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2535U - 折叠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折叠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2535U
CN216122535U CN202121084758.XU CN202121084758U CN216122535U CN 216122535 U CN216122535 U CN 216122535U CN 202121084758 U CN202121084758 U CN 202121084758U CN 216122535 U CN216122535 U CN 216122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ack plate
folding
overlapping structur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47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泽武
韩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47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2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2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2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保护壳,包括用于容置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套壳和弹性件,所述套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套壳可被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套壳在展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发生弹性收缩形成位于所述套壳外的重叠结构,且所述重叠结构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磁吸固定;当所述套壳在折叠状态时,所述重叠结构展开而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相互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保护壳可有效适配并保护折叠屏电子设备,且结构简单,装配使用稳定性好,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折叠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保护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保护壳。
背景技术
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随着智能手机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集通讯、娱乐、商业、生活于一体。智能手机分为翻盖式、直板式、滑盖式、腕表式、旋转式以及侧滑式,这些类别的手机均为单屏幕设计,在不改变机型尺寸的情况下,无法对屏幕尺寸进行大幅提升,即便新技术中的全面屏手机,对屏幕尺寸的提升幅度依旧有限。为了大幅提高屏幕尺寸,智能手机的发展前沿定义了一款新概念的折叠屏手机,也称为可折叠柔性屏智能手机,采用小屏幕加折叠屏设计,合起状态能使用小屏幕实现常规手机的正常操作,而完全展开则可以获得一块大屏幕。
折叠屏手机作为一种新概念手机,就像是如今的全面屏手机席卷全球一样,未来折叠屏手机也必将引领潮流,但折叠屏手机作为新产品,其配件还不完善,用户在使用时难免会磕到碰到或者不慎摔落,而传统的手机保护壳无法适用于这种折叠屏手机,因此,亟需一种适于折叠屏手机的保护配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有效适配于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保护壳,包括用于容置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套壳和弹性件,所述套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套壳可被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套壳在展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发生弹性收缩形成位于所述套壳外的重叠结构,且所述重叠结构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磁吸固定;当所述套壳在折叠状态时,所述重叠结构展开而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相互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重叠结构设有第二磁性件,当所述套壳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配合,使得所述重叠结构磁吸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背板和第二边框,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相邻侧边之间,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其他侧边,且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二背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性件的重叠结构经所述间隙穿出所述套壳外,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一边框围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第二边框围成第二容置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磁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重叠结构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磁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背板靠近所述第二背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背板靠近所述第一背板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重叠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重叠结构包括邻接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当所述套壳由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所述重叠结构发生弹性收缩而使得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叠置并磁吸固定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底部,当所述套壳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所述重叠结构脱离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并发生弹性拉伸而使得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展开。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套壳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外侧,所述第二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内侧,所述第一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一背板靠近所述第二背板一端的底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粘胶或者超声波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粘胶或者超声波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槽设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槽设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背板设有供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屏幕向外显露的屏幕窗口,且所述第一背板设有供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向外显露的摄像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保护壳,通过套壳套设在折叠屏电子设备外对其进行保护,套壳可被折叠屏电子设备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打开状态时,弹性件的重叠结构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缝隙处凸出并与第一壳体磁吸固定而实现隐藏,从而避免弹性件的重叠结构整个向下凸出于套壳外而影响折叠保护壳的正常使用和美观性,且重叠结构可作为抠手使用;当处于折叠状态时,弹性件拉伸开遮挡在两个壳体之间的缝隙处并对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弯折部位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保护壳可有效适配并保护折叠屏电子设备,且结构简单,装配使用稳定性好,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折叠保护壳在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折叠保护壳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折叠保护壳在一个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折叠保护壳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折叠保护壳在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折叠保护壳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保护壳10,用于保护折叠屏电子设备,折叠屏电子设备例如为折叠屏手机、折叠屏平板电脑等,本实用新型以折叠屏手机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折叠保护壳10包括用于容置折叠屏手机的套壳12和弹性件14,其中,套壳12包括第一壳体16和第二壳体18,第一壳体16和第二壳体18之间通过弹性件14连接,套壳12可被折叠屏手机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当套壳12在展开状态时,弹性件14发生弹性收缩形成位于套壳12外的重叠结构20,且重叠结构20与第一壳体16的底部磁吸固定;当套壳12在折叠状态时,重叠结构20展开而与第一壳体16的底部相互脱离。由于两个壳体在折叠状态下需要弹性件14来覆盖保护折叠屏手机两个折叠屏之间的连接部分,而两个壳体在展开状态下挨的较近会导致弹性件14在套壳12展开状态下会向外凸出较多,从而通过磁吸固定来隐藏重叠结构20,避免重叠结构20凸出影响了折叠保护壳10的正常使用,同时保证了产品的美观性。
此外,当重叠结构20磁吸固定于第一壳体16的底部时,重叠结构可用于抠手部,当套壳12在展开状态时,给用户使用折叠保护壳10带来方便。
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5,第一壳体16的底部设有第一磁性件22,重叠结构20设有第二磁性件24,当套壳12在展开状态时,第一磁性件22与第二磁性件24磁吸配合,使得重叠结构20可通过磁吸的方式可拆卸固定于第一壳体16的底部。
具体地,第一壳体16包括第一背板26和第一边框28,第二壳体18包括第二背板30和第二边框32,弹性件14连接于第一背板26和第二背板30的相邻侧边之间,第一边框28和第二边框32分别连接于第一背板26和第二背板30的其他侧边,且第一背板26与第二背板30之间具有间隙34,弹性件14的重叠结构20经间隙34穿出套壳12外,第一背板26与第一边框28围成第一容置空间36,第二背板30与第二边框32围成第二容置空间38。
优选地,当套壳12在展开状态时,第一背板26的内表面与第二背板30的内表面平齐。
优选地,第一背板26和第二背板30均为PC硬质材料制成,第一边框28和第二边框32均为TPU软质材料制成,硬质底板稳定支撑折叠屏手机,软质边框紧密包覆在折叠屏手机的侧边上,使得折叠屏手机稳固地容置于套壳12内,对其进行较好地保护。
当折叠屏手机装设于套壳12时,折叠屏手机的两个部分分别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36和第二容置空间38内。进一步地,第二背板30设有供折叠屏手机的屏幕向外显露的屏幕窗口40,使得当折叠屏手机折叠时可透过屏幕窗口40使用折叠屏手机的子屏幕,从而方便用户触屏操作。应当理解的是,折叠屏手机的两个部分也可以相互转动至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任意角度使用,或者反向折叠至任意角度使用。
进一步地,第一背板26设有第一安装位,第一磁性件22安装于第一安装位,重叠结构20设有第二安装位,第二磁性件24安装于第二安装位。其中,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例如为凹槽。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件14为具有弹性的TPU或者硅胶材质制成,弹性件14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42和第二连接端44,第一背板26靠近第二背板30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46,优选地,第一连接槽46设于第一背板26的内侧且与第一容置空间36连通;第二背板30靠近第一背板26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槽48,优选地,第二连接槽48设于第二背板30的内侧且与第二容置空间38连通。第一连接端42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槽46,第二连接端44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槽48。
优选地,第一连接端42通过粘胶或者超声波方式固定于第一连接槽46,第二连接端44通过粘胶或者超声波方式固定于第二连接槽48。
请同时参考图7和图8,重叠结构20位于第一连接端42与第二连接端44之间。优选地,重叠结构20包括邻接的第一配合部50和第二配合部52,当套壳12由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重叠结构20发生弹性收缩而使得第一配合部50与第二配合部52相互叠置并磁吸固定于第一背板26的底部;当套壳12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重叠结构20脱离第一壳体16的底部并发生弹性拉伸而使得第一配合部50和第二配合部52展开。当套壳12处于折叠状态时,弹性件14拉伸开遮挡在两个壳体之间的缝隙34处以对折叠屏手机的弯折部位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当套壳12在展开状态时,第二配合部52位于第一配合部50外侧,第二安装位设于第二配合部52的内侧,第一安装位设于第一背板26靠近第二背板30一端的底侧。也即,第一磁性件22设于第一背板26靠近第二背板30一端的底侧,第二磁性件24设于第二配合部52的内侧。其中,第一磁性件22和第二磁性件24可以均设置为磁铁,且二者磁性相异;或者,第一磁性件22和第二磁性件24其中之一为磁铁,其中另一为磁性金属。优选地,第一磁性件22和第二磁性件24可以均设置多个,二者位置对应且沿套壳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24也可以设于第一配合部50;或者,第二磁性件24同时设于第一配合部50和第二配合部52。当然,第一磁性件22也可以设于具有屏幕窗口40的第二壳体18。
可选地,第一背板26对应折叠屏手机的摄像头设有供其向外显露的摄像孔54。进一步地,还可在第一边框28及第二边框32对应折叠屏手机的按键、充电口、音孔等功能部位设置避让位,使得折叠屏手机套设在套壳12内后可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保护壳,通过套壳套设在折叠屏电子设备外对其进行保护,套壳可被折叠屏电子设备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打开状态时,弹性件的重叠结构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缝隙处凸出并与第一壳体磁吸固定而实现隐藏,从而避免弹性件的重叠结构整个向下凸出于套壳外而影响折叠保护壳的正常使用和美观性,且重叠结构可作为抠手使用;当处于折叠状态时,弹性件拉伸开遮挡在两个壳体之间的缝隙处并对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弯折部位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保护壳可有效适配并保护折叠屏电子设备,且结构简单,装配使用稳定性好,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套壳和弹性件,所述套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套壳可被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套壳在展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发生弹性收缩形成位于所述套壳外的重叠结构,且所述重叠结构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磁吸固定;当所述套壳在折叠状态时,所述重叠结构展开而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相互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重叠结构设有第二磁性件,当所述套壳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配合,使得所述重叠结构磁吸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背板和第二边框,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相邻侧边之间,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其他侧边,且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二背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性件的重叠结构经所述间隙穿出所述套壳外,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一边框围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第二边框围成第二容置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磁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重叠结构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磁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背板靠近所述第二背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背板靠近所述第一背板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重叠结构包括邻接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当所述套壳由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所述重叠结构发生弹性收缩而使得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叠置并磁吸固定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底部,当所述套壳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所述重叠结构脱离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并发生弹性拉伸而使得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展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套壳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外侧,所述第二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内侧,所述第一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一背板靠近所述第二背板一端的底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粘胶或者超声波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粘胶或者超声波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槽。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设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槽设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连通。
10.如权利要求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设有供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屏幕向外显露的屏幕窗口,且所述第一背板设有供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向外显露的摄像孔。
CN202121084758.XU 2021-05-19 2021-05-19 折叠保护壳 Active CN216122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4758.XU CN216122535U (zh) 2021-05-19 2021-05-19 折叠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4758.XU CN216122535U (zh) 2021-05-19 2021-05-19 折叠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2535U true CN216122535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9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4758.XU Active CN216122535U (zh) 2021-05-19 2021-05-19 折叠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2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4185B2 (en) Protective enclosure for encas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KR20190094470A (ko) 릴 어셈블리,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 단말기
US9918395B1 (en) Three part foldable housing supporting multiple use position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893586B (zh) 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垫件和折叠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
US11552668B1 (en) Modular customizable ruggedized protective case for mobile device
CN106068485B (zh) 可分离电子装置
KR20100053222A (ko) 슬라이드 형 휴대 단말기
KR101461004B1 (ko) 측면터치가 가능한 스마트폰 케이스
JP5066235B2 (ja) 電子機器
CN211152005U (zh) 保护壳
CN216122535U (zh) 折叠保护壳
CN214756492U (zh) 折叠屏护套
CN216122534U (zh) 折叠保护壳
JP2007194757A (ja) 折り畳み型携帯電話機
JP3519965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の保護カバー装置及び該保護カバー装置を備えてなる携帯型電子機器
CN217159802U (zh) 折叠保护套
JP4525516B2 (ja) 折畳み型携帯端末
CN216122543U (zh) 多功能保护壳
CN219802397U (zh) 一种多功能保护壳
CN215499126U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14756491U (zh) 具有防尘功能的保护壳
CN218482885U (zh) 折叠屏保护壳
KR200242596Y1 (ko) 입력장치가 장착된 휴대용 단말기 케이스
CN211880448U (zh) 手机壳
JP2006019909A (ja) 携帯端末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携帯端末用カ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