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6814U - 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6814U
CN216126814U CN202121361436.5U CN202121361436U CN216126814U CN 216126814 U CN216126814 U CN 216126814U CN 202121361436 U CN202121361436 U CN 202121361436U CN 216126814 U CN216126814 U CN 216126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coil
plat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14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ieli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eli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eli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eli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14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6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6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6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焊接切角,具体是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属于线圈生产制造领域;基座;点焊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裁切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驱动圆盘装置,位于点焊装置和裁切装置之间;以及操作控制屏,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线圈在生产中,通过将裁切装置与焊接装置在同一工台上进行同时工作,通过设置四个工位,使得线圈不仅可以进行焊接工作,同时可以在完成后直接进行切角工作;同时在进行焊接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盘位移组件和焊接位移组件进行带动治具中线圈和焊接机构的移动,从而实现各点位移动焊接,且焊接时采用垂直上下焊针的定位焊接,从而保证自动化焊接的效率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焊接切角,具体是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属于线圈生产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快速发展,公司作为低压电器行业的先行者,一直致力于产品零部件生产的自动化进程,其中线圈作为核心部件,实现自动化生产显得极其重要。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线圈生产时,将线圈送入焊接工位后,气缸下降,使线圈的焊接处浸入焊锡缸中几秒,然后提起,自然冷却,再通过下一个工位将焊接处折弯至线圈对应的槽型内,进而实现该种线圈的自动焊接。该线圈焊接设备有缺点,一是由于没有精准点焊,只能将焊锡持续加热,十分耗能,而且长时间加热焊锡,会导致焊锡挥发,造成环境污染;
二是现有技术中的线圈在进行生产时,是先将线圈进行焊接,然后在将需要裁切的线圈进行挑拣出来,从而完成相应的工作。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无法进行同时工作,且存在很大的错误率,且多个设备占用空间大,投资成本大,且增大线圈生产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圈生产中焊接焊点不准确的问题和无法进行焊接裁切同时工作的问题,从而保证焊接的准确率和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包括:
基座;点焊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裁切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驱动圆盘装置,位于点焊装置和裁切装置之间;以及操作控制屏,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用于安装及支撑其他零部件;同时通过操作控制屏进行控制点焊装置进行工作,进而进行切角的线圈通过驱动圆盘装置传输完成切角工作,不需要的则通过裁切装置上的卸料机构进行夹取送至下一程序。
具体的,点焊装置和裁切装置可根据线圈是否需要裁切可选择为独立生产,也可以协调同步生产;点焊部分为私服驱动圆盘装置,圆盘分为4个工位,分由安装顺序方向旋转做各部位生产动作.当脱料工位产品被吸盘或夹手取出后即为产出品;当上述产出品需要做裁切时,被上述吸盘或夹手取出产品被移送至裁切部分伸出等待位置的切角模具内,磨具回到裁切上模下方,裁切气缸驱动气缸下压做切角加工动作,裁切气缸回位后取料装置将产品取出。
优选的,裁切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与所述基座上;支撑座,与所述底板通过支杆连接;裁切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且通过连接伸缩杆一端套接于所述支撑座;裁切工位,与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裁切移动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
通过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进行夹取并固定线圈的大小,进而通过裁切气缸进行驱动裁切工位下压,完成对线圈的切角工作。
优选的,点焊装置包括:焊接机构,与所述焊接机构连接的位移机构,与所述位移机构连接的装料片吸盘机构;
其中所述焊接机构包括:固定架,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焊接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架螺栓连接的焊接电机,与所述焊接电机转轴螺接的第一L型板,与所述第一L型板连接的连接块,与所述连接块垂直布置连接的焊头,以及与所述固定架内侧固定连接的滑道;
所述滑道与第一L型板滑动连接;所述焊头上设有焊针。
在进一步,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过多阐述;采用对称放置方法固定安装在与所述固定架上;由于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的焊头上均设有焊针,从而可以保证焊机是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双焊针同时工作,进而保证了焊接的速度。
优选的,驱动圆盘装置包括:
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驱动盘,以及与所述驱动盘底部连接的转盘旋转马达;通过转盘旋转马达带动驱动盘进行顺时针旋转,从而可以实现工作任务之间的承接。
优选的,驱动盘设有脱料工位、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以及焊接工位;
其中,4个工位位置之间相互对称;且所述脱料工位位于第二上料工位的对侧,所述第一上料工位位于焊接工位对侧;所述脱料工位用于进行对完成工作的线圈进行下料,第一上料工位与第二上料工位用于进行放置待工作线圈,焊接工位用于进行线圈焊接工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工作需求的不同,进行增加工位。
优选的,位移机构包括: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转盘位移组件和焊接位移组件;所述焊接位移组件安装与所述支座的侧面,所述转盘位移组件安装与所述支座上板底部。
进一步优选的,转盘位移组件包括:转盘位移马达,与所述转盘位移马达一端连接的轴承座,与所述转盘位移马达转轴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套接在所述轴承座的两端,所述轴承座的顶部一端与所述支座上板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盘的底部连接;通过转盘位移马达工作,进而丝杆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驱动盘进行工作,进而实现焊接时的左右焊接工作。
优选的,焊接位移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伸缩杆连接的移动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侧边连接的直角板;
所述直角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2个限位块,限位块形成移动区域,且移动块放置于移动区域内,同2个限位块之间通过滑杆连接,且移动块与滑杆套接;
通过第一气缸进行工作,进而与第一气缸连接的移动块在由2个限位块形成移动区域进行工作,进而第二连接板工作,进而带动直角板连接,从而实现焊接工作的前后工作;此移动区域可以通过调节限位块之间的距离进行大小调节。
优选的,装料片吸盘机构包括:第二L型板,与所述第二L型板一端连接的支板,与所述支板固定连接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第四连接块,与所述第四连接块连接的气缸安装座,与所述第四连接块套接的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伸缩杆连接的吸盘,以及与所述支板连接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与第四连接块的侧面连接。
优选的,裁切装置上设有卸料夹手机构,且安装于基座上。
进一步的,这里装料片吸盘机构与卸料夹手机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过多阐述;其区别是装料片吸盘机采用吸盘,而卸料夹手机构使用夹爪。
在进一步的,通过第三气缸进行带动吸盘(夹爪)的左右移动,同时由第二气缸进行带动吸盘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线圈的入料与出料。
优选的,焊接工位由治具和盖板组成;
其中,所述治具一面与驱动盘连接,另一面与盖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均采用气缸与限位板组合,且采用对称相反方向放置,通过采用对称相反方向放置,在在工作时,可以更好的将线圈夹紧,从而放置工作中出现松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线圈在生产中,通过将裁切装置与焊接装置在同一工台上进行同时工作,通过设置四个工位,使得线圈不仅可以进行焊接工作,同时可以在完成后直接进行切角工作;同时在进行焊接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盘位移组件和焊接位移组件进行带动治具中线圈和焊接机构的移动,从而实现各点位移动焊接,且焊接时采用垂直上下焊针的定位焊接,从而保证自动化焊接的效率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点焊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焊接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卸料夹手机构和装料片吸盘机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焊接工位示意图。
附图标记:基座1、点焊装置2、驱动圆盘装置3、裁切装置之间4、操作控制屏5、脱料工位11、第一上料工位12、第二上料工位13、焊接工位14、驱动盘10、转盘旋转马达15、治具17、盖板16、焊接机构51、位移机构53、装料片吸盘机构52、支座54、转盘位移马达18、轴承座19、丝杆20、第一连接板55、第一气缸56、移动块57、第二连接58、直角板59、限位块60、第二L型板41、支板42、第四连接块43、气缸安装座44,第二气缸45、吸盘46、第三气缸47、底板31、支撑座32、裁切气缸33、裁切工位34、裁切移动台35、第一限位机构36、第二限位机构37、固定架21、焊接电机 24、第一焊接组件22、第二焊接组件23、第一L型板25、连接块26、焊头27、焊针 28、滑道29。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包括:基座1;点焊装置2,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裁切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驱动圆盘装置3,位于点焊装置2和裁切装置之间4;以及操作控制屏5,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裁切装置包括:底板31,设置与所述基座1上;支撑座32,与所述底板31通过支杆连接;裁切气缸33,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31上,且通过连接伸缩杆一端套接于所述支撑座32;裁切工位34,与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裁切移动台35,设置于所述支撑座32上;第一限位机构36与第二限位机构37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32上;第一限位机构36与第二限位机构37均采用气缸与限位板组合,且采用对称相反方向放置,通过采用对称相反方向放置,在在工作时,可以更好的将线圈夹紧,从而放置工作中出现松动;通过第一限位机构36与第二限位机构37进行夹取并固定线圈的大小,进而通过裁切气缸33进行驱动裁切工位34下压,完成对线圈的切角工作;
具体的,裁切装置上设有卸料夹手机构,且安装于基座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点焊装置2包括:焊接机构51,与所述焊接机构51连接的位移机构53,与所述位移机构53连接的装料片吸盘46机构52。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焊接机构51包括:固定架21,第一焊接组件22和第二焊接组件23;第一焊接组件22包括:与所述固定架21螺栓连接的焊接电机24,与所述焊接电机24转轴螺接的第一L型板25,与所述第一L型板25连接的连接块26,与所述连接块26垂直布置连接的焊头27,以及与所述固定架21内侧固定连接的滑道29;滑道29与第一L型板25滑动连接;所述焊头27上设有焊针28;
具体的,第一焊接组件22和第二焊接组件23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过多阐述;采用对称放置方法固定安装在与所述固定架21上;由于第一焊接组件22和第二焊接组件23 的焊头27上均设有焊针28,从而可以保证焊机是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双焊针28同时工作,进而保证了焊接的速度。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位移机构53包括:支座54,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54上的转盘位移组件和焊接位移组件;所述焊接位移组件安装与所述支座54的侧面,所述转盘位移组件安装与所述支座54上板底部。
具体的,转盘位移组件包括:转盘位移马达18,与所述转盘位移马达18一端连接的轴承座19,与所述转盘位移马达18转轴连接的丝杆20;所述丝杆20的两端套接在所述轴承座19的两端,所述轴承座19的顶部一端与所述支座54上板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盘10的底部连接;通过转盘位移马达18工作,进而丝杆20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驱动盘10进行工作,进而实现焊接时的左右焊接工作。
更具体的,焊接位移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55,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56,与所述第一气缸56伸缩杆连接的移动块57,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58板,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58板侧边连接的直角板59;所述直角板59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2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5上设有2个限位块60,限位块60 形成移动区域,且移动块57放置于移动区域内,同2个限位块60之间通过滑杆连接,且移动块57与滑杆套接;通过第一气缸56进行工作,进而与第一气缸56连接的移动块57在由2个限位块60形成移动区域进行工作,进而第二连接58板工作,进而带动直角板59连接,从而实现焊接工作的前后工作;此移动区域可以通过调节限位块60之间的距离进行大小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料片吸盘46机构52包括:第二L型板41,与所述第二L型板 41的一端连接的支板42,与所述支板42固定连接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第四连接块43,与所述第四连接块43连接的气缸安装座,与所述第四连接块43套接的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伸缩杆连接的吸盘46,以及与所述支板42连接的第三气缸47;所述第三气缸47的伸缩杆与第四连接块43的侧面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料片吸盘46机构52与卸料夹手机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过多阐述;其区别是装料片吸盘46机采用吸盘46,而卸料夹手机构使用夹爪;
具体的,通过第三气缸47进行带动吸盘46(夹爪)的左右移动,同时由第二气缸进行带动吸盘46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线圈的入料与出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焊接工位14由治具17和盖板16组成;
其中,所述治具17一面与驱动盘10连接,另一面与盖板16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圆盘装置3包括: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驱动盘10,以及与所述驱动盘10底部连接的转盘旋转马达15;通过转盘旋转马达15带动驱动盘10进行顺时针旋转,从而可以实现工作任务之间的承接。
具体的,驱动盘10设有脱料工位11、第一上料工位12、第二上料工位13、以及焊接工位14;
其中,4个工位位置之间相互对称;且所述脱料工位11位于第二上料工位13的对侧,所述第一上料工位12位于焊接工位14对侧;所述脱料工位11用于进行对完成工作的线圈进行下料,第一上料工位12与第二上料工位13用于进行放置待工作线圈,焊接工位14用于进行线圈焊接工作。
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工作需求的不同,进行增加工位。
工作原理:当本发明进行工作时,首先进行通电,进而操作控制屏5得电进行工作,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工作类型进行选择工作模式;
当工作时,首先各个装置之间进行初始化,回归原始位置,进而将线圈放入治具17内(线圈放入的数量,根据治具17的规格进行改变);进而驱动圆盘装置3进行工作,从而转盘旋转马达15得电进行顺时针工作,从而带到驱动盘10工作,从而驱动盘10 上的第一上料工位12进行工作,从而旋转90度,第一上料工位12旋转到点焊装置2 下即第二上料工位13,并驱动装料片吸盘机构52进行装入料片;
由装料片吸盘机构52进行上料,通过第三气缸47进行带动吸盘46的左右移动,同时由第二气缸进行带动吸盘46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将料片放入第二上料工位13上的治具内,进而驱动圆盘装置3进行工作,从而转盘旋转马达15得电进行顺时针工作,从而带到驱动盘10工作,从而驱动盘10上的第二上料工位13,从而旋转90度,第二上料工位到达焊接机构51下即焊接工位,进而开始焊接工作;此外当第二上料工位13 进行放入料片时,第一上料工位12同时也进行放入线圈;
进而第一焊接组件22和第二焊接组件23的焊接电机24进工作,从而带动第一L 型板25在滑道29上移动,从而焊头27上焊针28向内合并,从而当到达焊接位置时,进行停止;从而转盘位移组件和焊接位移组件进行工作,通过图8可以看出,焊接的起始与终点位置,进而可以看出首先通过焊接位移组件工作,进而第一气缸56进行工作,进而与第一气缸56连接的移动块57在由2个限位块60形成移动区域进行工作,进而第二连接58板工作,进而带动直角板59连接,从而实现焊接工作的向前工作,从而完成第一段的向下焊接,进而转盘位移组件进行工作,转盘位移马达18工作,进而丝杆 20进行向右移动,从而带动驱动盘10进行工作,进而实现第二段的工作,进而焊接位移机构53再次进行工作,从而第一气缸56进行工作,进而与第一气缸56连接的移动块57在由2个限位块60形成移动区域进行工作,进而第二连接58板工作,进而带动直角板59连接,从而实现焊接工作的向后工作,从而完成第三段工作,最后转盘位移组件进行工作,转盘位移马达18工作,进而丝杆20进行向右移动,从而带动驱动盘10 进行工作,进而实现第四段的工作,这四段工作为一个工作周期,通过上述工作,进行同一工作方式,进而通过焊接大小的不同,进行改变焊接的周期,从而完成焊接工作,当完成焊接工作时,首先通过第一焊接组件22和第二焊接组件23的焊接电机24进工作,从而使得焊针28恢复到原始位置,进而转盘位移组件和焊接位移组件进行工作,将点焊装置恢复到原始位置,从而此时驱动圆盘装置3进行工作,从而转盘旋转马达15 得电进行顺时针工作,从而带到驱动盘10工作,从而驱动盘10上的焊接工位14进行工作,从而当选择90度时,焊接工位14到达裁切装置4下即脱料工位11下,进行裁切工作或者卸料;此外当焊接工位进行焊接时,第二上料工位13同时进行放入料片,第一上料工位12同时也进行放入线圈;
首先由卸料夹手机构进行上料,通过第三气缸47进行带动吸盘46的左右移动,同时由第二气缸进行带动吸盘46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将线圈放入工作区域,此时由第一限位机构36与第二限位机构37工作将线圈夹紧,进而通过裁切气缸33进行驱动裁切工位34下压,完成对线圈的切角工作;此外当进行裁切工作或者卸料工作时,焊接工位14同时进行焊接时,第二上料工位13同时进行放入料片,第一上料工位12同时也进行放入线圈;
从而完成线圈的切角和焊接工作,并重复上述工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点焊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裁切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驱动圆盘装置,位于点焊装置和裁切装置之间;以及操作控制屏,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其中,所述裁切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与所述基座上;支撑座,与所述底板通过支杆连接;裁切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且通过连接伸缩杆一端套接于所述支撑座;裁切工位,与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裁切移动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以及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焊装置包括:焊接机构,与所述焊接机构连接的位移机构,与所述位移机构连接的装料片吸盘机构;
其中所述焊接机构包括: 固定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
其中第一焊接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架螺栓连接的焊接电机,与所述焊接电机转轴螺接的第一L型板,与所述第一L型板连接的连接块,与所述连接块垂直布置连接的焊头,以及与所述固定架内侧固定连接的滑道;
所述滑道与第一L型板滑动连接;所述焊头上设有焊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机构包括: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转盘位移组件和焊接位移组件;所述焊接位移组件安装与所述支座的侧面,所述转盘位移组件安装与所述支座上板底部;
其中,所述转盘位移组件包括:转盘位移马达,与所述转盘位移马达一端连接的轴承座,与所述转盘位移马达转轴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套接在所述轴承座的两端,所述轴承座的顶部一端与所述支座上板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盘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料片吸盘机构包括:第二L型板,与所述第二L型板一端连接的支板,与所述支板固定连接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第四连接块,与所述第四连接块连接的气缸安装座,与所述第四连接块套接的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伸缩杆连接的吸盘,以及与所述支板连接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与第四连接块的侧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位移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伸缩杆连接的移动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侧边连接的直角板;
所述直角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2个限位块,限位块形成移动区域,且移动块放置于移动区域内,同2个限位块之间通过滑杆连接,且移动块与滑杆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圆盘装置包括:
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驱动盘,以及与所述驱动盘底部连接的转盘旋转马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盘设有脱料工位、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以及焊接工位;
其中,4个工位位置之间相互对称;且所述脱料工位位于第二上料工位的对侧,所述第一上料工位位于焊接工位对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工位由治具和盖板组成;
其中,所述治具一面与驱动盘连接,另一面与盖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裁切装置上设有卸料夹手机构,且安装于基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均采用气缸与限位板组合,且采用对称相反方向放置。
CN202121361436.5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 Active CN216126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1436.5U CN216126814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1436.5U CN216126814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6814U true CN216126814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6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1436.5U Active CN216126814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6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6826B (zh) 一种锂电池封装设备
CN102431366B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精雕机
CN202225657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精雕机
CN109531151A (zh) 电子雷管产线用一体化自动焊接设备
CN106607706A (zh) 板料翻转机构和板料加工设备
CN114420489A (zh) 一种键盘按键的剪刀脚自动组装机
CN108772625B (zh) 一种矩形电池焊接机
CN113427268A (zh) 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及工作方法
CN112372302A (zh) 一种勾铁组装焊接铣平焊缝设备装置
CN216126814U (zh) 一种线圈自动化焊接切角一体机
CN216177578U (zh) 全自动巨量晶粒焊接设备
CN115041805A (zh)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超声波焊接定位装置及焊接定位方法
CN217143237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加工车床
CN109228767A (zh) 一种动柱式自动上下料玻璃精雕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5106646A (zh) 一种循环式激光焊接设备
CN209257744U (zh) 一种动柱式自动上下料玻璃精雕机
CN211140595U (zh) 一种磁瓦上料装置
CN208127345U (zh) 一种锂电池封装设备
CN220787332U (zh) 一种定子上下料装置
CN219818260U (zh) 一种废料折断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16065974U (zh) 一种框架式点焊机构
CN217397833U (zh) 一种取料翻转工装及设备
CN109079559A (zh) 一种转盘式多工位交换台卧式加工中心
CN218896553U (zh) 一种铁芯片自动堆叠装置
CN217502211U (zh) 一种全自动压合组装工装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