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2413U - 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2413U
CN216122413U CN202122037614.5U CN202122037614U CN216122413U CN 216122413 U CN216122413 U CN 216122413U CN 202122037614 U CN202122037614 U CN 202122037614U CN 216122413 U CN216122413 U CN 216122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watertight
outer shell
cabin body
fix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376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芸玮
罗一夫
刘道勇
缪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Fengye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Fengye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Fengye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Fengye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376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2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2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2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在耦合外壳体内设固定发射天线的定位柱,耦合外壳体上板中间设水密舱体,水密舱体内部设散热结构,散热结构通过热传导结构与电路单元联接,发射天线通过电线与电路单元联接,水密舱体上端设顶盖,顶盖上端通过外水密连接器与外部电相连,顶盖四角加工第二固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密舱体中的散热结构通过热传导结构与电路单元联接,散热结构用于固定电路单元,电路单元与散热结构电绝缘,使电路不会产生电化学腐蚀,电路单元通过热传导结构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结构,散热结构通过与水密舱体接触,将热量散发至水中实现电路单元降温,能够延长水下电子部件寿命,避免水中对电路产生腐蚀影响。

Description

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耦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和海洋环境监测装备等的应用发展,放置于海床上的电子装备越来越多,水下电子装备的施工难、维修难和供电难,及水下结构防腐蚀、防生物附着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水下装备应用普及的重点问题。现有普遍采用的水下装备间或是水下系统间的硬连接方式,使水下系统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高昂,普及应用困难。
水下无线耦合器包含有水下无线耦合通讯、供电和充电等水下电子功能装备,是水下装备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重要的功能组件,同时也有利于简化水下装备系统水下布放施工,方便维修,以及水下装备系统功能扩展和多系统协同等。有关的水下无线耦合器装备结构涉及水下防腐蚀、承受外水压力及金属结构对无线耦合器耦合效率的影响、电子器件散热等问题,也会影响到水下功能装备的安全可靠性及电子功能部件的寿命,是水下装备系统设计中工程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水压能力强、散热快速、高效的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耦合外壳体内设置有固定发射天线的定位柱,耦合外壳体上板中间设置有水密舱体,耦合外壳体上板四角分别加工有第一固定孔,耦合外壳体上板位于水密舱体圆周外侧均匀加工有至少一个水密连接固定孔,水密舱体内部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通过热传导结构与电路单元联接,发射天线通过电线与电路单元联接,水密舱体上端设置有顶盖,顶盖上端通过外水密连接器与外界相连,顶盖四角加工有第二固定孔,顶盖与耦合外壳体用金属杆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为:上顶板下端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垂直杆,垂直杆底端分别与下底板联接,上顶板的水平中心线、下底板的水平中心线、水密舱体的内顶面、水密舱体的内底面分别平行,上顶板的水平中心线与垂直杆的中垂线为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上顶板与水密舱体的内顶面形状、尺寸相同,下底板与水密舱体的内底面形状、尺寸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外水密连接器的中垂线、水密舱体的中垂线与耦合外壳体的中垂线为同一条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水密舱体与耦合外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水密胶圈,水密胶圈为橡胶圈或氟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水密舱体的几何形状为圆柱筒,顶盖与耦合外壳体的几何形状分别为立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水密舱体为TA2钛金属舱体,耦合外壳体为聚醚醚酮耦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分别为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的形状与尺寸相同,第一固定孔的中垂线与第二固定孔的中垂线为同一条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水密舱体中的散热结构通过热传导结构与电路单元联接,散热结构用于固定电路单元,电路单元与散热结构电绝缘,使电路不会产生电化学腐蚀,电路单元通过热传导结构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结构,散热结构通过与水密舱体接触,将热量散发至水中实现电路单元降温,能够延长水下电子部件寿命,避免水中对电路产生腐蚀影响,解决了施工难、维修难和供电难的问题,简化和降低水下系统建设及运营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电路单元散热快速、高效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中水密舱体与耦合外壳体通过水密胶圈、连接件穿过水密连接固定孔固定联接,顶盖与耦合外壳体通过水密连接方式固定联接,连接方式稳定、简单有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承水压能力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热传导结构5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顶盖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散热结构7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水密连接器1、顶盖2、水密舱体3、耦合外壳体4、热传导结构5、电路单元6、散热结构7、上顶板701、垂直杆702、下底板703、水密胶圈8、定位柱9、发射天线10、第一固定孔a、水密连接固定孔b、第二固定孔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由外水密连接器1、顶盖2、水密舱体3、耦合外壳体4、热传导结构5、电路单元6、散热结构7、水密胶圈8、定位柱9、发射天线10联接构成。
在耦合外壳体4内安装固定发射天线10的定位柱9,耦合外壳体4的几何形状为立方体,耦合外壳体4为聚醚醚酮耦合板或橡胶硫化板,发射天线为10无源器件,定位柱9用于注入灌注胶时稳定发射天线10的位置,提高耦合外壳体4的抗水压能力和水密可靠性。耦合外壳体4上板四角分别加工有第一固定孔a,第一固定孔a为圆孔,耦合外壳体4上板位于水密舱体3圆周外侧均匀加工有12个水密连接固定孔b,保证耦合外壳体4与水密舱体3之间的水密。耦合外壳体4上板中间安装有水密舱体3,水密舱体3的几何形状为圆柱筒,保证水密舱体3具有足够大的承压能力,水密舱体3为TA2钛金属舱体,水密舱体3内部安装有散热结构7,散热结构7用于固定电路单元6以及散热作用,散热结构7由上顶板701、垂直杆702、下底板703联接构成,散热结构7为:上顶板701下端面圆周方向均匀安装有4个垂直杆702,4个垂直杆702底端分别与下底板703联接,上顶板701的水平中心线、下底板703的水平中心线、水密舱体3的内顶面、水密舱体3的内底面分别平行,上顶板701的水平中心线与垂直杆702的中垂线相互垂直,上顶板701与水密舱体3的内顶面形状、尺寸相同,下底板703与水密舱体3的内底面形状、尺寸相同。散热结构7通过热传导结构5与电路单元6联接,散热结构7用于固定电路单元6,电路单元6与散热结构7电绝缘,使电路不会产生电化学腐蚀。电路单元6通过热传导结构5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结构7,散热结构7通过与水密舱体3接触,将热量散发至水中实现电路单元6降温。发射天线10通过电线与电路单元6联接,水密舱体3上端安装有顶盖2,顶盖2的几何形状为立方体,顶盖2上端通过外水密连接器1与外界相连,顶盖2四角加工有第二固定孔c,第二固定孔c为圆孔。第一固定孔a与第二固定孔c的形状与尺寸相同,外水密连接器1的中垂线、水密舱体3的中垂线与耦合外壳体4的中垂线为同一条直线,第一固定孔a的中垂线与第二固定孔c的中垂线为同一条直线,顶盖2与耦合外壳体4用金属杆分别穿过第一固定孔a、第二固定孔c固定联接,保证无线耦合器连接导向并固定。水密舱体3与耦合外壳体4的连接处安装有水密胶圈8,水密胶圈8为橡胶圈或氟胶圈,水密方式为端面密封,使水密封面不易受损伤,水密舱体3与耦合外壳体4用无磁性螺钉通过水密连接固定孔b固定联接。两个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靠近即可实现水下装备间的互通讯及供电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耦合外壳体(4)内设置有固定发射天线(10)的定位柱(9),耦合外壳体(4)上板中间设置有水密舱体(3),耦合外壳体(4)上板四角分别加工有第一固定孔(a),耦合外壳体(4)上板位于水密舱体(3)圆周外侧均匀加工有至少一个水密连接固定孔(b),水密舱体(3)内部设置有散热结构(7),散热结构(7)通过热传导结构(5)与电路单元(6)联接,发射天线(10)通过电线与电路单元(6)联接,水密舱体(3)上端设置有顶盖(2),顶盖(2)上端通过外水密连接器(1)与外界相连,顶盖(2)四角加工有第二固定孔(c),顶盖(2)与耦合外壳体(4)用金属杆穿过第一固定孔(a)、第二固定孔(c)固定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结构(7)为:上顶板(701)下端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垂直杆(702),垂直杆(702)底端分别与下底板(703)联接,上顶板(701)的水平中心线、下底板(703)的水平中心线、水密舱体(3)的内顶面、水密舱体(3)的内底面分别平行,上顶板(701)的水平中心线与垂直杆(702)的中垂线为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701)与水密舱体(3)的内顶面形状、尺寸相同,下底板(703)与水密舱体(3)的内底面形状、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水密连接器(1)的中垂线、水密舱体(3)的中垂线与耦合外壳体(4)的中垂线为同一条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密舱体(3)与耦合外壳体(4)的连接处设置有水密胶圈(8),水密胶圈(8)为橡胶圈或氟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密舱体(3)的几何形状为圆柱筒,顶盖(2)与耦合外壳体(4)的几何形状分别为立方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密舱体(3)为TA2钛金属舱体,耦合外壳体(4)为聚醚醚酮耦合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孔(a)、第二固定孔(c)分别为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孔(a)与第二固定孔(c)的形状与尺寸相同,第一固定孔(a)的中垂线与第二固定孔(c)的中垂线为同一条直线。
CN202122037614.5U 2021-08-26 2021-08-26 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 Active CN216122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7614.5U CN216122413U (zh) 2021-08-26 2021-08-26 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7614.5U CN216122413U (zh) 2021-08-26 2021-08-26 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2413U true CN216122413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7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37614.5U Active CN216122413U (zh) 2021-08-26 2021-08-26 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2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4721B (zh) 一种同轴导体接头
CN211543813U (zh) 漂流浮标
CN114520078A (zh) 一种新能源光伏智慧型电缆
CN216122413U (zh) 水下无线耦合器散热密封装置
CN201008040Y (zh) 水下阴极保护电场检测用参比电极接插件
CN104934727B (zh) 低分离力水密连接器
CN204361389U (zh) 工业接插件中有防水功能的插座结构
CN103192964B (zh) 海底观测网络科学仪器插座模块的机械装置
CN204680757U (zh) 一种低分离力水密连接器
CN212659768U (zh) 一种螺钉防脱出的线缆锁紧结构
CN212659765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连接器
CN212779767U (zh) 一种长输管道泄漏监测装置
CN113686315A (zh) 一种用于波浪滑翔器通讯系统的密封舱
CN209119944U (zh) 水下推进电机密封结构
CN214797917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CN211626526U (zh) 一种适用于地下管道内的数据采集终端
CN211556769U (zh) 一种电缆穿舱对接装置
CN206098780U (zh) 一种新型的防水接头
CN212571517U (zh) 一种水密连接器
CN204138769U (zh) 船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立体阳极装置
CN212392331U (zh) 一种深海海啸监测潜标电源装置
CN212473818U (zh) 一种漂流浮标
CN214312961U (zh) 一种电解电容器用电解液储存装置
CN220416617U (zh) 一种防水管道探测装置
CN216344430U (zh) 用于换热器的密封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