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2822U -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2822U
CN216132822U CN202122370247.0U CN202122370247U CN216132822U CN 216132822 U CN216132822 U CN 216132822U CN 202122370247 U CN202122370247 U CN 202122370247U CN 216132822 U CN216132822 U CN 216132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rod
abutting block
threaded rod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02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涛亮
杨胜龙
卢振
徐为
付成锋
冯天奇
张力
柴柏川
邬庆君
邱坦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CC Harbour and Channel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CC Harbour and Channel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CC Harbour and Channel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CC Harbour and Channel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02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2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2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2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包括:设置有承压板的压力机本体,承压板上且靠近压力机本体的背面一侧设有第一抵紧块,第一抵紧块通过调节组件与外壳相连,承压板上且位于与压力机本体的背面相连的一侧设有第二抵紧块,第二抵紧块通过调节组件与外壳相连,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通过调节组件用于对混凝土试件的对中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调节组件将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推送至适当的位置上,之后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承压板上,使得混凝土试件的相连的两个面分别与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相贴合,此时混凝土试件的中心与承压板的中心正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快速发展,工程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工程建筑的质量安全不仅关系着自身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并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质量好坏的指标之一,而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最为常用的抗压强度表示方式。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抗压试验需要将立体试件放置于压力试验机的操作平台的正中心进行试验,压力试验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的上下移动的压杆,压杆通过驱动电机沿机架上下移动,压杆下端连接有压块,机台上端面设置有承压板,承压板位于压板的正下方。使用时,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承压板上,打开驱动电机使压杆向下移动,安装在压杆下端的压块将随着压杆一起向下移动,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挤压,以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混凝土品质的重要指标。
在做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时,需要将混凝土试件安放在混凝土压力试验机的承压板的中心。现有通常的做法是通过肉眼来判断位置是否对中,混凝土试件一般设置为正方体且底端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承压板面积,肉眼来判断无法确保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承压板的正中位置,其轴线无法与上压块对中,并且每次位置都不同,造成抗压强度试验数据不精确,且存在波动。因此通过肉眼进行中心点对准比较困难,可能会存在较大误差,对试验数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常规的混凝土压力试验机仅有两个面具备安全防护功能,背面和右面是敞开式,混凝土试件在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破碎块极有可能高速飞溅出来,造成人身和财物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中,通过肉眼进行中心点对准困难,存在较大误差,对试验数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包括:压力机本体,所述压力机本体上设置有承压板,所述压力机本体的外部设有外壳,所述承压板上设有第一抵紧块和第二抵紧块,所述第一抵紧块通过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外壳的背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抵紧块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外壳背部移动,所述第二抵紧块通过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外壳的左侧或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带动所述第二抵紧块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外壳的左侧或右侧移动,所述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用于对混凝土试件的对中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放置混凝土试件前,首先通过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将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推送至适当的位置上,之后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承压板上,使得混凝土试件的相连的两个面分别与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相贴合,此时混凝土试件的中心与承压板的中心正对。本实用新型能快速方便、准确无误的将混凝土试件与承压板的中心对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机本体四周设有外壳,实现了全面的安全防护,确保试块破碎块不会从任何一面飞溅出来造成人身和财物损失。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分别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一侧的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手摇顶杆、第二手摇顶杆,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分别穿出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外与所述第一手摇顶杆、第二手摇顶杆相连,所述第一手摇顶杆靠近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直径,所述第二手摇顶杆靠近第二螺纹杆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直径。分别转动第一手摇顶杆、第二手摇顶杆,将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相对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转出或转入从而推动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进行移动,当第一手摇顶杆、第二手摇顶杆分别与外壳相接触抵紧时,此时连接在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一端的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即移动至适当位置上,此时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承压板上,使得混凝土试件的相连的两个面分别与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相贴合,即保证混凝土试件的中心与承压板的中心正对。混凝土试件为标准件,是为了验证混凝土或混凝土结构而在混凝土中或混凝土结构中抽取材料而制成物件或特意制成的构件。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手摇顶杆、第二手摇顶杆靠近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处分别设有第一公差定位带、第二公差定位带,所述外壳上位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公差定位块、第二公差定位块,所述第一公差定位块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手摇顶杆靠近第一螺纹杆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二公差定位块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手摇顶杆靠近第二螺纹杆一端的直径。转动第一手摇顶杆、第二手摇顶杆使其带动连接在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一端的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向承压板中部移动,当第一手摇顶杆、第二手摇顶杆的一端与外壳相接触时,此时连接在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一端的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即移动至适当位置上,而且此时第一手摇顶杆、第二手摇顶杆一端上的第一公差定位带、第二公差定位带分别与外壳上的第一公差定位块、第二公差定位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方便使用时观察定位。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中,所述承压板上且与所述第二抵紧块相对设有第三抵紧块,所述第三抵紧块通过第三调节组件与所述外壳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三抵紧块一侧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远离第三抵紧块的一端设有第三手摇顶杆,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第三螺纹杆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一端穿出第三螺纹孔与所述第三手摇顶杆相连,所述第三手摇顶杆靠近第三螺纹杆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螺纹孔的直径。通过设置第三抵紧块,使得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承压板上时,更准确控制混凝土试件的放置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三手摇顶杆靠近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一端处设有第三公差定位带,所述外壳上位于第三螺纹孔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公差定位块,所述第三公差定位块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手摇顶杆靠近第三螺纹杆一端的直径。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中,所述压力机本体的正面设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上设有可视窗口。通过可视窗口可观察压力机本体内部混凝土试件的状态,方便当其被压坏时记录其抗压强度的数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压力机本体;2、承压板;3、外壳;4、防护门;5、第一抵紧块;6、第二抵紧块;7、混凝土试件;8、第一螺纹杆;9、第二螺纹杆;10、第一手摇顶杆;11、第二手摇顶杆;12、第三抵紧块;13、第三螺纹杆;14、第三手摇顶杆;15、第一螺纹孔;16、顶板;17、第二螺纹孔;18、第一公差定位带;19、第二公差定位带;20、第一公差定位块;21、第二公差定位块;22、第三螺纹孔;23、第三公差定位带;24、第三公差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包括:压力机本体1,压力机本体1上设置有承压板2,压力机本体1的顶部设有顶板16、外部设有外壳3,顶板16、外壳3采用钢板,且压力机本体1的正面设有防护门4,防护门4上设有可视窗口,顶板16、外壳3、防护门4将压力机本体1的四周全面防护起来,确保试块破碎块不会从任何一面飞溅出来造成人身和财物损失。
承压板2上且靠近压力机本体1的背面一侧设有第一抵紧块5,第一抵紧块5通过第一调节组件与压力机本体1的背面的外壳3相连,承压板2上且位于与压力机本体1的背面相连的一侧设有第二抵紧块6,第二抵紧块6通过第二调节组件与相对应的外壳3相连,第一抵紧块5、第二抵紧块6分别通过第一、二调节组件用于对混凝土试件7的对中定位。
第一、二调节组件分别包括连接在第一抵紧块5、第二抵紧块6一侧的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远离第一抵紧块5、第二抵紧块6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手摇顶杆10、第二手摇顶杆11。外壳3上对应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7,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的一端分别穿出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7,且对应与第一手摇顶杆10、第二手摇顶杆11相连,第一手摇顶杆10靠近第一螺纹杆8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一螺纹孔15的直径,第二手摇顶杆11靠近第二螺纹杆9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螺纹孔17的直径。
第一手摇顶杆10、第二手摇顶杆11靠近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的一端处分别设有第一公差定位带18、第二公差定位带19,外壳3上位于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7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公差定位块20、第二公差定位块21,第一公差定位块20间的宽度大于第一手摇顶杆10靠近第一螺纹杆8一端的直径,第二公差定位块21间的宽度大于第二手摇顶杆11靠近第二螺纹杆9一端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秀的技术方案,承压板2上且与第二抵紧块6相对设有第三抵紧块12,第三抵紧块12通过调节组件与相对应的外壳3相连。第三抵紧块12通过第三调节组件用于对混凝土试件7的对中定位。第三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三抵紧块12一侧的第三螺纹杆13,第三螺纹杆13远离第三抵紧块12的一端设有第三手摇顶杆14。外壳3上对应第三螺纹杆13开设有第三螺纹孔22,第三螺纹杆13的一端穿出第三螺纹孔22,且与第三手摇顶杆14相连,第三手摇顶杆14靠近第三螺纹杆13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三螺纹孔22的直径。第三手摇顶杆14靠近第三螺纹杆13的一端处设有第三公差定位带23,外壳3上位于第三螺纹孔22的两侧设有第三公差定位块24,第三公差定位块,24间的宽度大于第三手摇顶杆14靠近第三螺纹杆13一端的直径。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分别转动第一手摇顶杆10、第二手摇顶杆11、第三手摇顶杆14,将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第三螺纹杆13分别相对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7和第三螺纹孔22转出或转入从而推动第一抵紧块5、第二抵紧块6、第三抵紧块12进行移动。当将第一手摇顶杆10、第二手摇顶杆11、第三手摇顶杆14转动与外壳3相抵触时,此时连接在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第三螺纹杆13一端的第一抵紧块5、第二抵紧块6、第三抵紧块12即移动至适当位置上,此时第一公差定位带18、第二公差定位带19和第三公差定位带23分别与第一公差定位块20、第二公差定位块21和第三公差定位块24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之后将混凝土试件7放置在承压板2上,使得混凝土试件7的相连的三个面分别与第一抵紧块5、第二抵紧块6、第三抵紧块12相贴合,此时混凝土试件7的中心与承压板2的中心正对,最后分别转动第一手摇顶杆10、第二手摇顶杆11、第三手摇顶杆14使第一抵紧块5、第二抵紧块6、第三抵紧块12向远离混凝土试件7处移动,避免对混凝土试件7产生侧向压力,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包括:压力机本体(1),所述压力机本体(1)上设置有承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本体(1)的外部设有外壳(3),所述承压板(2)上设有第一抵紧块(5)和第二抵紧块(6),所述第一抵紧块(5)通过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外壳(3)的背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抵紧块(5)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外壳(3)背部移动,所述第二抵紧块(6)通过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外壳(3)的左侧或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带动所述第二抵紧块(6)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外壳(3)的左侧或右侧移动,所述第一抵紧块(5)、第二抵紧块(6)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用于对混凝土试件(7)的对中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分别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抵紧块(5)、第二抵紧块(6)一侧的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所述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远离第一抵紧块(5)、第二抵紧块(6)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手摇顶杆(10)、第二手摇顶杆(11),所述外壳(3)上对应所述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7),所述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的一端分别穿出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7)外与所述第一手摇顶杆(10)、第二手摇顶杆(11)相连,所述第一手摇顶杆(10)靠近所述第一螺纹杆(8)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5)的直径,所述第二手摇顶杆(11)靠近第二螺纹杆(9)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7)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摇顶杆(10)、第二手摇顶杆(11)靠近所述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的一端处分别设有第一公差定位带(18)、第二公差定位带(19),所述外壳(3)上位于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7)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公差定位块(20)、第二公差定位块(21),所述第一公差定位块(20)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手摇顶杆(10)靠近第一螺纹杆(8)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二公差定位块(21)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手摇顶杆(11)靠近第二螺纹杆(9)一端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2)上且与所述第二抵紧块(6)相对设有第三抵紧块(12),所述第三抵紧块(12)通过第三调节组件与所述外壳(3)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三抵紧块(12)一侧的第三螺纹杆(13),所述第三螺纹杆(13)远离第三抵紧块(12)的一端设有第三手摇顶杆(14),所述外壳(3)上对应所述第三螺纹杆(13)开设有第三螺纹孔(22),所述第三螺纹杆(13)的一端穿出第三螺纹孔(22)与所述第三手摇顶杆(14)相连,所述第三手摇顶杆(14)靠近第三螺纹杆(13)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螺纹孔(2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手摇顶杆(14)靠近所述第三螺纹杆(13)的一端处设有第三公差定位带(23),所述外壳(3)上位于第三螺纹孔(22)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公差定位块(24),所述第三公差定位块(24)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手摇顶杆(14)靠近第三螺纹杆(13)一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本体(1)的正面设有防护门(4),所述防护门(4)上设有可视窗口。
CN202122370247.0U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Active CN216132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0247.0U CN216132822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0247.0U CN216132822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2822U true CN216132822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72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0247.0U Active CN216132822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2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1765B (zh) 一种汽轮机叶片钻夹具的万向压紧机构
CN109855957B (zh) 一种用于尺寸效应测试的岩石三点弯曲夹具
CN102759485B (zh) 一种熔化焊接微区力学性能的微压剪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1592364U (zh) 汽轮机叶片钻夹具的万向压紧机构
CN112666033B (zh) 一种tbm滚刀刀圈-岩石对磨相似性试验设计方法
CN101487780A (zh) 检测中厚板非工作方向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216132822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CN112326445A (zh) 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装置
CN216464391U (zh) 一种快速更换螺母的制造装置
CN210269387U (zh) 一种水泥破型压力机
CN210967604U (zh) 一种爆破片的组装模具及其组装装置
CN102901666B (zh) 混凝土芯样双剪装置
CN219641454U (zh) 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
CN217520917U (zh) 一种叶蜡石复合块强度测试用工装
CN204135741U (zh) 一种固定夏比冲击试样的夹具
CN208811580U (zh) 一种薄板盐雾试验支架加工装置
CN221033449U (zh) 下油路薄型油缸试压装置
CN217877429U (zh) 一种高精密异形零件快速检测装置
CN21413542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维修的机械加工装置
CN213560820U (zh) 一种耳板自动对中组对工装
CN21026937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压力试验机
CN218823602U (zh) 一种链环拉力试验工装
CN113358495B (zh) 一种竹木材料压-剪试验装置
CN217520888U (zh) 一种大宽度薄板材断口检验装置
CN215065711U (zh) 一种新型压力测试压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