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3969U - 一种全向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向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3969U
CN216133969U CN202121954517.6U CN202121954517U CN216133969U CN 216133969 U CN216133969 U CN 216133969U CN 202121954517 U CN202121954517 U CN 202121954517U CN 216133969 U CN216133969 U CN 216133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hoke
coaxial cable
vibrator
radiation oscil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45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蕊新
莫伟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545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3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3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3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向天线,包括连接杆和同轴电缆;所述连接杆设有至少八组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辐射振子和三个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和三个所述扼流管间隔均匀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辐射振子的顶侧设有一个所述扼流管,所述副座振子的底侧设有两个所述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设有馈电部;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且所述同轴电缆穿设于所述扼流管的内部和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所述辐射振子通过与所述馈电部与所述同轴电缆电性连接。本申请的全向天线具有功率容量大、增益高、方向图性能好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全向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全向天线,即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360°都均匀辐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无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一般情况下波瓣宽度越小,增益越高。全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于郊县大区制的站型,覆盖范围大。但是,现有的全向天线功率容量低、增益低,并且性能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向天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向天线,包括连接杆和同轴电缆;所述连接杆设有至少八组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辐射振子和三个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和三个所述扼流管间隔均匀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辐射振子的顶侧设有一个所述扼流管,所述副座振子的底侧设有两个所述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设有馈电部;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且所述同轴电缆穿设于所述扼流管的内部和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所述辐射振子通过与所述馈电部与所述同轴电缆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辐射振子的外部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用于调节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馈电部之间的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辐射振子和三个所述扼流管之间的间隔为第一间隔;所述第一间隔的大小范围为1mm-3mm。
优选地,所述振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大小范围为10mm-30mm。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端座,所述连接端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端座的底端设有凹槽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卡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连接端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同轴电缆的底部穿过所述连接孔,延伸至所述连接端座的下方。
优选地,还包括保护管套;所述保护管套内部中空,所述保护管套的底端设有开口,所述保护管套的顶端密封;通过将所述开口套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外壁,使得所述保护管套安装于所述连接端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全向天线具有功率容量大、增益高、水平面全向、方向图性能好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全向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全向天线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振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辐射振子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虚线圆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护管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全向天线,包括连接杆11和同轴电缆12;所述连接杆11设有至少八组振子组件13;所述振子组件1安装于所述连接杆11的外部;所述振子组件13包括辐射振子131和三个扼流管132;所述辐射振子131和三个所述扼流管132间隔均匀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杆11的外部;所述辐射振子131的顶侧设有一个所述扼流管132,所述副座振子的底侧设有两个所述扼流管132;所述辐射振子131的内部设有馈电部 1312;所述同轴电缆12与所述连接杆11平行设置,且所述同轴电缆12穿设于所述扼流管132的内部和所述辐射振子131的内部;所述辐射振子131通过与所述馈电部1312与所述同轴电缆12电性连接。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辐射振子131和所述扼流管13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连接杆11固定连接,且八组所述振子组件13采用共轴结构设置,使得八组内所有的辐射振子131以并联馈电的方式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全向辐射特性和宽带驻波特性,也实现了承受大功率容量。所述辐射振子131 的内部设有与同轴电缆12电性连接的馈电部1312,使得所述辐射振子131通电。所述扼流管132用于抑制电流,防止电流外泄;更重要的是所述扼流管132的设置可以实现电流回流的反向切断和电流稳定,从而构成大功率全向天线结构。因此,本申请通过在所述连接杆11上设置八组振子组件13,使得全向天线实现了690-960MHZ的频率收发,并且本申请的全向天线具有功率容量大、增益高、水平面全向、方向图性能好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
具体地,所述辐射振子131的外部设有调节孔1311,所述调节孔1311用于调节所述同轴电缆12与所述馈电部1312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调节孔1311用于调节所述同轴电缆12与所述辐射振子131之间的连接,确保同轴电缆12与所述辐射振子131之间的阻抗匹配,从而使得电流平衡。
具体地,述辐射振子131和三个所述扼流管132之间的间隔为第一间隔L;所述第一间隔L的大小范围为1mm-3mm。所述第一间隔L设置目的在于优化驻波,确保全向天线能收发690-960MHZ的频率。
具体地,所述振子组件13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D;所述第二间隙D的大小范围为10mm-30mm。所述第二间隙D用于保证各个辐射振子131之间的间隔度。
更优地,还包括连接端座,所述连接端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141;所述连接端座的底端设有凹槽142和卡接部143;所述卡接部143的一端与所述凹槽142 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卡接部143设有连接孔1431,所述连接孔 1431贯通所述连接端座;所述连接杆11与所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41内;所述同轴电缆12的底部穿过所述连接孔1431,延伸至所述连接端座的下方。所述全向天线通过所述连接端座安装在外部结构中。
具体地,还包括保护管套15;所述保护管套15内部中空,所述保护管套 15的底端设有开口151,所述保护管套15的顶端密封;通过将所述开口151套设于所述安装槽141的外壁,使得所述保护管套15安装于所述连接端座上。所述保护套管套把八组振子组件13包裹在内,目的在于保护振子组件13,避免被破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和同轴电缆;
所述连接杆设有至少八组振子组件;
所述振子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
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辐射振子和三个扼流管;
所述辐射振子和三个所述扼流管间隔均匀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
所述辐射振子的顶侧设有一个所述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的底侧设有两个所述扼流管;
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设有馈电部;
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且所述同轴电缆穿设于所述扼流管的内部和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
所述辐射振子通过与所述馈电部与所述同轴电缆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振子的外部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用于调节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馈电部之间的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振子和三个所述扼流管之间的间隔为第一间隔;
所述第一间隔的大小范围为1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
所述第二间隙的大小范围为10mm-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端座,所述连接端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
所述连接端座的底端设有凹槽和卡接部;
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
所述卡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连接端座;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同轴电缆的底部穿过所述连接孔,延伸至所述连接端座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管套;
所述保护管套内部中空,所述保护管套的底端设有开口,所述保护管套的顶端密封;
通过将所述开口套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外壁,使得所述保护管套安装于所述连接端座上。
CN202121954517.6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全向天线 Active CN216133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4517.6U CN216133969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全向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4517.6U CN216133969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全向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3969U true CN216133969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70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4517.6U Active CN216133969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全向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3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2288B2 (en) Antenna
JP2004023797A (ja) 折り返しダイポールアンテナ
US8593364B2 (en) 450 MHz donor antenna
CN204424435U (zh) 一种超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辐射单元
US5999141A (en) Enclosed dipole antenna and feeder system
US4975713A (en) Mobile mesh antenna
CN212908067U (zh) 超宽带高增益双锥天线
CN216133969U (zh) 一种全向天线
CN101651258B (zh) 宽带全向天线的改进结构
CN215342987U (zh) 一种超宽频带的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US6356237B1 (en)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1546869B (zh) 用于td-scdma基站的偶极子阵列天线
CN114566790A (zh) 无线通讯网关
KR101594373B1 (ko) 재방사 안테나 및 무선충전장치
JPH1168449A (ja) 無線機用内蔵アンテナ
CN113161720A (zh) 具有高隔离度和低交叉极化电平的天线、基站和终端
CN212991299U (zh) 短波高仰角蝶式宽带天线
CN219350644U (zh) 一种宽频带高增益全向天线
CN210074142U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设备的定向射频发射装置
CN216529336U (zh) 全向天线用辐射单元
CN220510255U (zh) 一种高增益WiFi偶极子天线
CN220420884U (zh) 天线振子和天线
CN212908107U (zh) 双极化全向天线
CN217607028U (zh) 多频透镜天线装置
CN212366202U (zh) 双极化吸顶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