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7839U - 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7839U
CN216137839U CN202120826438.0U CN202120826438U CN216137839U CN 216137839 U CN216137839 U CN 216137839U CN 202120826438 U CN202120826438 U CN 202120826438U CN 216137839 U CN216137839 U CN 216137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x body
tail gas
fix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64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英坤
胡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shui Bamailong W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shui Bamailong W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shui Bamailong W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shui Bamailong W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264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7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7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7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该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成箱,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罐;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一固定环的一侧与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旋转把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尾气罐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清洁腔,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清洁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具有充分过滤、有效回收的优点。

Description

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
在化工行业,发酵罐工作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尾气,这些尾气一般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需要经行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才能够排放到大气中,尾气大多有多种,目标气体大多被回收,而现有的一些回收装置存在着将尾气经过粗处理后被当做废气排空,再排空的气体中往往还存在微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甚至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威胁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充分过滤、有效回收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成箱,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罐;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一固定环的一侧与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旋转把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侧设置有尾气罐;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尾气罐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清洁腔,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清洁腔连通,所述箱体的内腔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凹槽通过气管与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通过气管与第三凹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圈转动连接有曲轴。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部设置有球体。
优选的,所述箱体远离集成箱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远离集成箱的一侧开设有废水池,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可视窗口。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转把手,旋转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夹板移动,进而固定尾气罐,启动抽气泵,抽气泵抽取尾气通过气管输送进清洁腔内,清洁腔内的液体先将尾气中的颗粒杂质过滤掉,气体分别经过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过滤,解决了将尾气经过粗处理后被当做废气排空,再排空的气体中往往还存在微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甚至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威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结构右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箱体;2、集成箱;3、固定机构;31、旋转把手;32、螺纹杆;33、第一固定环;34、第一固定块;35、夹板;4、尾气罐;5、过滤机构;51、抽气泵;52、清洁腔;53、第一凹槽;54、第一过滤层;55、第二凹槽;56、第二过滤层;57、第三凹槽;58、第三过滤层;6、压缩机构;61、电机;62、转盘;63、固定杆;64、第一传动杆;65、第二固定环;66、曲轴;67、第二传动杆;68、第二固定块;69、固定板;601、限位块;7、通气孔;8、球体;9、出气口;10、储气罐;11、排水口;12、废水池;13、滑块;14、滑槽;15、握把;16、可视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结构右视图;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成箱2,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9,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罐1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机构3包括有旋转把手31,旋转把手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2,螺纹杆3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环33,第一固定环3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4,第一固定块34远离第一固定环33的一侧与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螺纹杆32远离旋转把手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板35,夹板35的内侧设置有尾气罐4。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把手31带动螺纹杆32转动,螺纹杆32带动夹板35移动,进而夹紧尾气罐4,避免尾气罐4脱落对装置造成损坏的情况。
参考图2所示,过滤机构5包括有抽气泵51,抽气泵51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尾气罐4的出气端连通,箱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清洁腔52,抽气泵51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清洁腔52连通,箱体1的内腔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53、第二凹槽55和第三凹槽57,第一凹槽5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层54,第二凹槽5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层56,第三凹槽57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过滤层58,第一凹槽53通过气管与第二凹槽55连通,第二凹槽55通过气管与第三凹槽57连通。
参考图2和图4所示,箱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压缩机构6,压缩机构6包括有电机61,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2,转盘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3,固定杆63远离转盘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1。
参考图2和图4所示,固定杆6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64,第一传动杆6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65,第二固定环65的内圈转动连接有曲轴66。
参考图2和图4所示,第二固定环6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67,第二传动杆6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68,第二固定块6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9。
参考图2和图4所示,第一过滤层54、第二过滤层56和第三过滤层5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3,箱体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3配合使用的滑槽14,滑槽14的内壁与滑块13的外侧滑动连接,第一过滤层54、第二过滤层56和第三过滤层5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15。
参考图2和图5所示,箱体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7,通气孔7的内部设置有球体8。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电机61带动转盘62转动,转盘62带动固定杆63移动,固定杆63带动第一传动杆64移动,第一传动杆64带动第二固定环65移动,第二固定环65带动曲轴66转动,第二固定环65带动第二传动杆67移动,第二传动杆67带动第二固定块68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固定块68带动固定板69移动,固定板69移动进而压缩腔内的气体,气体通过通气孔7进而顶起球体8,当固定板69下落时抽取第三凹槽57内的气体,并使得球体8堵住通气孔7,避免逆向抽取储气罐10内的气体。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箱体1远离集成箱2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11,箱体1远离集成箱2的一侧开设有废水池12,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可视窗口16。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废水池12,便于收集清洁腔52内的废料,并进行集中处理,工作人员可通过可视窗口16观察清洁腔52内液体的情况,可及时更换液体,避免液体无法过滤气体中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干燥尾气输送进尾气罐4中,依次启动抽气泵51和电机61,抽气泵51开始抽取尾气罐4中的尾气并传输到清洁腔52内,清洁腔52内的液体吸附尾气中的颗粒杂质,气体从出气孔排出,分别经过第一过滤层54、第二过滤层56和第三过滤层58,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被过滤干净,与此同时电机61带动转盘62转动,转盘62带动固定杆63移动,固定杆63带动第一传动杆64移动,第一传动杆64带动第二固定环65移动,第二固定环65带动曲轴66转动,第二固定环65带动第二传动杆67移动,第二传动杆67带动第二固定块68移动,最终使得第二固定块68顶起固定板69,固定板69移动,当固定板69上升时,压缩腔内的气体,气体经过通气孔7,顶起球体8,使得通气孔7通气,气体上升经过出气口9被送入储气罐10,当固定板69落回时,球体8被吸附并堵住通气孔7,进而通过气管抽取第三过滤层58内被过滤的气体,循此以往,被过滤的气体有效的被送入储气罐10进行储存再利用,当工作人员通过可视窗口16观察到清洁腔52内的液体无法进行过滤时,通过排水口11将废水排进废水池12,并集中处理,工作人员可通过握把15抽出第一过滤层54、第二过滤层56和第三过滤层58观察过滤层的使用情况。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转把手31,旋转把手31带动螺纹杆32转动,螺纹杆32带动夹板35移动,进而固定尾气罐4,启动抽气泵51,抽气泵51抽取尾气通过气管输送进清洁腔52内,清洁腔52内的液体先将尾气中的颗粒杂质过滤掉,气体分别经过第一过滤层54、第二过滤层56和第三过滤层58的过滤,解决了将尾气经过粗处理后被当做废气排空,再排空的气体中往往还存在微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甚至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威胁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成箱(2),所述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9),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罐(10);
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有旋转把手(31),所述旋转把手(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环(33),所述第一固定环(3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4),所述第一固定块(34)远离第一固定环(33)的一侧与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2)远离旋转把手(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板(35),所述夹板(35)的内侧设置有尾气罐(4);
过滤机构(5),所述过滤机构(5)包括有抽气泵(51),所述抽气泵(51)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尾气罐(4)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清洁腔(52),所述抽气泵(51)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清洁腔(52)连通,所述箱体(1)的内腔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53)、第二凹槽(55)和第三凹槽(57),所述第一凹槽(5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层(54),所述第二凹槽(5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层(56),所述第三凹槽(57)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过滤层(58),所述第一凹槽(53)通过气管与第二凹槽(55)连通,所述第二凹槽(55)通过气管与第三凹槽(5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压缩机构(6),所述压缩机构(6)包括有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2),所述转盘(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3),所述固定杆(63)远离转盘(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64),所述第一传动杆(6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65),所述第二固定环(65)的内圈转动连接有曲轴(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环(6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67),所述第二传动杆(6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68),所述第二固定块(6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54)、第二过滤层(56)和第三过滤层(5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3),所述箱体(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3)配合使用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壁与滑块(13)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层(54)、第二过滤层(56)和第三过滤层(5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7),所述通气孔(7)的内部设置有球体(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远离集成箱(2)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11),所述箱体(1)远离集成箱(2)的一侧开设有废水池(12),所述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可视窗口(16)。
CN202120826438.0U 2021-04-21 2021-04-21 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 Active CN216137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6438.0U CN216137839U (zh) 2021-04-21 2021-04-21 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6438.0U CN216137839U (zh) 2021-04-21 2021-04-21 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7839U true CN216137839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98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6438.0U Active CN216137839U (zh) 2021-04-21 2021-04-21 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7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11370B1 (ja) 海水マイクロプラスチックの同期収集およびサンプル製造のための一体化装置
CN112845522A (zh) 一种沉积物中微塑料高效分离及吸附污染物部分解吸的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137839U (zh) 干燥尾气再回收利用系统
CN219399531U (zh) 一种含粉尘有机化合废气的处理装置
CN201476132U (zh) 油烟生物净化器
CN216584587U (zh) 园林垃圾发酵装置渗液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CN211056841U (zh) 一种移动应急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
CN215032224U (zh) 沉积物中微塑料分离及吸附污染物部分解吸一体化装置
CN210523375U (zh) 一种带有处理槽机构的厨余处理装置
CN204490631U (zh) 一种胶带胶水回收装置
CN114105408A (zh)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多用途节能环保水净化设备
CN207787206U (zh) 一种铜加工的废料处理装置
CN220460315U (zh) 一种抽真空脱水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8022848U (zh) 一种废水分类处理装置
CN215828500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CN212166967U (zh) 一种节能型废水废气联合处理装置
CN220834301U (zh) 用于垃圾中转站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0065505U (zh) 一种市政污泥处理装置
CN220116375U (zh) 一种化肥厂污水处理装置
CN214693616U (zh) 一种生产城镇污水用的净化罐
CN219663216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废气收集装置
CN216639139U (zh) 一种实验台废液处理系统
CN219323951U (zh) 一种逐级过滤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20334837U (zh) 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10711045U (zh) 一种半自动分解除臭型隔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