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7110U - 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7110U
CN216167110U CN202122477103.5U CN202122477103U CN216167110U CN 216167110 U CN216167110 U CN 216167110U CN 202122477103 U CN202122477103 U CN 202122477103U CN 216167110 U CN216167110 U CN 216167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outlet
shell
liquid
side shel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71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杰
张佳
朱磊磊
张明飞
孙文胜
赵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ka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Shanghai Likang Disinfection High Tech Co ltd
Jiangsu Yuyu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Co Ltd
Nanjing Yuyu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ka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Shanghai Likang Disinfection High Tech Co ltd
Jiangsu Yuyu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Co Ltd
Nanjing Yuyu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ka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Shanghai Likang Disinfection High Tech Co ltd, Jiangsu Yuyu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Co Ltd, Nanjing Yuyu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ka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71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7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7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7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工作模块,以及与壳体连接的储液瓶,所述壳体包括侧壳,所述侧壳包括出液口侧,所述出液口侧相对于侧壳主体向上倾斜设置,改变了出液口侧相对于侧壳的位置,出液口侧相对于侧壳向上倾斜,从而使用户用起来更加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不容易接触到侧壳,更加安全,同时也能解决电动出液器的挂液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清洁装置及消毒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感应的出液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对于个人卫生清洁的逐步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洗手液出液器的卫生,加之新冠疫情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人们对于非接触出液器的需求逐渐加大。
非接触出液器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人们在洗手时的接触细菌传播,目前主要的非接触的出液器都采用了电动泵加红外感应的方式进行触发,伸手到感应区域,触发电动泵,吸取液体进行出液,提供到用户端。
但是由于目前出液器的设计还存在一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用户体验非常不好,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该出液器通过对出液器壳体进行改进设计,改变了出液口侧相对于侧壳的位置,出液口侧相对于侧壳向上倾斜,从而使用户用起来更加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不容易接触到侧壳,更加安全,同时也能解决电动出液器的挂液问题。
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工作模块,以及与壳体连接的储液瓶,所述壳体包括侧壳,所述侧壳包括出液口侧,所述出液口侧相对于侧壳主体向上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侧壳的出液口侧与垂直的侧壳主体的角度为100-135°。
进一步的,所述侧壳的出液口侧与垂直的侧壳主体的角度为125°。
进一步的,所述侧壳为桶状结构,所述侧壳还包括了槽面,所述槽面由侧壳的侧面主体延伸至侧壳的出液口侧,同时侧壳的槽面为向内切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还包括盖于侧壳上方,且密封侧壳顶部的上盖以及密封侧壳下方,密封侧壳下方的底壳,侧壳、上盖、底壳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下方设置有多个卡扣,上盖通过卡扣与侧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卡扣的朝向不同,在与侧壳主体对应的地方卡扣方向朝外,侧壳出液口侧对应的卡扣方向朝内,侧壳主体内壁设置与卡扣相互配合的侧筋,所述出液口侧包括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与卡扣相互配合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角度与出液口侧的向上倾斜角度相同,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平行于出液口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和侧壳之间使用胶水进行粘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与侧壳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液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工作模块,以及与壳体连接的储液瓶,所述壳体包括侧壳,所述侧壳包括出液口侧,所述出液口侧相对于侧壳主体向上倾斜设置,改变了出液口侧相对于侧壳的位置,出液口侧相对于侧壳向上倾斜,从而使用户用起来更加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不容易接触到侧壳,更加安全,同时也能解决电动出液器的挂液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压平衡装置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压平衡装置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容纳部件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泵工作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流程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防误触操作流程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操作流程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无液提醒方法流程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运行流程图;
附图标记:1-上盖,2-侧壳,3-吸液管,4-电池盒,41-电池下盖,411-电池下盖卡爪,42-电池上盖,43-电端子,44-电池筒,45-电池上盖锁孔,46-电池盒密封圈,5-出液口,6-传感器安装支架,61-传感器导光板,62-传感器控制板, 63-传感器支架密封圈,64-传感器支架侧臂,65-传感器支架固定孔,641-传感器控制板固定卡扣,642-传感器控制板固定孔,67-传感器容纳部件,68-密封圈, 69-传感器,691-发射传感器,692-接收传感器,21-泵固定支架,211-泵固定支架加强筋,22-槽面,23-出液口侧,24-侧筋,12-按键导光板,121-按键支脚容纳槽,122-灯珠容纳槽,7-控制板,71-灯珠,8-消音结构,9-泵,10-气压平衡装置, 101-内部孔,102-侧部孔,103-连接管,1031-单向阀,32-泵前管,33-泵后管, 72-控制板固定孔,11-按键,111-按键支脚,13-储液瓶,14-工作模块,15-底壳, 151-底壳密封圈,152-凹槽,153-进液口,154-凹槽密封圈,155-凸出部,16-卡扣,161-外向卡扣,162-内向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提供与可共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特点和/或特征的各种实例有关的以下描述。应该理解的是任何一个实例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可以与另一个实例或其它实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另外,在实例的任一项中,任何单个特征或特征的组合可以组成另外的实例。
图1-1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的为:
壳体:
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本技术中的壳体包括了侧壳2,侧壳2大概形成一个贯通的桶状结构,盖于侧壳2上方,且密封侧壳2顶部的上盖1以及密封侧壳 2下方,密封侧壳2下方的底壳15,侧壳2、上盖1、底壳15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该腔体中设置有本技术方案的出液器的工作模块14,工作模块14实现了泡沫出液的功能。
在一种形式中,侧壳2包括了出液口侧23,出液口侧23相对于侧壳2主体呈向上倾斜的角度,出液口5设置在出液口侧23,由于向上的角度设置,是的出液口5相对于侧壳2有一个斜向外的角度,使得出液更加远离侧壳2,方便用户取液,同时可以一定程度避免挂液问题。
在一种形式中,侧壳2的出液口侧23与垂直的侧壳2主体的角度约为 100-135°,本实施例中,附图显示的是125°。采用向上倾斜的出液口侧23还能使得出液口5相对于出液口侧23重叠设置,传感器安装支架6安装角度与出液口侧23的向上倾斜角度相同,传感器安装支架6平行于出液口侧23方便组装,同时提升装配的良率。
在一种形式中,上盖1与侧壳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不仅能够解决使用环境下的液体从上盖1和侧壳2之间的空隙进入密封腔体中,还能降低工作模块的工作噪音传出密封腔体,保证用户体验。
在一种形式中,侧壳2还包括了槽面22,所述槽面22由侧壳2的侧面主体延伸至侧壳2的出液口侧23,同时侧壳2的槽面22为向内切的平面,通过槽面 22方便用户在取液的过程中,手可以更加近距离的伸向侧壳2,让手处于传感器 69的检测范围,同时让手可以处于出液口5的下方,保证了出液能够完全出到用户手上,也保证了传感器69的触发灵敏度。
在一种形式中,上盖1下方设置有多个卡扣16,多个卡扣16的朝向不同,在与侧壳2主体对应的地方卡扣16方向朝外,为外向卡扣161,侧壳2出液口侧23对应的卡扣16方向朝内,为内向卡扣162,侧壳2主体内壁设置与外向卡扣161相互配合的侧筋24,在出液口侧23传感器安装支架6的传感器支架侧臂 64上设置有与内向卡扣162相互配合的缺口。卡扣16与不同部件进行卡合固定,同时卡扣16的朝向不相同,能够提供更好的固定效果。
在一种形式中,上盖1和侧壳2之间还使用胶水进行粘接固定,通过胶水进行固定能够提升出液器的防水性能,在出液器的使用环境中,防水性能能够提升使用寿命。
在一种形式中,底壳15承载了工作模块14,底壳15上设置有电池桶44,底壳15上设置有螺丝孔,对应的侧壳2上设置有螺丝柱,底壳15和侧壳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底壳15下方还设置有电池下盖41,电池下盖41通过转轴与底壳15可旋转的固定连接,底壳15的螺丝孔设置在电池下盖41的转轴上方,当电池下盖41安装好以后,螺丝孔被电池下盖41的转轴覆盖,转轴包括设置在电池下盖41的电池下盖卡爪411以及设置在底壳15上的凸出部155组成,电池下盖卡爪411与凸出部155可转动的卡接配合,是的电池下盖411可以相对底壳 15旋转,在出液器的使用环境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固定螺丝接触液体防止螺丝生锈,从而保证产品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电池筒44与底壳15一体成型,电池下盖41上还设置有电池盒密封圈46和电端子43,电池盒密封圈46 可以防止液体和水汽进入电池盒4,保证电池供电正常。在一种形式中,工作模块14与底壳15不同心设置。
在一种形式中,底壳15和侧壳2之间还设置有底壳密封圈151,底壳密封圈151可以防止水汽通过底壳15和侧壳2之间的缝隙进入机身,导致机身硬件结构损坏。
在一种形式中,底壳15下方设置有向上盖1方向设置的凹槽152,凹槽152 周围设置有螺纹,该凹槽152与储液瓶13相互配合,凹槽15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液口153,进液口153为凸起的管状结构,外套接吸液管3,凹槽152的顶部周围设置有凹槽密封圈154,保证储液瓶13和底壳15的密封连接。
在一种形式中,底壳15上还设置有气压平衡装置10,气压平衡装置10可以在储液瓶13和底壳15密封的情况下,在工作时,储液瓶13中的液体被抽离,导致的储液瓶13中的气压变低,避免大气压力将储液瓶13挤压的情况发生,保证储液瓶13内不会出现真空的情况,同时气压平衡装置10还能很好的阻止储液瓶13中的液体过多的与外界接触,导致储液瓶13中的液体变质,从而实现延长储液瓶13中的液体使用寿命。
在一种形式中,底壳15的凹槽152深度小于储液瓶13瓶口长度,因此在组装完成后底壳15和储液瓶13的瓶身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可以保证气压平衡装置10能够正常工作。
在一种形式中,电池筒44具有四个电池安装槽,电池筒上盖42通过螺丝与电池筒44固定连接,电池筒电端子43设置在电池上盖42和电池筒44之间,电池筒上盖42与电池筒44固定连接的同时,电端子43实现固定连接。电端子43 包括一个连接部件和两个边缘部件,两个边缘部件为方形,连接部件为两端圆形中间金属片的杠铃形,电池筒44上设置有容电端子43的槽,方便装配同时,使得电端子43横向不出现位移,电池上盖42上具有抵接件,使得电端子43纵向不出现位移,从而实现电端子43的准确定位。
按键:
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按键11设置在上盖1上,上盖1上开设有按键11 的开孔,按键11设置在开孔中,按键11通过按键支脚111与上盖1相连,按键开孔面积大于按键11面积,形成一个围绕按键11的镂空结构。
在一种形式中,按键11和按键开孔都为圆形,按键支脚111有三个,等角的均匀分布在按键11的一周。
在一种形式中,按键11与按键开孔之间的镂空结构由按键导光板12填充,按键导光板12设置按键11下方,同时填充整个镂空结构,保证密封,按键导光板12与按键11接触侧为上侧,按键导光板12背离按键11侧为下侧,按键导光板12上侧具有按键支脚容纳槽121,按键支脚111容置于按键支脚容纳槽121 中,按键导光板12下侧设置有灯珠容纳槽122,灯珠71设置在灯珠容纳槽122 中。
在一种形式中,按键11与上盖1一体成型,按键导光板12采用二次注塑工艺与上盖1和按键11一体成型。
在一种形式中,按键导光板12为透明材质。透明材质能够保证透光量,保证按键的透光显示效果。
在一种形式中,按键导光板12为磨砂柔光材质。柔光材质能够保证光线的均一性,抵消由于按键支脚111所产生的按键灯光不均匀的问题。
在一种形式中,灯珠容纳槽122的位置设置在按键导光板12下侧的中心位置,能够保证光线到各个边缘的长度相同,保证光亮的均一性。
在一种形式中,灯珠容纳槽122有多个,灯珠容纳槽122的数量与按键支脚 111的数量相同,灯珠容纳槽122的设置在两个按键支脚111的中间位置,通过多光源设置,可以产生不同的光线提示,保证用户在操作和使用过程的便利性。如提示用户的洗手时间,在刚开始洗手时,多灯珠同时亮起,随着洗手时间的多个灯珠逐渐灭掉,当所有灯珠都灭掉时,表示洗手时间已经到达了规定的时间,洗手已经完成。
控制板:
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控制板包括传感器控制板62和控制板7,传感器控制板62和控制板7电性连接。
在一种形式中,控制板7设置在上盖1的下方,并且与上盖1固定连接,控制板7设置在按键11下方,同时控制板7的触摸按键感应模块设置在按键的下方,同时在感应模块的中间设置有灯珠71,该灯珠71优选为LED灯珠,灯珠 71设置在按键导光板12的灯珠容纳槽122中。
在一种形式中,传感器控制板62上设置有发射传感器691和接收传感器692,通过检测发射传感器691和接收传感器692的接收信号,实现感应使用者是否使用的状态。接收传感器692的具有黑色的涂层保护,以降低光线干扰,提升触发准确度。
传感器支架6:
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传感器安装支架6设置在侧壳2的出液口侧23中,传感器安装支架6进一步的包括:传感器导光板61,侧壳2出液口侧23设置有传感器导光板开口,传感器导光板61设置在传感器导光板开口中,传感器导光板61为黑色透光材质,透光材质可以保证传感器69正常工作,黑色能够降低光线干扰,降低传感器69的误触发情况发生。
在一种形式中,传感器导光板61上形成有传感器容纳部件67的槽,传感器容纳部件67为一个具有两个传感器69容纳孔的弹性部件,进一步的,弹性部件为硅胶材质,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更好的保护传感器69,还能够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的泵9的振动导致的传感器69的偏移问题,提升使用体验,传感器容纳部件67形成一个台阶状的结构,台阶下方是一个与传感器容纳部件67的槽形状相匹配的突出部,突出部与传感器容纳部件67的槽相互配合,突出部上方形成有比突出部截面更大的固定部,传感器容纳部件67上还设置有传感器69 容纳孔,传感器69容纳孔有两个,分别容纳发射传感器691和接收传感器692,两个传感器69容纳孔独立设置,互不相通,传感器容纳孔贯穿突出部和固定部形成通孔结构。传感器69容纳孔内设置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下方孔径小于上方的孔径,台阶结构能够配合传感器69,更好的保护传感器69,同时降低干扰光进入传感器69。
在一种形式中,出液口5设置在传感器安装支架6上,与接收传感器692和发射传感器691一字排开,进一步的,接收传感器692设置在远离出液口5的一侧,发射传感器691设置在靠近出液口5的一侧,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解决一部分的挂液误触发的问题。
在一种形式中,传感器导光板61两侧还设置有传感器支架侧臂64,传感器支架侧臂64对称设置有传感器支架固定螺孔,传感器支架6通过传感器支架固定孔65,与侧壳2出液口侧23固定连接。传感器支架侧臂64上还设置有传感器控制板卡扣641和传感器控制板固定孔642,传感器控制板固定孔642单侧设置,通过传感器控制板卡扣641和传感器控制板固定孔642实现传感器控制板 62的固定连接。单侧设置传感器控制板固定孔642能够防止在组装时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振动,导致的传感器控制板62的损毁。传感器控制板62上设置有一凸起,该凸起可以和传感器控制板卡扣641实现卡接,传感器控制板卡扣641被构造成一个倾斜向下的凸起,具有一斜面,在组装时,传感器控制板62上的凸起通过斜面滑落到固定位置,方便了组装。
在一种形式中,传感器支架在与侧壳出液口侧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传感器支架密封圈63,该传感器支架密封圈63可以保证不会有液体从出液口侧23进入机身,出液器在出液口侧23会不同程度出现挂液或者液体不够,泡沫量不足,泡沫会围绕在出液口的导致的进液问题。
气压平衡装置10:
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气压平衡装置10包括了设置在底壳15凹槽152中的内部孔101,以及设置在底壳15外圈的侧部孔102,内部孔101和侧部孔102 通过连接管103连通,在工作时,泵9把储液瓶13中的液体抽出,因为储液瓶 13和底壳15是密封连接,储液瓶13中的气压会变低,因此内部孔101实现了外部气体进入的功能,为了保证机器的防水性能,防止储液瓶13中的液体通过内部孔101进入机身内部,导致机器的损坏,因此本发明在机身的底壳15外侧同时设置了一个侧部孔102,并且通过连接管103连接内部孔101和侧部孔102,当储液瓶13中的压力降低时,外部气体可以通过侧部孔102进入连接管103,通过连接管103穿过内部孔101到达储液瓶13内部,保证气压平衡,当机身出现晃动或者倒置,储液瓶13中的液体会通过内部孔101进入连接管103,再通过侧部孔102流出,从而不会流进机器机身内部,这样既保证了工作时,储液瓶 13中的压力平衡,又能够防止储液瓶13中的液体进入机身导致的损坏。
在一种形式中,连接管13中还设置有单向阀1031,单向阀1031是一个微孔阀,微孔阀的孔径小于两倍的液体张力除以孔处的液体重力的商值。
在一种形式中,单向阀1031是连接管臂向内延伸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由连接管103的壁向中心延伸,凸起结构交替设置,从而阻挡水汽。
工作模块:
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包括泵9,泵为泡沫泵,泵9包括泵前管32,泵前管32连接泵9的入口和进液口153,泵9的出口通过泵后管33与出液口5连接,泵还与控制板7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板7的控制泵9的工作和非工作状态,控制板7还与电池盒4的电端子43以及传感器控制板62电性连接。液体的流向是储液瓶13中的液体经过吸液管3穿过进液口153,再通过泵前管32到达泵9,泵 9对液体进行泡沫化,再通过泵后管33到出液口5,到达用户端。
在一种形式中,底壳15上设置有泵固定支架21,泵9固定在泵固定支架21 中,泵固定支架21有三个,泵固定支架21还包括设置在泵9一侧的泵固定支架加强筋211,泵固定支架加强筋211为弧形边,三个弧形边设置在同一圆的圆弧上,间隔设置,泵9通过螺丝锁定在泵固定支架21上,泵固定支架加强筋211 所在圆与底壳15的凹槽152偏心设置,泵固定支架加强筋211所在圆相对于底壳15凹槽152更加偏向侧壳的出液口侧,这样设置可以缩短泵后管33的长度,减少液体经过泵9泡沫化后的泵后管对于液体的消泡作用,使得泡沫更加多,同时偏心设计还能够给电池盒4挪出空间,保证电池盒4位置,还能够通过泵9的重量平衡电池盒4装电池后的重量,不至于出现产品不平稳的情况。
在一种形式中,由于泵安装时候相对于底壳15凹槽152偏心的安装,泵前管32为“Z”字形,泵前管32的部分管体设置在泵9和底壳15之间,泵前管 32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泵前管32还能作为泵9的弹性支撑,降低泵9的振动,减少泵9在工作时的噪音,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形式中,泵固定支架21等分的设置在泵9周围,泵9通过螺丝与泵固定支架21固定连接,泵固定支架加强筋211设置在泵9的一侧,所述泵固定支架加强筋211与泵9的外周形状相同,泵9的马达部分与泵固定支架加强筋 211之间形成一定空隙,在该空隙中,设置有消音结构8,消音结构8为消音棉,消音棉为弹性结构,所述泵9与固定支架加强筋211之间的空隙宽度小于消音棉的厚度,消音棉可以降低泵9的马达噪音,同时降低泵9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对泵固定支架加强筋211撞击,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如图14-19所示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的工作流程为:
在本技术的一种形式中,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加电初始化,触摸模块上电,检测是否有触摸信号产生,主控芯片处于睡眠模式;
第二步:按键开机,主控芯片进入唤醒状态,主控芯片让红外传感器进入监听状态,红外发射端采用间隔发射模式进行信号发射,红外接收传感器接收信号;
第三步:红外传感器监听触发,当红外接收传感器接收信号大于预设的阈值,则判断红外监听触发,红外监听触发后,红外发射端采用交替发射模式进行信号发射,触发则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电机运转,主控芯片打开电机LDO控制模块,主控芯片打开电机控制信号,使电机运转;
第五步:泵抽液,泡沫化,出液,并跳转第二步。
第二步中间隔发射模式为发送一组高低电平数据,间隔一定时长,再次发送高低电平数据。本实施例中,高低电平数据为频率32khz,长度为16组,间隔时长为200ms。
第三步中,交替发射模式为交替发送高低电平数据和低电平数据。本实施例中,预设的阈值为0.6V,采用发送16组高低电平数据和32组低电平数据加16 组高低电频数据的方式进行交替。
第二步中,红外接收端接收数据,用户没有进行感应操作时,接收端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小于0.6V,第三步中,有用户进行感应操作时,接收端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大于0.6V当接收端信号出现接收电压信号大于0.6V时进入第四步,如果没有触发,则循环第二步。
本出液器操作方法进一步的包括:一种防止持续触发的方法,当红外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电压信号大于0.6V时,红外发射端的发射数据模式为交替发射16组高低电平数据和32组低电平数据加16组高低电频数据,当红外接收端信号小于 0.3V时,恢复红外发射端的发射信号为间隔200ms发射16组高低电平数据,当交替发射次数大于一定次数时,则判断持续触发,本实施例中,当交替次数大于 20次时,则判断为持续触发,当出现持续触发时,泵只进行一次抽液,泡沫化和出液操作,然后灯珠出现持续触发提示,本实施例中,持续触发提示为交替闪烁。
本出液器操作方法进一步的包括:一种节能的方法,该节能方法在红外传感器监听触发以后,红外发射器会继续以200ms的间隔继续发送固定频率和固定长度的信号,总计发送10次,如果这10次的发送并没有触发,则红外发射器延长红外发射的间隔。本实施例中延长为288ms进行监听。通过改变没有触发监听时候的监听间隔,可以极大的降低功耗,延长使用时间。
本出液器操作方法进一步的包括:按键防误触的方法,进一步的包括:
该方法通过延迟检测的形式来防止误触操作,具体的,当用户触摸触摸按键时,电平信号改变,该时间记为起点时间,经过延迟时间,再次对信号进行监控,当信号恢复时,则判定为有效操作,执行按键操作,当经过延迟时间,再次对信号进行监控,当信号保持改变的状态,则判定为误触操作,则不执行按键操作。
例如,当开始时为低电平,用户触摸触摸按键,低电平转化为高电平,此时开始计时,经过延迟时间,本例中为0.8s,再次检测电平信号,如果电平信号转化成低电平信号,则认为有效触摸,执行按键操作,如果依旧为高电平信号,则不执行按键操作。
进一步的,如果当前机器为运行状态,则按键操作为将机器关机,如果当前机器为关机状态,则按键操作为开机操作。
通过延迟检测,可以实现防止按键误触的功能,在本技术方案产品使用的环境下,水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状态,当水触摸到开关按键,会改变电平信号,如果当水碰触开关按键会触发按键操作,则会导致用户体验急剧下降,因此通过本技术中的延迟检测,可以规避该问题。
本出液器操作方法进一步的包括:工作模式切换方法,进一步的包括:
第三步中,当红外接收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大于预设的阈值时,红外发射端采用交替发射模式进行信号发射,红外发射端的发射数据模式为交替发射16组高低电平数据和2组低电平数据加16组高低电频数据,当交替发射次数大于一定次数时,则判断为改变工作模式,本实施例中,当交替次数大于40次时,判断为改变工作模式,通过改变泵的运行时间参数,进行模式的改变,例如把0.75 秒的运行时间改成1.5秒,最终使得出液量不同,并且在进行二次触发模式改变时,可以再将使用时间进行改回,实现随时切换。通过改变工作模式,可以使得本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在不同的使用场所,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不同的出液量的选择,在一些比较差的使用环境中,出液量需求更多,清洁更加干净,在一些使用环境比较好的环境下,出液量要求少,使得同样大小的液体使用时间更长,节约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运行时间参数可以直接写入到存储芯片中,可以对运行参数进行保存,从而可以在进行改变模式之后可以进行记录,重新启动系统之后,可以保持之前的设置状态。
进一步的,可以通过当交替次数大于一定次数时,进入计时模式,当手离开红外传感感应区时,计时模式结束,通过交替次数计算出时间,并且把该时间设置成为泵运行时间,该方案能够更加自主设置泵运行时长。
进一步的,计时模式的时长可以叠加交替发射模式的时间,从而更加贴近用户使用习惯。
本出液器操作方法进一步包括:洗手时长提示方法,进一步的包括:第五步后,灯珠进行亮灯提示用户洗手时间。
进一步的,亮灯提示可以是常亮一种颜色,直到预订的时间。
进一步的,亮灯可以闪烁,直到预订的时间。
进一步的,亮灯可以由不同颜色,每种颜色常亮预订的时间,该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提示选择不同的时间,例如蓝色灯会亮 30秒,切黄灯亮40秒,再切红灯亮30秒,蓝色常亮的计时用于一般家庭的使用环境,黄灯可以用于相对公共的环境,红灯提示可以是医院等需要消杀的环境下。
进一步的,可以通过多个灯珠,进行流水提示,通过灭灯的形式提示洗手时间。
在用户提示的时间红外传感器依旧在进行监听,如果进行了触发,则中断提示,优先处理泵信号。
本出液器操作方法进一步的包括:出液器无液提醒的方法,出液器在储液瓶中的液的量逐渐变少之后,当出液量不足以一次出液时,多余的空气会进入,导致出液器的出液量和空气比值失衡,最终导致出液挂液问题出现,严重的会导致挂液覆盖传感器导光板,出现反复触发,降低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监控泵的触发功率实现出液器残液判定,根据实际电机的款型不同,设置不同的标准值,当实测电机的电流与标准值相比,差值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则判定为空载即缺液状态,当出现缺液状态,则通过灯珠进行缺液提示,并且关闭泵的触发检测,检测到传感器的触发时,进行提示操作,而不进行泵液操作。
为了减少第一次的使用时的泵空载误提示问题,本技术进一步的,在检测多次泵的差值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才会进行缺液提示。从而降低误提示的问题产生。检测次数与泵的功率、吸液管的管径以及储液瓶中的液体的浓稠度来确定,检测次数与泵的功率和液体浓稠度成负相关,检测次数与吸液管的管径成正相关。本实施例中,采用检测三次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为缺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工作模块,以及与壳体连接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侧壳,所述侧壳包括出液口侧和侧壳主体,所述出液口侧相对于侧壳主体向上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的出液口侧与侧壳主体的角度为100-1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的出液口侧与侧壳主体的角度为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为桶状结构,所述侧壳还包括了槽面,所述槽面由侧壳的侧面主体延伸至侧壳的出液口侧,同时侧壳的槽面为向内切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盖于侧壳上方,且密封侧壳顶部的上盖以及密封侧壳下方,密封侧壳下方的底壳,侧壳、上盖、底壳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下方设置有多个卡扣,上盖通过卡扣与侧壳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卡扣的朝向不同,在与侧壳主体对应的地方卡扣方向朝外,侧壳出液口侧对应的卡扣方向朝内,侧壳主体内壁设置与卡扣相互配合的侧筋,所述出液口侧包括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与卡扣相互配合的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角度与出液口侧的向上倾斜角度相同,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平行于出液口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侧壳之间使用胶水进行粘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壳上斜的出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侧壳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CN202122477103.5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 Active CN216167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7103.5U CN21616711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7103.5U CN21616711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7110U true CN21616711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6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7103.5U Active CN21616711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7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26472A1 (en) Cleaning machine, clean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663568A (zh) 电动皂液分配器
CN211650551U (zh) 除湿机
CN216167110U (zh) 一种侧壳上斜的出液器
CN216167108U (zh) 一种具有气压平衡装置的出液器
CN216167111U (zh) 一种工作模块偏心设置的出液器
CN216210573U (zh) 一种具有传感器支架的出液器
CN216167112U (zh) 一种具有防水按键的出液器
CN216167109U (zh) 一种具有消音结构的出液器
CN113940576A (zh) 一种红外非接触出液器的出液方法
CN110916593A (zh) 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及洗碗机
CN113413099A (zh) 洗地机
CN208658651U (zh) 杯盖、杯、及食物料理机
WO2020135376A1 (zh)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CN214073705U (zh) 一种防水洁牙器
CN217907677U (zh) 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拖把头
CN219614087U (zh) 一种压力感应电动牙刷
CN212996190U (zh) 皂液器
CN215959528U (zh) 一种音乐洗手机
CN211582851U (zh) 双头洗手机
CN219461069U (zh) 洗碗机
CN216823170U (zh) 自动感应起泡电路及洗手器
CN211299644U (zh) 一种破壁机
CN219166237U (zh) 台盆及浴室柜
CN220192915U (zh) 水气分离器及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