)位于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左方,且所述刀具总成(3)包括固定座(301)、转轴(302)、扭转弹簧(303)、电动机(304)、刀具(305)、刀盖(306)、握把(307)、开关(308)以及梁架(309),所述固定座(301)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左后方,且所述转轴(302)水平贯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301)内部上方,所述扭转弹簧(303)套接在所述转轴(302)表面,且所述梁架(309)固定连接于所述扭转弹簧(303)前后两端并与所述转轴(302)活动连接,所述电动机(304)安装于梁架(309)右端,且所述刀盖(306)固定连接于所述电动机(304)后方,所述刀具(305)位于所述刀盖(306)内部,所述握把(307)固定连接于所述电动机(304)表面右侧,且所述开关(308)嵌入于所述握把(307)内侧上方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槽(103)与所述操作台(1)上下表面相通,且所述刀具(305)下方突出于刀盖(306)下端,所述刀具(305)与所述刀具槽(103)上下对应,且所述刀具槽(103)与所述夹具槽(104)前后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308)与所述电动机(30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所述电动机(304)前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导线与插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2)与所述推板(201)内侧表面呈锯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304)内部设有螺杆,所述电动机(304)通过螺杆与所述刀具(305)中心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所述刀具(305)转动。
CN202121872846.6U 2021-08-11 2021-08-11 钢材切割机 Active CN216177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72846.6U CN216177043U (zh) 2021-08-11 2021-08-11 钢材切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72846.6U CN216177043U (zh) 2021-08-11 2021-08-11 钢材切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77043U true CN21617704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4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72846.6U Active CN216177043U (zh) 2021-08-11 2021-08-11 钢材切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77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0722B (zh) 一种绝缘导线带电剥皮装置
CN216177043U (zh) 钢材切割机
CN111099459A (zh) 一种等电位电箱预埋泡沫缠绕胶带装置
CN216370616U (zh) 一种用于焊接硅钢板带的焊接机构
CN21193964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壳的焊接装置
CN115764481A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口生产用组装定位结构
CN20998221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机支撑结构
CN217252200U (zh) 一种自动折弯机用夹紧装置
CN219067706U (zh) 一种线束剥皮刀
CN216882817U (zh) 一种风电叶片用具有夹持固定机构的打孔装置
CN110699876A (zh) 一种缝纫机短线头剪线机构
CN110729671B (zh) 一种手摇式电力线缆剥皮制样工具
CN217833571U (zh) 一种用于电机维修工作台
CN209747878U (zh) 一种电池连接线插件专用模具
CN218557262U (zh) 水电工程管道切割器
CN218101320U (zh) 矩阵模组电芯变位堆叠小车机构
CN216981675U (zh) 方便组装的直流电机刷握总成
CN213782744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穿管器
CN21124981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箱体组装用夹具
CN220913185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用治具
CN218799515U (zh) 一种前顶盖板定位压紧组件
CN217371706U (zh) 一种快速夹持用五金配件打磨装置
CN220896032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压接机
CN217413940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电加工夹具
CN219740215U (zh) 一种夹持型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