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9741U -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9741U
CN216119741U CN202122335313.0U CN202122335313U CN216119741U CN 216119741 U CN216119741 U CN 216119741U CN 202122335313 U CN202122335313 U CN 202122335313U CN 216119741 U CN216119741 U CN 216119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a tape
cooling
roller
guide roller
heat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53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uangfa Rad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Guangfa Rad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Guangfa Rad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Guangfa Rad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353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9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9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9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母带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云母带的冷却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侧板之间安装有导入辊、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入辊和第一引导辊,控制云母带贴合吸热带的上端面,并随着吸热带传动,通过第二引导辊的设置,使得云母带从贴合吸热带的上端面,再贴合吸热带的下端面,继而继续传送,而吹风泵对换热腔进行吹风,提高吸热带的内侧的风换热效率,从而使得云母带在传动过程中,接受稳定高效的冷却换热,且不影响云母带传送,大大降低云母带风冷出现褶皱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母带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云母带加工烘干过程后,需要进行冷却,以进行后续的绕卷和分切。
现有云母带的冷却装置大多采用风冷散热,然风冷散热的散热面积有限,且还可能会造成云母带出现褶皱,影响后续加工;故而,现提出一种冷却效果好得得云母带用冷却装置,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云母带传送稳定的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云母带的冷却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包括:
侧板,所述侧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侧板之间安装有导入辊、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
吸热带,所述吸热带为闭环结构,所述吸热带的内侧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所述导入辊、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均设置在靠近第二传动辊的一侧,所述第一引导辊的下端面与吸热带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引导辊的上端面和吸热带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使云母带从导入辊绕至第一引导辊的顶部,再绕至与吸热带上端面、下端面贴合,再由第二引导辊的底部绕出;
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吸热带内侧,设置在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以使吸热带与水箱外壁之间形成换热腔;
吹风泵,所述吹风泵安装在侧板的外侧,所述吹风泵的吹风端与换热腔的一侧连通,且相对侧的侧板上开设有正对与换热腔的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外侧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传动辊或者第二传动辊转动的马达,所述吸热带为吸热材质。
优选的,所述吸热带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靠近第一传动辊的侧端面均与云母带贴合。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填充有循环冷水。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一侧安装有水泵和第二循环箱,所述水泵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循环箱和水箱连通,所述水箱出水端与第二循环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循环箱,所述第一循环箱的进水端与水箱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箱的出水端通过输送管与第二循环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导入辊和第一引导辊,控制云母带贴合吸热带的上端面,并随着吸热带传动,通过第二引导辊的设置,使得云母带从贴合吸热带的上端面,再贴合吸热带的下端面,继而继续传送,而吹风泵对换热腔进行吹风,提高吸热带的内侧的风换热效率,从而使得云母带在传动过程中,接受稳定高效的冷却换热,且不影响云母带传送,大大降低云母带风冷出现褶皱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水箱的设置,可以缩小换热腔的空腔体积,提高风在换热腔内的换热速率,而且装有冷水的水箱,可以提高换热后的热风的冷却效率,从而可以提高云母带冷却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侧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3为冷却装置正视示意图。
图中:1、侧板;2、第一传动辊;3、第二传动辊;4、吸热带;5、第一引导辊;6、导入辊;7、第二引导辊;8、水箱;9、马达;10、第一循环箱;11、吹风泵;12、水泵;13、第二循环箱;14、换热腔;15、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包括:
侧板1,侧板1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侧板1之间安装有导入辊6、第一引导辊5和第二引导辊7;
吸热带4,吸热带4为闭环结构,吸热带4的内侧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辊2和第二传动辊3,导入辊6、第一引导辊5和第二引导辊7均设置在靠近第二传动辊3的一侧,第一引导辊5的下端面与吸热带4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引导辊7的上端面和吸热带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使云母带从导入辊6绕至第一引导辊5的顶部,再绕至与吸热带4上端面、下端面贴合,再由第二引导辊7的底部绕出;
水箱8,水箱8设置在吸热带4内侧,设置在第一传动辊2和第二传动辊3之间,以使吸热带4与水箱8外壁之间形成换热腔14;
吹风泵11,吹风泵11安装在侧板1的外侧,吹风泵11的吹风端与换热腔14的一侧连通,且相对侧的侧板1上开设有正对与换热腔14的出风口15;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通过设置导入辊6和第一引导辊5,控制云母带贴合吸热带4的上端面,并随着吸热带4传动,通过第二引导辊7的设置,使得云母带从贴合吸热带4的上端面,再贴合吸热带4的下端面,继而继续传送,而吹风泵11对换热腔14进行吹风,提高吸热带4的内侧的风换热效率,从而使得云母带在传动过程中,接受稳定高效的冷却换热,且不影响云母带传送,大大降低云母带风冷出现褶皱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侧板1的外侧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传动辊2或者第二传动辊3转动的马达9,吸热带4为吸热材质。
进一步,吸热带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靠近第一传动辊2的侧端面均与云母带贴合,具体的,从而使得吸热带4的最大可利用面积运动的时间为云母带的换热所需要的的时间。
进一步,水箱8内填充有循环冷水,具体的,水箱8的设置,可以缩小换热腔14的空腔体积,提高风在换热腔14内的换热速率,而且装有冷水的水箱8,可以提高换热后的热风的冷却效率,从而可以提高云母带冷却的均匀性。
进一步,侧板1的一侧安装有水泵12和第二循环箱13,水泵1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循环箱13和水箱8连通,水箱8出水端与第二循环箱13连通,以实现冷水循环。
进一步,侧板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循环箱10,第一循环箱10的进水端与水箱8的出水端连通,第一循环箱10的出水端通过输送管与第二循环箱13连通,第一循环箱10和第二循环箱13的设置,增加冷水的循环路径,实现冷水自散热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板(1),所述侧板(1)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侧板(1)之间安装有导入辊(6)、第一引导辊(5)和第二引导辊(7);
吸热带(4),所述吸热带(4)为闭环结构,所述吸热带(4)的内侧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辊(2)和第二传动辊(3),所述导入辊(6)、第一引导辊(5)和第二引导辊(7)均设置在靠近第二传动辊(3)的一侧,所述第一引导辊(5)的下端面与吸热带(4)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引导辊(7)的上端面和吸热带(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使云母带从导入辊(6)绕至第一引导辊(5)的顶部,再绕至与吸热带(4)上端面、下端面贴合,再由第二引导辊(7)的底部绕出;
水箱(8),所述水箱(8)设置在吸热带(4)内侧,设置在第一传动辊(2)和第二传动辊(3)之间,以使吸热带(4)与水箱(8)外壁之间形成换热腔(14);
吹风泵(11),所述吹风泵(11)安装在侧板(1)的外侧,所述吹风泵(11)的吹风端与换热腔(14)的一侧连通,且相对侧的侧板(1)上开设有正对与换热腔(14)的出风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外侧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传动辊(2)或者第二传动辊(3)转动的马达(9),所述吸热带(4)为吸热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带(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靠近第一传动辊(2)的侧端面均与云母带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内填充有循环冷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一侧安装有水泵(12)和第二循环箱(13),所述水泵(1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循环箱(13)和水箱(8)连通,所述水箱(8)出水端与第二循环箱(1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循环箱(10),所述第一循环箱(10)的进水端与水箱(8)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箱(10)的出水端通过输送管与第二循环箱(13)连通。
CN202122335313.0U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 Active CN216119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5313.0U CN216119741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5313.0U CN216119741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9741U true CN216119741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88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5313.0U Active CN216119741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9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01033A1 (en) Hot Air Circulating System for Printing Press
CN116447846B (zh) 一种特氟龙胶带加工用烘干装置以及烘干方法
CN216119741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云母带用冷却装置
CN212902447U (zh) 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
CN212274409U (zh) 一种袋装食品冷却装置
CN106025429A (zh) 一种电池冷却装置
CN219683192U (zh) 一种风嘴及烘箱
CN219497905U (zh) 一种储能柜电池散热结构
CN207224551U (zh) 一种塑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
CN214841723U (zh) 一种瓦楞纸生产过程余热循环利用设备
CN212978974U (zh) 一种具有热交换机的流延机
CN213353846U (zh) 一种复合机用快速冷却辊
CN212889044U (zh) 一种太阳能背板薄膜电晕处理装置
CN203080015U (zh) 一种退火冷却系统
CN111977937A (zh) 一种耦合内外传热传质的污泥多段低温干燥装置及方法
CN220576439U (zh) 一种bopp薄膜烘干装置
CN213811329U (zh) 一种风冷风箱结构
CN216708065U (zh) 一种pp打包带成型冷却装置
CN213090228U (zh) 一种风冷与冷媒制冷相结合的食品冷却装置
CN210700975U (zh) 三元乙丙密封条生产用背胶机
CN205268047U (zh) 蒸汽发生系统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1309198U (zh) 一种铝塑包装机用辅助降温提速装置
CN216837663U (zh) 一种玻璃风冷装置
CN213810958U (zh) 一种空调风冷循环系统
CN210820850U (zh) 新型温度控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