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0879U - 一种钎尾套及凿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钎尾套及凿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0879U
CN216130879U CN202121503785.6U CN202121503785U CN216130879U CN 216130879 U CN216130879 U CN 216130879U CN 202121503785 U CN202121503785 U CN 202121503785U CN 216130879 U CN216130879 U CN 216130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rod
hole
drill
sleeve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37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Zhongw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Zhongw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Zhongw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Zhongw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037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0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0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0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钎尾套及凿岩机,钎尾套包括均呈柱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内设置有内螺孔,所述内螺孔的开口处于所述第一端部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部内设置有水汽通孔,所述水汽通孔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端部内与所述内螺孔连通,所述水汽通孔的另一端延伸至于所述第二端部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部的上设置有外螺纹。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钎尾套连接在钻杆和钻杆套之间,便于对钻杆套和钻杆进行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钎尾套及凿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凿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钎尾套及凿岩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凿岩机,凿岩机上的钎尾直接连接在钻杆套上,当铁口开通,铁水喷涌出来,凿岩机上的钻杠和钻杆套会被铁水洒到,钻杠和钻杆套熔粘在一起,无法拆卸。而钻杆套和钎尾无法在线上直接拆解,更换钻杆时如果钻杆与钻杆套无法正常拆分,这时必须切割钻杆,拆开机头螺母,更换钎尾和钻杆套,最后才能达到换装钻杆的目的,更换钻杆套时极不方便。所以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对钻杆套和钻杆进行拆卸的钎尾套及凿岩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钎尾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呈柱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内设置有内螺孔,所述内螺孔的开口处于所述第一端部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部内设置有水汽通孔,所述水汽通孔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端部内与所述内螺孔连通,所述水汽通孔的另一端延伸至于所述第二端部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部的上设置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钎尾套连接在钎尾和钻杆套之间,便于通过钎尾套将钻杆套和钻杆进行拆卸,避免钻杠和钻杆套被铁水洒到熔粘后无法拆卸。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部内设置有处于所述内螺孔和水汽通孔之间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靠近所述内螺孔,所述第二限位孔靠近所述水汽通孔的水汽通孔,所述内螺孔通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与水汽通孔连通;
所述第二限位孔内固定设置有碟簧,所述第一限位孔内固定设置有弹性挡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弹性挡圈和碟簧防止钻杆卡死。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扳手夹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扳手夹位便于扳手进行夹持,利用扳手将钎尾套进行拆装,提升便利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结构布置,适配钻杆套和钎尾的结构,使得钎尾套分别与钻杆套和钎尾连接稳固,且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凿岩机,包括钎尾、钻杆套、钻杆、冲击机构和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固定置于所述冲击机构的上端,所述钎尾连接在所述冲击机构的输出端,所述冲击机构带动钎尾进行冲击,所述回转机构带动钎尾进行转动;
还包括钎尾套,所述钎尾套的第一端部固定套装在所述钻杆上,所述钎尾套的第二端部通过钻杆套与所述钎尾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钎尾通过钻杆套和钎尾套与钻杆进行连接,减少铁水洒在钻杆套上,通过将钎尾套进行拆卸,便可将钻杆进行拆卸,避免钻杆和钻杆套被铁水洒到熔粘后无法拆卸。
进一步,所述钎尾套的第一端部通过内螺孔与所述钻杆螺纹固定连接;所述钎尾套的第二端部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钻杆套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钎尾套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钎尾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凿岩机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凿岩机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钎尾套、钎尾、钻杆套和钻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钎尾套,1.1、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3、内螺孔,1.4、水汽通孔,1.5、外螺纹,1.6、扳手夹位,1.7、第一限位孔,1.8、第二限位孔,1.9、碟簧,1.10、弹性挡圈;
2、钎尾;
3、钻杆套;
4、钻杆;
5、冲击机构;
6、回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钎尾套,包括均呈柱状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
具体的,所述第一端部1.1与所述第二端部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1内设置有内螺孔1.3,所述内螺孔1.3的开口处于所述第一端部1.1远离所述第二端部1.2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部1.2内设置有水汽通孔1.4,所述水汽通孔1.4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端部1.2内与所述内螺孔1.3连通,所述水汽通孔1.4的另一端延伸至于所述第二端部1.2远离所述第一端部1.1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部1.2的上设置有外螺纹1.5。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一体成型,第一端部1.1通过内螺孔1.3与钻杆4螺纹固定连接;第二端部1.2通过外螺纹1.5与钻杆套3的一端螺纹固定连接,钻杆套3的另一端套装在钎尾2;使得钎尾套1连接在钻杆4和钻杆套3之间,便于通过钎尾套1将钻杆套3和钻杆4进行拆卸,避免钻杠和钻杆套3被铁水洒到熔粘后无法拆卸。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1.1内设置有处于所述内螺孔1.3和水汽通孔1.4之间的第一限位孔1.7和第二限位孔1.8,所述第一限位孔1.7靠近所述内螺孔1.3,所述第二限位孔1.8靠近所述水汽通孔1.4的水汽通孔1.4,所述内螺孔1.3通过第一限位孔1.7和第二限位孔1.8与水汽通孔1.4连通;
所述第二限位孔1.8内固定设置有碟簧1.9,所述第一限位孔1.7内固定设置有弹性挡圈1.10。
通过在内螺孔1.3和水汽通孔1.4之间设置第一限位孔1.7和第二限位孔1.8,并在第一限位孔1.7和第二限位孔1.8中分别安装弹性挡圈1.10和碟簧1.9,螺旋进入内螺孔1.3内的钻杆4顶触弹性挡圈1.10,利用弹性挡圈1.10和碟簧1.9防止钻杆4卡死。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1.1上设置有扳手夹位1.6。
扳手夹位1.6包括两个端面,两个所述端面分别置于所述第一端部1.1的上端及下端,两个端面平行布置;扳手夹位1.6的两个端面便于扳手进行夹持,利用扳手将钎尾套1进行拆装,提升便利性。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1.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端部1.2的外径。
通过对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的外径进行布置,适配钻杆套3和钻杆4的结构,使得钎尾套1分别与钻杆套3和钻杆4连接稳固,且拆卸方便。
为匹配上述钎尾套,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凿岩机,具体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凿岩机,包括钎尾2、钻杆套3、钻杆4、冲击机构5和回转机构6,所述回转机构6固定置于所述冲击机构5的上端,所述钎尾2连接在所述冲击机构5的输出端,所述冲击机构5带动钎尾2进行冲击,所述回转机构6带动钎尾2进行转动;
还包括钎尾套1,所述钎尾套1的第一端部1.1固定套装在所述钻杆4上,所述钎尾套1的第二端部1.2通过钻杆套3与所述钎尾2固定连接。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将钎尾套1装配在钻杆4上,钻杆套3的两端分别套装在钎尾套1和钎尾2上;冲击机构5带动钎尾2进行冲击,回转机构6带动钎尾2转动,钎尾2通过钻杆套3带动钎尾套1和钻杆4进行转动及冲击作业;
钎尾2通过钻杆套3和钎尾套1与钻杆4进行连接,通过加装钎尾套1,延长了钻杆套3靠近铁水的距离,减少铁水洒在钻杆套3上,通过将钎尾套1进行拆卸,便可将钻杆4进行拆卸,避免钻杆4和钻杆套3被铁水洒到熔粘后无法拆卸。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钎尾套1的第一端部1.1通过内螺孔1.3与所述钻杆4螺纹固定连接;所述钎尾套1的第二端部1.2通过所述外螺纹1.5与所述钻杆套3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钎尾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呈柱状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所述第一端部(1.1)与所述第二端部(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1)内设置有内螺孔(1.3),所述内螺孔(1.3)的开口处于所述第一端部(1.1)远离所述第二端部(1.2)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部(1.2)内设置有水汽通孔(1.4),所述水汽通孔(1.4)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端部(1.2)内与所述内螺孔(1.3)连通,所述水汽通孔(1.4)的另一端延伸至于所述第二端部(1.2)远离所述第一端部(1.1)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端部(1.2)的上设置有外螺纹(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1)内设置有处于所述内螺孔(1.3)和水汽通孔(1.4)之间的第一限位孔(1.7)和第二限位孔(1.8),所述第一限位孔(1.7)靠近所述内螺孔(1.3),所述第二限位孔(1.8)靠近所述水汽通孔(1.4)的水汽通孔(1.4),所述内螺孔(1.3)通过第一限位孔(1.7)和第二限位孔(1.8)与水汽通孔(1.4)连通;
所述第二限位孔(1.8)内固定设置有碟簧(1.9),所述第一限位孔(1.7)内固定设置有弹性挡圈(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1)上设置有扳手夹位(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端部(1.2)的外径。
5.一种凿岩机,包括钎尾(2)、钻杆套(3)、钻杆(4)、冲击机构(5)和回转机构(6),所述回转机构(6)固定置于所述冲击机构(5)的上端,所述钎尾(2)连接在所述冲击机构(5)的输出端,所述冲击机构(5)带动钎尾(2)进行冲击,所述回转机构(6)带动钎尾(2)进行转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钎尾套(1),所述钎尾套(1)的第一端部(1.1)固定套装在所述钻杆(4)上,所述钎尾套(1)的第二端部(1.2)通过钻杆套(3)与所述钎尾(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凿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钎尾套(1)的第一端部(1.1)通过内螺孔(1.3)与所述钻杆(4)螺纹固定连接;所述钎尾套(1)的第二端部(1.2)通过所述外螺纹(1.5)与所述钻杆套(3)固定连接。
CN202121503785.6U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钎尾套及凿岩机 Active CN216130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3785.6U CN216130879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钎尾套及凿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3785.6U CN216130879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钎尾套及凿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0879U true CN216130879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7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3785.6U Active CN216130879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钎尾套及凿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0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07712A1 (zh) 一种钻机钻直孔钻进方法
CN216130879U (zh) 一种钎尾套及凿岩机
CN201258689Y (zh) 单管取心钻头
CN100335740C (zh) 用于将螺纹锚杆连接到冲击凿石器上的结合套筒
CN204108427U (zh) 一种沉孔钻头
CN201152147Y (zh) 多级塔式工程钻头
CN207144851U (zh) 钻杆组件以及钻探设备
CN210622751U (zh) 修井用磨鞋及磨铣管柱
CN102926664A (zh) 一种用于钻头连接的套筒
CN205315434U (zh) 一种新型自攻防脱螺栓
CN201851019U (zh) 一种防脱落钻头
CN201105465Y (zh) 焊接孔锯
CN207547707U (zh) 一种高效率的钻孔机钻头
CN210334393U (zh) 刀头可换的pcd硬质合金镗刀
CN203808831U (zh) 一种刮刀扩孔器
CN201407000Y (zh) 确保钻机成孔精度的扶正器
CN204002536U (zh) 三件式钻具
CN201677407U (zh) 电锤钻
CN210587324U (zh) 防移位钻头
CN204571970U (zh) 一种投入式测斜座
CN201351456Y (zh) 导向扩孔钻头
CN201180496Y (zh) 旋转冲击式锚杆钻机用的钻头
CN202194582U (zh) 一种用于钻头连接的套筒
CN208845534U (zh) 一种连接钉
CN217290572U (zh) 一种快速更换接柄的开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