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6492U - 折叠屏护套 - Google Patents

折叠屏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56492U
CN214756492U CN202120869335.2U CN202120869335U CN214756492U CN 214756492 U CN214756492 U CN 214756492U CN 202120869335 U CN202120869335 U CN 202120869335U CN 214756492 U CN214756492 U CN 214756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plate
folding screen
folding
screen
cov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93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东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93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56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56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56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屏护套,包括用于容置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套壳和弹力件,所述套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所述弹力件连接,所述套壳可被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弹力件在所述套壳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拉伸,所述弹力件在所述套壳由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收缩。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屏护套可有效适配并保护折叠屏电子设备,且结构简单,装配使用稳定性好,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折叠屏护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保护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屏护套。
背景技术
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随着智能手机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集通讯、娱乐、商业、生活于一体。智能手机分为翻盖式、直板式、滑盖式、腕表式、旋转式以及侧滑式,这些类别的手机均为单屏幕设计,在不改变机型尺寸的情况下,无法对屏幕尺寸进行大幅提升,即便新技术中的全面屏手机,对屏幕尺寸的提升幅度依旧有限。为了大幅提高屏幕尺寸,智能手机的发展前沿定义了一款新概念的折叠屏手机,也称为可折叠柔性屏智能手机,采用小屏幕加折叠屏设计,合起状态能使用小屏幕实现常规手机的正常操作,而完全展开则可以获得一块大屏幕。
折叠屏手机作为一种新概念手机,就像是如今的全面屏手机席卷全球一样,未来折叠屏手机也必将引领潮流,但折叠屏手机作为新产品,其配件还不完善,用户在使用时难免会磕到碰到或者不慎摔落,而传统的手机保护壳无法适用于这种折叠屏手机,因此,亟需一种适于折叠屏手机的保护配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有效适配于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屏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屏护套,包括用于容置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套壳和弹力件,所述套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所述弹力件连接,所述套壳可被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弹力件在所述套壳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拉伸,所述弹力件在所述套壳由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收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背板和第二边框,所述弹力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相邻侧边之间,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其他侧边,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一边框围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第二边框围成第二容置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背板设有容纳槽,所述弹力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可沿着所述容纳槽发生弹性拉伸或者弹性收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屏护套还包括弯曲件,所述弯曲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并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伸出所述容纳槽连接于所述第一背板,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弹力件,所述弯曲件可随所述套壳的折叠而发生弯曲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背板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一台阶,所述弹力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配合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通过点胶或者缝纫的方式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屏护套还包括遮盖片,所述容纳槽向上连通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遮盖片固设于所述容纳槽内并覆盖在所述弹力件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力件设有凹槽,所述遮盖片设有与所述凹槽卡合配合的凸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向下穿出所述凹槽后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设有供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屏幕向外显露的屏幕窗口,且所述第二背板设有供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向外显露的摄像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屏护套,通过套壳套设在折叠屏电子设备外对其进行保护,套壳可被折叠屏电子设备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弹力件在套壳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拉伸,可起到拉紧作用,从而使得套壳能与折叠屏电子设备保持良好的接触固定而不容易相互脱离,弹力件在套壳由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收缩,弹力件的回复力可起到牵引作用,从而使得折叠屏电子设备能更加顺畅地切换至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屏护套可有效适配并保护折叠屏电子设备,且结构简单,装配使用稳定性好,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折叠屏护套和折叠屏电子设备分开并均在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折叠屏护套在一个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折叠屏护套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折叠屏电子设备装设于折叠屏护套时在展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折叠屏护套和折叠屏电子设备分开并均在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折叠屏电子设备装设于折叠屏护套时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折叠屏电子设备装设于折叠屏护套时在折叠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如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屏护套10,用于保护折叠屏电子设备,折叠屏电子设备例如为折叠屏手机、折叠屏平板电脑等,本实用新型以折叠屏手机12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折叠屏护套10包括用于容置折叠屏手机12的套壳14和弹力件16,其中,套壳14包括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20之间通过弹力件16连接,套壳14可被折叠屏手机12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弹力件16在套壳14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拉伸,弹力件16可起到拉紧作用,从而使得套壳14能与折叠屏手机12保持良好的接触固定而不容易相互脱离;弹力件16在套壳14由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收缩,弹力件16的回复力可起到牵引作用,从而使得折叠屏手机12能更加顺畅地切换至展开状态。
优选地,弹力件16为松紧带或者橡皮筋。
更具体地,第一壳体18包括第一背板22和第一边框24,第二壳体20包括第二背板26和第二边框28,弹力件16连接于第一背板22和第二背板26的相邻侧边之间,第一边框24和第二边框28分别连接于第一背板22和第二背板26的其他侧边。第一背板22与第一边框24围成第一容置空间30,第二背板26与第二边框28围成第二容置空间32。优选地,当套壳14在展开状态时,第一背板22的内表面与第二背板26的内表面平齐。
请参考图1和图6,折叠屏手机12具有相对的第一面34和第二面36,且折叠屏手机12包括可相对转动折叠的第一部分38和第二部分40,第一面34设有第一屏幕42,第二面36对应第一部分38的区域设有第二屏幕4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8和第二部分40之间通过连接件46连接,连接件46例如为柔性材料,使得第一部分38和第二部分40可相对转动折叠,进而使得折叠屏手机12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折叠状态时,折叠屏手机12的两个部分互相平行地叠至在一起,在展开状态时,折叠屏手机12的第一面34展开为平面。
当折叠屏手机12装设于套壳14时,第一部分38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30内,第二部分40容置于第二容置空间32内,第一面34位于背离套壳14的一侧,使得当折叠屏手机12展开时可使用第一屏幕42,第一背板22对应第二屏幕44设有屏幕窗口48,供第二屏幕44向外显露,使得当折叠屏手机12折叠时可透过屏幕窗口48使用第二屏幕44,从而方便用户触屏操作。应当理解的是,折叠屏手机12的两个部分也可以相互转动至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任意角度使用,或者反向折叠至任意角度使用。
优选地,第一背板22和第二背板26均为PC硬质材料制成,第一边框24和第二边框28均为TPU软质材料制成,硬质底板稳定支撑折叠屏手机12的第二面36,软质边框紧密包覆在折叠屏手机12的侧边上,使得折叠屏手机12稳固地容置于套壳14内,对其进行较好地保护。
请同时参考图4、图5以及图8和图9,第二背板26靠近第一背板22一端的内表面设有容纳槽50,容纳槽50向上连通第二容置空间32,弹力件16位于容纳槽50内并贴靠容纳槽50的侧壁设置,且弹力件16可沿着容纳槽50的宽度方向发生弹性拉伸或者弹性收缩。本实施例中,折叠屏护套10还包括弯曲件52,弯曲件52位于容纳槽50并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52a和第二连接端52b,第一连接端52a伸出容纳槽50连接于第一背板22靠近第二背板26一端的内侧,优选地,第一连接端52a与第一背板22靠近第二背板26一端的内侧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使得二者之间连接稳固;第二连接端52b与弹力件16靠近第一壳体18的一端连接,优选地,第二连接端52b与弹力件16靠近第一壳体18的一端通过点胶或者缝纫的方式固定连接。
弯曲件52可随套壳14的折叠动作而发生弯曲变形。优选地,弯曲件52为PP(聚丙烯)材质,使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性,从而方便进行弯曲变形和保护折叠屏手机12的连接件46。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弯曲件52自其第二连接端52b先沿水平方向延伸,而后向上倾斜延伸,再沿水平方向延伸直至第一连接端52a。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端52b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台阶58,弹力件16靠近弯曲件52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台阶60,第一台阶58与第二台阶60相互配合并通过点胶或者缝纫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背板22靠近第二背板26一端的内表面向内凹陷,使得当第一连接端52a焊接于第一背板22靠近第二背板26一端的内表面时,第一连接端52a的内表面与第一背板22的内表面平齐,避免折叠屏手机12放置于套壳14内时不平而影响使用,同时可使得折叠屏护套10整体美观。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折叠屏护套10还包括遮盖片62,遮盖片62用于遮盖弹力件16和弯曲件52,起到美观遮丑的作用。遮盖片62优选为ABS塑料或者PC(聚碳酸酯)材质。具体地,遮盖片62固设于容纳槽50内并覆盖在弹力件16和弯曲件52的上方,优选地,遮盖片62与容纳槽50的侧壁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以遮盖住弹力件16和弯曲件52位于容纳槽50内的部分。
进一步地,弹力件16远离弯曲件52一端的内表面设有凹槽64,遮盖片62与弹力件16相对的一侧设有凸起66,凸起66与凹槽64卡合配合,且凸起66和凹槽64均设置多个,并沿套壳14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凹槽64贯穿弹力件16的内外两侧面,凸起66向下穿出凹槽64后与容纳槽50的底壁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强遮盖片62与弹力件16及第二背板26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优选地,遮盖片62的外表面与第二背板26的内表面平齐,避免折叠屏手机12放置于套壳14内时不平而影响使用,同时可使得折叠屏护套10整体美观。
应当指出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20之间也可以不设置弯曲件52,而仅设置弹力件1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遮盖片62,此时容纳槽50可以自第二背板26靠近第一背板22一端的端面向内凹设形成,且容纳槽50无需向上连通第二容置空间32。
可选地,第二背板26对应折叠屏手机12的摄像头设有供其向外显露的摄像孔68。进一步地,还可在第一边框24及第二边框28对应折叠屏手机12的按键、充电口、音孔等功能部位设置避让位,使得折叠屏手机12套设在套壳14内后可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屏护套,通过套壳套设在折叠屏电子设备外对其进行保护,套壳可被折叠屏电子设备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弹力件在套壳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拉伸,可起到拉紧作用,从而使得套壳能与折叠屏电子设备保持良好的接触固定而不容易相互脱离,弹力件在套壳由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收缩,弹力件的回复力可起到牵引作用,从而使得折叠屏电子设备能更加顺畅地切换至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屏护套可有效适配并保护折叠屏电子设备,且结构简单,装配使用稳定性好,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屏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套壳和弹力件,所述套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所述弹力件连接,所述套壳可被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带动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弹力件在所述套壳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拉伸,所述弹力件在所述套壳由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发生弹性收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背板和第二边框,所述弹力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相邻侧边之间,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其他侧边,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一边框围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第二边框围成第二容置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设有容纳槽,所述弹力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可沿着所述容纳槽发生弹性拉伸或者弹性收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护套还包括弯曲件,所述弯曲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并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伸出所述容纳槽连接于所述第一背板,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弹力件,所述弯曲件可随所述套壳的折叠而发生弯曲变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背板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一台阶,所述弹力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配合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通过点胶或者缝纫的方式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护套还包括遮盖片,所述容纳槽向上连通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遮盖片固设于所述容纳槽内并覆盖在所述弹力件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件设有凹槽,所述遮盖片设有与所述凹槽卡合配合的凸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向下穿出所述凹槽后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设有供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屏幕向外显露的屏幕窗口,且所述第二背板设有供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向外显露的摄像孔。
CN202120869335.2U 2021-04-25 2021-04-25 折叠屏护套 Active CN214756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9335.2U CN214756492U (zh) 2021-04-25 2021-04-25 折叠屏护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9335.2U CN214756492U (zh) 2021-04-25 2021-04-25 折叠屏护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6492U true CN21475649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13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9335.2U Active CN214756492U (zh) 2021-04-25 2021-04-25 折叠屏护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64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1064A (zh) * 2021-11-30 2022-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结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1064A (zh) * 2021-11-30 2022-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4051064B (zh) * 2021-11-30 2024-0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结构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5317B2 (en) Multi-material protective case for sliding/articulating/rotating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US6934568B2 (en) Extending hinged flip apparatus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601616B2 (ja)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用カバー
KR200460260Y1 (ko) 휴대폰 보호케이스
JP2007127980A (ja) 携帯機器用保護カバー
CN209748968U (zh) 保护壳以及具有该保护壳的电子设备
JP2007306615A (ja) ヒンジ無し移動局
KR200452011Y1 (ko) 휴대 단말기 케이스
CN214756492U (zh) 折叠屏护套
US9223339B2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detachable protection cover
CN218071557U (zh) 折叠屏保护壳
CN216122534U (zh) 折叠保护壳
CN217159802U (zh) 折叠保护套
JP2003143268A (ja) モバイル情報端末機器及びその化粧パネル
KR100747458B1 (ko) 폴더 및 슬라이드 겸용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216122535U (zh) 折叠保护壳
JP4525516B2 (ja) 折畳み型携帯端末
JP2000181574A (ja) 保護カバー及び保護カバー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H11192116A (ja) 携帯機器のカバー
JP2004130061A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保護ケース
JP2001358811A (ja) 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KR100678079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키패드 어셈블리
JP4444160B2 (ja) 折畳み式携帯通信機器
KR20050055653A (ko) 휴대용 기기의 보호커버
KR200276837Y1 (ko) 폴더형 휴대전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