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0948U - 一种led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0948U
CN216160948U CN202121889491.1U CN202121889491U CN216160948U CN 216160948 U CN216160948 U CN 216160948U CN 202121889491 U CN202121889491 U CN 202121889491U CN 216160948 U CN216160948 U CN 216160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 blocking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94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伯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94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0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0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0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阻光件及LED电路板;阻光件由遮光材料构成,LED电路板上的LED灯设置于阻光件内;导光板的侧面设有楔形的连接部;连接部自阻光件的开口延伸入阻光件内且与阻光件连接,进而将LED灯发出的光导出至导光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导光板上设置一个楔形的连接部,将楔形部伸入到阻光件内,对LED灯进行光导。通过楔形的连接板改善发光元件LED灯耦合效率,增加印制板宽度方向的尺寸,从而增加印制板的强度。此外,其通过阻光件替代原来负角度部分的侧面遮光纸,解决由于遮光纸回弹导致漏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LED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液晶显示是被动发光元件,显示屏本身并不发光,而是由其下方的背光模组照亮的。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液晶显示模块。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空调、热水器、冰箱、小家电等。
现有的背光模组主要由带有LED灯的印刷板、导光板、扩散膜、反光膜片、遮光膜片等组成。其中,遮光膜片贴附与导光板靠近LED灯的一侧上,以防止导光板侧面漏光。目前通常采用导光板配合小尺寸LED灯源,降低产品整体厚度。而此种方式则会导致光源耦合效率低,同时印制板尺寸细长易断。常规背光模组利用黑白遮光胶及侧面遮光纸解决发光元件LED灯混光及遮光问题,但此种结构也容易发生侧面遮光纸翘起而导致的漏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LED背光模组。
一种LED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阻光件及LED电路板;所述阻光件由遮光材料构成,所述LED电路板上的LED灯设置于所述阻光件内;所述导光板上设有楔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阻光件的开口延伸入所述阻光件内且与所述阻光件连接,进而将所述LED灯发出的光导出至所述导光板。
其中,为了加强导光板与阻光件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发生断裂,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光板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阻光件固定连接。
其中,为了便于安装,加强导光板与阻光件之间连接强度,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阻光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扣;所述阻光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及所述第二卡扣相适配的卡扣连接部,所述阻光件与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导光板相卡接。
其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导光板与阻光件之间连接强度,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侧设有卡接凹槽,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卡接凹槽内;所述阻光件的开口部分内嵌且卡接于所述卡接凹槽内。
其中,为了避免导光板侧面遮光纸翘起而导致的漏光问题,所述阻光件的开口处为向两侧方向延伸的喇叭状。
其中,为了提高该LED背光模组的发光效率,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阻光件的一侧设有导光凹槽,所述LED灯设置于所述导光凹槽内。
其中,为了提高该LED背光模组的发光效率,避免漏光,所述导光板的第一面贴附有反光纸。
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该LED背光模组的发光效率,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面贴附有增亮膜。
其中,为了解决LED灯一侧的导光板暗斑问题,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阻光件的一侧侧面贴附有反光层。
其中,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加工难度,所述阻光件为非透明的塑料制成的阻光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导光板上设置一个楔形的连接部,将楔形部伸入到阻光件内,对LED灯进行光导。本方案通过楔形的连接板改善发光元件LED灯耦合效率,增加印制板宽度方向的尺寸,从而增加印制板的强度。此外,其通过阻光件替代原来负角度部分的侧面遮光纸,解决由于遮光纸回弹导致的漏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模组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LED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LED背光模组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中的LED电路板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中的阻光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中的导光板及连接部部分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导光板;11、第二卡扣;12、卡接凹槽;13、反光纸;14、增亮膜;15、反光层;2、阻光件;21、开口;3、LED电路板;31、LED灯;4、连接部;41、第一卡扣;42、导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4所示,一种LED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阻光件2及LED电路板3;阻光件2由遮光材料构成,LED电路板3上的LED灯31设置于阻光件2内;导光板1的侧面设有楔形的连接部4;连接部4自阻光件2的开口21延伸入阻光件2内且与阻光件2连接,进而将LED灯31发出的光导出至导光板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导光板1上设置一个楔形的连接部4,将楔形部伸入到阻光件2内,对LED灯31进行光导。本方案通过楔形的连接板改善发光元件LED灯31耦合效率,增加印制板宽度方向的尺寸,从而增加印制板的强度。此外,其通过阻光件2替代原来负角度部分的侧面遮光纸,解决由于遮光纸回弹导致的漏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础上,为了加强导光板1与阻光件2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发生断裂,连接部4与导光板1一体成型,连接部4通过卡扣结构与阻光件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4先与阻光件2卡扣预连接,随后通过UV胶加固,实现导光板1、阻光件2及LED电路板3之间的加固连接。当然,连接部4与阻光件2也可以通过例如粘接等其他形式进行固定,其不以本实施例中描述为限制。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加强导光板1与阻光件2之间连接强度,连接部4靠近阻光件2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41,导光板1与连接部4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扣11;阻光件2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卡扣41及第二卡扣11相适配的卡扣连接部4,阻光件2与连接部4及导光板1相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41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且第二卡扣11也有对称的左右两个,当然,第一卡扣41及第二卡扣11的数量不以本实施例中描述为限制。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加强导光板1与阻光件2之间连接强度,导光板1与连接部4连接的一侧设有卡接凹槽12,第二卡扣11设置于卡接凹槽12内;阻光件2的开口21部分内嵌且卡接于卡接凹槽12内。通过将第二卡扣11设置于卡接凹槽12内,一方面可以使其连接更加紧固,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连接处发生漏光。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如附图7中所示的两个第一卡扣41及两个第二卡扣11的精准匹配,可以将阻光件2先基本固定在导光板1上,后续通过点UV胶实现LED电路板3、阻光件2、导光板1三者牢固粘结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导光板1侧面遮光纸翘起而导致的漏光问题,阻光件2的开口21处为向两侧方向延伸的喇叭状。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该LED背光模组的发光效率,连接部4靠近阻光件2的一侧设有导光凹槽42,LED灯31设置于导光凹槽42内。导光材料制成的连接部4将LED灯31罩合,使其发出的大部分光线都通过连接部4传导至导光板1,可以有效地提升传导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该LED背光模组的发光效率,避免漏光,导光板1的第一面贴附有反光纸13。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该LED背光模组的发光效率,导光板1的第二面贴附有增亮膜14。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时,液晶屏盖合于靠近增亮膜14的一侧,与本LED背光模组共同形成显示器面板。
具体地,为了解决LED灯31一侧的导光板1暗斑问题,导光板1远离阻光件2的一侧侧面贴附有反光层15。通过反光层15将连接部4导出的光线反射至LED灯31一侧的角落位置,提升其光照亮度,避免了暗斑的问题。
其中,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加工难度,阻光件2为非透明的塑料制成的阻光件2。当然,阻光件2还可以使用其他非透明的材料制成,例如合金材料等,其结构不以本实施中为限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通过阻光件2替代原来负角度部分的侧面遮光纸,解决由于遮光纸回弹导致漏光问题;2、采用阻光件2替代原有的塑料边框,解决由于产品轻薄,塑料边框上的定位柱易变形,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同时导光板1与阻光件2上四个卡扣上下前后的互扣限位实现超薄化导光板1与阻光件2固定;3、现有方案一般导光板1做成平面,导致印制板尺寸细长易断,本方案将导光板1的连接部4做成楔形,改善发光元件LED灯31耦合效率,增加LED电路板3横向延伸的尺寸,从而增加了LED电路板3的强度。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阻光件及LED电路板;所述阻光件由遮光材料构成,所述LED电路板上的LED灯设置于所述阻光件内;所述导光板上设有楔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阻光件的开口延伸入所述阻光件内且与所述阻光件连接,进而将所述LED灯发出的光导出至所述导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光板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阻光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阻光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扣;所述阻光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及所述第二卡扣相适配的卡扣连接部,所述阻光件与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导光板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侧设有卡接凹槽,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卡接凹槽内;所述阻光件的开口部分内嵌且卡接于所述卡接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光件的开口处为向两侧方向延伸的喇叭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阻光件的一侧设有导光凹槽,所述LED灯设置于所述导光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面贴附有反光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面贴附有增亮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阻光件的一侧侧面贴附有反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光件为非透明的塑料制成的阻光件。
CN202121889491.1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led背光模组 Active CN216160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9491.1U CN216160948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led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9491.1U CN216160948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led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0948U true CN216160948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9491.1U Active CN216160948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led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0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8986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11662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510839B (zh) 背光單元及其顯示設備
EP2192438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0485489C (zh) 液晶显示器
CN205560488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214773A (zh) 发光器件和具有发光器件的照明单元
US10048524B2 (en) Top case having outsert molding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307349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CN113242334B (zh) 曲面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6160948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
CN105717574B (zh)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导光板与背光源
US2010013500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CN104501051B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14586326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
CN212723604U (zh)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CN210270457U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1043721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1132069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8999717U (zh) 一种多功能的背光模组
CN110780487A (zh) 显示器与电子设备
CN211207019U (zh) 一种双面背光模组及显示屏
KR100720836B1 (ko) 발광 모듈
CN213276207U (zh)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CN213122349U (zh) 一种楔形导光板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