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1935U - 一种电缆熔融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熔融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1935U
CN216161935U CN202121778004.4U CN202121778004U CN216161935U CN 216161935 U CN216161935 U CN 216161935U CN 202121778004 U CN202121778004 U CN 202121778004U CN 216161935 U CN216161935 U CN 216161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able
shielding layer
exposed section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80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涛
胡羽翔
胡品健
王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et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et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et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et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80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1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1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1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熔融接头,包括: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和连接组件,第一电缆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外屏蔽层、第一绝缘层、第一内屏蔽层和第一铜芯,第一铜芯具有第一裸露段;第二电缆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二外屏蔽层、第二绝缘层、第二内屏蔽层和第二铜芯,第二铜芯具有第二裸露段,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熔融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定位件和驱动件,定位件具有半圆弧凹槽,驱动件与定位件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半圆弧凹槽压接在第一裸露段和第二裸露段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之间的紧密连接,不易断裂。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熔融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熔融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电缆的连接延长通常都是通过夹紧件铆接固定的方式连接两电力电缆的端部。但是铆接固定的连接结构连接不牢固,容易断裂,使用寿命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8093772U,提出了一种防水电缆熔接接头,通过将第一裸露段的端部熔融焊接于第二裸露段的端部,整体熔融焊接内半导和电缆出厂时的内半导一样连接牢固;通过将超光滑铜箔层包裹于导体阻水层上,起到圆滑线芯的作用,屏蔽原来电缆导体凹凸不平的缺点,避免内半导屏蔽层和绝缘层之间的凹凸不平,避免产生菱角或尖端导致内部放电而影响运行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手段中铜箔容易变形,且熔融焊接处容易断裂的缺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2968080U,提出了一种稳定性较好的电缆熔接头,用铜管代替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铜箔,铜管的结构稳定,对其两端压接后,能够有效保护熔融连接层,具有稳固电缆连接端的作用,防止了熔融连接层出现变形断裂的问题;
对于现有技术中,上述压接的手段对一号全裸露段和二号全裸露段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提升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缆熔融接头,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缆熔融接头,包括: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电缆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外屏蔽层、第一绝缘层、第一内屏蔽层和第一铜芯,所述第一铜芯具有第一裸露段;所述第二电缆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二外屏蔽层、第二绝缘层、第二内屏蔽层和第二铜芯,所述第二铜芯具有第二裸露段,所述第一裸露段与所述第二裸露段熔融连接形成金属熔接段,所述金属熔接段套设有所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定位件和驱动件,所述定位件具有半圆弧凹槽,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定位件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半圆弧凹槽压接在所述第一裸露段和所述第二裸露段上;所述第一内屏蔽层与所述第二内屏蔽层熔融连接、并包覆于所述连接组件外部,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熔融连接,所述第一外屏蔽层与所述第二外屏蔽层熔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支撑套以及两个第一活动套,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套均开设有所述半圆弧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弧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套滑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内腔中,所述驱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套、并与所述第一活动套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两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撑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活动套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二支撑套、第二活动套以及固定套,所述第二活动套和所述固定套均开设有所述半圆弧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弧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活动套滑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套的内腔中,所述驱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套、并与所述第二活动套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套与所述第二支撑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支撑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活动套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半圆弧凹槽的端面相互抵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定位件均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套、所述固定套或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套均为铜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裸露段和所述第二裸露段相对的端部以平滑过渡的所述金属熔接段熔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外屏蔽层的外部均包覆有保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定位件具有半圆弧凹槽,驱动件与定位件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半圆弧凹槽压接在所述第一裸露段和第二裸露段上,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不易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缆熔融接头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铜芯、第二铜芯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铜芯和连接组件的剖面图;
图中:1.第一电缆,11.第一外屏蔽层,12.第一绝缘层,13.第一内屏蔽层,14.第一铜芯,2.第二电缆,21.第二外屏蔽层,22.第二绝缘层,23.第二内屏蔽层,24.第二铜芯,3.连接组件,31.定位件,311.第一支撑套,312.第一活动套,32.驱动件,4.金属熔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熔融接头,包括:第一电缆1、第二电缆2以及连接组件3。
其中,所述第一电缆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外屏蔽层11、第一绝缘层12、第一内屏蔽层13和第一铜芯14,所述第一铜芯14具有第一裸露段;
所述第二电缆2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二外屏蔽层21、第二绝缘层22、第二内屏蔽层23和第二铜芯24,所述第二铜芯24具有第二裸露段,所述第一裸露段与所述第二裸露段熔融连接形成金属熔接段4;
所述连接组件3套设于所述金属熔接段4上,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定位件31和驱动件32,所述定位件31具有半圆弧凹槽,所述驱动件32与所述定位件31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半圆弧凹槽压接在所述第一裸露段和所述第二裸露段上;所述第一内屏蔽层13与所述第二内屏蔽层23熔融连接、并包覆于所述连接组件3外部,所述第一绝缘层12与所述第二绝缘层22熔融连接,所述第一外屏蔽层11与所述第二外屏蔽层21熔融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相对的端部以平滑过渡的金属熔接段4熔融连接,通过半圆弧凹槽的设计用于增大与第一裸露段和第二裸露段的接触面,并通过驱动件32驱动半圆弧凹槽压接在第一裸露段和第二裸露段上,使得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之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断裂。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如图2-3所示,所述定位件31包括第一支撑套311以及两个第一活动套312,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套312均开设有所述半圆弧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弧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套312滑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套311的内腔中,所述驱动件3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套311、并与所述第一活动套31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32为两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撑套31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活动套312传动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将定位件31的结构限定为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活动套312,并通过第一螺栓螺纹穿过第一支撑套311,用于驱动两个半圆弧凹槽分别压接在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上,为了进一步增大与第一裸露段和第二裸露段的接触面,选择两个半圆弧凹槽的端面相互抵接设置。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定位件31包括第二支撑套、第二活动套以及固定套,所述第二活动套和所述固定套均开设有所述半圆弧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弧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活动套滑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套的内腔中,所述驱动件3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套、并与所述第二活动套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套与所述第二支撑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32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支撑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活动套传动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将定位件31的结构限定为一个与第二支撑套内腔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动套以及与第二支撑套固定连接的固定套,第二活动套与固定套相对设置,将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放置在固定套的半圆弧凹槽上,并通过第二螺栓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套的半圆弧凹槽压接在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上,使得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样的,选择两个半圆弧凹槽的端面相互抵接设置,以进一步增大半圆弧凹槽与第一裸露段和第二裸露段的接触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32和所述定位件31均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所述第二活动套、所述固定套或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套312均为铜套。
另外,为了避免第一外屏蔽层11和第二外屏蔽层21被挂伤,在其外部均包覆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将第一电缆1和第二电缆2分别剥出第一裸露段和第二裸露段,再将连接组件3套在第一电缆1或第二电缆2上,然后将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相对的端部以平滑过渡的金属熔接段4熔融连接,接着将连接组件3套移到金属熔接段4处,具体为,通过第一螺栓螺纹穿过第一支撑套311,并用于驱动两个半圆弧凹槽分别压接在第一裸露段与第二裸露段上;最后将第一内屏蔽层13与第二内屏蔽层23熔融连接、并包覆于第一支撑套311外部,以实现屏蔽保护,将第一绝缘层12与第二绝缘层22熔融连接,并包覆于内屏蔽层外部,以实现绝缘保护,将第一外屏蔽层11与所述第二外屏蔽层21熔融连接,并包覆于绝缘层外部,以实现屏蔽保护,在外屏蔽层外部套设有保护套,用于避免外屏蔽层被挂伤。
整个工作流程结束,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熔融接头,包括: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电缆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外屏蔽层、第一绝缘层、第一内屏蔽层和第一铜芯,所述第一铜芯具有第一裸露段;所述第二电缆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二外屏蔽层、第二绝缘层、第二内屏蔽层和第二铜芯,所述第二铜芯具有第二裸露段,所述第一裸露段与所述第二裸露段熔融连接形成金属熔接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熔接段套设有所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定位件和驱动件,所述定位件具有半圆弧凹槽,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定位件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半圆弧凹槽压接在所述第一裸露段和所述第二裸露段上;所述第一内屏蔽层与所述第二内屏蔽层熔融连接、并包覆于所述连接组件外部,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熔融连接,所述第一外屏蔽层与所述第二外屏蔽层熔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熔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两个第一活动套以及第一支撑套,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套均开设有所述半圆弧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弧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套滑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内腔中,所述驱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套、并与所述第一活动套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套外包覆有所述第一内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内屏蔽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熔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两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撑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活动套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熔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二活动套、固定套以及第二支撑套,所述第二活动套和所述固定套均开设有所述半圆弧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弧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活动套滑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套的内腔中,所述驱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套、并与所述第二活动套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套与所述第二支撑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套外包覆有所述第一内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内屏蔽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熔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支撑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活动套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熔融接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弧凹槽的端面相互抵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熔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定位件均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熔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套和所述固定套均为铜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熔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裸露段和所述第二裸露段相对的端部以平滑过渡的所述金属熔接段熔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熔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外屏蔽层的外部均包覆有保护套。
CN202121778004.4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缆熔融接头 Active CN216161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8004.4U CN216161935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缆熔融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8004.4U CN216161935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缆熔融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1935U true CN216161935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7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8004.4U Active CN216161935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缆熔融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1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85304A (en) Technique for repairing and joining small diameter optical fiber cables
US9379531B2 (en) Device for joining hybrid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CA2828496C (en) Joint for hv cables insulated with impregnated paper or paper-polypropylene laminate (ppl)
CN113937589A (zh) 一种电缆连接施工工艺
US2156772A (en) Method of splicing a cable
CN216161935U (zh) 一种电缆熔融接头
KR20070053341A (ko) 초전도 케이블의 접속 구조
CN107994359B (zh) 内置光纤电缆的接头组件及接头连接方法
KR101823814B1 (ko) 초전도 케이블의 중간 접속 부재 및 초전도 케이블의 중간 접속 구조
CN112886327A (zh) 一种耐氧化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0479A (zh) 一种电力电缆铝合金防水牵引头的安装工艺
CN107466121B (zh) 一种防火矿物绝缘加热电缆及其加工方法
CN115249936B (zh) 同轴型跨接式超导电缆接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17214266U (zh) 一种耐腐蚀的绝缘电力电缆
JP4927794B2 (ja) 超電導ケーブル用フォーマの接続方法、および超電導ケーブル用フォーマの接続構造
CN211150821U (zh) 一种全复原式电缆熔接头
EP1210633B1 (en) Electric conductors incorporating optical fibres
CN112615223A (zh) 一种高压大电流同轴电缆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KR102511484B1 (ko) 케이블 연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케이블 용접 방법
CN201571211U (zh) 电伴热管修复接头
CN217506925U (zh) 一种长寿命抗老化矿用橡套电缆
JP6802084B2 (ja) 超電導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及び超電導ケーブル用接続部材
CN111293664A (zh) 一种电缆终端尾管及其连接工艺
KR102581557B1 (ko) 케이블을 위한 조인트, 종단 또는 교차 접속 배열체 및 조인트, 종단 또는 교차 접속 배열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KR20150106558A (ko) 광섬유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광복합 전력케이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