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6637U - 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6637U
CN216106637U CN202121337504.4U CN202121337504U CN216106637U CN 216106637 U CN216106637 U CN 216106637U CN 202121337504 U CN202121337504 U CN 202121337504U CN 216106637 U CN216106637 U CN 216106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glass
optical
glass
seal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75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宇
陆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 Net Technologies Shenzhe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 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 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O 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75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6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6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6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光学玻璃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设置有光学膜层,光学膜层为光学增透膜,防潮解封装装置还包括密封壳体,且光学玻璃封装入密封壳体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光学玻璃上设置光学膜层,可以让光学玻璃的表面与外部的空气进行隔绝,降低光学玻璃潮解的可能性,而且将光学玻璃以及光学膜层均置于密封壳体中,可以进一步降低光学玻璃潮解的可能性;同时,为了避免光学玻璃置于密封壳体中会导致光学玻璃的光学性能受到影响,光学膜层也可以增强光学玻璃的性能表现。

Description

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光学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光通信行业里的器件通常采用有源电路,光电芯片,光学玻璃材料来处理信号,以满足应用需求,这种信号处理通常将光信号在器件内部传输,而这种信号传输处理一般都会用到光学玻璃材料来帮助传输。
目前,在光通信领域采用的光学玻璃材料一般为K9系列光学玻璃,即采用K9料制成的玻璃,也会采用其它性质相似的光学玻璃。
现有技术中,光学玻璃材料存在发生潮解的情况,光学玻璃潮解后其性能会大大下降,甚至失去原有的信号传输功能,因此需要对使用中的光学玻璃进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易潮解玻璃材料的防水性差,使用过程中保护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应用在易潮解的光学玻璃上,所述光学玻璃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设置有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为光学增透膜,所述防潮解封装装置还包括密封壳体,且所述光学玻璃封装入所述密封壳体中。
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壳体中充有干空气以保护所述光学玻璃被潮解。
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壳体中充有惰性气体以保护所述光学玻璃。
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壳体中真空设置。
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壳体的全部或部分区域为透明材质。
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壳体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镀有所述光学增透膜。
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光学玻璃与所述密封壳体的内侧面通过粘贴层固定。
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壳体的内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光学玻璃嵌入所述凹槽以固定,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具有摩擦纹,所述光学玻璃嵌入到所述凹槽时候,所述摩擦纹阻碍所述光学玻璃移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玻璃加工系统,用于加工如上所述的防潮解封装装置,所述加工系统包括基座、上膜装置、封装装置及密封装置,所述上膜装置、封装装置以及密封装置均设于基座上,且所述上膜装置上膜,所述封装装置封装所述壳体,所述密封装置密封所述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通过在光学玻璃上设置光学膜层,可以让光学玻璃的表面与外部的空气进行隔绝,降低光学玻璃潮解的可能性,而且将光学玻璃以及光学膜层均置于密封壳体中,可以进一步降低光学玻璃潮解的可能性;同时,为了避免光学玻璃置于密封壳体中会导致光学玻璃的光学性能受到影响,光学膜层也可以增强光学玻璃的性能表现。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潮解封装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潮解封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玻璃加工系统的组件连接示意图。
以下是各附图的物件对应的标记符号:
防潮解封装装置1;
加工装置2;
光学玻璃30;
光学膜层20;
密封壳体10;
无水气体40。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1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1,应用在易潮解的光学玻璃30上,光学玻璃30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设置有光学膜层20,光学膜层20为光学增透膜,防潮解封装装置1还包括密封壳体10,且光学玻璃30封装入密封壳体10中;通过在光学玻璃30上设置光学膜层20,可以让光学玻璃30的表面与外部的空气进行隔绝,降低光学玻璃30潮解的可能性,而且将光学玻璃30以及光学膜层 20均置于密封壳体10中,可以进一步降低光学玻璃30潮解的可能性;同时,为了避免光学玻璃30置于密封壳体10中会导致光学玻璃30的光学性能受到影响,光学膜层20也可以增强光学玻璃30的性能表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光学玻璃30为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能改变紫外、可见或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的玻璃。狭义的光学玻璃30是指无色光学玻璃30;广义的光学玻璃30还包括有色光学玻璃30、激光玻璃等,是一种用于制造光学仪器或机械系统的透镜、棱镜、反射镜、窗口等的玻璃材料,其中,光学玻璃30中存在潮解的特性,因而需要对使用中的光学玻璃30 进行保护。
具体地,如图1所示,光学玻璃30的一面上设置光学膜层20,光学膜层20覆盖于光学玻璃30材料的表面上,且通过粘合胶水或粘合层与光学玻璃30 材料进行贴合,从而在光学玻璃30上固定光学膜层20,进而提高光学玻璃30 的光学性能,例如,采用光学增透膜的时候,可以增强光学玻璃30的光学增透性能。
本实施例中,密封壳体10中充有干空气40以保护光学玻璃30被潮解;通过在密封壳体10中设置无水气体40,气体可以包围光学玻璃30,进而保护光学玻璃30的表面,使其不会与水汽接触,杜绝光学玻璃30的表面与水接触后发生潮解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器件内部的干燥及防止外界不利条件对器件内部的影响腐蚀,确保器件内部在很长的生命周期里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密封壳体10中充有惰性气体以保护光学玻璃30;通过在密封壳体10中充入惰性气体,除了杜绝水分与光学玻璃30的表面接触导致其潮解的可能性外,再进一步降低了光学玻璃30的表面与空气中的成分接触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可能性,从而对光学玻璃30起到更好的保护。
本实施例中,密封壳体10中真空设置,通过将密封壳体设置为真空,可以保护光学玻璃不受影响。
本实施例中,密封壳体10全部或部分区域为透明材质;通过设置密封壳体10全部或部分区域为透明材质,这样可以避免放置在密封壳体10中的光学玻璃30不会因为密封壳体10的不透光的原因导致无法正常运作,而且密封壳体10全部或部分区域为透明材质也方便维修人员在检查问题的时候更直观地检查哪一段的光学玻璃30出了问题。
本实施例中,密封壳体10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镀有光学增透膜20;通过在密封壳体10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也设置光学增透膜,可以提高密封壳体10的表面通透性能,进而提高位于密封壳体10内部的光学玻璃30的性能,最终提高光学器件的整体性能,十分方便。
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20涂覆设置于光学玻璃30上,可以理解的是,光学膜层20应用于镜子(增加反射)或光学表面的减反射(降低反射)以及光学滤光镜(根据波长改变反射)的生产,区别在于是具有金属层的光学系统还是基于介电层的光学系统,其中光学膜层20与光学玻璃30的连接是通过涂覆进行连接的,例如金属膜层是通过电泳与光学玻璃30的表面进行连接的。
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20为光学增透膜;通过设置光学膜层20为光学增透膜,可以提高光学玻璃30的使用效果,进而提高光学器件的整体性能,从而提高使用效益。
本实施例中,光学玻璃30与密封壳体10的内侧面通过粘贴层固定;通过密封壳体10的内侧面固定光学玻璃30,这样可以防止光学玻璃30在密封壳体10中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提高光学玻璃30的使用效果,而且可以降低光学玻璃30出现故障的频率。
本实施例中,光学玻璃30背离光学膜层20的一面与密封壳体10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将光学玻璃30背离光学膜层20的一面与密封壳体10的内侧面进行固定连接,避免光学膜层20与密封壳体10的内侧面接触,进而提高光学玻璃30的使用性能,而且由于光学玻璃30背离光学膜层20的一面上不具有光学膜层20,因此通过将光学玻璃30没有光学膜层20的一面与密封壳体10 的内侧面连接,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光学玻璃30的使用寿命。
未在附图中显示的还有,密封壳体10的内侧面上设有凹槽,光学玻璃30 嵌入凹槽以固定;通过在密封壳体10的内侧面上设置凹槽,光学玻璃30可以直接嵌入到凹槽从而固定,而不需要通过胶水等方式固定光学玻璃30,提高了安装效率又能固定光学玻璃30。
未在附图中显示的还有,凹槽的槽壁上具有摩擦纹,光学玻璃30嵌入到凹槽时候,摩擦纹阻碍光学玻璃30移动;通过凹槽的槽壁上有摩擦纹,这样光学玻璃30嵌入到凹槽的时候,可以进一步固定光学玻璃30,从而提高光学玻璃30在密封壳体10中的稳定性,十分方便。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学玻璃30封装系统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光学玻璃30封装系统,用于加工如上所述的防潮解封装装置,加工系统包括基座2、上膜装置、封装装置及密封装置,上膜装置、封装装置以及密封装置均设于基座上,且上膜装置上膜,封装装置封装壳体,密封装置密封壳体,从而对光学玻璃30进行保护,十分方便。
此外,以上内容中所标注的第一、第二等序列名词并非是限定物体之间的先后顺序,仅用作标识性用语,具体的物体布置位置以及空间关系受文本中的方位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应用在易潮解的光学玻璃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设置有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为光学增透膜,所述防潮解封装装置还包括密封壳体,且所述光学玻璃封装入所述密封壳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中充有干空气以保护所述光学玻璃被潮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中充有惰性气体以保护所述光学玻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中真空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的全部或部分区域为透明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镀有所述光学增透膜。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与所述密封壳体的内侧面通过粘贴层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的内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光学玻璃嵌入所述凹槽以固定,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具有摩擦纹,所述光学玻璃嵌入到所述凹槽时,所述摩擦纹阻碍所述光学玻璃移动。
9.一种光学玻璃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加工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防潮解封装装置,所述加工系统包括基座、上膜装置、封装装置及密封装置,所述上膜装置、封装装置以及密封装置均设于基座上,且所述上膜装置上膜,所述封装装置封装所述密封壳体,所述密封装置密封所述密封壳体。
CN202121337504.4U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 Active CN216106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7504.4U CN216106637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7504.4U CN216106637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6637U true CN216106637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0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7504.4U Active CN216106637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6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4310B2 (en) Waferscale package system
CN214373107U (zh) 气压传感器及电子设备
US20070023608A1 (en) Image sensor chip package
CN104345418A (zh) 用于光学器件的柔性气密封装
CN110265281B (zh) 一种基于微通道板结构的光电倍增管的防水封装
CN110582046B (zh) 一种防水传感器封装、传感器及电子设备
US20140346623A1 (en) Film-Covered Open-Cavity Sensor Package
JP2009088435A (ja) フォトリフレ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6106637U (zh) 一种防潮解封装装置及光学玻璃加工系统
JP2005328028A (ja) 光学装置のパッケージ構造体及び同パッケージ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0470847C (zh) 影像感测芯片封装装置
JPH0485859A (ja) 気密封止パッケージおよび接合部材
JP2007139517A (ja) 圧力センサ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圧力センサ及び圧力センサの実装方法
WO2021109303A1 (zh) 防水防尘压力传感器及其加工方法
JP6529431B2 (ja) 光学素子パッケージ
WO2022156032A1 (zh) 感光芯片及封装结构与其制造方法、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9248158U (zh) 一种保护罩及保护结构
JPS61214566A (ja) 半導体光センサ装置
CN219320535U (zh) 一种封装壳体
CN216284088U (zh) 压力传感器
CN218447868U (zh) 一种封装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6925890U (zh) 防水气压计
CN214756580U (zh) 安防摄像头
WO2023246356A1 (zh) 一种光器件、光通信设备及光交换系统
CN219122464U (zh) 一种光模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35, Cuijing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Ona Technology (Shenzhe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35, Cuijing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O-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