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92197U -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92197U
CN216092197U CN202122613907.3U CN202122613907U CN216092197U CN 216092197 U CN216092197 U CN 216092197U CN 202122613907 U CN202122613907 U CN 202122613907U CN 216092197 U CN216092197 U CN 216092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rod
rocker device
housing
driving assembl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39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39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9219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9403 priority patent/WO202307090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92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92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e.g. game controllers with detachable joystick hand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摇杆装置和应用该摇杆装置的电子设备。其中,摇杆装置包括壳体、操作杆、承托件、弹性件以及驱动组件,操作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操作杆的另一端伸出至壳体外;承托件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操作杆的下方,用于承托操作杆的端部;弹性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承托件的背对操作杆的一侧,用于将承托件顶紧在操作杆的端部上;驱动组件用于顶升承托件,以通过承托件输出反馈力至操作杆。本实用新型可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从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操作时的感官要求。

Description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摇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摇杆装置和应用该摇杆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各类操作手柄(如游戏手柄)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操作时的感官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因如此,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操作手柄时的感官要求,也成为了研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摇杆装置和应用该摇杆装置的电子设备,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从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操作时的感官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摇杆装置,该摇杆装置包括:
壳体;
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
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操作杆的下方,用于承托所述操作杆的端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承托件的背对所述操作杆的一侧,用于将所述承托件顶紧在所述操作杆的端部上;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顶升所述承托件,以通过所述承托件输出反馈力至所述操作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包括承载部和传动部,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操作杆的下方,并被所述弹性件顶紧在所述操作杆的端部上,所述传动部凸设于所述承载部的背对所述操作杆的一侧表面,用于承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顶升所述承载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的背离所述承载部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下方,并包括电机和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以使所述拨杆的另一端可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推动所述传动部朝所述操作杆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摇杆装置还包括基板,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操作杆和所述传动部朝相反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传动部的伸出至所述壳体外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基板的另一侧;
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侧,以使所述拨杆可与所述传动部的伸出至所述壳体外的一端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传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还包括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于所述承载部的边缘,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部;
其中,当所述承托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的面向所述第二导向部的表面开设有沿所述承托件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导向部为沿所述承托件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条,所述滑条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滑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导向部沿所述承载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部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二导向部沿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
每一所述第一导向部与一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的面向所述操作杆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操作杆的朝向所述承载部的一端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以使所述操作杆的朝向所述承载部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贴合设置;
其中,所述操作杆通过其朝向所述承载部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呈夹角设置而驱使所述承载部与所述驱动组件形成对抗。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摇杆装置,该摇杆装置包括:
壳体;
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
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操作杆的下方,用于承托所述操作杆的端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承托件的背对所述操作杆的一侧,用于将所述承托件顶紧在所述操作杆的端部上;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顶升所述承托件,以通过所述承托件输出反馈力至所述操作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将承托件顶紧在操作杆的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端上;此时,定义操作杆在初始状态下呈竖直设置,操作杆的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端端面水平设置,承托件的用于承托操作杆端部的承载面水平设置,并与操作杆的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端端面贴合设置,则:当操作杆在用户的操作下发生转动时,操作杆的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端端面会由水平状态变化为倾斜状态;此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承托件还用于与驱动组件相配合,以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上升,从而在用户对操作杆进行操作时,通过承载面对操作杆的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端端面进行抵顶,将力反馈作用输出至操作杆,进而使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操作时的感官要求。
另一方面,若驱动组件并未介入与承托件的配合,承托件的状态则会随操作杆的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端端面的倾斜变化而变化并压缩弹性件。而当用户撤销作用在操作杆上的操作时,弹性件则会释放之前受压时积蓄的弹性势能,推动承托件,从而通过承托件的承载面对操作杆的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端端面的抵顶“纠正”操作杆,使其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端端面由倾斜状态回到水平状态,实现操作杆的复位。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的输出是通过承托件而直接作用在操作杆上的,替换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调整摇杆装置中操作杆下方弹性件的压缩量来使弹力变化而实现力反馈”的方式,避免了该方式“由于摇杆装置内部空间狭小弹性件的弹力变化对用户的力反馈作用不明显”的缺陷。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使得力反馈体感更加明显,从而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摇杆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摇杆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摇杆装置的爆炸图,其中,皮带未示出;
图6为图4中摇杆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摇杆装置的爆炸图;
图9为图8中底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托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旋转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操作杆、承托件、弹性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7中摇杆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24764470000051
Figure BDA000332476447000006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针对背景技术所反映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摇杆装置,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从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操作时的感官要求。
下面将在具体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摇杆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并以摇杆装置水平放置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该摇杆装置100包括:
壳体10;
操作杆20,所述操作杆2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操作杆20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10外;
承托件30,所述承托件30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操作杆20的下方,用于承托所述操作杆20的端部;
弹性件40,所述弹性件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承托件30的背对所述操作杆20的一侧,用于将所述承托件30顶紧在所述操作杆20的端部上;以及
驱动组件50,所述驱动组件50用于顶升所述承托件30,以通过所述承托件30输出反馈力至所述操作杆20。
可以理解地,操作杆20能够接受用户的操作并相对于壳体10进行转动,具体可以绕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相对于壳体10进行转动。操作杆20与壳体10的安装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的现有技术(例如,将操作杆20配置成主体杆21、X方向转轴22、Y方向转轴23的形式;其中,X方向转轴22沿X方向延伸设置,Y方向转轴23沿Y方向延伸设置,X方向转轴22和Y方向转轴23相互组合后安装至壳体10内,Y方向转轴23位于X方向转轴22上方;主体杆21的下端插装在由X方向转轴22和Y方向转轴23围合形成的空间内。这样,当主体杆21上端在X方向上摆动时,主体杆21的下端驱动Y方向转轴23绕Y方向转动;当主体杆21的上端在Y方向上摆动时,主体杆21的下端驱动X方向转轴22绕X方向转动。此外,X方向转轴22的一端可以伸出至壳体10外,并与X轴电位器70a连接,以对操作杆20的绕X方向的转动进行监测;相应地,Y方向转轴23的一端可以伸出至壳体10外,并与Y轴电位器70b连接,以对操作杆20的绕Y方向的转动进行监测),其余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关于驱动组件50如何通过承托件30输出反馈力至操作杆20,至少存在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1)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承托件30包括承载部31和传动部32,承载部31位于操作杆20的下方,并被弹性件40顶紧在操作杆20的端部上,传动部32凸设于承载部31的背对操作杆20的一侧表面,用于承接驱动组件50的输出,以在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顶升承载部31。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40将承托件30顶紧在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上;此时,定义操作杆20在初始状态下呈竖直设置,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水平设置,承托件30的用于承托操作杆20端部的承载面311水平设置,并与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贴合设置,则:当操作杆20在用户的操作下发生转动时,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会由水平状态变化为倾斜状态,并与承托件30的承载面311呈夹角设置;在这过程中,操作杆20会对承托件30施加压力作用,使承托件30下沉;此时,若驱动组件50介入承托件30的下沉过程,为承托件30提供顶升作用,则会使承托件30的下沉过程受到阻碍,从而与用户施加在操作杆20上的操作产生对抗,实现力反馈输出,进而使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操作时的感官要求。
另一方面,若驱动组件50并未介入承托件30的下沉过程,承托件30则会在操作杆20的驱动下下沉并压缩弹性件40。而当用户撤销作用在操作杆20上的操作时,弹性件40则会释放之前受压时积蓄的弹性势能,推动承托件30上升,从而通过承托件30的承载面311对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的抵顶“纠正”操作杆20,使其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由倾斜状态回到水平状态,进而使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与承托件30的承载面311重新贴合,实现操作杆20的复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承托件30配置为了两部分结构——承载部31和传动部32:承载部31具有前述承载面311,用于与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相配合,以实现操作杆20的转动和复位;传动部32则用于与驱动组件50相配合,以在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顶升承载部31,从而在用户对操作杆20进行操作时,通过承载部31的承载面311对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进行抵顶,将力反馈作用输出至操作杆20。其中,承载部31的存在可以使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的配合更加稳定和可靠,传动部31的存在则可以使驱动组件50与承托件30的配合更加稳定和可靠。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50的输出是通过承托件30而直接作用在操作杆20上的,替换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调整摇杆装置100中操作杆20下方弹性件40的压缩量来使弹力变化而实现力反馈”的方式,避免了该方式“由于摇杆装置100内部空间狭小弹性件40的弹力变化对用户的力反馈作用不明显”的缺陷。即,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使得力反馈体感更加明显,从而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0采用的是底壳11和顶盖12相互盖合的形式,以方便操作杆20、承托件30、弹性件40等部件的安装和固定,从而使摇杆装置100的整体性得以提升,便于其后续在电子设备内部的安装和固定。
(2)如图7、图8、图12以及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承托件30为垫片,驱动组件50包括托盘51c,托盘51c设于垫片的下方并与垫片相对设置,弹性件40的一端抵顶在垫片上、另一端抵顶在托盘51c上,托盘51c沿操作杆20的轴向可升降设置,托盘51c在上升过程中压缩弹性件40后抵顶垫片的边缘,以使垫片带动操作杆20复位。
本实施例中,当托盘51c处于初始状态时,托盘51c由于弹性件40的抵顶作用,被顶紧在壳体10内腔的底壁上,使得托盘51c与垫片分离设置(即二者相互间隔一定距离);此时,操作杆20可以自由转动。而当托盘51c上升至与垫片的边缘抵顶时,托盘51c处于力反馈工作状态;此时,操作杆20的自由转动将受到限制,可实现力反馈输出。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40将承托件30(即垫片)顶紧在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上;此时,定义操作杆20在初始状态下呈竖直设置,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水平设置,承托件30的用于承托操作杆20端部的承载面311(即垫片的承载面311,也即垫片的面向操作杆20的表面)水平设置,并与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贴合设置,则:当操作杆20在用户的操作下发生转动时,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会由水平状态逐步变化为倾斜状态;此时,垫片也随之由水平状态逐步变化为倾斜状态,使垫片呈一侧“下沉”的状态;此时,若托盘51c介入垫片的倾斜过程,在垫片倾斜的过程中抵顶垫片,则会使垫片的倾斜过程受到阻碍,从而与用户施加在操作杆20上的操作产生对抗,实现力反馈输出,进而使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操作时的感官要求。
即,当托盘51c处于初始状态时,托盘51c与垫片间隔,操作杆20的转动和复位过程可以自由进行;而当托盘51c由初始状态逐渐上升时,弹性件40将会被逐渐压缩,如果此时正好遇见操作杆20转动后呈倾斜装置,则托盘51c在上升至一定位置时,其边缘便会接触到垫片“下沉”的一侧;之后,托盘51c继续上升,会将垫片“下沉”的一侧逐渐顶升而使垫片由倾斜状态逐步回复至水平状态;在这过程中,通过垫片的承载面311对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的抵顶作用,也会“纠正”操作杆20,从而将力反馈作用输出至操作杆20。
另一方面,若托盘51c并未介入承托件30的下沉过程,垫片“下沉”的一侧则会对弹性件40的对应位置进行压缩。而当用户撤销作用在操作杆20上的操作时,弹性件40则会释放之前受压时积蓄的弹性势能,推动垫片“下沉”的一侧上升,使垫片由倾斜状态逐步回复至水平状态;此时,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也随之由倾斜状态逐步回复至水平状态,即通过垫片的承载面311对操作杆20的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一端端面的抵顶“纠正”操作杆20,实现操作杆20的复位。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50的输出是通过托盘51c而直接作用在垫片上的,同时,垫片受到的自来托盘51c的作用也是直接作用在操作杆20上的,替换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调整摇杆装置100中操作杆20下方弹性件40的压缩量来使弹力变化而实现力反馈”的方式,避免了该方式“由于摇杆装置100内部空间狭小弹性件40的弹力变化对用户的力反馈作用不明显”的缺陷。即,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使得力反馈体感更加明显,从而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托盘51c由于可以升降,还可以用于调节弹性件40的预压量,从而实现对操作杆20在转动和复位过程中操作手感的调节,以满足不同用户对于操作手感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0采用的是底壳11和顶盖12相互盖合的形式,以方便操作杆20、承托件30、弹性件40等部件的安装和固定,从而使摇杆装置100的整体性得以提升,便于其后续在电子设备内部的安装和固定。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操作杆20除了可以转动外,还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下沉空间,此时,通过将其中的X方向转轴22的远离X轴电位器70a的一端或Y方向转轴23的远离Y轴电位器70b的一端延长,以形成触发端,并在触发端下方配置按压开关80,便可利用操作杆20的下沉触发按压开关80,从而实现相关的功能。
在前述承托件30包括承载部31和传动部32的实施例下,还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0套设于所述传动部32。本实施例中,承载部31呈盘状结构,传动部32呈柱状结构,盘状结构朝向操作杆20设置,柱状结构凸设于盘状结构的背对操作杆20的一侧表面。弹性件40采用的是弹簧。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弹性件40的稳定性将得以提升,其与承托件3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得以提升,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得以提升,从而可使摇杆装置100的操作手感更佳。并且,采用这样的设计,在有力反馈的运行模式下,力反馈体验也将更加优异。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30还包括第一导向部33,所述第一导向部33设于所述承载部31的边缘,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33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部111;
其中,当所述承托件30在所述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导向部33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部111滑动。
可以理解地,利用第一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部111的滑动配合,可以使得承托件30在壳体10内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从而使得承托件30与弹性件4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得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摇杆装置100的操作手感更佳。并且,采用这样的设计,在有力反馈的运行模式下,力反馈体验也将更加优异。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33的面向所述第二导向部111的表面开设有沿所述承托件30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导向部111为沿所述承托件30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条,所述滑条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滑槽内。
可以理解地,具体采用滑条和滑槽进行配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第一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部111的滑动配合面积,提升第一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部111滑动配合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承托件30在壳体10内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使得承托件30与弹性件4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得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摇杆装置100的操作手感更佳。并且,采用这样的设计,在有力反馈的运行模式下,力反馈体验也将更加优异。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33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导向部33沿所述承载部3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部111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二导向部111沿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
每一所述第一导向部33与一所述第二导向部111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地,具体采用若干第一导向部33和若干第二导向部111一一对应配合的形式,可使得承托件30在壳体10内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使得承托件30与弹性件4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得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摇杆装置100的操作手感更佳。并且,采用这样的设计,在有力反馈的运行模式下,力反馈体验也将更加优异。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31的面向所述操作杆20的一侧设有收容槽312,所述操作杆20的朝向所述承载部31的一端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312内,以使所述操作杆20的朝向所述承载部31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收容槽312的底壁贴合设置;
其中,所述操作杆20通过其朝向所述承载部31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收容槽312的底壁呈夹角设置而驱使所述承载部31与所述驱动组件50形成对抗。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可以利用收容槽312的底壁构成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承载面311,即承托件30的承载面311可以利用收容槽312的底壁形成。这样,不仅可以顺利实现前述操作杆20的朝向承载部31的一端端面与承托件30的承载面311的配合,而且还可以利用收容槽312的侧壁对操作杆20的朝向承载部31的一端在周向上形成限位,从而使得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摇杆装置100的操作手感更佳。并且,采用这样的设计,在有力反馈的运行模式下,力反馈体验也将更加优异。
在前述承托件30包括承载部31和传动部32的实施例下,关于传动部32如何承接驱动组件50的输出而顶升承载部31,至少存在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1)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32的背离所述承载部31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10外,所述驱动组件50设于所述壳体10的下方,并包括电机51a和拨杆52a,所述拨杆52a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机51a的输出轴,以使所述拨杆52a的另一端可在所述电机51a的驱动下推动所述传动部32朝所述操作杆20移动。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操作杆20和承托件30之间只存在抵顶关系而并不存在连接关系,承托件30与驱动组件50之间只存在抵顶关系而并不存在连接关系;这样,驱动组件50可以只用来提供承托件30被顶升时所需的动力,以驱使操作杆20由倾斜状态向竖直状态回复,而尽可能地不干预操作杆20、承托件30、弹性件40三者之间的其他配合过程;如此,将使得力反馈过程更加简单、直接且有效,使得力反馈体感更加明显,从而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还可以自由切换有无力反馈的运行模式:有力反馈,触觉体验更加丰富;无力反馈,更加节电、节省能源消耗。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利用电机51a和拨杆52a对传动部32进行顶升的驱动方式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有效且合理的方式对传动部32进行顶升,例如:采用气缸、电缸、丝杠、齿轮齿条等直线传动机构对传动部32进行顶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2)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32的背离所述承载部3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螺旋配合面321,所述驱动组件50包括转动件51b,所述转动件51b以所述操作杆20的轴线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传动部32的下方,所述转动件51b的朝向所述传动部32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螺旋配合面321相配合的第二螺旋配合面511b;
其中,当所述转动件51b相对于所述壳体10转动时,所述转动件51b通过所述第二螺旋配合面511b相对于所述第一螺旋配合面321的滑动,推动所述传动部32朝所述操作杆20移动。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可以通过两个螺旋型的配合面之间的相对滑动,使传动部32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承托件30上升或下降,进而实现力反馈的输出和撤销。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传动部32不论是在上升过程,还是在下降过程,两个螺旋型的配合面始终可以贴合,从而可以使转动件51b和承托件3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操作杆20和承托件30之间只存在抵顶关系而并不存在连接关系,承托件30与驱动组件50之间只存在抵顶关系而并不存在连接关系;这样,驱动组件50可以只用来提供承托件30被顶升时所需的动力,以驱使操作杆20由倾斜状态向竖直状态回复,而尽可能地不干预操作杆20、承托件30、弹性件40三者之间的其他配合过程;如此,将使得力反馈过程更加简单、直接且有效,使得力反馈体感更加明显,从而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还可以自由切换有无力反馈的运行模式:有力反馈,触觉体验更加丰富;无力反馈,更加节电、节省能源消耗。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的是转动件51b的转动对传动部32实施的顶升,转动件51b的转动相较于其他直线型的输出方式(如气缸)而言,更加节省空间,从而有利于摇杆装置100的小型化,有利于其后续的安装和固定。
在前述通过电机51a和拨杆52a推动传动部32朝操作杆20移动的实施例下,还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摇杆装置100还包括基板60,所述壳体10设置在所述基板60的一侧,所述操作杆20和所述传动部32朝相反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传动部32的伸出至所述壳体10外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基板60的另一侧;
所述驱动组件50设置在所述基板60的另一侧,以使所述拨杆52a可与所述传动部32的伸出至所述壳体10外的一端相配合。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基板60的存在,可以为壳体10、驱动组件50的安装和固定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从而有利于壳体10中各部件之间的配合,有利于壳体10中的承托件30与驱动组件50的配合,进而使得承托件30与弹性件4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得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最终使摇杆装置100的操作手感更佳。并且,采用这样的设计,在有力反馈的运行模式下,力反馈体验也将更加优异。
一般地,基板60可以选用电路板,电路板除了可以实现基板60的承载功能,还能够实现与摇杆装置100中用电元器件的电性连接,使摇杆装置100的电气化组装更加易于实现,以更好地减小延迟,实现精确化控制,最终使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操作时的感官要求。
在前述通过两个螺旋型的配合面之间的相对滑动推动传动部32朝操作杆20移动的实施例下,还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开设有与所述传动部32的背离所述承载部31的一端端面相对的避让孔112,所述转动件51b的形成有所述第二螺旋配合面511b的一端通过所述避让孔112伸入至所述壳体10内,以与所述第一螺旋配合面321配合;
所述避让孔112的孔壁与所述转动件51b的形成有所述第二螺旋配合面511b的一端侧壁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可以利用避让孔112的孔壁对转动件51b在周向上形成限位,从而使转动件51b转动时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使第一螺旋配合面321和第二螺旋配合面511b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转动件51b和承托件3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最终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51b的朝向所述传动部32的一端端面开设有配合孔512b,所述第二螺旋配合面511b形成于所述配合孔512b的孔壁;
所述传动部32的背离所述承载部31的一端端面形成有所述第一螺旋配合面321,所述传动部32的背离所述承载部31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配合孔512b,以使所述第一螺旋配合面321与所述第二螺旋配合面511b相配合。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可以利用传动部32和转动件51b的插接配合,使转动件51b转动时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使承托件30在壳体10内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从而使第一螺旋配合面321和第二螺旋配合面511b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转动件51b和承托件3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51b的外侧壁形成有定位槽513b,所述定位槽513b沿所述转动件51b的周向环绕设置;
所述壳体10的朝向所述转动件51b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卡扣113,若干卡扣113依次设置在所述转动件51b的四周,每一所述卡扣113的卡勾均扣合于所述定位槽513b。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若干卡扣113均扣合于定位槽513b,一方面可以使转动件51b只剩下转动的自由度,使转动件51b转动时的稳定性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转动件51b与壳体10的组装,有利于摇杆装置100整体性的提升,便于其后续的安装和固定。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摇杆装置100还包括基板60,所述壳体10和所述转动件51b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60的两侧,所述操作杆20和所述传动部32朝相反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传动部32朝向所述基板60设置;
所述转动件51b的朝向所述传动部32的一端端面于其周缘形成有沉台514b,当所述转动件51b的朝向所述传动部32的一端贯穿所述基板60而伸入所述壳体10中时,所述沉台514b的台面与所述基板60的背对所述壳体10的一侧表面抵接。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可以利用基板60对转动件51b上沉台514b台面的抵接,使转动件51b转动时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从而使第一螺旋配合面321和第二螺旋配合面511b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转动件51b和承托件3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承托件30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一般地,基板60可以选用电路板,电路板除了可以实现基板60的承载功能,还能够实现与摇杆装置100中用电元器件的电性连接,使摇杆装置100的电气化组装更加易于实现,以更好地减小延迟,实现精确化控制,最终使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的感官要求。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50还包括电机52b、主动轮53b以及皮带54b,所述主动轮53b套设于所述电机52b的输出轴,以在所述电机52b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皮带54b套设于所述主动轮53b和所述转动件51b,以将所述主动轮53b的转动传递至所述转动件51b。
可以理解地,利用皮带54b可以实现长距离的传动,从而可以将电机52b布置在远离壳体10的位置,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的灵活利用,进而有利于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的合理化布局。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51b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一限位槽515b,所述第一限位槽515b沿所述转动件51b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皮带54b部分收纳于所述第一限位槽515b内。如此,可以使得皮带54b与转动件51b的配合更加稳定和可靠,从而使得电机52b的动力能够更加精准的转化为转动件51b对传动部32的顶升作用,进而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53b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二限位槽531b,所述第二限位槽531b沿所述主动轮53b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皮带54b部分收纳于所述第二限位槽531b内。如此,可以使得皮带54b与主动轮53b的配合更加稳定和可靠,从而使得电机52b的动力能够更加精准的转化为转动件51b对传动部32的顶升作用,进而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50还包括固定轴55b,所述固定轴55b与所述转动件51b间隔设置,所述固定轴55b抵顶在所述皮带54b的两端之间。
可以理解地,皮带54b配合固定轴55b,不仅可以实现长距离的传动,还可以实现不定向的传动,从而使得电机52b和壳体10的设置位置都可以更加的灵活,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的灵活利用,进而有利于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的合理化布局。
在前述承托件30为垫片、驱动组件50包括托盘51c的实施例下,还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如图7至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托盘51c包括基底部511c和周缘部512c,所述周缘部512c围设在所述基底部511c的四周,且朝向所述垫片设置,所述弹性件40的背对所述垫片的一端抵顶在所述基底部511c上,且位于所述周缘部512c的内侧;
所述托盘51c在上升过程中通过所述周缘部512c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抵顶所述垫片的边缘。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利用周缘部512c对弹性件40的下端进行周向限位,提升弹性件40的稳定性,从而使弹性件40在托盘51c上升的过程中压缩变化过程更加平稳的进行,进而有利于驱动组件50更为精准地控制托盘51c的上升过程,最终使操作杆20上获得的力反馈作用更为精准,以使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操作时的感官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周缘部512c的高度,避免弹性件40受压后的高度对托盘51c与垫片的配合造成不良影响,或者说拉近托盘51c与垫片的间距,使二者更加容易形成稳定且可靠的配合,从而有利于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
结合参阅图11至图13,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底部511c的背对所述垫片的表面开设有避位孔5111c,所述避位孔5111c的孔壁设有第一螺旋抵顶面5112c;
所述驱动组件50还包括旋转件52c,所述旋转件52c以所述操作杆20的轴线为旋转中心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托盘51c下方,所述旋转件52c的朝向所述托盘51c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避位孔5111c,所述旋转件52c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抵顶面5112c相配合的第二螺旋抵顶面521c;
其中,当所述旋转件52c相对于所述壳体10转动时,所述旋转件52c通过所述第二螺旋抵顶面521c相对于所述第一螺旋抵顶面5112c的滑动,驱动所述托盘51c升降。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可以通过两个螺旋型的抵顶面20b之间的相对滑动,使托盘51c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力反馈的输出和撤销。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托盘51c不论是在上升过程,还是在下降过程,两个螺旋型的抵顶面20b始终可以贴合,从而可以使旋转件52c和托盘51c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托盘51c上升后与垫片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可以使垫片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最终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还可以自由切换有无力反馈的运行模式:有力反馈,触觉体验更加丰富;无力反馈,更加节电、节省能源消耗。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利用两个螺旋型的抵顶面20b之间的相互滑动控制托盘51c的升降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有效且合理的方式控制托盘51c的升降,例如:采用气缸、电缸、丝杠、齿轮齿条等直线传动机构控制托盘51c的升降,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因此,还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设计,利用的是旋转件52c的旋转对托盘51c实施升降控制,旋转件52c的旋转相较于其他直线型的输出方式(如气缸)而言,更加节省空间,从而有利于摇杆装置100的小型化,有利于其后续的安装和固定。
如图7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开设有与所述旋转件52c的背离所述托盘51c的一端端面相对的贯通孔114,所述驱动组件50还包括电机53c,所述电机53c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贯通孔114伸入所述壳体10中而插设于所述旋转件52c,以驱动所述旋转件52c旋转。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旋转件52c可以内置于壳体10内,不仅可以使摇杆装置100的整体性更强,提升摇杆装置100的安装便捷性;而且还可以利用壳体10对旋转件52c与托盘51c的配合过程进行保护,保障二者的配合过程能够稳定且可靠的进行,从而提升力反馈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使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
进一步参阅图11和图13,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52c的背离所述托盘51c的一端端面于其周缘形成有下沉的台阶结构522c,所述旋转件52c的背离所述托盘51c的一端端面伸入所述贯通孔114中,所述台阶结构522c的台面与所述壳体10的环绕所述贯通孔114的内表面抵接。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可以利用壳体10内腔的底壁对旋转件52c上台阶结构522c台面的抵接,使旋转件52c旋转时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从而使旋转件52c和托盘51c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托盘51c上升后与垫片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可以使垫片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最终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进一步参阅图13,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摇杆装置100还包括基板60,所述壳体10装设于所述基板60的一侧表面,所述电机53c装设于所述基板60的另一侧表面,所述电机53c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基板60、所述贯通孔114而与所述旋转件52c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基板60的存在,可以为壳体10、电机53c的安装和固定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从而有利于壳体10中各部件之间的配合,进而使得垫片与弹性件4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得垫片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摇杆装置100的操作手感更佳。这样,在有力反馈的运行模式下,力反馈体验也将更加优异。
一般地,基板60可以选用电路板,电路板除了可以实现基板60的承载功能,还能够实现与摇杆装置100中用电元器件的电性连接,使摇杆装置100的电气化组装更加易于实现,以更好地减小延迟,实现精确化控制,最终使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力反馈体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的感官要求。
进一步参阅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托盘51c还包括第一引导部513c,所述第一引导部513c设于所述周缘部512c的外侧壁,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部513c滑动配合的第二引导部115;
其中,当所述托盘51c升降时,所述第一引导部513c相对于所述第二引导部115滑动。
可以理解地,利用第一引导部513c和第二引导部115的滑动配合,可以使得托盘51c在壳体10内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从而使得托盘51c与垫片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得垫片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进一步参阅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导部513c的面向所述第二引导部115的表面开设有沿所述托盘51c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引导部115为沿所述承托件30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条,所述滑条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滑槽内。
可以理解地,具体采用滑条和滑槽进行配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第一引导部513c和第二引导部115的滑动配合面积,提升第一引导部513c和第二引导部115滑动配合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托盘51c在壳体10内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使得托盘51c与垫片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进而使得垫片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进一步参阅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导部513c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引导部513c沿所述周缘部512c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引导部115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二引导部115沿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
每一所述第一引导部513c与一所述第二引导部115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地,具体采用若干第一引导部513c和若干第二引导部115一一对应配合的形式,可使得托盘51c在壳体10内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使得托盘51c与垫片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从而使得垫片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进一步参阅图12,在本实用新型摇杆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为环形垫片,所述操作杆20的朝向所述垫片的一端端面形成有凸面20a和环绕所述凸弧面设置的抵顶面20b,所述凸弧面穿设于所述环形垫片的开孔,所述环形垫片抵顶于所述抵顶面20b。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垫片呈环形设置,在与操作杆20的朝向垫片的一端配合时可以环绕在操作杆20凸面20a的四周并与抵顶面20b抵顶,形成稳定且可靠的配合,从而使得垫片与操作杆20配合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使摇杆装置100的力反馈体验更加优异。
最后,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摇杆装置100,该摇杆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地,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类操作手柄(如游戏手柄)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
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操作杆的下方,用于承托所述操作杆的端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承托件的背对所述操作杆的一侧,用于将所述承托件顶紧在所述操作杆的端部上;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顶升所述承托件,以通过所述承托件输出反馈力至所述操作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包括承载部和传动部,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操作杆的下方,并被所述弹性件顶紧在所述操作杆的端部上,所述传动部凸设于所述承载部的背对所述操作杆的一侧表面,用于承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顶升所述承载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的背离所述承载部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下方,并包括电机和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以使所述拨杆的另一端可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推动所述传动部朝所述操作杆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装置还包括基板,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操作杆和所述传动部朝相反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传动部的伸出至所述壳体外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基板的另一侧;
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侧,以使所述拨杆可与所述传动部的伸出至所述壳体外的一端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传动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还包括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于所述承载部的边缘,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部;
其中,当所述承托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面向所述第二导向部的表面开设有沿所述承托件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导向部为沿所述承托件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条,所述滑条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滑槽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导向部沿所述承载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部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二导向部沿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
每一所述第一导向部与一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的面向所述操作杆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操作杆的朝向所述承载部的一端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以使所述操作杆的朝向所述承载部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贴合设置;
其中,所述操作杆通过其朝向所述承载部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呈夹角设置而驱使所述承载部与所述驱动组件形成对抗。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摇杆装置。
CN202122613907.3U 2021-10-27 2021-10-27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092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3907.3U CN216092197U (zh) 2021-10-27 2021-10-27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PCT/CN2021/139403 WO2023070904A1 (zh) 2021-10-27 2021-12-18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3907.3U CN216092197U (zh) 2021-10-27 2021-10-27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92197U true CN216092197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3907.3U Active CN216092197U (zh) 2021-10-27 2021-10-27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92197U (zh)
WO (1) WO20230709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0851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5276A (ja) * 2001-08-02 2003-02-14 Alps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JP2005332156A (ja) * 2004-05-19 2005-12-02 Alps Electric Co Ltd 力覚付与型入力装置
US20180059710A1 (en) * 2016-08-31 2018-03-01 Autel Robotics Co., Ltd. Remote control and rocker device thereof
WO2019182344A1 (ko) * 2018-03-22 2019-09-26 (주)피엔아이컴퍼니 조이스틱 장치
CN211357702U (zh) * 2019-12-23 2020-08-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摇杆手柄以及带摇杆手柄的游戏主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0851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0904A1 (zh)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92197U (zh)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US6188572B1 (en) Movable docking st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895901A (en) Long-stroke push-on switch with reduced height
US772453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EP352214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EP2889888A1 (en) Sliding-type signal input device
US7462788B2 (en) Switch device
CN114003085B (zh)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372161B2 (en) Docking system
CN211480280U (zh) 一种通信设备
CN102811575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10708914B (zh) 卡扣组件、板卡以及电子设备
CN111738101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调节角度的笔记本
CN112542339B (zh) 一种滑动按键和一种电子设备
US8098498B2 (en) Self-power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090096B2 (en) Tilt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3975790A (zh) 摇杆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263198C (zh) 可挠性基板用连接器
CN102148100A (zh) 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14336620U (zh) 可按压旋钮控制器
CN217794460U (zh) 游戏手柄的外壳及游戏手柄
CN2919491Y (zh) 键盘的按键结构
CN212569611U (zh) 一种具有操作外设的智能终端
TW201025739A (en) Socket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CN108769349B (zh) 一种具有摇杆的操作装置及智能终端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