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4350U - 一种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4350U
CN216124350U CN202022831678.8U CN202022831678U CN216124350U CN 216124350 U CN216124350 U CN 216124350U CN 202022831678 U CN202022831678 U CN 202022831678U CN 216124350 U CN216124350 U CN 216124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air
piece
pos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316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剑强
吴文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uji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uji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uji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uji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316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4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4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4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尘杯壳体和风机壳体,尘杯壳体和风机壳体连接,尘杯壳体内设置有尘气分离装置,风机壳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风机壳体上还设置有出风口,尘杯壳体和风机壳体之间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是背靠背连接,前过滤件与尘气分离装置的出风口对接,流入风机组件前的气流从前过滤件的左侧流入前过滤件并从前过滤件的侧部流出,后过滤件设置在风机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中,从风机组件流出的气流从后过滤件的右侧流入后过滤件并从后过滤件的侧部流出。过滤器能适应吸尘器中的风道布置,拆装方便,只需要分离尘杯壳体和风机壳体就可以随时将过滤器拆卸下来清洗或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的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中的过滤器通常安装在尘杯组件与风机组件之间,空气进入吸尘器的进风风道后首先要经过尘气分离,使大部分灰尘都被收集到尘杯中,然后再经过过滤器的进一步过滤,才能进入出风风道,为了提高过滤效果,降低从出风风道排出的气流的含尘量,通常需要在出风风道中再增加一道过滤。现有技术中,由于出风风道与风机单元集成在一起,在出风风道中增加过滤配件比较麻烦,会影响吸尘器整体的装配效率;而且出风风道一般与风机壳体结合成一体,出风风道中的过滤配件也与风机壳体结合成一体,难以单独拆卸下来清洗或更换,通常是只能与风机壳体一起更换,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尘器,不仅在出风风道前过滤气流,还能在出风风道内过滤气流,提高了过滤效果,降低从出风风道排出的气流的含尘量,吸尘器装配方便,过滤件也可以随时单独拆卸下来清洗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尘杯壳体和风机壳体,尘杯壳体和风机壳体连接,尘杯壳体内设置有尘气分离装置,风机壳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风机壳体上还设置有出风口,尘杯壳体和风机壳体之间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是背靠背连接,前过滤件与尘气分离装置的出风口对接,流入风机组件前的气流从前过滤件的左侧流入前过滤件并从前过滤件的侧部流出,前过滤件用于对流入风机组件前的气流进行过滤,后过滤件设置在风机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中,从风机组件流出的气流从后过滤件的右侧流入后过滤件并从后过滤件的侧部流出,后过滤件用于对从风机组件流出的气流即出风风道中的气流进行过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有以下优点:尘杯壳体和风机壳体之间设置有如上述的过滤器,能适应吸尘器中的风道布置,气流从前过滤件的左侧流入,方便过滤器与进风风道对接,气流从前过滤件的侧部流出,采用侧壁过滤增大了过滤面积,气流从后过滤件的右侧流入,方便过滤器与出风风道对接,气流从后过滤件的侧部流出,采用侧壁过滤增大了过滤面积,不仅在出风风道前过滤气流,还能在出风风道内过滤气流,提高了过滤效果,降低从出风风道排出的气流的含尘量,过滤器位于吸尘器的尘杯壳体和风机壳体之间,在吸尘器中拆装方便,只需要分离尘杯壳体和风机壳体就可以随时将过滤器拆卸下来清洗或更换。
优选的,前过滤件包括前过滤支架和海帕,前过滤支架的前端设置有进风口,气流从所述的进风口流入前过滤件中,前过滤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挡盖,气流不能通过所述的挡盖流出前过滤件,前过滤支架的侧部设置有通气部位,气流能从前过滤支架侧部的通气部位流出前过滤件,海帕覆盖前过滤支架侧部所有的通气部位。采用此结构,实现了流入风机前的气流沿风道轴向流入前过滤件中,经海帕过滤后从前过滤件的侧部流出,结构简单。海帕可以是环绕在前过滤支架的侧部。
优选的,前过滤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环形的前端盖前端盖与海帕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装配槽,海帕的一端插入前端盖的第一装配槽中,海帕的另一端装配在前过滤支架后端的挡盖上。采用此结构,可以固定海帕,避免海帕受气流影响而移位。
优选的,前端盖背对海帕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采用此结构,在将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装配在吸尘器中后,密封圈用于与吸尘器内的连接部件抵触压紧,使气流能全部流入过滤器中被充分过滤,防止气流从过滤器与吸尘器内的连接部位溢出。
优选的,海帕的内侧设置有海绵。采用此结构,气流进入前过滤件中要依次经过海绵和海帕的过滤,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优选的,后过滤件包括后过滤外支架和过滤棉,后过滤外支架的前端设置有进风口,气流从所述的进风口流入后过滤件中,后过滤外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挡盖,气流不能通过所述的挡盖流出后过滤件,后过滤外支架的侧部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气流能通过通风孔流出后过滤件,过滤棉覆盖所有的通风孔。采用此结构,实现了从风机流出的气流从后过滤件的右侧流入后过滤件,经过滤棉过滤后从后过滤件的侧部流出,结构简单,过滤棉可以是环绕在后过滤外支架的侧部。过滤棉可以是再生纤维材料或海绵。
优选的,后过滤外支架内设置有后过滤内支架,后过滤内支架的侧部设置有通气部位,过滤棉被夹在后过滤内支架与后过滤外支架之间,气流能从后过滤内支架侧部的通气部位与通风孔之间的重合位置流出后过滤件,过滤棉覆盖后过滤内支架侧部的通气部位与通风孔之间的所有重合位置。采用此结构,能固定过滤棉,对气流进行充分过滤,避免过滤棉受气流影响移位。
优选的,前过滤件上设置有插槽,对应的,后过滤件上设置有插杆,插杆与插槽对应连接使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背靠背装配在一起。采用此结构,结构简单,实现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背靠背装配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过滤器,1-1、前过滤支架,1-2、海帕,1-3、海绵,1-4、前端盖,1-5、密封圈,1-6、插槽,1-7、插杆,1-8、后过滤外支架,1-81、通风孔,1-9、后过滤内支架,1-10、过滤棉,1-11、后端盖,2、尘杯壳体,3、风机壳体,4、旋风分离器,5、风机组件,6、出风过滤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得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具有”、“包含”、“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改列表中的单独元件。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中,均根据空气的流动方向确定前后位置。如图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包括尘杯壳体2和风机壳体3,尘杯壳体2和风机壳体3连接,尘杯壳体2中设置有旋风分离器4作为尘气分离装置,风机壳体3中设置有风机组件5,风机壳体3上还设置有出风口,旋风分离器4和风机组件5之间设置有过滤器1,即过滤器1位于尘杯壳体2和风机壳体3之间,如图1至图4中所示,过滤器1包括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前过滤件用于对流入风机前的气流进行过滤,后过滤件用于对从风机流出的气流进行过滤,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可以对气流进行两道过滤。
前过滤件包括前过滤支架1-1和海帕1-2,前过滤支架1-1的前端设置有进风口,气流从所述的进风口流入前过滤件中,前过滤支架1-1的后端设置有挡盖,气流不能通过挡盖流出前过滤件,前过滤支架1-1的侧部仅设置有若干根支柱,海帕1-2环绕覆盖在前过滤支架1-1的侧部,气流经过海帕1-2过滤从前过滤支架1-1的侧部流出。前过滤支架1-1的前端还装配有环形的前端盖1-4,前端盖1-4与前过滤件的进风口对应,前端盖1-4与海帕1-2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装配槽,海帕1-2的一端插入前端盖1-4的第一装配槽中,前端盖1-4背对海帕1-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5。前端盖1-4与前过滤支架1-1的前端可以采用卡扣连接。在将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装配在吸尘器中后,密封圈1-5用于与吸尘器内的连接部件抵触压紧,使气流能全部流入过滤器中,防止气流从过滤器与吸尘器内的连接部位溢出。前过滤支架1-1后端的挡盖上设置有第二装配槽,所述的第二装配槽与海帕1-2的另一端相对,海帕1-2的另一端插入第二装配槽中。海帕1-2内侧还设置有海绵1-3,气流进入前过滤件中要依次经过海绵1-3和海帕1-2的过滤,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海绵1-3采用厚海绵过滤效果更好。前过滤支架1-1后端的挡盖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插槽1-6,插槽1-6位于所述的挡盖背对海帕1-2的一侧。
后过滤件包括后过滤外支架1-8和过滤棉1-10,后过滤外支架1-8的前端设置有进风口,气流从所述的进风口流入后过滤件中,后过滤外支架1-8的后端设置有挡盖,气流不能通过挡盖流出后过滤件,后过滤外支架1-8的侧部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1-81,过滤棉1-10环绕在后过滤外支架1-8的侧部并覆盖所有的通风孔1-81,气流经过过滤棉1-10过滤后从后过滤外支架1-8侧部的通风孔1-81流出。后过滤外支架1-8后端的挡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杆1-7,插杆1-7与前过滤支架1-1上的插槽1-6相对,插杆1-7与插槽1-6对应连接使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背靠背装配在一起。为了固定过滤棉1-10,后过滤外支架1-8内还可以设置后过滤内支架1-9,后过滤内支架1-9的侧部仅设置有若干根支柱,过滤棉1-10被夹在后过滤内支架1-9与后过滤外支架1-8之间过滤气流。后过滤外支架1-8的前端还装配有环形的后端盖1-11,后端盖1-11与后过滤件的前端对应连接,后过滤内支架1-9的一端与后过滤外支架1-8的挡盖内侧抵触压紧或卡扣连接,后过滤内支架1-9的另一端可以与后过滤外支架1-8的前端一起固定在后端盖1-11上,后端盖1-11与后过滤内支架1-9和后过滤外支架1-8的前端可以采用卡扣连接。
前过滤件与旋风分离器4的出风口对接,后过滤件设置在风机壳体3内的出风风道中,后过滤件所在的出风风道为出风过滤风道6。外部空气从吸尘器的进风通道进入旋风分离器4中,由旋风分离器4对空气进行尘气分离,经过尘气分离的空气流出旋风分离器4并进入过滤器1的前过滤件中,气流的流向如图5中箭头方向示意,由前过滤件中的海绵1-3和海帕1-2对空气中的残留颗粒杂质进行双层过滤,过滤后的空气被吸入风机组件5,再从风机组件中流出到出风过滤风道6中,并由后过滤件中的过滤棉1-10进一步过滤,最后沿吸尘器的出风风道从风机壳体3上的出风口排出。
后过滤件上被过滤棉1-10环绕覆盖的侧壁可以位于风机组件5与风机壳体3之间,空气在从出风口排出之前都要经过过滤棉1-10的过滤,在出风风道中增加了一道过滤,提升了过滤效果,此时,后过滤件侧壁内的容积必须足够大才能将风机组件5整个包容在内。也可以在风机组件5与风机壳体3之间设置一层挡风的夹壁,后过滤件的前端可以与夹壁对接并抵触压紧,使从风机组件中流出的气流不能通过夹壁直接流至风机壳体3上的出风口排出,而必须要经过后过滤件的侧部才能流出到所述的夹壁与风机壳体3之间的出风风道中,并最终从风机壳体3上的出风口排出,如图5中所示,此过程使得空气在从出风口排出之前都要经过过滤棉1-10的过滤,如此,既延长了空气的出风行程,使空气在出风风道内流动时产生的噪音很小,又能提升过滤效果,而且后过滤件不必能将风机组件5整个包容在内,可以大大缩小后过滤件的侧壁内的容积。
过滤器1由于装配在尘杯壳体2和风机壳体3之间,不仅能在空气进入出风风道前过滤气流,还能在出风风道内过滤气流,增加了过滤环节,提高了过滤效果,而且在吸尘器中装配方便,可以随时拆卸下来清洗或更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吸尘器,包括尘杯壳体(2)和风机壳体(3),尘杯壳体(2)和风机壳体(3)连接,尘杯壳体(2)内设置有尘气分离装置,风机壳体(3)内设置有风机组件(5),风机壳体(3)上还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尘杯壳体(2)和风机壳体(3)之间设置有过滤器(1),过滤器(1)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是背靠背连接,前过滤件与尘气分离装置的出风口对接,流入风机组件(5)前的气流从前过滤件的左侧流入前过滤件并从前过滤件的侧部流出,前过滤件用于对流入风机组件(5)前的气流进行过滤,后过滤件设置在风机壳体(3)内的出风风道中,从风机组件(5)流出的气流从后过滤件的右侧流入后过滤件并从后过滤件的侧部流出,后过滤件用于对从风机组件(5)流出的气流即出风风道中的气流进行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过滤件包括前过滤支架(1-1)和海帕(1-2),前过滤支架(1-1)的前端设置有进风口,气流从所述的进风口流入前过滤件中,前过滤支架(1-1)的后端设置有挡盖,气流不能通过所述的挡盖流出前过滤件,前过滤支架(1-1)的侧部设置有通气部位,气流能从前过滤支架(1-1)侧部的通气部位流出前过滤件,海帕(1-2)覆盖前过滤支架(1-1)侧部所有的通气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过滤支架(1-1)的前端设置有环形的前端盖(1-4),前端盖(1-4)与海帕(1-2)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装配槽,海帕(1-2)的一端插入前端盖(1-4)的第一装配槽中,海帕(1-2)的另一端装配在前过滤支架(1-1)后端的挡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端盖(1-4)背对海帕(1-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海帕(1-2)的内侧设置有海绵(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后过滤件包括后过滤外支架(1-8)和过滤棉(1-10),后过滤外支架(1-8)的前端设置有进风口,气流从所述的进风口流入后过滤件中,后过滤外支架(1-8)的后端设置有挡盖,气流不能通过所述的挡盖流出后过滤件,后过滤外支架(1-8)的侧部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1-81),气流能通过通风孔(1-81)流出后过滤件,过滤棉(1-10)覆盖所有的通风孔(1-8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后过滤外支架(1-8)内设置有后过滤内支架(1-9),后过滤内支架(1-9)的侧部设置有通气部位,过滤棉(1-10)被夹在后过滤内支架(1-9)与后过滤外支架(1-8)之间,气流能从后过滤内支架(1-9)侧部的通气部位与通风孔(1-81)之间的重合位置流出后过滤件,过滤棉(1-10)覆盖后过滤内支架(1-9)侧部的通气部位与通风孔(1-81)之间的所有重合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过滤件上设置有插槽(1-6),对应的,后过滤件上设置有插杆(1-7),插杆(1-7)与插槽(1-6)对应连接使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背靠背装配在一起。
CN202022831678.8U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吸尘器 Active CN216124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1678.8U CN216124350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1678.8U CN216124350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4350U true CN216124350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4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31678.8U Active CN216124350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43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7032A (zh) * 2020-12-01 2021-04-02 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器及吸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7032A (zh) * 2020-12-01 2021-04-02 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器及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71038C (en) Improved vacuum cleaner
CN112587032A (zh) 一种过滤器及吸尘器
US7655062B2 (en) Filter assembly for a vacuum cleaner
US7041146B2 (en) Pre-filters for engine air cleaning systems
CN216124350U (zh) 一种吸尘器
CN112888494A (zh) 具有可渗透的挡板的空气过滤器组件
CN110772168A (zh)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US11116369B2 (en) Vacuum cleaner
CN109674395B (zh) 过滤组件及吸尘器
CN112205921B (zh) 吸尘器
CN113069039B (zh) 过滤网筒及随手吸尘器
CN214678783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手持式吸尘器
CN110710921A (zh) 过滤件及吸尘器
CN217907595U (zh) 一种用于清洁电器上的旋风过滤结构及含有其的清洁电器
CN220175014U (zh) 手持吸尘器
CN219530962U (zh) 分离器、吸油烟机和烟灶一体机
CN211324700U (zh) 过滤件及吸尘器
CN218882390U (zh) 一种便于清理灰尘的直流式空气滤清器
CN110811422A (zh) 过滤组件及吸尘器
CN215585732U (zh) 空调滤清器和车辆
CN215016731U (zh) 一种吸尘器
CN112641373A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手持式吸尘器
CN217827696U (zh) 一种尘杯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7948363U (zh) 一种苎麻精梳机用综合除尘装置
CN220119533U (zh) 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