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0302U -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0302U
CN216160302U CN202122112776.0U CN202122112776U CN216160302U CN 216160302 U CN216160302 U CN 216160302U CN 202122112776 U CN202122112776 U CN 202122112776U CN 216160302 U CN216160302 U CN 216160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ide wall
plate
box body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27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e Tao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127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0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0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0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后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上方设置有槽轮,所述槽轮左右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圆轴,左侧所述圆轴左端与箱体活动连接,所述槽轮侧壁上缠绕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槽轮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击锤,所述击锤位于限位筒内,所述箱体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箱体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本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筒、击锤、槽轮和驱动机构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根据试验需求控制击锤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或过小,造成试验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测试,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将多种建筑复合材料经过搅拌混合而成,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和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在搅拌时,需要根据不同建筑工艺来配比混合材料,使其达到指定的强度,在混凝土在施工后,除了要对其进行强度检测外,还要进行抗冲击试验,以保障工程质量。
而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设备在使用时,大多数不能根据混凝土规格及试验需求调整冲击力度,在试验过程中存在数据不准确或冲击力过大等情况,并且不便于对混凝土进行固定,受到冲击易造成混凝土飞溅,导致其测试效果差和使用不便捷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后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上方设置有槽轮,所述槽轮左右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圆轴,左侧所述圆轴左端与箱体活动连接,所述槽轮侧壁上缠绕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槽轮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击锤,所述击锤位于限位筒内,所述箱体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箱体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箱体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左侧壁安装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侧壁上安装有管道,所述竖板右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管道另一端贯穿竖板并与收集箱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横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顶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匹配设置,右侧所述圆轴右端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筒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右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呈L形设置,所述固定板顶面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均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螺杆底端均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右侧所述圆轴贯穿定位板并与其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底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横板顶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所述卡块呈锥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前侧壁活动连接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前侧壁安装有把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筒、击锤、槽轮和驱动机构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根据试验需求控制击锤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或过小,造成试验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2、本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和固定机构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混凝土块进行固定操作,防止在冲击时发生飞溅,可有效的提高其安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箱体;2、限位筒;3、槽轮;4、圆轴;5、拉绳;6、击锤;7、驱动机构;71、活动板;72、电机;73、转轴;74、第一齿轮;75、第二齿轮;8、支撑板;9、固定机构;91、固定板;92、螺杆;93、转轮;94、顶板;95、卡块;10、电动伸缩杆;11、横板;12、竖板;13、吸尘器;14、管道;15、收集箱;16、定位板;17、防护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腔后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筒2,限位筒2上方设置有槽轮3,槽轮3左右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圆轴4,左侧圆轴4左端与箱体1活动连接,箱体1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6,右侧圆轴4贯穿定位板16并与其活动连接,槽轮3侧壁上缠绕连接有拉绳5,拉绳5一端与槽轮3固定连接,拉绳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击锤6,击锤6位于限位筒2内,箱体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1,横板11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7,箱体1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8,支撑板8顶面均设置有固定机构9,箱体1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竖板12,竖板12左侧壁安装有吸尘器13,吸尘器13侧壁上安装有管道14,竖板12右侧设置有收集箱15,管道14另一端贯穿竖板12并与收集箱15相连通,箱体1前侧壁活动连接有防护门17,防护门17前侧壁安装有把手;
驱动机构7包括活动板71,活动板71与横板11活动连接,活动板71底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横板11顶面开设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活动连接,活动板71顶面安装有电机72,电机72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73,转轴7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4,第一齿轮74上侧设置有第二齿轮75,第一齿轮74与第二齿轮75相互匹配设置,右侧圆轴4右端与第二齿轮75固定连接,限位筒2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电动伸缩杆10右端与活动板71固定连接,通过限位筒2、击锤6、槽轮3和驱动机构7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根据试验需求控制击锤6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或过小,造成试验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固定机构9包括固定板91,固定板91与支撑板8固定连接,固定板91呈L形设置,固定板91顶面均开设有螺孔,螺孔内均活动连接有螺杆92,螺杆92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轮93,螺杆92底端均活动连接有顶板94,顶板94与固定板91活动连接,顶板94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95,卡块95呈锥形设置,通过支撑板8和固定机构9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混凝土块进行固定操作,防止在冲击时发生飞溅,可有效的提高其安全性。
工作原理: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首先将混凝土块放置在两个固定板91之间,再转动转轮93带动螺杆92旋转,螺杆92通过螺孔带动顶板94向下运动,并顶紧混凝土块,避免在冲击时发生飞溅,之后通过外部电源启动电机72、电动伸缩杆10和吸尘器13,电动伸缩杆10带动活动板71向左侧运动,活动板71通过电机72带动第一齿轮74与第二齿轮75啮合,同时电机72输出轴通过转轴73带动第一齿轮74旋转,第一齿轮74啮合第二齿轮75带动槽轮3旋转,槽轮3对拉绳5进行收卷并带动击锤6向上运动,当击锤6上升至指定高度后,电动伸缩杆10向右侧推动活动板71,使得第一齿轮74与第二齿轮75脱离,通过击锤6重力向下运动,对混凝土块进行冲击试验,同时可根据试验需求通过外部设备控制电动伸缩杆10,调节击锤6的冲击力度,与此同时,吸尘器13将混凝土产生的烟尘进行吸收,并通过管道14排入收集箱15内进行收集,减少混凝土烟尘,便于记录试验数据,重复上述步骤,可有效的提高其试验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后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筒(2),所述限位筒(2)上方设置有槽轮(3),所述槽轮(3)左右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圆轴(4),左侧所述圆轴(4)左端与箱体(1)活动连接,所述槽轮(3)侧壁上缠绕连接有拉绳(5),所述拉绳(5)一端与槽轮(3)固定连接,所述拉绳(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击锤(6),所述击锤(6)位于限位筒(2)内,所述箱体(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7),所述箱体(1)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顶面均设置有固定机构(9),所述箱体(1)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竖板(12),所述竖板(12)左侧壁安装有吸尘器(13),所述吸尘器(13)侧壁上安装有管道(14),所述竖板(12)右侧设置有收集箱(15),所述管道(14)另一端贯穿竖板(12)并与收集箱(15)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活动板(71),所述活动板(71)与横板(1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71)顶面安装有电机(72),所述电机(72)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73),所述转轴(7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4),所述第一齿轮(74)上侧设置有第二齿轮(75),所述第一齿轮(74)与第二齿轮(75)相互匹配设置,右侧所述圆轴(4)右端与第二齿轮(75)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筒(2)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所述电动伸缩杆(10)右端与活动板(71)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固定板(91),所述固定板(91)与支撑板(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1)呈L形设置,所述固定板(91)顶面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均活动连接有螺杆(92),所述螺杆(92)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轮(93),所述螺杆(92)底端均活动连接有顶板(94),所述顶板(94)与固定板(91)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6),右侧所述圆轴(4)贯穿定位板(16)并与其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71)底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横板(11)顶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94)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95),所述卡块(95)呈锥形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前侧壁活动连接有防护门(17),所述防护门(17)前侧壁安装有把手。
CN202122112776.0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Active CN216160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2776.0U CN216160302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2776.0U CN216160302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0302U true CN216160302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41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2776.0U Active CN216160302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0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1044B (zh) 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机械装备制造钻孔设备
CN210981717U (zh) 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仪
CN216160302U (zh)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CN213710450U (zh) 一种基于强光激光定位技术的预制构件
CN214462848U (zh)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CN214920661U (zh) 用于鼓式摩擦片的钻孔装置
CN111997213B (zh) 一种用于建筑隔音板的裁切设备
CN210997635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材料的打孔装置
CN210238469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的压实度检测装置
CN204959752U (zh) 一种新型打桩机
CN206593993U (zh) 带隔音装置的洛杉矶磨耗试验机
CN211030361U (zh) 一种包覆门板加工用开孔装置
CN111013107A (zh) 排球捡球机
CN219710938U (zh) 一种固定挂臂式建筑施工吊篮
CN218397174U (zh) 一种板件钻孔用废屑清理结构
CN209945980U (zh) 一种胶粘剂胶粘强度测试装置
CN219348506U (zh) 一种金属线材扭转试验设备
CN215746569U (zh) 一种植筋钻孔装置
CN217833591U (zh) 一种用于超大板块装配的辅助安装结构
CN219665183U (zh)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钢构件钻孔设备
CN220906534U (zh) 一种齿轮齿面涡流检测装置
CN211798932U (zh) 一种闪式提取器用刀头
CN218136104U (zh) 一种钢梁钢结构焊接装置
CN220854481U (zh) 一种地板基材制备用强度检测设备
CN217109044U (zh) 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的火灾探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e Tao

Inventor after: Cai Junfeng

Inventor after: Wen Minghao

Inventor after: Wei Min

Inventor before: Wei M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3

Address after: 511500 601, Block 6, Zuo San Xiang, Canghou Street, Qingcheng District,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e Tao

Address before: Room 223, No. 19, Huaigao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 M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