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4163U - 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4163U
CN216104163U CN202122658566.1U CN202122658566U CN216104163U CN 216104163 U CN216104163 U CN 216104163U CN 202122658566 U CN202122658566 U CN 202122658566U CN 216104163 U CN216104163 U CN 216104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veyor
transition
roller
transi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85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影
谢成豪
任昱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6585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4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4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4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包括过渡装置架、托辊支承架、两个托辊、主动滚筒、过渡输送带、轴承座、圆带轮和小圆带;过渡装置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扇形转弯输送机两侧的转弯机机架之间;托辊两端分别安装于过渡装置架的两端;主动滚筒位于托辊下方,主动滚筒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于过渡装置架和转弯机机架;过渡输送带环绕在主动滚筒和两个托辊外侧;主动滚筒一侧的轴伸出转弯机机架,伸出一端安装有圆带轮;锥形滚筒一侧伸出转弯机机架,伸出一端安装有圆带轮,小圆带环绕在圆带轮与圆带轮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拆卸,且借助于转弯机的动力完成运转,不需要加另外的驱动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输送机连接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扇形转弯机在自动化皮带机生产线上起过渡作用,常用于两个方向成 90度或180度的皮带输送机的联接。可按半径大小把皮带做成扇形来实现转弯,为了保证扇形皮带具有足够的张力,滚筒直径一般不小于50mm。由于皮带在转弯运行过程中,沿半径方向上皮带各点的速度不一致,因此驱动滚筒不是传统的圆柱形滚筒,而是锥形滚筒。锥形滚筒的大端直径较大,使两条皮带输送机之间皮带支承点的距离较远,在输送小型物体如手机壳、瓶盖等,容易在两条皮带机对接处出现撒料或物料堆积现象。现有解决这种现象的技术是在直线皮带输送机上应用比较普遍,一般采用刀口型皮带输送机,既皮带机输送机采用中间驱动,皮带机两端采用与刀口相似的5~10mm钢板代替滚筒,使两条皮带机输送机对接处皮带支承点距离尽可能的小。
现有技术只解决了直线皮带机输送机输送小型物体时在皮带机对接处的撒料与物料堆积问题,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皮带机的制造成本加大,刀口皮带机只能采用中间驱动,增加了滚筒的数量,同时刀口端一般采用5~10mm钢板制作,端部圆弧加工较麻烦;二是输送带失效率上升,因为皮带厚度不同,所能弯曲的最小半径也不同,刀口端使输送带弯曲半径远远小于最小弯曲半径,使输送带所受的弯曲应力加大;三是设备的故障率上升:因为刀口皮带机两端采用的是钢板而不是滚筒,使原来的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使摩擦力大大提高,皮带运行所需的张紧力也随之提高,输送带打滑的机率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所述过渡装置位于扇形转弯输送机的锥形滚筒的外侧;包括过渡装置架、托辊支承架、两个托辊、主动滚筒、过渡输送带、轴承座、圆带轮和小圆带;
所述过渡装置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两侧的转弯机机架之间;所述托辊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托辊支承架固定安装于所述过渡装置架的两端;所述托辊的上面母线与所述锥形滚筒上母线平齐;所述主动滚筒位于所述托辊下方,所述主动滚筒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轴承座安装于所述过渡装置架和所述转弯机机架;所述过渡输送带环绕在所述主动滚筒和两个所述托辊外侧;
所述主动滚筒靠近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圆心一侧的轴伸出所述转弯机机架,伸出一端安装有所述圆带轮;所述锥形滚筒滚筒直径较小的一侧朝向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圆心且伸出所述转弯机机架,伸出一端安装有圆带轮,所述锥形滚筒另一端安装有链轮,所述小圆带环绕在所述圆带轮与所述圆带轮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装置架2为由钢板折制而成的U型架,所述U型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两侧的转弯机机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的输送带与所述过渡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托辊直径为
Figure BDA0003334147790000021
两个所述托辊的间距为5~10mm,所述托辊的托辊轴直径为
Figure BDA0003334147790000022
两端铣扁,安装在所述托辊支承架的U 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弯机机架与所述过渡装置架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轴承座的U型孔。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输送带内侧焊接有防偏导条,材质与所述过渡输送带相同。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可拆卸,当生产线输送大型物体时,可把过渡装置卸下来;过渡装置安装在转弯输送机上,借助于转弯机的动力完成运转,不需要加另外的驱动装置;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渡装置的转弯输送机,不但可以用在输送大型物体的输送线上,也可用在输送小型物体的输送线上,不受生产线转型的影响。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皮带输送机连接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主动滚筒、锥形滚筒和托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所述输送带防偏装置与托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转弯机机架;2、过渡装置架;3、托辊支承架;4、托辊;5、主动滚筒;6、过渡输送带;7、轴承座;8、轴承座;9、链轮;10、锥形滚筒;11、轴承座;12、圆带轮;13、小圆带;14、圆带轮;15、防偏导条; 16、U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包括过渡装置架2、托辊支承架3、托辊4、主动滚筒5、过渡输送带6、轴承座7、圆带轮14和小圆带12;
所述过渡装置位于扇形转弯输送机的锥形滚筒10的外侧;所述过渡装置架2为由3mm钢板折制而成的U型架,U型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于扇形转弯输送机两侧的转弯机机架1之间;
在扇形转弯输送机中,所述锥形滚筒10是驱动滚筒,安装在扇形转弯输送机两侧的转弯机机架1之间,在扇形转弯输送机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锥形滚筒10,扇形转弯输送机的输送带绕在两个所述锥形滚筒10之间,在所述锥形滚筒10带动下进行运转;所述锥形滚筒10安装时,上面母线是与扇形转弯输送机安装基准平行的,外侧母线与输送方向垂直,即滚筒轴成一个空间角度;
两个所述托辊4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托辊支承架3固定安装于所述过渡装置架2的两端;所述托辊4的上面母线与所述锥形滚筒10上母线平齐;所述主动滚筒5位于所述托辊4下方,所述主动滚筒5表面进行滚压加工,所述主动滚筒5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轴承座7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过渡装置架2 和所述转弯机机架1;所述过渡输送带6为环形,也起到输送物料的作用;所述过渡输送带6环绕在所述主动滚筒5和两个所述托辊4外侧;
所述主动滚筒5靠近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圆心一侧的轴伸出所述转弯机机架1,伸出一端安装有所述圆带轮14;所述锥形滚筒10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8与轴承座11安装于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两侧的转弯机机架1之间,滚筒直径较小的一侧朝向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圆心且伸出所述转弯机机架1,伸出一端安装有圆带轮13,所述锥形滚筒10另一端安装有链轮9,所述小圆带 12环绕在所述圆带轮13与所述圆带轮14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的输送带与所述过渡输送带6之间的间距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托辊4直径为
Figure BDA0003334147790000061
两个所述托辊4的间距为5~ 10mm,所述托辊4的托辊轴直径为
Figure BDA0003334147790000062
两端铣扁,安装在所述托辊支承架3的U形槽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转弯机机架1与所述过渡装置架2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轴承座7的U型孔16,方便所述主动滚筒5的安装于拆卸。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过渡输送带6内侧焊接有防偏导条15,材质与所述过渡输送带6相同;所述防偏导条15能够沿着所述托辊4与所述主动滚筒5外边缘运转,起防偏作用。
工作时,扇形转弯输送机的驱动装置通过链轮、链条带动所述链轮9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锥形滚筒10和所述圆带轮13转动,通过所述小圆带12带动所述圆带轮14转动,然后所述主动滚筒5随之转动,带动环绕在所述主动滚筒5与所述托辊4上的所述过渡输送带6反复循环运转,从而顺利地把物料从扇形转弯输送机输送到另外一个输送设备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置位于扇形转弯输送机的锥形滚筒的外侧;包括过渡装置架、托辊支承架、两个托辊、主动滚筒、过渡输送带、轴承座、圆带轮和小圆带;
所述过渡装置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两侧的转弯机机架之间;所述托辊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托辊支承架固定安装于所述过渡装置架的两端;所述托辊的上面母线与所述锥形滚筒上母线平齐;所述主动滚筒位于所述托辊下方,所述主动滚筒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轴承座安装于所述过渡装置架和所述转弯机机架;所述过渡输送带环绕在所述主动滚筒和两个所述托辊外侧;
所述主动滚筒靠近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圆心一侧的轴伸出所述转弯机机架,伸出一端安装有所述圆带轮;所述锥形滚筒滚筒直径较小的一侧朝向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圆心且伸出所述转弯机机架,伸出一端安装有圆带轮,所述锥形滚筒另一端安装有链轮,所述小圆带环绕在所述圆带轮与所述圆带轮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置架(2)为由钢板折制而成的U型架,所述U型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两侧的转弯机机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转弯输送机的输送带与所述过渡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为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直径为
Figure FDA0003334147780000011
两个所述托辊的间距为5~10mm,所述托辊的托辊轴直径为
Figure FDA0003334147780000012
两端铣扁,安装在所述托辊支承架的U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机机架与所述过渡装置架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轴承座的U型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输送带内侧焊接有防偏导条,材质与所述过渡输送带相同。
CN202122658566.1U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 Active CN216104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8566.1U CN216104163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8566.1U CN216104163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4163U true CN216104163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2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8566.1U Active CN216104163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4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04261A5 (zh)
CN209922175U (zh) 一种缝隙紧密的输送结构
CN212197101U (zh) 一种靠边辊道机
US2622720A (en) Roller conveyer
CN216104163U (zh) 一种新型扇形转弯输送机过渡装置
US4355714A (en) Bucket elevator
CN205221809U (zh) 悬臂式液压升降皮带双向输送机
CN205471481U (zh) 一种输送机
CN207450993U (zh) 一种机器生产线分拣码垛剔除装置
CN215431282U (zh) 一种用于钢管加工的缓冲装置
CN215945971U (zh) 一种带反正位置纠正的瓶装上料设备
CN203819903U (zh) 滚针轴承输送链铝型材上料机构
KR20160024598A (ko) 벨트 컨베이어 장치
CN210102653U (zh) 带式输送机
CN206502304U (zh) 一种输送机构输送装置
CN209853121U (zh) 带式输送机可调角自动调偏托辊
CN218595351U (zh) 缓存输送装置
KR200165645Y1 (ko) 이송물의 방향전환용 롤러콘베이어의 유도롤러장치
CN210339270U (zh) 一种可变角度皮带传输机
CN209618152U (zh) 一种选矿用皮带运输机
CN209321800U (zh) 一种产品检测输送线
CN104843428A (zh) 一种可逆带式输送机
CN217478949U (zh) 一种皮带机改向绳轮装置
CN213801506U (zh) 一种输送导轨和传送设备
KR102318191B1 (ko) 벨트 컨베이어용 롤러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벨트 컨베이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