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7626U - 一种全缝线锚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缝线锚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7626U
CN216167626U CN202122421759.5U CN202122421759U CN216167626U CN 216167626 U CN216167626 U CN 216167626U CN 202122421759 U CN202122421759 U CN 202122421759U CN 216167626 U CN216167626 U CN 216167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ires hole
suture
anchor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217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庆俊
黎建波
张耀东
高腾
王明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yi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yi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yi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yi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217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7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7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7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缝线锚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缝线锚钉,其包括可变形的锚钉本体和缝线,所述锚钉本体为片状编织结构,所述缝线穿设在锚钉本体上,所述锚钉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对称设置在靠近锚钉本体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之间,所述缝线一端穿过第一出线孔,并绕过锚钉本体的一端,然后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接着绕过锚钉本体的另外一端,最后从第二出线孔穿出。本申请具有改善现有全缝线锚钉锚固效果不好问题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全缝线锚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缝线锚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缝线锚钉。
背景技术
目前近年来,随着硬材质锚钉技术应用日趋广泛,但硬材质锚钉已知存在很多缺陷:钛合金金属锚钉植入后容易因排异反应发生炎症,造成植入部位发生骨溶解,引发锚钉松动、移位,造成固定失败。PLA类可吸收锚钉植入后可能会过早降解和破碎,继发锚钉移位导致固定牢固度下降,降解物可能导致滑膜炎,骨溶解等问题。尽管PEEK材质的带线锚钉解决了钛合金锚钉植入后容易松动、移位等问题,也解决了可吸收材质的锚钉植入后破裂或过早降解,继发移位导致固定牢固度下降,降解物容易导致滑膜炎,骨溶解等问题,但是仍然存在锚钉植入部位骨道较大,致使骨去除量较大,容易发生骨折或者骨破裂等问题。此外,硬材质锚钉植入后一旦从骨道脱离,硬质锚钉会对附近关节组织和骨表面造成损伤。
为了解决硬材质锚钉存在的问题,出现了全缝线锚钉产品。该产品锚钉部分采用可以用来制作缝线的材料制成。具有以下优点:软材料锚钉可以任意改变形状,固定时所需的骨道小,骨移除量少;容易移除和返修,返修时可稍微扩大骨道,换用硬材质锚钉;即便软材质的全缝线锚钉植入后从骨道中脱出,不会对周围关节和骨表面造成损伤。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现有的全缝线锚钉存在打结不充分的问题,容易造成锚固效果降低,并且容易发生失效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全缝线锚钉锚固效果不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全缝线锚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缝线锚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缝线锚钉,包括可变形的锚钉本体和缝线,所述锚钉本体为片状编织结构,所述缝线穿设在锚钉本体上,所述锚钉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对称设置在靠近锚钉本体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之间,所述缝线一端穿过第一出线孔,并绕过锚钉本体的一端,然后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接着绕过锚钉本体的另外一端,最后从第二出线孔穿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设置的锚钉本体以及穿设在锚钉本体上的缝线,在使用时,将穿线后的锚钉本体塞入到预制的骨道内,缝线的两个自由端位于骨道外部,然后工作人员拉动缝线,缝线开始进行收缩,在收缩过程中,采用该种穿线方式设置的锚钉本体的两端部开始从片状发生弯曲变形,并且在锚钉本体与骨道内壁的摩擦力作用下,锚钉本体会逐渐收缩变形并折叠成一团,并且在骨道内部的厚度增加,使锚钉本体与骨道内壁的摩擦力达到最大,从而使锚钉本体固牢固的固定在骨道内部。
可选的,所述锚钉本体为长条状编织物,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位于靠近长条状编织物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长条状编织物需要固定在预制骨道内时,采用该种穿线方式,能够在收缩拉紧缝线过程中,使长条状编织物在骨道内部进行折叠并逐渐折叠成M型,将薄片状态的长条状编织物逐渐折叠成厚度较厚的长条状编织物,折叠后的长条状编织物能够刚好紧密卡紧到骨道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缝线在长条状编织物上设置有若干条,所述缝线穿设的长度方向与长条状编织物的长度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线数量的多少由需要对软组织固定的位置进行确定的,缝线的数量可以是一条或者多条,当缝线的数量有多条时,能够对复杂状况的软组织进行修复固定,在长条状编织物上选择多条缝线数量时,工作人员能够更快的将长条状编织物在骨道内部进行收缩折叠,并且设置的多条缝线,能够使长条状编织物更好的折叠成更加理想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长条状编织物上的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均为长条形,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长度方向与长条状编织物的宽度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到长条状编织物两端部的部分发生折叠时,两第一穿线孔之间的连线和两第二穿线孔之间的连线相比长条状编织物其它地方更容易发生折叠,同时,也能避免弯折的位置处发生在长条状编织物的其它地方,导致长条状编织物反向折叠的部分与骨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达不到最大的程度。
可选的,所述锚钉本体为圆形编织物,所述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沿圆形编织物的直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对称设置且靠近圆形编织物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之间,所述缝线一端穿过第一出线孔,并绕过圆形编织物的边缘处,然后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接着绕过圆形编织物的另一侧边缘处,最后从第二出线孔穿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圆形编织物需要固定在骨道内时,采用与长条状编织物同样的穿线方式,在逐渐收紧缝线时,缠绕设置在圆形编织物上的缝线使圆形编织物的边缘部分也能够逐渐进行折叠,最终使圆形编织物折叠的剖视图成M型并且折叠后的圆形编织物的厚度较厚,使其能够卡紧到骨道内壁上,圆形编织物在塞入到骨道内部后,圆形编织物的周圈边缘处均能够与骨道内壁抵接,能够更好的增加圆形编织物与骨道之间的摩擦力,使圆形编织物在骨道内部更好的折叠成型,增大与骨道之间的拉力。
可选的,所述缝线在圆形编织物上设置有若干条,所述缝线穿设的长度方向与圆形编织物的直径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线数量的多少由需要对软组织固定的位置进行确定的,在圆形编织物上穿设的缝线数量可以是一条或者多条,当缝线的数量有多条时,能够对复杂状况的软组织进行修复固定,在圆形编织物上选择多条缝线数量时,工作人员能够更快的将圆形编织物在骨道内部进行收缩折叠,使圆形编织物的中心部分快速向上隆起,并且设置的多条缝线,能够使圆形编织物更好的折叠成更加理想的状态,使圆形编织物与骨道内壁的摩擦力达到最大。
可选的,所述圆形编织物上的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均为长条形,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长度方向与圆形编织物的直径方向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到圆形编织物边缘的部分发生折叠时,两第一穿线孔之间的连线和两第二穿线孔之间的连线相比圆形编织物其它地方更容易发生折叠,同时,也能避免弯折的位置处发生在圆形编织物的其它地方,导致圆形编织物反向折叠的部分与骨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达不到最大的程度。
可选的,所述缝线为扁缝线或者圆缝线,所述缝线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编织而成的缝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种材料编织的缝线强度更高,不会轻易出现磨损,并且对软组织的捆扎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长条状编织物上或者圆形编织物设置的穿线方式,使两种编织物在骨道内部能够更好的折叠,并且采用该种穿线方式,能够在收缩拉紧缝线过程中,使长条状编织物的两端或者圆形编织物靠近边缘的部分在骨道内部发生弯曲变形,并进行反向折叠,将薄片状态的长条状编织物或者圆形编织物逐渐折叠成厚度较厚的状态,折叠后的长条状编织物或者圆形编织物能够刚好紧密卡紧到骨道内壁上;
2.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在长条状编织物上或者圆形编织物上均成长条形,在骨道内折叠长条状编织物或者圆形编织物时,长条形设置的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能够使长条状编织物或者圆形编织物更容易从此处发生折叠,并且通过此处发生的折叠能够使长条状编织物或者圆形编织物折叠后的厚度最大,从而与骨道内部的摩擦力也最大;
3.在锚钉本体上,采取本申请的穿线方式,当锚钉本体插入到骨道中后,对缝线施加一定的拉力,使锚钉本体在拉力和缝线以及骨道内壁的摩擦力作用下,锚钉本体在骨道内部会逐渐变成M形,此时为锚钉本体的变形初期,锚钉本体已经挤压在骨道内壁上,但不是最终的状态,由于锚钉本体为软性编织物,对锚钉本体继续施加张紧力后,锚钉本体会沿缝线方向逐渐收缩至团状,此时锚钉本体在骨道内的直径最大,达到稳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体现两条缝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体现一条缝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体现长条状编织物背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体现缝线从长条状编织物内部穿设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体现长条状编织物放入骨道的折叠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体现长条状编织物在骨道内收紧缝线的折叠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1体现长条状编织物在骨道内部收紧的最终折叠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2体现圆形编织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缝线;2、长条状编织物;3、圆形编织物;4、第一穿线孔;5、第二穿线孔;6、第一出线孔;7、第二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全缝线锚钉。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全缝线锚钉包括锚钉本体和缝线1,锚钉本体设置在假体上预制的骨道内,并且锚钉本体为片状结构,缝线1能够绕设在锚钉本体上,当缝线1在锚钉本体上绕设完成后,缝线1的两自由端能够从锚钉本体的中间位置处引出,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采用插入器将锚钉本体对中折叠后并插入到预制骨道内,然后工作人员在逐渐收紧缝线1的两自由端,在锚钉本体和预制骨道内摩擦力的作用下,锚钉本体在骨道内被收缩折叠成一团,折叠后锚钉本体的尺寸大于骨道内部的尺寸,使锚钉本体被挤压在骨道内,从而使锚钉本体卡紧到骨道内,此时,在拉动缝线1时,锚钉本体不能进行拉动,使锚钉本体在骨道内起到锚点的作用,此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缝线1对骨道外的软组织进行固定。
缝线1为扁缝线或者圆缝线,并且缝线1是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编织而成的缝线1,采用该种材料编织的缝线1强度更高,不会轻易出现磨损,并且对软组织的捆扎效果更好。
参照图1和图2,锚钉本体为可收缩变形的长条状编织物2,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穿设有若干条缝线1,缝线1的数量可以是一条或者两条及以上,当缝线1数量为一条时,缝线1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穿设的长度方向与长条状编织物2的长度方向相同,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穿线孔4、第一出线孔6、第二出线孔7和第二穿线孔5,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两者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对称设置,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位于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之间,在穿缝线1时,将长条状编织物2的一面定义为正面,将长条状编织物2的另一面定义为背面,缝线1的一端从正面穿过第一出线孔6,穿入到长条状编织物2的背面,然后从长条状编织物2的背面绕到靠近第一出线孔6一端的长条状编织物2端部,并从长条状编织物2的端部绕到其正面,从长条状编织物2的正面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接着从长条状编织物2的另外一端的端部绕到长条状编织物2的背面,并从第二出线孔7穿到长条状编织物2的正面,穿设完成后,调整缝线1的长度,使缝线1从长条状编织物2上穿出的长度相同。
参照图1、图3和图4,当缝线1数量为两条及以上时,多条缝线1沿长条状编织物2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本申请中,以缝线1的数量为两条进行举例说明,缝线1数量的多少由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固定位置处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开设有两组第一穿线孔4、第二穿线孔5、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每组第一穿线孔4、第二穿线孔5、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均沿长条状编织物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两者对称设置,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两者也对称设置,并且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与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沿长条状编织物2的宽度方向错位设置,第一穿线孔4和第一出线孔6与第二穿线孔5和第二出线孔7沿长条状编织物2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在穿两条缝线1时,穿设的方法与一条缝1线穿设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的方法相同,将长条状编织物2的一面定义为正面,将长条状编织物2的另一面定义为背面,缝线1的一端从正面穿过第一出线孔6,穿入到长条状编织物2的背面,然后从长条状编织物2的背面绕到靠近第一出线孔6一端的长条状编织物2端部,并从长条状编织物2的端部绕到其正面,从长条状编织物2的正面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接着从长条状编织物2的另外一端的端部绕到长条状编织物2的背面,并从第二出线孔7穿到长条状编织物2的正面,穿设完成后,调整缝线1的长度,使缝线1从长条状编织物2上穿出的长度相同;当两条缝线1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穿设完成后,两条缝线1的两自由端可以从两组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上对应穿设,也可以在从两组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上交叉穿设,使两条缝线1在长条状编织物2的背面成交叉设置,在收紧缝线1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使长条状编织物2收缩成团状。
进一步的,当长条状编织物2上穿设的缝线1数量为一条或者两条及以上时,缝线1从第一穿线孔4穿设到第二穿线孔5的过程中,设置有两种穿设方法,第一种:缝线1一端从长条状编织物2的正面穿过第一穿线孔4,穿设到长条状编织物2的背面,然后再穿过第二穿线孔5,穿设到长条状编织物2的正面;第二种:缝线1的端部从长条状编织物2的正面穿入到第一穿线孔4内,然后穿入到长条状编织物2中,从第二穿线孔5上穿出,由于长条状编织物2为编织结构制成的,缝线1能够正常的穿入到长条状编织物2内部;穿线过程中,两种穿线方式均能实现对长条状编织物2的收紧。
参照图5、图6和图7,当需要将长条状编织物2插入到骨道内时,将长条状编织物2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线对折朝长条状编织物2的正面折叠,折叠后,长条状编织物2成V型,然后将插入器的端部插入到长条状编织物2的中线处,并塞到骨道内部,使长条状编织物2的两端抵接在骨道的内壁上,此时,拉动从长条状编织物2正面伸出的缝线1,在长条状编织物2两端与骨道内壁摩擦力的作用下以及缝线1在逐渐收紧的状态下,长条状编织物2端部到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从而使长条状编织物2的端部向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的方向逐渐靠近,在弯曲折叠时,长条状编织物2沿着两第一穿线孔4之间的连线和两第二穿线孔5之间的连线逐渐发生弯曲折叠,使第一穿线孔4到长条状编织物2端部的部分以及第二穿线孔5到长条状编织物2端部的部分反向朝长条状编织物2的背面进行折叠,长条状编织物2的两端部进行反向折叠后,长条状编织物2与骨道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了长条状编织物2与骨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当缝线1拉不动时,长条状编织物2在骨道内被折叠成M型,折叠后的长条状编织物2厚度增加,能够紧紧的卡接到骨道内壁上,从而实现长条状编织物2在骨道内部的固定,起到锚点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述方案为最优方案,第一穿线孔4到长条状编织物2端部的距离以及第一穿线孔4到第一出线孔6之间的距离相同,同样的,第二穿线孔5到长条状编织物2端部的距离以及第二穿线孔5到第二出线孔7之间的距离也相同,当长条状编织物2在骨道内折叠时,采用这种距离进行折叠的长条状编织物2能够在骨道内达到最大的厚度,使长条状编织物2折叠呈M型,并且能够保证长条状编织物2反向折叠的部分与骨道内壁接触的面积也最大,最终保证长条状编织物2与骨道内壁的摩擦力也最大,使长条状编织物2与骨道连接的更加牢固。
参照图1和图3,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的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均为长条形,并且第一穿线孔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穿线孔5的长度方向均朝长条状编织物2的宽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成长条形设置的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当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到长条状编织物2两端部的部分发生发现折叠时,两第一穿线孔4之间的连线和两第二穿线孔5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相比长条状编织物2其它地方更容易发生折叠,因此,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为长条形设置,同时,也能避免弯折的位置处发生在长条状编织物2的其它地方,导致长条状编织物2反向折叠后,不能达到最大的厚度,从而使长条状编织物不能撑紧在骨道内。
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之间的距离为长条状编织物2长度的1/5,当长条状编织物2折叠成V型塞入到骨道内后,缝线1能够与编织物接触的面积更大,能够托着长条状编织物2的中间部分逐渐向上移动,然后使长条状编织物2的两端部分能够进行反向折叠,避免了当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之间的距离较近时,在拉紧缝线1过程中,容易造成,长条状编织物2的中间受力位置处直接向上隆起,使长条状编织物2在骨道内变成反向的V型,从而将长条状编织物2拉出骨道,达不到固定的效果。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在采用长条状编织物2对软组织进行固定时,先在骨道外面将缝线1正确的穿设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并且将长条状编织物2朝缝线1穿出的方向进行折叠,然后使用插入器将对折后的长条状编织物2塞入到骨道内,然后逐渐收紧缝线1,在收紧过程中,长条状编织物2的两端逐渐开始发生弯曲变形,使长条状编织物2从V型朝M型逐渐演变,当长条状编织物2折叠呈M型后,其刚好撑紧在骨道内,长条状编织物2的两端与骨道的内壁摩擦抵接,使长条状编织物2的两端部发生反向折叠,使长条状编织物2在骨道内被折叠成厚度最大的状态,并使缝线1达到拉不动为止,从而使长条状编织物2固定在骨道内。
实施例2
参照图8,本申请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锚钉本体为可收缩变形的圆形编织物3,在圆形编织物3上穿设有多条缝线1,多条缝线1沿圆形编织物3的直径方向设置,本申请中,缝线1的数量设置有两组,每组包括有两条缝线1,两组缝线1在圆形编织物3上垂直设置,缝线1数量的多少由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固定位置处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圆形编织物3上的第一穿线孔4、第二穿线孔5、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与长条状编织物2上的分布排列相同,并且沿圆形编织物3上的直径方向设置,缝线1在圆形编织物3上的穿设方式与长条状编织物2上的穿线方式相同,缝线在圆形编织物上穿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穿设在圆形编织物3的背面,另一方面,可以从圆形编织物3的内部穿过,本申请设置的圆形编织物3,在塞入到骨道内部时,圆形编织物3的边缘能够与骨道的内壁接触的范围更大,能够增加圆形编织物3与骨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在采用圆形编织物3对软组织进行固定时,先在骨道外面将两组缝线1按照长条状编织物2的穿线方式穿设在圆形编织物3上,并且将圆形编织物3朝缝线1穿出的方向进行收缩折叠,使圆形编织物3折叠成锥形的状态,然后使用插入器将收缩后的圆形编织物3塞入到骨道内,然后逐渐收紧缝线1,在收紧的过程中,受到缝线拉力的作用下,使圆形编织物3靠近边缘的位置部分能够发生反向折叠,使圆形编织物3在骨道内能够折叠成厚度最大的状态,并使缝线1达到拉不动为止,从而使圆形编织物3牢固的固定在骨道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形的锚钉本体和缝线(1),所述锚钉本体为片状编织结构,所述缝线(1)穿设在锚钉本体上,所述锚钉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4)、第二穿线孔(5)、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所述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对称设置在靠近锚钉本体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位于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之间,所述缝线(1)一端穿过第一出线孔(6),并绕过锚钉本体的一端,然后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接着绕过锚钉本体的另外一端,最后从第二出线孔(7)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本体为长条状编织物(2),所述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位于靠近长条状编织物(2)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位于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1)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设置有若干条,所述缝线(1)穿设的长度方向与长条状编织物(2)的长度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编织物(2)上的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均为长条形,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的长度方向与长条状编织物(2)的宽度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本体为圆形编织物(3),所述第一穿线孔(4)、第二穿线孔(5)、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沿圆形编织物(3)的直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对称设置且靠近圆形编织物(3)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位于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之间,所述缝线(1)一端穿过第一出线孔(6),并绕过圆形编织物(3)的边缘处,然后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接着绕过圆形编织物(3)的另一侧边缘处,最后从第二出线孔(7)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1)在圆形编织物(3)上设置有若干条,所述缝线(1)穿设的长度方向与圆形编织物(3)的直径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编织物(3)上的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均为长条形,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的长度方向与圆形编织物(3)的直径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1)为扁缝线或者圆缝线,所述缝线(1)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编织而成的缝线(1)。
CN202122421759.5U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全缝线锚钉 Active CN216167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21759.5U CN216167626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全缝线锚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21759.5U CN216167626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全缝线锚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7626U true CN21616762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1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21759.5U Active CN216167626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全缝线锚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7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1487B2 (en) Barbed sutures having pledget stopper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8062363B2 (en) Tendon repai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167933B2 (en) Annuloplasty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1110300B (zh) 左心耳封堵器
US20130018416A1 (en) Soft suture anchor made of braided or monofilament suture
CN101500495A (zh) 用于伤口闭合、组织拉近、组织支持、悬挂和/或固定的缝合线
JPH04307052A (ja) ループ状糸付き外科用針−縫合糸組み合わせ装置
WO2009112930A2 (en) Medical closure device
CN103654890A (zh) 缝合线引导件
CN210811258U (zh) 一种全缝合线锚钉
US10874388B2 (en) Connected anchor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lve repair
TWI623296B (zh) 用於脫髮治療的具有單個或多個金線的雙針組
US9788838B2 (en) Tissue device
CN216167626U (zh) 一种全缝线锚钉
CN113812992A (zh) 一种全缝线锚钉
CN116269923A (zh) 一种带线锚钉中连接线环的打结方法及一种带线锚钉
CN217286202U (zh) 医用支架及医用支架系统
JP2020500566A (ja) メッシュ縫合糸への針の間接的な取り付け
CN212490015U (zh) 双线结构的全缝线固定装置、带线铆钉
CN211325279U (zh) 全线锚钉用插入器及全线锚钉系统
CN211704721U (zh) 一种医用锚钉
CN210204810U (zh) 双股线外科缝针
CN114917055B (zh) 一种预制的人工肩关节上关节囊
CN115737894A (zh) 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医用缝合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