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92229U - 一种变形玩具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玩具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92229U
CN216092229U CN202122180846.6U CN202122180846U CN216092229U CN 216092229 U CN216092229 U CN 216092229U CN 202122180846 U CN202122180846 U CN 202122180846U CN 216092229 U CN216092229 U CN 216092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leg
sides
transformable toy
toy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08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国华
谢幼兰
陈佳瑜
杨晶晶
黄�俊
李洁莹
李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gdong Creative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ngdong Creative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ngdong Creative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ngdong Creative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08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92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92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92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形玩具车,包括车头部、车底架和车顶盖,所述车头部与所述车底架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车头部的两侧后端分别相对设有手部,两个手部分别抵靠在所述车底架上;所述车顶盖配合抵靠在车底架和两个手部上,且车顶盖的前端与所述车头部的顶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设计巧妙,可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形态,在变形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玩具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形玩具车。
背景技术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儿童玩具产业的发展,如今各种款式不同、功能各异的儿童玩具不仅给儿童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乐趣,而且对于其早期的智力开发也是意义重大。变形玩具车作为儿童最喜爱的玩具之一,其产量之大、影响范围和人群之广是其它玩具所难以匹比的。
目前市面上的变形玩具车种类繁多,然而其成本低,没有动感,小朋友很容易失去玩耍的兴趣;且由于变形类玩具其内部结构相对也比较复杂,产品开发及造价成本较高,造成稳定性差及可靠性不高的缺点,导致耐用性不强,难以引起小朋友玩耍的强烈兴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形玩具车,其设计巧妙,可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形态,在变形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形玩具车,包括车头部、车底架和车顶盖,所述车头部与所述车底架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车头部的两侧后端分别相对设有手部,两个手部分别抵靠在所述车底架上;所述车顶盖配合抵靠在车底架和两个手部上,且车顶盖的前端与所述车头部的顶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底架包括胯部和两个腿部,所述胯部的前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头部的后端,且胯部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前轮;两个腿部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设置在胯部的后端两侧,且两个腿部的底部分别可转动地设有后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两个腿部分别包括大腿部和小腿部,每个腿部的大腿部分别包括上半腿和下半腿,两个腿部的上半腿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设置在胯部的后端两侧,每个腿部的下半腿与上半腿之间可转动地设置,且每个腿部的小腿部分别设置在下半腿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两个腿部的小腿部分别设有脚掌部,两个脚掌部分别包括上半掌和下半掌,且所述上半掌与下半掌之间可转动地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两个腿部的小腿部外侧分别设有下车厢盖,每个下车厢盖的长度方向与小腿部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头部的两侧后端分别可转动地设有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朝着车头部的两侧转动,且两个连接件的转动范围为180°;所述两个手部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连接件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两个连接件的外侧分别设有插块,所述车头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两个连接件的插块向对应的插槽,两个连接件分别可转动至车头部的两侧并通过各自的插块分别插入车头部两侧的插槽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两个手部分别包括上臂部、下臂部和拳头部,两个手部的上臂部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连接件上,另一端分别与下臂部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拳头部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下臂部远离上臂部的一端;两个下臂部的外侧分别设有上车厢盖,两个上车厢盖的长度方向与两个下臂部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顶盖包括顶盖底座以及两个可相对转动设置在顶盖底座上的翅膀部,两个翅膀部分别可相对转动设置在顶盖底座的顶部前侧,且两个翅膀部的长度方向与顶盖底座的上表面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顶盖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卡槽,所述车头部的后端设有与若干卡槽向对应的卡块;所述顶盖底座可通过若干卡槽与所述车头部的若干卡块分别对应卡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设计巧妙,不仅具有玩具车的玩具造型,通过变形操作还可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造型,具体通过车头部、车底架和车顶盖之间的配合转动、卡接或伸缩组合机器人的形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变形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可增加玩具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结构新颖、外形美观,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车头部与车底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车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背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得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车头部与车底架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车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背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分解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形玩具车,包括车头部10、车底架20和车顶盖30,所述车头部10与所述车底架20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车头部10的两侧后端分别相对设有手部40,两个手部40分别抵靠在所述车底架20上;所述车顶盖30配合抵靠在车底架20和两个手部40上,且车顶盖30的前端与所述车头部10的顶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车底架20包括胯部50和两个腿部60,所述胯部50的前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头部10的后端,且胯部50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前轮51;两个腿部60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设置在胯部50的后端两侧,且两个腿部60的底部分别可转动地设有后轮61。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腿部60分别包括大腿部62和小腿部63,每个腿部60的大腿部62分别包括上半腿64和下半腿65,两个腿部60的上半腿64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设置在胯部50的后端两侧,每个腿部60的下半腿65与上半腿64之间可转动地设置,且每个腿部60的小腿部63分别设置在下半腿65上。更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两个上半腿64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万向节可转动地设置在胯部50的后端两侧,两个下半腿65分别通过一万向节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上半腿64远离胯部50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腿部60的小腿部63分别设有脚掌部66,两个脚掌部66分别包括上半掌和下半掌,且所述上半掌与下半掌之间可转动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脚掌部66的长度方向与两个小腿部63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并且,两个下半掌的一端通过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上半掌的一端,这样一来,通过翻转180°下半掌,使得上半掌与下半掌共同形成机器人的支撑结构,增加了机器人的支撑面积,使得机器人造型站立时更加牢固。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两个腿部60的小腿部63外侧分别设有下车厢盖67,每个下车厢盖67的长度方向与小腿部63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车厢盖67的一端延伸至胯部50的前轮51一侧,其另一端延伸至脚掌部66的一侧,使得玩具车在变形前能够通过下车厢盖67遮住车底架20,使得玩具车的造型更加逼真。
可选地,所述车头部10的两侧后端分别可转动地设有连接件11,两个连接件11分别朝着车头部10的两侧转动,且两个连接件11的转动范围为180°;所述两个手部40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连接件11上。
具体地,所述两个连接件11的外侧分别设有插块12,所述车头部10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两个连接件11的插块12向对应的插槽13,两个连接件11分别可转动至车头部10的两侧并通过各自的插块12分别插入车头部10两侧的插槽13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手部40分别包括上臂部41、下臂部42和拳头部43,两个手部40的上臂部41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连接件11上,另一端分别与下臂部42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拳头部43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下臂部42远离上臂部41的一端;两个下臂部42的外侧分别设有上车厢盖44,两个上车厢盖44的长度方向与两个下臂部4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上车厢盖44的高度大于手部40的高度,且下车厢盖67的高度同样大于腿部60的高度,并且上车厢盖44的底部抵靠在下车厢盖67的顶部,这样一来,两个上车厢盖44和两个下车厢盖67分别组成玩具车的车厢盖结构,使得玩具车的形象更加形象。
可选地,所述车顶盖30包括顶盖底座31以及两个可相对转动设置在顶盖底座31上的翅膀部32,两个翅膀部32分别可相对转动设置在顶盖底座31的顶部前侧,且两个翅膀部32的长度方向与顶盖底座31的上表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底座31的底部设有若干卡槽33,所述车头部10的后端设有与若干卡槽33向对应的卡块14;所述顶盖底座31可通过若干卡槽33与所述车头部10的若干卡块14分别对应卡接。由此,本实施例的两个翅膀部32共同组成玩具车的车顶结构,配合车头部10、两个车厢结构以及顶盖底座31,便可组成玩具车的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底座31的前端向内凹陷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插接有武器部34;两个拳头部43上分别设有插孔,所述武器部34的下端设有插杆,这样一来,当玩具车变成机器人的形态时,便可将武器部34插接在其中一个拳头部43上,进一步丰富了机器人的造型。
另外,本实施例的车头部10的顶部可伸缩地设有机器头70,在玩具车形态时,所述机器头70收缩在车头部10的内部,在机器人形态时,机器头70伸出车头部10的顶部作为机器人的头部。
当玩具车变形为机器人时,首先将车顶盖30拆卸出来,然后将车底架20相对于车头部10的底部翻转90°,使得车底架20作为车头部10的支撑结构,并相对打开两个腿部60和两个脚掌部66,使得两个腿部60支撑车头部10;然后将两个连接件11转动180°并插接在车头部10两侧的插槽13中,再分别相应地转动两个手部40,摆出机器人的主体造型,再使得机器人的头部伸出车头部10的顶部;最后将顶盖底座31插接在车头部10的后端上,并同时打开两个翅膀部32,另外可以将武器部34插在其中一个拳头部43上,完成变形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设计巧妙,不仅具有玩具车的玩具造型,通过变形操作还可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造型,具体通过车头部10、车底架20和车顶盖30之间的配合转动、卡接或伸缩组合机器人的形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变形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可增加玩具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结构新颖、外形美观,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头部、车底架和车顶盖,所述车头部与所述车底架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车头部的两侧后端分别相对设有手部,两个手部分别抵靠在所述车底架上;所述车顶盖配合抵靠在车底架和两个手部上,且车顶盖的前端与所述车头部的顶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底架包括胯部和两个腿部,所述胯部的前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头部的后端,且胯部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前轮;两个腿部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设置在胯部的后端两侧,且两个腿部的底部分别可转动地设有后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腿部分别包括大腿部和小腿部,每个腿部的大腿部分别包括上半腿和下半腿,两个腿部的上半腿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设置在胯部的后端两侧,每个腿部的下半腿与上半腿之间可转动地设置,且每个腿部的小腿部分别设置在下半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腿部的小腿部分别设有脚掌部,两个脚掌部分别包括上半掌和下半掌,且所述上半掌与下半掌之间可转动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腿部的小腿部外侧分别设有下车厢盖,每个下车厢盖的长度方向与小腿部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头部的两侧后端分别可转动地设有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朝着车头部的两侧转动,且两个连接件的转动范围为180°;所述两个手部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连接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连接件的外侧分别设有插块,所述车头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两个连接件的插块向对应的插槽,两个连接件分别可转动至车头部的两侧并通过各自的插块分别插入车头部两侧的插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手部分别包括上臂部、下臂部和拳头部,两个手部的上臂部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连接件上,另一端分别与下臂部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拳头部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下臂部远离上臂部的一端;两个下臂部的外侧分别设有上车厢盖,两个上车厢盖的长度方向与两个下臂部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顶盖包括顶盖底座以及两个可相对转动设置在顶盖底座上的翅膀部,两个翅膀部分别可相对转动设置在顶盖底座的顶部前侧,且两个翅膀部的长度方向与顶盖底座的上表面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卡槽,所述车头部的后端设有与若干卡槽向对应的卡块;所述顶盖底座可通过若干卡槽与所述车头部的若干卡块分别对应卡接。
CN202122180846.6U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变形玩具车 Active CN216092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0846.6U CN216092229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变形玩具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0846.6U CN216092229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变形玩具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92229U true CN216092229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32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0846.6U Active CN216092229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变形玩具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92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85007A1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16092229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11798783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12395848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13131907U (zh) 一种可控制展开的变形玩具车
CN217391579U (zh) 一种变形飞机玩具
CN211798782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16725768U (zh) 一种变形飞机玩具
CN211885362U (zh) 一种机器人变形玩具
CN216497450U (zh) 一种能够变形为象形动物的机械人玩具的下体结构
CN219307902U (zh) 一种越野车机器人变形玩具
CN212395847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01565128U (zh) 一种组合式机器人玩偶
CN217391577U (zh) 一种变形飞机玩具
CN212395849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17593808U (zh) 一种变形坦克玩具
CN208726739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05924978U (zh) 一种汽车变形玩具
CN217593807U (zh) 一种变形坦克玩具
CN212395851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16824788U (zh) 一种变形飞机玩具
CN211885376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17661487U (zh) 一种航天变形玩具
CN212914526U (zh) 一种玩具车变形机器人的玩具
CN116407852B (zh) 一种越野车变形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