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4137U -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4137U
CN216114137U CN202122801483.3U CN202122801483U CN216114137U CN 216114137 U CN216114137 U CN 216114137U CN 202122801483 U CN202122801483 U CN 202122801483U CN 216114137 U CN216114137 U CN 216114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c
cavity
movable
heat exchang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014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恒
黄全利
杜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Taihang Quanli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Taihang Quanli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Taihang Quanli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Taihang Quanli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014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4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4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4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燃烧室包括振动输送架和振动输送槽,振动输送槽安装在振动输送架上并随振动输送架振动,在振动输送槽的侧壁设有静风冷降温机构和/或在振动输送槽下方的振动输送架上设有动风冷降温机构。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室的原有结构上尽量少的改动,只需在振动输送槽的侧壁安装静风冷降温机构,静风冷降温机构不参与振动,在振动输送槽底壁的振动输送架上安装动风冷降温机构,动风冷降温机构参与振动,静风冷降温机构和动风冷降温机构都是采用高速风冷对振动输送槽直接对射式降温,冷风直接冲击到输送槽的外壁上,快速将热量带走,降低输送槽中再生金属的温差。

Description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背景技术
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旧金属又称为再生金属,再生金属再利用需要在燃烧室内加热并输送,加热过程必然需要用到降温,常规使用的降温是水冷降温,具体是在水冷板内设置若干来回折返的水槽,每个水槽的大小一定,通水量受限,而且由于输送槽中再生金属的温度很高,靠近水冷却的部分温度比较低,远离水冷的部分温度很高,使得输送槽中再生金属上层和下层的温度差太大,而且冷却水在水槽中来回折弯降温,与输送槽外壁热交换,在热交换过程中,如果流速太小,水被加热会产生蒸汽,聚集在上方,影响降温效果,而且还会导致水槽中压力变大,存在生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描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采用高速风流,冷风直接冲击到输送槽的外壁上,快速将热量带走,降低输送槽中再生金属的温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包括振动输送架和振动输送槽,振动输送槽安装在振动输送架上并随振动输送架振动,在振动输送槽的侧壁设有静风冷降温机构和/或在振动输送槽下方的振动输送架上设有动风冷降温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更全面的降温,在振动输送槽的两侧均设有静风冷降温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风冷降温机构,包括静风冷箱和静降温支架,静降温支架安装在振动输送槽外,静风冷箱安装在静降温支架上,所述静风冷箱包括静进风腔、静出风腔和静换热腔;静进风腔和静出风腔分别与静换热腔相通;且静进风腔设有至少一个静进风口,静出风腔设有至少一个静出风口;静换热腔与振动输送槽的侧壁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静换热腔与振动输送槽的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因为振动输送槽是振动的,静风冷箱不参与振动,吹到振动输送槽侧壁上的高速风允许从间隙中泄露一些,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做成密封结构,静风冷箱同样不参与振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进风腔与静换热腔的连通处设有导流件,为的就是让冷却风能够更好的吹击到振动输送槽侧壁的各个部分,提高热交换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件为导流板,导流板上布设有导流孔,而且导流孔还是梯形结构,朝向振动输送槽的一端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换热腔朝向振动输送槽侧壁的端部设有静换热口,静换热口与振动输送槽的侧壁对应。静换热口使得风直接吹到振动输送槽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风冷降温机构,包括动风冷箱,动风冷箱放置在振动输送槽下方的振动输送架上,且所述动风冷箱包括动进风腔、动出风腔和动换热腔;动进风腔和动出风腔分别与动换热腔相通;且动进风腔设有至少一个动进风口,动出风腔设有至少一个动出风口;动换热腔与振动输送槽的底壁对应。动风冷箱跟随振动输送架一起振动,对振动输送槽的底壁进行降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设备,减少改动,所述动换热腔由振动输送槽底壁、振动输送架内壁和动进风腔外壁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同样为了减少原有设备的改动,所述动进风口位于振动输送架的检修通道下且动进风口通过穿过检修通道的管道与动进风腔相通;所述动出风口位于振动输送架的检修通道下且动出风口通过穿过检修通道和动进风腔的管道与动换热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冷降温机构,包括静风冷箱和静降温支架,静降温支架安装在振动输送槽外,静风冷箱安装在静降温支架上,所述静风冷箱包括静进风腔、静出风腔和静换热腔;静进风腔和静出风腔分别与静换热腔相通;且静进风腔设有至少一个静进风口,静出风腔设有至少一个静出风口;静换热腔与振动输送槽的侧壁对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结构的风冷降温机构,包括动风冷箱,动风冷箱放置在振动输送槽下方的振动输送架上,且所述动风冷箱包括动进风腔、动出风腔和动换热腔;动进风腔和动出风腔分别与动换热腔相通;且动进风腔设有至少一个动进风口,动出风腔设有至少一个动出风口;动换热腔与振动输送槽的底壁对应;且所述动换热腔由振动输送槽底壁、振动输送架内壁和动进风腔外壁构成。
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室的原有结构上尽量少的改动,只需在振动输送槽的侧壁安装静风冷降温机构,静风冷降温机构不参与振动,在振动输送槽底壁的振动输送架上安装动风冷降温机构,动风冷降温机构参与振动,静风冷降温机构和动风冷降温机构都是采用高速风冷对振动输送槽直接对射式降温,冷风直接冲击到输送槽的外壁上,快速将热量带走,降低输送槽中再生金属的温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静风冷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风冷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如图1所示,包括振动输送架1和振动输送槽2,振动输送槽2安装在振动输送架1上并随振动输送架1振动,在振动输送槽2的侧壁对称设有静风冷降温机构,在振动输送槽2下方的振动输送架1上设有动风冷降温机构。
具体地,所述静风冷降温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静风冷箱3和静降温支架,静降温支架安装在振动输送槽外,静风冷箱安装在静降温支架上,所述静风冷箱3包括静进风腔4、静出风腔5和静换热腔6;静进风腔4和静出风腔5分别与静换热腔6相通;且静进风腔4设有静进风口41,静出风腔5设有静出风口51;所述静换热腔6朝向振动输送槽2侧壁的端部设有静换热口61,静换热口61与振动输送槽2的侧壁对应。静换热口使得风直接吹到振动输送槽侧壁,且静换热腔6与振动输送槽2的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因为振动输送槽是振动的,静风冷箱不参与振动,吹到振动输送槽侧壁上的高速风允许从间隙中泄露一些,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做成密封结构,静风冷箱同样不参与振动。
而为了让冷却风能够更好的吹击到振动输送槽侧壁的各个部分,提高热交换效率所述静进风腔4与静换热腔6的连通处设有导流件7,具体采用导流板,导流板上布设有导流孔,而且导流孔还是梯形结构,朝向振动输送槽的一端大。
所述的动风冷降温机构,如图3所示,包括动风冷箱8,动风冷箱8放置在振动输送槽2下方的振动输送架1上,且所述动风冷箱8包括动进风腔9、动出风腔10和动换热腔11;动进风腔9和动出风腔10分别与动换热腔11相通;且动进风腔9设有至少一个动进风口91,动出风腔10设有至少一个动出风口101;动换热腔11与振动输送槽2的底壁对应。动风冷箱跟随振动输送架一起振动,对振动输送槽的底壁进行降温。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设备,减少改动,所述动换热腔11由振动输送槽2底壁、振动输送架1内壁和动进风腔9外壁构成。
并且所述动进风口91位于振动输送架1的检修通道下且动进风口91通过穿过检修通道的管道与动进风腔9相通;所述动出风口101位于振动输送架1的检修通道下且动出风口101通过穿过检修通道和动进风腔9的管道与动换热腔11相通。
实施例2:
一种风冷降温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静风冷箱3和静降温支架,静降温支架安装在振动输送槽外,静风冷箱安装在静降温支架上,所述静风冷箱3包括静进风腔4、静出风腔5和静换热腔6;静进风腔4和静出风腔5分别与静换热腔6相通;且静进风腔4设有至少一个静进风口41,静出风腔5设有至少一个静出风口51;静换热腔6与振动输送槽2的侧壁对应。
实施例3:
一种风冷降温机构,如图3所示,包括动风冷箱8,动风冷箱8放置在振动输送槽2下方的振动输送架1上,且所述动风冷箱8包括动进风腔9、动出风腔10和动换热腔11;动进风腔9和动出风腔10分别与动换热腔11相通;且动进风腔9设有至少一个动进风口91,动出风腔10设有至少一个动出风口101;动换热腔11与振动输送槽2的底壁对应;且所述动换热腔11由振动输送槽2底壁、振动输送架1内壁和动进风腔9外壁构成。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包括振动输送架(1)和振动输送槽(2),振动输送槽(2)安装在振动输送架(1)上并随振动输送架(1)振动,其特征在于:在振动输送槽(2)的侧壁设有静风冷降温机构和/或在振动输送槽(2)下方的振动输送架(1)上设有动风冷降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风冷降温机构,包括静风冷箱(3)和静降温支架,静降温支架安装在振动输送槽外,静风冷箱安装在静降温支架上,所述静风冷箱(3)包括静进风腔(4)、静出风腔(5)和静换热腔(6);静进风腔(4)和静出风腔(5)分别与静换热腔(6)相通;且静进风腔(4)设有至少一个静进风口(41),静出风腔(5)设有至少一个静出风口(51);静换热腔(6)与振动输送槽(2)的侧壁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其特征在于:静换热腔(6)与振动输送槽(2)的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进风腔(4)与静换热腔(6)的连通处设有导流件(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换热腔(6)朝向振动输送槽(2)侧壁的端部设有静换热口(61),静换热口(61)与振动输送槽(2)的侧壁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风冷降温机构,包括动风冷箱(8),动风冷箱(8)放置在振动输送槽(2)下方的振动输送架(1)上,且所述动风冷箱(8)包括动进风腔(9)、动出风腔(10)和动换热腔(11);动进风腔(9)和动出风腔(10)分别与动换热腔(11)相通;且动进风腔(9)设有至少一个动进风口(91),动出风腔(10)设有至少一个动出风口(101);动换热腔(11)与振动输送槽(2)的底壁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换热腔(11)由振动输送槽(2)底壁、振动输送架(1)内壁和动进风腔(9)外壁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进风口(91)位于振动输送架(1)的检修通道下且动进风口(91)通过穿过检修通道的管道与动进风腔(9)相通;所述动出风口(101)位于振动输送架(1)的检修通道下且动出风口(101)通过穿过检修通道和动进风腔(9)的管道与动换热腔(11)相通。
9.一种风冷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风冷箱(3)和静降温支架,静降温支架安装在振动输送槽外,静风冷箱安装在静降温支架上,所述静风冷箱(3)包括静进风腔(4)、静出风腔(5)和静换热腔(6);静进风腔(4)和静出风腔(5)分别与静换热腔(6)相通;且静进风腔(4)设有至少一个静进风口(41),静出风腔(5)设有至少一个静出风口(51);静换热腔(6)与振动输送槽(2)的侧壁对应。
10.一种风冷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风冷箱(8),动风冷箱(8)放置在振动输送槽(2)下方的振动输送架(1)上,且所述动风冷箱(8)包括动进风腔(9)、动出风腔(10)和动换热腔(11);动进风腔(9)和动出风腔(10)分别与动换热腔(11)相通;且动进风腔(9)设有至少一个动进风口(91),动出风腔(10)设有至少一个动出风口(101);动换热腔(11)与振动输送槽(2)的底壁对应;且所述动换热腔(11)由振动输送槽(2)底壁、振动输送架(1)内壁和动进风腔(9)外壁构成。
CN202122801483.3U 2021-11-16 2021-11-16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Active CN216114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1483.3U CN216114137U (zh) 2021-11-16 2021-11-16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1483.3U CN216114137U (zh) 2021-11-16 2021-11-16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4137U true CN216114137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6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01483.3U Active CN216114137U (zh) 2021-11-16 2021-11-16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41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967A (zh) * 2021-11-16 2022-01-07 河南太行全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967A (zh) * 2021-11-16 2022-01-07 河南太行全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55948U (zh) 一种铸件加工用快速冷却铸件装置
CN216114137U (zh)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CN214834961U (zh) 一种用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装置
CN113898967A (zh) 具有高速风冷降温的再生金属燃烧室及风冷降温机构
CN211564454U (zh) 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1101478U (zh) 一种铸钢用连铸结晶器
CN210970339U (zh) 一种印花机冷却装置
CN218992031U (zh) 破碎机液压油的散热装置
CN208628387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钢水铸造模具
CN207077697U (zh) 一种有隔热板的高温塑料模具
CN212884840U (zh) 一种消失模铸造用砂库的降温装置
CN209393815U (zh) 一种汽车过滤网生产用的具有自冷功能的模具
CN211823391U (zh) 一种用于生产有机硅的快速降温装置
CN210880493U (zh) 一种工业用吹膜机冷却装置
CN208341706U (zh) 一种用于铜铸件冷却的均匀成型装置
CN217528929U (zh) 一种流速均匀的热冲压模具冷却装置
CN214172664U (zh) 一种高温砂复合冷却装置
CN217777768U (zh) 一种单层附膜薄膜吹塑机
CN212215474U (zh) 一种新型降温分液装置
CN214557151U (zh) 一种水冷式冷却床
CN208427693U (zh) 一种铸造模具砂土循环再利用的冷却装置
CN109332634A (zh) 一种半固态立式压铸机
CN219381395U (zh) 一种路由器外壳快速成型模具
CN222465139U (zh) 一种数据中心散热系统
CN220582911U (zh) 一种冷却辊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