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9393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9393U
CN216119393U CN202122521676.3U CN202122521676U CN216119393U CN 216119393 U CN216119393 U CN 216119393U CN 202122521676 U CN202122521676 U CN 202122521676U CN 216119393 U CN216119393 U CN 216119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plate
display panel
main body
display device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216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光翔
石磊
杨广卿
崔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216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9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9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939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3086 priority patent/WO202306601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扩散板、背板、第一支撑块,其中,扩散板间隔地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侧;背板包括背板主体以及由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边沿向前弯折凸伸的支撑筋;所述背板主体设于所述扩散板的背侧,所述支撑筋伸置于所述扩散板和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并支撑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第一支撑块,其夹设于所述支撑筋的顶面与所述扩散板的底端边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前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相抵,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后端与所述背板主体的前侧面相抵。如此,优化了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去除了地侧的支撑胶框,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显示装置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液晶显示器和电视机。以电视机为例,随着行业的发展,产品竞争愈发激烈,低成本产品自然会带来较大的竞争优势。
目前市场上的显示装置,通常在显示装置的地侧采用支撑胶框来支撑面板、扩散板及膜片,采用胶框设计必然需要开发相应的模具,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一种显示装置,以优化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去除了地侧的支撑胶框,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扩散板,其间隔地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侧;背板,其包括背板主体以及由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边沿向前弯折凸伸的支撑筋;所述背板主体设于所述扩散板的背侧,所述支撑筋伸置于所述扩散板和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并支撑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第一支撑块,其夹设于所述支撑筋的顶面与所述扩散板的底端边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前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相抵,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后端与所述背板主体的前侧面相抵。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筋包括由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边沿向前凸伸并置于所述扩散板下方的第一支撑部、自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背板主体的一端向下凸伸的第二支撑部、以及自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向前凸伸以与所述显示面板底端相抵的第三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相抵,所述第三支撑部支撑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相抵,并且,所述第二支撑块夹设于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膜片,其固定于所述扩散板背向所述背板主体的一侧;膜片挂耳,其固定于所述背板主体的内侧,且穿设于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膜片之间,以将所述扩散板和所述膜片与所述背板主体锁固。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沿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延伸的前壳,所述背板还包括由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边沿向前延伸并向下凸起的连接筋;所述前壳与所述连接筋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之间具有间隔。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筋为沿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间隔设置的多个,每个所述连接筋与一所述支撑筋相邻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连接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从相邻的所述连接筋之间穿过。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筋呈拱形,所述前壳与所述连接筋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壳包括衔接部以及从所述衔接部的前端向内凸伸的盖合部,所述衔接部与所述连接筋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盖合部与所述支撑筋相抵,并向内超出所述支撑筋及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螺钉,所述衔接部贯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筋的顶部贯穿设有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背板主体的底侧边沿向前弯折凸伸有支撑筋,支撑筋能够支撑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第一支撑块夹设于支撑筋的顶面与扩散板的底端边沿之间,第一支撑块的前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相抵,第一支撑块的后端与背板主体的前侧面相抵。如此,优化了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去除了地侧的支撑胶框,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显示面板;10、柔性电路板;2、扩散板;3、背板;30、背板主体;31、支撑筋;310、第一支撑部;311、第二支撑部;312、第三支撑部;32、第二支撑块;33、连接筋;4、第一支撑块;5、膜片;6、膜片挂耳;7、前壳;70、衔接部;71、盖合部;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相关技术中,通常在显示装置的地侧采用支撑胶框来支撑面板、扩散板及膜片,采用胶框设计必然需要开发相应的模具,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二。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三。
为便于表述,文中以显示装置立放使用时的状态为参考,以显示面板1面向使用者的方向为前方,背向使用者的方向为后方,以向着显示面板1中心的方向为内,背离显示面板1中心的方向为外。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为直下式的入光方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扩散板2、背板3、第一支撑块4。
显示面板1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扩散板2间隔地设于显示面板1的背侧。
背板3包括背板主体30以及由背板主体30的底侧边沿向前弯折凸伸的支撑筋31。
背板主体30为中部内凹形成有凹腔,凹腔的腔壁顶端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有环形凸缘的结构。当然,背板主体30也可以设计成平板状的复合板结构。
支撑筋31伸置于扩散板2和显示面板1的下方,而且,支撑筋31支撑在显示面板1的底端,以限制显示面板1的上下窜动,避免了显示面板1因上下窜动所造成的破裂。
支撑筋31为沿背板主体30底侧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支撑筋31可将显示面板1支撑得更加稳固,不易出现破裂。
背板主体30设于扩散板2的背侧,扩散板2与背板主体30的前侧固定连接,例如,扩散板2与背板主体30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可以理解的,扩散板2的背面通过双面胶粘贴到背板主体30的前侧面。在扩散板2和背板主体30之间均匀布置有多段双面胶,从而将扩散板2和背板主体30牢固粘接,解决了扩散板2朝向显示面板1跳窜的问题。
第一支撑块4夹设于支撑筋31的顶面与扩散板2的底端边沿之间,以限制扩散板2的上下窜动。
第一支撑块4的前端与显示面板1的背面相抵,第一支撑块4的后端与背板主体30的前侧面相抵。第一支撑块4设置在显示面板1与背板主体30之间,第一支撑块4对显示面板1起到了支撑作用,避免了显示面板1底侧向后下榻所导致的折弯破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块4由塑胶材料制成,如聚碳酸酯(英文简称PC),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以及聚乙烯(英文简称PE),使得第一支撑块4具有弹性。第一支撑块4的塑胶材料能够对显示面板1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的包装显示面板1的安全。
再有,第一支撑块4为沿背板主体30底侧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第一支撑块4可使显示面板1受力更加均匀,以对显示面板1起到稳固的支撑。
并且,多个第一支撑块4夹设于支撑筋31的顶面与扩散板2的底端边沿之间,在防止扩散板2的上下窜动同时,使得扩散板2的底端受力更加均匀。
上述显示装置,背板主体30的底侧边沿向前弯折凸伸有支撑筋31,支撑筋31能够支撑在显示面板1的底端;第一支撑块4夹设于支撑筋31的顶面与扩散板2的底端边沿之间,第一支撑块4的前端与显示面板1的背面相抵,第一支撑块4的后端与背板主体30的前侧面相抵。如此,优化了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去除了地侧的支撑胶框,降低了生产成本。
参阅图3所示,支撑筋31包括由背板主体30的底侧边沿向前凸伸并置于扩散板2下方的第一支撑部310、自第一支撑部310远离背板主体30的一端向下凸伸的第二支撑部311、以及自第二支撑部311远离第一支撑部310一端向前凸伸以与显示面板1底端相抵的第三支撑部312,其中,第一支撑部310的顶面与第一支撑块4相抵,第三支撑部312支撑在显示面板1的底端。
由上述第一支撑部310、第二支撑部311、第三支撑部312组成的支撑筋31,整体呈由内向外弯折的Z字型。如此结构的支撑筋31,构造简单实用。当然,支撑筋31还可以设计成包括L字型结构在内的其他结构,只要能起到对显示面板1底端的支撑作用即可。
由背板主体30与支撑筋31构成的背板3由塑料制成,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
参阅图3所示,第二支撑部311与第三支撑部312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块32,第二支撑块32与第二支撑部311相抵,并且,第二支撑块32夹设于第三支撑部312与显示面板1的底端之间。第二支撑块32有效起到了调节的作用,以便于调整对显示面板1底端支撑的位置,从而对显示面板1的底端加以稳定可靠的支撑。
第二支撑块32也是由塑胶材料制成,如聚碳酸酯(英文简称PC),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以及聚乙烯(英文简称PE),使得第二支撑块32具有弹性。由塑胶材料制成的第二支撑块32同样能够对显示面板1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的包装显示面板1的安全。
参阅图2和图3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膜片5和膜片挂耳6,其中,膜片5固定于扩散板2背向背板主体30的一侧。膜片挂耳6固定于背板主体30的内侧,并且膜片挂耳6穿设于扩散板2与膜片5之间,以将扩散板2和膜片5与背板主体30锁固。
膜片5的背面与扩散板2背向背板主体30的侧面通过粘接方式固定,例如,膜片5的背面通过双面胶粘贴到扩散板2背向背板主体30的侧面。再例如,膜片5与扩散板2之间均匀布置有多段双面胶,从而将膜片5与扩散板2牢固粘接,解决了膜片5跳窜的问题,而且还能够防止膜片5受热皱缩。
膜片挂耳6为在背板主体30内侧面均匀间隔排布的多个,以将膜片5牢牢挂稳,解决了膜片5上下窜动易引起显示面板1磨伤的问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膜片挂耳6也可以不均匀间隔分布,只要能够实现将膜片5挂接的功能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背板主体30及其上的支撑筋31、膜片挂耳6由塑料制成,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得,从而完成背板3的制造。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四。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一。
参阅图3并结合图4和图5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沿背板主体30的底侧延伸的前壳7,背板3还包括由背板主体30的底侧边沿向前延伸并向下凸起的连接筋33。前壳7与连接筋33固定连接,并与背板主体30的底侧之间具有间隔。
连接筋33代替了现有相关技术中地侧胶框上的连接结构,前壳7与连接筋33固定连接,连接筋33对前壳7进行支撑,防止组装后前壳7挤压显示面板1。
连接筋33为沿背板主体30的底侧间隔设置的多个,每个连接筋33与一支撑筋31相邻设置。多个连接筋33确保了前壳7与背板3之间的连接稳固。
连接筋33呈拱形,前壳7与连接筋33的顶部固定连接。拱形结构的连接筋33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前壳7与连接筋33连接处的膨胀与收缩。
前壳7包括衔接部70以及从衔接部70的前端向内凸伸的盖合部71,衔接部70与连接筋33的顶部固定连接。盖合部71与支撑筋31相抵,并向内超出支撑筋31及显示面板1的底端,以对显示面板1的底端起到保护作用。
当支撑筋31如前述由背板主体30的底侧边沿向前凸伸并置于扩散板2下方的第一支撑部310、自第一支撑部310远离背板主体30的一端向下凸伸的第二支撑部311、以及自第二支撑部311远离第一支撑部310一端向前凸伸以与显示面板1底端相抵的第三支撑部312组成时,第一支撑部310的顶面与第一支撑块4相抵,第三支撑部312支撑在显示面板1的底端。盖合部71与支撑筋31相抵,并向内超出支撑筋31及显示面板1的底端,以对显示面板1的底端起到保护作用。
显示装置还包括螺钉8,衔接部70贯穿设有通孔,连接筋33的顶部贯穿设有螺纹孔,螺钉8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当连接筋33为沿背板主体30的底侧间隔设置的多个时,每个连接筋33的顶部均贯穿设有螺纹孔,衔接部70贯穿设有与各个螺纹孔一一对应的通孔,螺钉8也为多个,每个螺钉8穿过一通孔与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多个螺钉8确保了前壳7与连接筋33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当然,前壳7还可以采用粘接或铆接的方式与连接筋33固定连接。
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二。
参阅图6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电控模块(图中未示出),电控模块设置于背板主体30的背面。显示面板1的边缘连接有柔性电路板10,柔性电路板10从相邻的连接筋33之间穿过。柔性电路板10从相邻的连接筋33之间穿过后与电控模块电性连接。
相邻的连接筋33之间为柔性电路板10提供了容纳空间,防止了前壳7对柔性电路板10的挤压,避免了柔性电路板10的挤压损伤。
背板主体30及其上的支撑筋31、连接筋33、膜片挂耳6由塑料制成,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得,从而完成背板3的制造。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背板主体30的底侧边沿向前弯折凸伸有支撑筋31,支撑筋31能够支撑在显示面板1的底端;第一支撑块4夹设于支撑筋31的顶面与扩散板2的底端边沿之间,第一支撑块4的前端与显示面板1的背面相抵,第一支撑块4的后端与背板主体30的前侧面相抵。
背板3还包括由背板主体30的底侧边沿向前延伸并向下凸起的连接筋33。前壳7与连接筋33固定连接,并与背板主体30的底侧之间具有间隔。
支撑筋31和连接筋33代替了现有相关技术中地侧胶框上的连接结构,如此,优化了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去除了地侧的支撑胶框,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显示装置,特别是液晶显示器、电视机等的价格优势。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扩散板,其间隔地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侧;
背板,其包括背板主体以及由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边沿向前弯折凸伸的支撑筋;所述背板主体设于所述扩散板的背侧,所述支撑筋伸置于所述扩散板和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并支撑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
第一支撑块,其夹设于所述支撑筋的顶面与所述扩散板的底端边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前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相抵,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后端与所述背板主体的前侧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包括由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边沿向前凸伸并置于所述扩散板下方的第一支撑部、自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背板主体的一端向下凸伸的第二支撑部、以及自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向前凸伸以与所述显示面板底端相抵的第三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相抵,所述第三支撑部支撑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相抵,并且,所述第二支撑块夹设于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膜片,其固定于所述扩散板背向所述背板主体的一侧;
膜片挂耳,其固定于所述背板主体的内侧,且穿设于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膜片之间,以将所述扩散板和所述膜片与所述背板主体锁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沿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延伸的前壳,所述背板还包括由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边沿向前延伸并向下凸起的连接筋;所述前壳与所述连接筋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之间具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为沿所述背板主体的底侧间隔设置的多个,每个所述连接筋与一所述支撑筋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连接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从相邻的所述连接筋之间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呈拱形,所述前壳与所述连接筋的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包括衔接部以及从所述衔接部的前端向内凸伸的盖合部,所述衔接部与所述连接筋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盖合部与所述支撑筋相抵,并向内超出所述支撑筋及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螺钉,所述衔接部贯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筋的顶部贯穿设有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CN202122521676.3U 2021-10-19 2021-10-19 显示装置 Active CN216119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1676.3U CN216119393U (zh) 2021-10-19 2021-10-19 显示装置
PCT/CN2022/123086 WO2023066013A1 (zh) 2021-10-19 2022-09-30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1676.3U CN216119393U (zh) 2021-10-19 2021-10-19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9393U true CN216119393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4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21676.3U Active CN216119393U (zh) 2021-10-19 2021-10-1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93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6013A1 (zh) * 2021-10-19 2023-04-2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6013A1 (zh) * 2021-10-19 2023-04-2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1825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splay panel and a case that covers an edge of the display panel
US792928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769727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216119393U (zh) 显示装置
CN111028682A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20100253874A1 (en) Display device
US894160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detachable touch sensor
TW200811525A (en) Lamp fixing structur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213934477U (zh) 一种金属无边框膜片固定结构
US20110038129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CN215495770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塑胶边框组件及显示设备
CN111766744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8196395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675446B (zh) 曲面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7086054U (zh) 显示装置
CN216450311U (zh) 一种曲面显示模组
CN110673374A (zh) 一种触控屏模组及触控电视机
CN106982339B (zh) 无边框液晶电视
CN211375265U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框体结构
CN210431628U (zh) 一种无边框电视机背板模组
CN217158477U (zh) 电池固定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42689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16119301U (zh) 屏防护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0941603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车载全贴合屏
CN114609817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