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75181U - 一种除尘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尘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75181U
CN216175181U CN202122538379.XU CN202122538379U CN216175181U CN 216175181 U CN216175181 U CN 216175181U CN 202122538379 U CN202122538379 U CN 202122538379U CN 216175181 U CN216175181 U CN 216175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nnectors
branch pipe
type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83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佳丽
赵苑杰
颜佳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Mos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Mos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Mos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Mos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83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75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75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75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管道,包括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所述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依次连接在吸尘母管上,所述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均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支管上,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多个连接头,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至少两个尘点接口,所述尘点接口用于连接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的第一支管上设置多个连接头,第二支管上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头,且连接头上设有至少两个尘点接口,能够增加软管的数量,增加吸力,大大提高吸尘效果,提高陶瓷成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除尘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管道。
背景技术
陶瓷是使用铝硅酸盐矿物或某些氧化物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在高温下以一定的温度和气氛制成的具有一定型式的工艺岩石;在陶瓷的生产过程中,陶瓷毛胚的成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陶瓷毛胚的成型往往在相对开放的环境进行且需要人工装料,压胚过程产生的粉尘对生产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生产环境也存在粉尘爆炸的潜在风险,同时,在粉尘过多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陶瓷常有致密性差和强度低的缺点。目前的扬尘处理设备通过除尘管道来吸收粉尘,但是目前的除尘管道通常是一个连接头对应一个尘点接口,尘点接口较少,吸收粉尘效果不够理想,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管道,旨在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管道,包括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所述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依次连接在吸尘母管上,所述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均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支管上,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多个连接头,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至少两个尘点接口,所述尘点接口用于连接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四个连接头,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两个或三个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尘结构、所述第二吸尘机构和所述第三吸尘结构中的第一支管上均设有四个连接头,所述第一吸尘机构和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均设有三个连接头,所述第三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设有两个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上设有二至五个尘点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的四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三个尘点接口、三个尘点接口、五个尘点接口,所述第一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的三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两个尘点接口、五个尘点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的四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三个尘点接口、两个尘点接口、四个尘点接口,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的三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两个尘点接口、五个尘点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的四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三个尘点接口、三个尘点接口、五个尘点接口,所述第三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的两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两个尘点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尘点接口设置有A型、B型和C型三种尺寸,A型的直径为120mm,B型的直径为150mm,C型的直径为130mm;所述第一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由左至右的四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A型、三个A型、两个A型加一个B型、两个A型加三个C型,所述第一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由左至右的三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A型、两个A型、五个C型;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由左至右的四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B型、三个A型、两个C型、四个A型,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由左至右的三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C型、两个A型、五个B型;所述第三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由左至右的四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C型、三个B型、三个C型、五个A型,所述第三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由左至右的两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B型、两个A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设有五个尘点接口的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设有五个尘点接口的连接头的尘点接口布局位置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除尘管道,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的第一支管上设置多个连接头,第二支管上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头,且连接头上设有至少两个尘点接口,能够增加软管的数量,增加吸力,大大提高除尘效果,提高陶瓷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吸尘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吸尘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吸尘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吸尘机构尘点接口示意图;
图5为第二吸尘机构尘点接口示意图;
图6为第三吸尘机构尘点接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尘母管、2-第一吸尘机构、3-第二吸尘机构、4-第三吸尘机构、20-第一支管、30-第二支管、40-连接头、50-尘点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除尘管道,包括第一吸尘机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机构4,第一吸尘机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机构4依次连接在吸尘母管1上,第一吸尘机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机构4均包括第一支管20和第二支管30,第二支管30连接在第一支管20上,第一支管20上设有多个连接头40,第二支管30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头40,连接头40上设有至少两个尘点接口50,尘点接口50用于连接软管。软管用于与吸尘罩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吸尘机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机构4的第一支管20上设置多个连接头40,第二支管30上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头40,且连接头40上设有至少两个尘点接口50,能够增加软管的数量,增加吸力,大大提高吸尘效果,提高陶瓷成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管20上设有四个连接头40,第二支管30上设有两个或三个连接头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尘结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结构4中的第一支管20上均设有四个连接头40,第一吸尘机构2和第二吸尘机构3中的第二支管30均设有三个连接头40,第三吸尘机构4中的第二支管30设有两个连接头40。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40上设有二至五个尘点接口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尘机构2中的第一支管20上的四个连接头40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50、三个尘点接口50、三个尘点接口50、五个尘点接口50,第一吸尘机构2中的第二支管30上的三个连接头40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50、两个尘点接口50、五个尘点接口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尘机构3中的第一支管20上的四个连接头40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50、三个尘点接口50、两个尘点接口50、四个尘点接口50,第二吸尘机构3中的第二支管30上的三个连接头40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50、两个尘点接口50、五个尘点接口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吸尘机构4中的第一支管20上的四个连接头40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50、三个尘点接口50、三个尘点接口50、五个尘点接口50,第三吸尘机构4中的第二支管30上的两个连接头40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50、两个尘点接口50。
通过对第一吸尘结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结构4中的多个连接头40设置不同数量的尘点接口,使得第一吸尘结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结构4能够更加灵活配合使用,提高吸尘效果。
尘点接口设置有A型、B型和C型三种尺寸,A型的直径为120mm,B型的直径为150mm,C型的直径为130mm;第一吸尘机构2中的第一支管20上由左至右的四个连接头40上的尘点接口50的形状依次为两个A型、三个A型、两个A型加一个B型、两个A型加三个C型,第一吸尘机构2中的第二支管30上由左至右的三个连接头40上的尘点接口50的形状依次为两个A型、两个A型、五个C型;第二吸尘机构3中的第一支管20上由左至右的四个连接头40上的尘点接口50的形状依次为两个B型、三个A型、两个C型、四个A型,第二吸尘机构2中的第二支管30上由左至右的三个连接头40上的尘点接口50的形状依次为两个C型、两个A型、五个B型;第三吸尘机构4中的第一支管20上由左至右的四个连接头40上的尘点接口50的形状依次为两个C型、三个B型、三个C型、五个A型,第三吸尘机构4中的第二支管30上由左至右的两个连接头40上的尘点接口50的形状依次为两个B型、两个A型。
通过在第一吸尘结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结构4上设置不同型号的尘点接口50,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搭配使用,提高除尘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尘机构2中的第二支管30上设有五个尘点接口50的连接头40与第二吸尘机构3中的第二支管30上设有五个尘点接口50的连接头40的尘点接口50布局位置不一致。通过不同的尘点接口50位置布局,在对两台以上的陶瓷压机进行除尘时,能够使第一吸尘机构2与第二吸尘机构3的尘点接口50更加灵活搭配使用,提高除尘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管道主要应用在陶瓷压机扬尘处理设备上,扬尘处理设备还包括除尘器、引风机,除尘器的烟气入口与吸尘母管1连接,除尘器相对于烟气入口的一侧与引风机连接,引风机用于吸收陶瓷压机的粉尘。陶瓷压机上设有多个工艺点,包括出料压胚工艺点、扫胚工艺点和磨面工艺点等,本实用新型的除尘管道可以将第一吸尘结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结构4分别设置在出料压胚工艺点处、扫胚工艺点处和磨面工艺点处,也可以只将其中一个或两个吸尘结构设置在单台陶瓷压机上,通过一个或两个吸尘机构对多个工艺点的粉尘进行吸收清除,如此,第一吸尘结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结构4可同时吸收多台陶瓷压机的粉尘。或者将第一吸尘结构2、第二吸尘机构3和第三吸尘结构4互相组合使用,如将第一吸尘机构2的部分尘点接口50与第二吸尘机构3的部分尘点接口50搭配使用,应用在粉尘较多的磨面工艺点处,提升除尘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出现方位词时,对于方位词,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当出现术语如“设置在”、“相连”、“连接”时,这些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当出现如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上”、“下”时,可以包括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上”时,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的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下”时、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的高度低于第二特征的高度。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除尘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所述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依次连接在吸尘母管上,所述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和第三吸尘机构均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支管上,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多个连接头,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至少两个尘点接口,所述尘点接口用于连接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四个连接头,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两个或三个连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结构、所述第二吸尘机构和所述第三吸尘结构中的第一支管上均设有四个连接头,所述第一吸尘机构和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均设有三个连接头,所述第三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设有两个连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上设有二至五个尘点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的四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三个尘点接口、三个尘点接口、五个尘点接口,所述第一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的三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两个尘点接口、五个尘点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的四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三个尘点接口、两个尘点接口、四个尘点接口,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的三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两个尘点接口、五个尘点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的四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三个尘点接口、三个尘点接口、五个尘点接口,所述第三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的两个连接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尘点接口、两个尘点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尘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点接口设置有A型、B型和C型三种尺寸,A型的直径为120mm,B型的直径为150mm,C型的直径为130mm;所述第一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由左至右的四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A型、三个A型、两个A型加一个B型、两个A型加三个C型,所述第一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由左至右的三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A型、两个A型、五个C型;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由左至右的四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B型、三个A型、两个C型、四个A型,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由左至右的三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C型、两个A型、五个B型;所述第三吸尘机构中的第一支管上由左至右的四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C型、三个B型、三个C型、五个A型,所述第三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由左至右的两个连接头上的尘点接口的形状依次为两个B型、两个A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设有五个尘点接口的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吸尘机构中的第二支管上设有五个尘点接口的连接头的尘点接口布局位置不一致。
CN202122538379.X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除尘管道 Active CN216175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8379.XU CN216175181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除尘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8379.XU CN216175181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除尘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75181U true CN216175181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6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8379.XU Active CN216175181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除尘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75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75181U (zh) 一种除尘管道
CN207057172U (zh) 一种3d曲面玻璃屏除尘装置
CN209406991U (zh) 一种加工光伏发电板用吸尘装置
CN103743085B (zh) 一种蒸煮废汽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应用
CN201269690Y (zh) 活动吸风装置
CN208816943U (zh) 集尘管的耐磨连接管
CN207487462U (zh) 锅炉尾气的余热利用装置
CN217358246U (zh) 空预器清灰专用工具
CN202643721U (zh)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器进风口气流分布装置
CN207756572U (zh) 压板清理装置
CN208052696U (zh) 一种机械手视觉自动面纸定位装置
CN202070534U (zh) 硅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生产车间用引风装置
CN202387716U (zh) 火焰复合机排烟罩
CN215313127U (zh) 用于高温电除尘器的下出气出口结构
CN217083380U (zh) 一种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01537597U (zh) 复合式干法选煤设备
CN209200345U (zh) 一种超音波模具通用接头
CN209840734U (zh) 一种五级旋风预热装置
CN210934196U (zh) 一种硅砂加工烘干用收尘装置
CN206451723U (zh) 一种双玻边角套夹持安装工装
CN207899145U (zh) 一种应用于颜料生产的环保型高效除尘装置
CN206653391U (zh) 一种机械手
CN205471563U (zh) 一种机器人用多工位交错夹紧上料机构
CN209818972U (zh) 一种用于碳化硅冶炼尾气收集的烟气管道及集气装置
CN207651921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电缆检修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