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2554U - 散热风扇 - Google Patents

散热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2554U
CN216162554U CN202121944721.XU CN202121944721U CN216162554U CN 216162554 U CN216162554 U CN 216162554U CN 202121944721 U CN202121944721 U CN 202121944721U CN 216162554 U CN216162554 U CN 216162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rface
silicon steel
bearing
shaft tub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47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Huayi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Huayi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Huayi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Huayi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447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2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2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2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扇壳,具有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轴管;轴承,设于所述轴管中;定子组,环绕于所述轴管的外围,所述定子组具有硅钢片组件及绕设于所述硅钢片组件上的线圈组件;转子组,具有轮毂和设于所述轮毂上的转轴,所述转轴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轴承上;其中,所述轴管的顶端通过热熔的加工方式形成有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轴承的顶部以限制所述轴承在轴向上的位移,第二固定部设于所述定子组的顶部以限制所述定子组在轴向上的位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风扇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散热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子元件的性能不断提升,运算速度也越来越快,其内部芯片的数量不断增加,芯片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也相应增加,如果不及时散发出去,将会对电子元件产生损害,影响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其中,增加散热效率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在电子产品中装设散热风扇,借助散热风扇的驱风作用迫使气流流动,以将电子产品内部的高温气体排出。现有的散热风扇中用于固定轴承的压环通常是与轴管的内壁抵接,这将使得散热风扇工作时极易产生灰尘等进入到轴管内部,从而导致风扇运转不良产生异音,而定子组件则是通过卡固连接的方式直接套设于轴管之上,其连接方式会随着散热风扇转动时所产生的振动使定子组件松动,从而降低风扇的使用寿命。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散热风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扇壳,具有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轴管;
轴承,设于所述轴管中;
定子组,环绕于所述轴管的外围,所述定子组具有硅钢片组件及绕设于所述硅钢片组件上的线圈组件;
转子组,具有轮毂和设于所述轮毂上的转轴,所述转轴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轴承上,数个扇叶环设于该轮毂的外围,至少一个磁性元件设于该轮毂的内表面,所述定子组与所述磁性元件之间具有感磁气隙;
所述轴管的顶端包括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轴承的顶部以限制所述轴承在轴向上的位移,所述第二固定部设于所述定子组的顶部以限制所述定子组在轴向上的位移。
优选地,所述轮毂上还具有环形凸条,所述环形凸条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围,所述轴管的顶端沿轴承的轴向方向与环形凸条相对且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硅钢片组件上方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围设于所述环形凸条的外缘,所述环形凸起与环形凸条沿转轴的轴向方向错位设置,且沿转轴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硅钢片组件包括有多个硅钢片堆叠形成的固定架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架正上方的上绝缘套,所述环形凸起由上绝缘套延伸形成。
优选地,所述硅钢片组件包括有多个硅钢片堆叠形成的固定架,所述环形凸起由硅钢片延伸形成,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涂有绝缘镀膜,所述绝缘镀膜覆盖环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抵触于所述硅钢片组件上方且位于环形凸起内侧,所述第二固定部沿轴承的轴向方向与环形凸条相对且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轴管的内壁面包括有第一内壁面及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二内壁面邻近底板位置,所述第一内壁面的直径大于第二内壁面的直径,所述第一内壁面与第二内壁面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轴承的底部承载于第一台阶上。
优选地,所述轴管的外壁面包括有第一外壁面及第二外壁面,所述第二外壁面邻近底板位置,所述第一外壁面的直径小于第二外壁面的直径,所述第一外壁面与第二外壁面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硅钢片组件承载于第二台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由轴管的顶端通过热熔的方式加工形成。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轴管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风扇结构牢固、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视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的一种散热风扇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轴管的结构示意图,且处于未以热熔加工时所示轴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文中未标注的名称及结构均未在附图中示出)。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散热风扇,其包括:扇壳10、轴承20、定子组30和转子组40。
扇壳10具有一底板11和设于底板11上的轴管12。扇壳10还包括盖板和侧板,所述盖板、侧板和底板11共同界定有一活动空间,且轴管12位于该活动空间中并与底板11垂直,且该底板11与轴管12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轴管12包括承载部121及位于承载部121上方的套合部122,该承载部121与底板11相互接触。该套合部122的内壁面具有一第一内壁面1221及一第二内壁面1222,该第二内壁面1222邻近底板11的位置,该第一内壁面1221的直径大于第二内壁面1222的直径,该第一内壁面1221与第二内壁面1222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台阶123。该套合部122的外壁面具有一第一外壁面1223及一第二外壁面1224,该第二外壁面1224邻近底板11的位置,该第一外壁面1223的直径小于第二外壁面1224的直径,该第一外壁面1223与第二外壁面1224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台阶124。
轴承20设于轴管12中,且轴承20的底部承载于第一台阶123上,该轴管12的套合部122可用于限制轴承20在径向上的位移以导正轴承20。
定子组30设于扇壳10内且环绕于轴管12的外围,即定子组30套设于套合部122上。该定子组30包括有一驱动电路板、硅钢片组件31以及环饶于硅钢片组件31上的线圈组件,其中,硅钢片组件31承载于第二台阶124上。该线圈组件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能够通过电线外接电源,进而其控制所述线圈组件产生磁极性变换。
转子组40可旋转的设于扇壳10的活动空间内。该转子组40包括轮毂41和设于轮毂41上的转轴42,该转轴42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轴承20上。该轮毂41具有一中空的收容腔室,一磁性元件固定设于该收容腔室的内壁上并与定子组30的硅钢片组件31径向相对设置,并且磁性元件和定子组30之间形成有感磁气隙,并在轮毂41的外周面上环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扇叶。磁性元件与定子组30之间产生相吸和相斥的磁力作用,以驱动轮毂41旋转,从而实现散热的功能。
具体的,轴管12的顶端(即套合部122的顶端)可通过热熔的方式加工形成第一固定部125及第二固定部126(如图1所示)。该第一固定部125设于轴承20的顶部,可用以限制轴承20在轴向上的位移,使散热风扇组装时减少压环的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等。该第二固定部126设于所述定子组30的顶部以限制定子组30在轴向上的位移,可以使定子组30与轴管12之间的配合更为稳固,使散热风扇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
具体的,所述轮毂41上还设有环形凸条411,该环形凸条411设于转轴42的外围,且环形凸条411与该轴管12的顶端沿轴承20的轴向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
具体的,硅钢片组件31的上方形成有环形凸起321,该环形凸起321围设于所述环形凸条411的外缘,该环形凸起321与环形凸条411沿转轴42的轴向方向交错设置,且沿转轴42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该环形凸起321与轮毂41上的环形凸条411相配合形成防尘部B,该防尘部B可有效阻挡外部杂质及灰尘侵入转轴及轴承之间,避免因灰尘或者杂质侵入后导致轴承及转轴相互磨损或卡死,从而提高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硅钢片组件31包括有多个硅钢片堆叠形成的固定架33及设置于该固定架33正上方的上绝缘套32,且所述环形凸起321由该上绝缘套32延伸形成。
具体的,该硅钢片组件31还具有设置于固定架33正下方的下绝缘套34,该下绝缘套34的底部承载于第二台阶124上。
具体的,该第二固定部126可抵触在上绝缘套32且位于环形凸起321的内侧,并且该第二固定部126沿轴承20的轴向方向与环形凸条411相对且间隔设置,以使第二固定部126直接位于轮毂41上的环形凸条411的正下方,以便于第二固定部126稳固定子组30的同时还能更精准的控制防尘通道的间距。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硅钢片组件31包括有多个硅钢片堆叠形成的固定架33,该环形凸起321由硅钢片延伸形成,所述固定架33的上表面涂有绝缘镀膜,且该绝缘镀膜覆盖环形凸起321。
具体的,该第二固定部126抵触在硅钢片组件31上方且位于环形凸起321的内侧,并且该第二固定部126沿轴承20的轴向方向与环形凸条411相对且间隔设置。
综上所述,本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风扇通过对轴管以热熔的方式加工形成有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且该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轴承,该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定子组,以使定子组与轴管之间的配合更为稳固,同时也可减少压环的使用而减少生产成本等;同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散热风扇还设有防尘结构,可有效阻挡外部杂质及灰尘侵入转轴及轴承之间,避免因灰尘或者杂质侵入后导致轴承及转轴相互磨损或卡死,从而提高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

Claims (10)

1.一种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扇壳,具有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轴管;
轴承,设于所述轴管中;
定子组,环绕于所述轴管的外围,所述定子组具有硅钢片组件及绕设于所述硅钢片组件上的线圈组件;
转子组,具有轮毂和设于所述轮毂上的转轴,所述转轴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轴承上,数个扇叶环设于该轮毂的外围,至少一个磁性元件设于该轮毂的内表面,所述定子组与所述磁性元件之间具有感磁气隙;
所述轴管的顶端包括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轴承的顶部以限制所述轴承在轴向上的位移,所述第二固定部设于所述定子组的顶部以限制所述定子组在轴向上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上还具有环形凸条,所述环形凸条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围,所述轴管的顶端沿轴承的轴向方向与环形凸条相对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组件上方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围设于所述环形凸条的外缘,所述环形凸起与环形凸条沿转轴的轴向方向错位设置,且沿转轴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组件包括有多个硅钢片堆叠形成的固定架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架正上方的上绝缘套,所述环形凸起由上绝缘套延伸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组件包括有多个硅钢片堆叠形成的固定架,所述环形凸起由硅钢片延伸形成,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涂有绝缘镀膜,所述绝缘镀膜覆盖环形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抵触于所述硅钢片组件上方且位于环形凸起内侧,所述第二固定部沿轴承的轴向方向与环形凸条相对且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管的内壁面包括有第一内壁面及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二内壁面邻近底板位置,所述第一内壁面的直径大于第二内壁面的直径,所述第一内壁面与第二内壁面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轴承的底部承载于第一台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管的外壁面包括有第一外壁面及第二外壁面,所述第二外壁面邻近底板位置,所述第一外壁面的直径小于第二外壁面的直径,所述第一外壁面与第二外壁面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硅钢片组件承载于第二台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由轴管的顶端通过热熔的方式加工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轴管一体成型。
CN202121944721.XU 2021-08-18 2021-08-18 散热风扇 Active CN216162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4721.XU CN216162554U (zh) 2021-08-18 2021-08-18 散热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4721.XU CN216162554U (zh) 2021-08-18 2021-08-18 散热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2554U true CN216162554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8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4721.XU Active CN216162554U (zh) 2021-08-18 2021-08-18 散热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2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22045B2 (en) Vehicular AC generator
US10072672B2 (en) Fan
EP0823769B1 (en)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having heat conductive member
JP3458506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US20150303765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EP2264868A2 (en)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CN107949979B (zh) 车用交流发电机
JP4471126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5993216B2 (ja) 回転電機
CN216162554U (zh) 散热风扇
JP2000083350A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H0698511A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CN212183325U (zh) 电机风扇
CN110649776B (zh) 一种多极数大功率高压高效三相异步电动机
CN111628584A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及其装配方法
CN112366897B (zh) 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JPS6020748A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470927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CN207588653U (zh) 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
CN212210623U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
JP2654618B2 (ja) 自動車用交流発電機
CN219980628U (zh) 一种电机
JPH05336704A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CN216649389U (zh) 一种新型吸尘器无刷电机
CN219327672U (zh) 一种轴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