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1978U - 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1978U
CN216111978U CN202122689494.7U CN202122689494U CN216111978U CN 216111978 U CN216111978 U CN 216111978U CN 202122689494 U CN202122689494 U CN 202122689494U CN 216111978 U CN216111978 U CN 2161119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 gear
output shaft
contact patch
wind power
annular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894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伟
沙杰
李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Chuangzhi Wind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Chuangzhi Wind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Chuangzhi Wind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Chuangzhi Wind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894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19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19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19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包括环形齿条以及若干组轴承,所述环形齿条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壳体,两组壳体的内侧设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的内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靠近太阳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环,且在卡环的左侧连接有卡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转轴表面设置卡环,可以让太阳轮安装在转轴表面时不会发生偏移,增加太阳轮的浮动效果,解决了太阳轮与行星轮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接触不良导致的偏载故障;通过在转轴的末端连接有输出轴以及安装座,并将输出轴连接在行星架的表面,在行星轮转动时可以带动输出轴转动,能够提高输出轴的扭矩,能够带动更大的发电机组,同时利用安装座可以让输出轴转动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齿轮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在风力发电机中,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平稳性是其共同目标。
而风电齿轮箱中使用的是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传动具有承载能力高、速比大等优点,为保证均载效果,行星传动中至少需要有一个浮动件,以此来平衡多个行星齿轮传递的载荷,但是在太阳轮转动时会出现太阳轮与行星轮由于接触不良导致的偏载故障,为此,提出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包括环形齿条以及若干组轴承,所述环形齿条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壳体,两组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的内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靠近太阳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环,且在卡环的左侧连接有卡座,卡环的右侧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连接有输出轴。
优选的,所述壳体通过连接螺栓与环形齿条连接,且壳体与环形齿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太阳轮卡接在转轴的表面,且在转轴的表面设有凸起,在太阳轮的内侧对应凸起连接处开设有凹槽,凸起与凹槽相适应,所述卡环通过限位槽卡接在转轴的表面,且两侧的卡环均与太阳轮贴合。
优选的,所述卡座套接在转轴的表面,且卡座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侧,并在连接处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卡座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太阳轮的表面呈等间距设置有三组行星轮,且行星轮与太阳轮以及环形齿条啮合,所述行星轮的两侧表面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为等边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轴贯穿于行星架,并延伸至输出轴的内侧,且转轴与输出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在行星架的表面,且相对于行星架的延伸至安装座的内部,并从安装座的内部贯穿至外侧,所述输出轴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的表面,并在安装座的左侧设有延伸结构,且延伸结构卡嵌在壳体的内侧,在延伸结构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转轴表面设置卡环,可以让太阳轮安装在转轴表面时不会发生偏移,增加太阳轮的浮动效果,解决了太阳轮与行星轮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接触不良导致的偏载故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转轴的末端连接有输出轴以及安装座,并将输出轴连接在行星架的表面,在行星轮转动时可以带动输出轴转动,能够提高输出轴的扭矩,能够带动更大的发电机组,同时利用安装座可以让输出轴转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中转轴与输出轴的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中转轴与输出轴的连接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中转轴与输出轴的连接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环形齿条;2、壳体;3、太阳轮;4、行星轮;5、行星架;6、转轴;7、卡环;8、卡座;9、输出轴;10、安装座;1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包括环形齿条1以及若干组轴承11,通过轴承11可以减小摩擦,能够延长太阳轮3的使用寿命,环形齿条1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壳体2,壳体2通过连接螺栓与环形齿条1连接,且壳体2与环形齿条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可以对太阳轮3与行星轮4进行保护,而且可以防止壳体2内部的润滑油溢出,两组壳体2的内侧设有太阳轮3,太阳轮3的表面呈等间距设置有三组行星轮4,且行星轮4与太阳轮3以及环形齿条1啮合,行星轮4的两侧表面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行星架5,行星架5为等边三角形结构,能够实现行星架5与行星轮4一起转动。
太阳轮3的内侧连接有转轴6,通过转轴6可以对动力进行传递,太阳轮3卡接在转轴6的表面,且在转轴6的表面设有凸起,在太阳轮3的内侧对应凸起连接处开设有凹槽,凸起与凹槽相适应,可以防止太阳轮3在转轴6表面产生相对滑动,转轴6的表面靠近太阳轮3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环7,能够对太阳轮3起到限制作用,防止太阳轮3沿转轴6表面滑动而导致咬合不均匀,卡环7通过限位槽卡接在转轴6的表面,且两侧的卡环7均与太阳轮3贴合,且在卡环7的左侧连接有卡座8,对转轴6起到限制作用,防止转轴6从壳体2内滑出,卡座8套接在转轴6的表面,且卡座8的一端延伸至壳体2的内侧,并在连接处连接有密封圈,卡座8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2的表面,增加密封性。
卡环7的右侧连接有安装座10,安装座10的内部连接有输出轴9,转轴6贯穿于行星架5,并延伸至输出轴9的内侧,且转轴6与输出轴9通过轴承11转动连接,输出轴9通过螺栓连接在行星架5的表面,且相对于行星架5的一侧延伸至安装座10的内部,并从安装座10的内部贯穿至外侧,输出轴9与安装座10之间通过轴承11转动连接,可以提高输出轴9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安装座10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2的表面,并在安装座10的左侧设有延伸结构,且延伸结构卡嵌在壳体2的内侧,在延伸结构与壳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当需要使用该结构时,先将一侧的壳体2安装在环形齿条1的表面,之后再将转轴6安装在环形齿条1内,同时将太阳轮3通过卡环7固定在转轴6的表面,然后将行星轮4安装在太阳轮3与环形齿条1之间,并通过行星架5将其固定,之后将输出轴9套在转轴6的表面,并利用螺栓将输出轴9安装在行星架5的表面,同时向环形齿条1内注入润滑油,再将另一组壳体2安装在环形齿条1的表面,通过将太阳轮3固定安装在转轴6的表面,由转轴6带动太阳轮3转动,在齿轮的啮合下让行星轮4沿太阳轮3的表面与环形齿条1的内侧转动,从而带动行星轮4表面的行星架5一起转动,从而驱动输出轴9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包括环形齿条(1)以及若干组轴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齿条(1)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壳体(2),两组所述壳体(2)的内侧设有太阳轮(3),所述太阳轮(3)的内侧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表面靠近太阳轮(3)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环(7),且在卡环(7)的左侧连接有卡座(8),卡环(7)的右侧连接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的内部连接有输出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通过连接螺栓与环形齿条(1)连接,且壳体(2)与环形齿条(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3)卡接在转轴(6)的表面,且在转轴(6)的表面设有凸起,在太阳轮(3)的内侧对应凸起连接处开设有凹槽,凸起与凹槽相适应,所述卡环(7)通过限位槽卡接在转轴(6)的表面,且两侧的卡环(7)均与太阳轮(3)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8)套接在转轴(6)的表面,且卡座(8)的一端延伸至壳体(2)的内侧,并在连接处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卡座(8)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2)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3)的表面呈等间距设置有三组行星轮(4),且行星轮(4)与太阳轮(3)以及环形齿条(1)啮合,所述行星轮(4)的两侧表面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行星架(5),所述行星架(5)为等边三角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贯穿于行星架(5),并延伸至输出轴(9)的内侧,且转轴(6)与输出轴(9)通过轴承(1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9)通过螺栓连接在行星架(5)的表面,且相对于行星架(5)的延伸至安装座(10)的内部,并从安装座(10)的内部贯穿至外侧,所述输出轴(9)与安装座(10)之间通过轴承(11)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2)的表面,并在安装座(10)的左侧设有延伸结构,且延伸结构卡嵌在壳体(2)的内侧,在延伸结构与壳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CN202122689494.7U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 Active CN2161119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9494.7U CN216111978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9494.7U CN216111978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1978U true CN216111978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89494.7U Active CN216111978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19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6214A (zh) * 2022-09-19 2022-12-23 芜湖强超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透水砖的铺装设备及其铺装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6214A (zh) * 2022-09-19 2022-12-23 芜湖强超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透水砖的铺装设备及其铺装工艺
CN115506214B (zh) * 2022-09-19 2023-12-15 芜湖强超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透水砖的铺装设备及其铺装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03051U (zh) 风浪混合动力发电转换装置
CN100389277C (zh) 风电用组合式行星架
CN1997825A (zh) 具有完全整合的机械单元的风力发电站
CN101191532A (zh) 混合驱动型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103047094B (zh) 大功率高速风力发电机用主传动增速齿轮箱
CN216111978U (zh) 一种有效解决风电齿轮箱太阳轮接触斑的结构
CN203686002U (zh) 差动式紧凑型半直驱风电齿轮箱
CN201381944Y (zh) 风力发电变桨减速齿轮箱
CN202040282U (zh) 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用增速齿轮箱
CN203114537U (zh) 动力传输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风力涡轮机
CN202579059U (zh) 大功率离岸型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101349251A (zh) 适用于自然风能和太阳能热气流风能互补风力发电系统的齿轮箱
CN201125987Y (zh) 混合驱动型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201126005Y (zh) 下风向型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211852684U (zh) 一种紧凑型半直驱风电齿轮箱功率分流传动结构
CN109386434B (zh) 一种紧凑型半直驱风电齿轮箱多轴功率分流传动结构
CN2649869Y (zh) 行星传动风力发电增速箱
CN214311457U (zh)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及光伏跟踪系统
CN203248322U (zh) 一种半直驱风电传动系统
CN216241287U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
CN216589788U (zh) 一种齿轮传动结构
US20130294916A1 (en) Inverted Tooth Silent Drive Chain for Wind Turbine Powertrain Applications
CN201386628Y (zh) 风力发电齿轮增速箱
CN201367989Y (zh) 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204612215U (zh) 一种用于塔式太阳能热电站的定日镜方位转角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