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9937U - 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9937U
CN216139937U CN202121693769.8U CN202121693769U CN216139937U CN 216139937 U CN216139937 U CN 216139937U CN 202121693769 U CN202121693769 U CN 202121693769U CN 216139937 U CN216139937 U CN 216139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v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mcu processor
displa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937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汉飞
崔总
叶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937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9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9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9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该车载显示系统包括主机和远端显示模组;主机包括SOC处理器、LVDS编码器以及第一HSD连接器,SOC处理器、LVDS编码器和第一HSD连接器依次电连接,远端显示模组包括LVDS解码器、第二HSD连接器、显示屏,第一HSD连接器与第二HSD连接器之间通过低压差分信号线缆连接,第二HSD连接器、LVDS解码器和显示屏依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车载显示系统的平台化设计,降低设计和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显示系统主要由显示模组、MCU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主机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并行连接线、电源模块等组成。显示模组与主机SOC通过TTL(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接口传输宽带高码率数据,采用的是并行信号通信方式,所以线束较多,并且因为并行信号通信方式是多数字位并行传输,容易受电磁干扰,传输信号不稳定,所以传输距离短,一般线缆长度不超过100mm,因此现有的车载显示系统通常采用显示模组和主机的一体化设计。在显示模组和主机之间连接的线缆较多,且较短的情况下,再加上整体座舱造型设计等复杂的内饰座舱环境的环境影响,同一款车型的显示屏很难与其他车型的显示模组实现互配,即现有的车载显示系统无法实现平台化和标准化设计,造成了高昂的设计成本和开发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载显示系统车载显示系统无法实现平台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载显示系统,所述车载显示系统包括主机和远端显示模组;
所述主机包括SOC处理器、LVDS编码器以及第一HSD连接器,所述SOC处理器、所述LVDS编码器和所述第一HSD连接器依次电连接,以供所述LVDS编码器接收所述SOC处理器输送的音视频信号,并将所述音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后发送至所述第一HSD连接器;
所述远端显示模组包括第二HSD连接器、LVDS解码器和显示屏,所述第一HSD连接器与所述第二HSD连接器之间通过低压差分信号线缆连接,所述第二HSD连接器、所述LVDS解码器和所述显示屏依次电连接,以供所述第二HSD连接器接收所述第一HSD连接器输送的编码后的音视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LVDS解码器进行解码,所述LVDS解码器将解码后的所述音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显示屏。
可选地,所述远端显示模组还包括MCU处理器和触摸感应芯片,所述MCU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LVDS编码器电连接,所述触摸感应芯片和所述MCU处理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机还包括背光控制芯片,所述背光控制芯片与所述MCU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背光控制芯片发送PWM背光信号至所述MCU处理器,以供所述MCU处理器控制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还包括: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LVDS解码器和所述MCU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所述驱动模块接收所述LVDS解码器输送的所述音视频信号和所述背光控制信号,以及用于所述MCU处理器监控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是否正常;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用于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背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的亮度、以及根据所述音视频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模块播放音视频。
可选地,所述远端显示模组还包括存储芯片,所述存储芯片与所述MCU处理器电性连接,以供所述存储芯片接收所述MCU处理器通过I2C协议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存储所述数据信息。
可选地,所述主机还包括主电源接口,所述主电源接口通过线缆与整车电池电连接,以供所述主机经由所述主电源接口接收来自所述整车电池的电压。
可选地,所述LVDS编码器为一种型号为DS90UB947的编码芯片。
可选地,所述LVDS解码器为一种型号为DS90UB948的解码芯片。
可选地,所述MCU处理器通过I2C协议与所述LVDS编码器进行通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对编解码器及HSD(High Speed Data,高速数据)连接器,实现把显示模组及主机拆分。通过将第一HSD连接器与所述第二HSD连接器之间通过低压差分信号线缆连接,使得分离屏端和主机端通过低压拆分信号传输,建立显示模组与主机的通讯,克服了现有的以TTL(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电平方式传输宽带高码率数据时功耗大、电磁干扰大等缺点,具备低电压,高兼容,强抗扰,高速率、低噪声和接线少的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显示模组和主机之间采用低压差分信号传输,因此显示模组和主机连接的线缆具有走线较少且传输距离远的特性,因此可将显示模组和主机分离,从而使得一车型的主机更易与其他车型的显示模组实现互配,进而实现车载显示系统的平台化,降低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显示系统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载显示系统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一种车载显示系统100,车载显示系统100包括主机1和远端显示模组2;主机1包括SOC处理器11、LVDS编码器12以及第一HSD连接器13,SOC处理器11、LVDS编码器12和第一HSD连接器13依次电连接,以供LVDS编码器12接收SOC处理器11输送的音视频信号,并将音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后发送至第一HSD连接器13;远端显示模组2包括第二HSD连接器21、LVDS解码器22和显示屏23,第一HSD连接器13与第二HSD连接器21之间通过低压差分信号线缆连接,第二HSD连接器21、LVDS解码器22和显示屏23依次电连接,以供第二HSD连接器21接收第一HSD连接器13输送的编码后的音视频信号,并发送至LVDS解码器22进行解码,LVDS解码器22将解码后的音视频信号发送至显示屏23。
本实施例通过增加一对编解码器及HSD连接器,实现把显示模组与主机拆分。通过将第一HSD连接器13与第二HSD连接器21之间通过低压差分信号线缆连接,使得分离屏端和主机端通过低压拆分信号传输,建立远端显示模组2与主机1的通讯,克服了现有的以TTL(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电平方式传输宽带高码率数据时功耗大、电磁干扰大等缺点,具备低电压,高兼容,强抗扰,高速率、低噪声和接线少的优点。由于本实施例通过在远端显示模组2和主机1之间采用低压差分信号传输,因此远端显示模组2和主机1连接的线缆具有走线较少且传输距离远的特性,因此可将显示模组和主机分离,从而使得一车型的主机1更易与其他车型的远端显示模组2实现互配,进而实现车载显示系统100的平台化和标准化,降低设计成本和开发成本。
进一步地,远端显示模组2还包括MCU处理器24和触摸感应芯片25,MCU处理器24分别与显示屏23和LVDS编码器12电连接,触摸感应芯片25和MCU处理器24电连接,从而实现触摸识别和触模屏升级的功能。
其中,触摸感应芯片25可通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协议与MCU处理器24进行通讯。触摸感应芯片25检测触摸电信号,并通过SPI协议将触摸电信号发送至MCU处理器24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触摸坐标信号,并进一步根据该触摸坐标信号实现触摸识别和触模屏升级等功能。
进一步地,主机1还包括背光控制芯片26,背光控制芯片26与MCU处理器24电性连接,背光控制芯片26发送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背光信号至MCU处理器24,以供MCU处理器24控制显示屏23的亮度,从而实现显示屏23的亮度调节,进而极大程度满足用户对显示屏亮度的不同需求。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2,显示屏23还包括:驱动模块231,驱动模块231分别与LVDS解码器22和MCU处理器24电连接,用于驱动模块231接收LVDS解码器22输送的音视频信号和背光控制信号,以及用于MCU处理器24监控驱动模块231的电压是否正常;显示模块232,显示模块232与驱动模块231电连接,用于驱动模块231根据背光控制信号控制显示模块232的亮度、以及根据音视频信号控制显示模块232播放音视频。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模块231可根据背光控制信号对显示模块232进行亮度调节。通过MCU处理器24传输的音视频信号控制显示模块232显示图像和/或播放音频,其中,音视频信号可包括RGB(Red,Green,Blue)数据信号和视频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远端显示模组2还包括存储芯片27,存储芯片27与MCU处理器24电性连接,以供存储芯片27接收MCU处理器24通过I2C协议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存储数据信息,从而实现数据存储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MCU处理器24可以从存储芯片27读取数据,同时也可以对存储芯片27执行擦除、存储或修改等操作。
进一步地,主机1还包括主电源接口14,主电源接口14通过线缆与整车电池电连接,以供主机1经由主电源接口14接收来自整车电池的电压,从而实现对主机1的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通过第一HSD连接器13与第二HSD连接器21之间的连接线缆,将主机1的电压输送至远端显示模组2,进一步实现对远端显示模组2的供电。
进一步地,LVDS编码器12为一种DS90UB947的编码芯片。
进一步地,LVDS解码器22为一种型号为DS90UB948的解码芯片。
在本实施中,DS90UB948的解码芯片是与DS90UB947的编码芯片配套使用,通过经济实用的50Ω单端同轴或100Ω差分屏蔽双绞线电缆提供单通道或双通道高速串行数据流通信,并可串化为OpenLDI输入,支持高达WUXGA(Widescreen Ultra eXtended GraphicsArray)和1080p60的视频分辨率。
进一步地,MCU处理器24通过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协议与LVDS编码器12进行通讯,从而实现通信协议的标准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10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系统包括主机和远端显示模组;
所述主机包括SOC处理器、LVDS编码器以及第一HSD连接器,所述SOC处理器、所述LVDS编码器和所述第一HSD连接器依次电连接,以供所述LVDS编码器接收所述SOC处理器输送的音视频信号,并将所述音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后发送至所述第一HSD连接器;
所述远端显示模组包括第二HSD连接器、LVDS解码器和显示屏,所述第一HSD连接器与所述第二HSD连接器之间通过低压差分信号线缆连接,所述第二HSD连接器、所述LVDS解码器和所述显示屏依次电连接,以供所述第二HSD连接器接收所述第一HSD连接器输送的编码后的音视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LVDS解码器进行解码,所述LVDS解码器将解码后的所述音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显示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显示模组还包括MCU处理器和触摸感应芯片,所述MCU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LVDS编码器电连接,所述触摸感应芯片和所述MCU处理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背光控制芯片,所述背光控制芯片与所述MCU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背光控制芯片发送PWM背光信号至所述MCU处理器,以供所述MCU处理器控制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LVDS解码器和所述MCU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所述驱动模块接收所述LVDS解码器输送的所述音视频信号和所述背光控制信号,以及用于所述MCU处理器监控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是否正常;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用于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背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的亮度、以及根据所述音视频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模块播放音视频。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显示模组还包括存储芯片,所述存储芯片与所述MCU处理器电性连接,以供所述存储芯片接收所述MCU处理器通过I2C协议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存储所述数据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主电源接口,所述主电源接口通过线缆与整车电池电连接,以供所述主机经由所述主电源接口接收来自所述整车电池的电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VDS编码器为一种型号为DS90UB947的编码芯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VDS解码器为一种型号为DS90UB948的解码芯片。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处理器通过I2C协议与所述LVDS编码器进行通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系统。
CN202121693769.8U 2021-07-22 2021-07-22 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6139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3769.8U CN216139937U (zh) 2021-07-22 2021-07-22 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3769.8U CN216139937U (zh) 2021-07-22 2021-07-22 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9937U true CN216139937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0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93769.8U Active CN216139937U (zh) 2021-07-22 2021-07-22 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99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6632A (zh) * 2023-01-10 2023-04-11 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显示的中控娱乐系统及显示方法
CN117472313A (zh) * 2023-12-28 2024-01-30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系统及双联屏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6632A (zh) * 2023-01-10 2023-04-11 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显示的中控娱乐系统及显示方法
CN115946632B (zh) * 2023-01-10 2023-08-18 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显示的中控娱乐系统及显示方法
CN117472313A (zh) * 2023-12-28 2024-01-30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系统及双联屏
CN117472313B (zh) * 2023-12-28 2024-04-16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系统及双联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39937U (zh) 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CN102694309B (zh) 车上诊断系统转接头
CN111414094B (zh) 车载多屏显示系统及车辆
CN201975644U (zh) 车上诊断系统转接头
CN109334456A (zh) 一种基于车载电脑与仪表的双屏互动系统
CN103347162A (zh) 一种车载装置与智能手机互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JP2012206622A (ja) 車載式故障診断システムのアダプター
CN210324144U (zh) 车载延长线拓展单屏双系统切换显示触控系统
WO2024061137A1 (zh) 车载座舱感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04297A (zh) 车载显示屏的唤醒方法、装置及车辆
CN205486343U (zh) 一种通过wifi与车载dvd相连的行车记录仪
CN218387922U (zh) 车载v2x接收终端、车辆
CN212909837U (zh) 一种兼容串并行视频输出及控制电路的车载娱乐硬件系统
EP3993457A1 (en) Technologies for a harness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wireless transceiver
CN115220679B (zh) 车载多媒体系统及其屏幕初始化方法
CN212604861U (zh) 一种车载多媒体系统及汽车
CN212267231U (zh) 一种车载控制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车辆
CN211684961U (zh) 车载显示屏的唤醒装置及车辆
CN218907072U (zh) 一种电子后视镜系统及智能汽车
CN218772119U (zh) 一种总线电路及车外检测仪
CN221023562U (zh) 用于汽车双向高速音视频传输的充电盒和车辆
CN218513723U (zh) 一种车载Type-C模块及车辆
CN214256168U (zh) 一种防干扰电机控制系统
CN215904437U (zh) 车载多屏显示电路和车载多屏显示系统
CN212889866U (zh) 一种双显异控车载娱乐显示终端控制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