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8439U -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8439U
CN216088439U CN202122408382.XU CN202122408382U CN216088439U CN 216088439 U CN216088439 U CN 216088439U CN 202122408382 U CN202122408382 U CN 202122408382U CN 216088439 U CN216088439 U CN 216088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ch
insect
pest
collection
ins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83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丝娅
陈芋杭
李智浩
杨向东
阳辉
王锐
吴虓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83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8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8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8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属于户外灭虫技术领域。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接虫斗、与接虫斗底部连通的导向筒,与导向筒连通的批量集虫通道,设置在批量集虫通道下方的支撑识别组件以及位于支撑识别组件下方的收集排出组件;批量集虫通道的底部设有滑动挡板,滑动挡板的上方形成有批量杀虫腔,批量杀虫腔的侧壁连接有螺旋变温管。本实用新型的接虫斗收集昆虫进入导向筒中,再由导向筒流入批量集虫通道,使大量昆虫堆积在滑动挡板上方的批量杀虫腔内,螺旋变温管可对批量杀虫腔内的空间进行升温加热,从而通过高温将批量杀虫腔内的大量昆虫杀灭;支撑识别组件则用于对昆虫进行拍照,根据昆虫的体型形态对其种类进行判定,最终流入至收集排出组件进行统一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灭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使用的杀虫装置大多采用与高压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通过昆虫陆续撞击在小面积的高压电击网上将昆虫电死。但此类杀虫装置相对简陋,并且不方便对大批量的昆虫进行杀灭。因此,在害虫泛滥的地区使用效果相当有限。倘若想要提高杀虫效率,则需要对高压电击网进行加大,但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对增加。因此,现有技术充存在不方便对昆虫进行批量杀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杀虫装置不方便对昆虫进行批量杀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接虫斗、与接虫斗底部连通的导向筒,与导向筒连通的批量集虫通道,设置在批量集虫通道下方的支撑识别组件以及位于支撑识别组件下方的收集排出组件;
批量集虫通道的底部设有滑动挡板,滑动挡板的上方形成有批量杀虫腔,批量杀虫腔的侧壁连接有螺旋变温管。
本实用新型的接虫斗收集昆虫进入导向筒中,再由导向筒流入批量集虫通道,使大量昆虫堆积在滑动挡板上方的批量杀虫腔内,螺旋变温管可对批量杀虫腔内的空间进行升温加热,从而通过高温将批量杀虫腔内的大量昆虫杀灭;支撑识别组件则用于对昆虫进行拍照,根据昆虫的体型形态对其种类进行判定,最终流入至收集排出组件进行统一排出。
进一步地,上述螺旋变温管为上小下大的螺旋结构,并且侧壁开设有多个发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变温管呈螺旋结构,可避免批量杀虫腔的水平面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过大;螺旋变温管为上小下大的结构,根据热气流向上流动的特点,可避免批量杀虫腔顶部空间过热,从而造成昆虫的杀灭程度不均匀。并且通过开设发热孔,方便增加散热速率,可提升螺旋变温管对外部空间的升温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上述导向筒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内开设有导向通路,导向通路与批量集虫通道配合,导向筒的外侧设有与转盘连接的驱动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件驱动转盘进行旋转,从而控制导向通路与集虫通道的通断。
进一步地,上述批量杀虫腔的外侧滑动设置有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滑动的保护罩,既能对批量杀虫腔进行遮挡保护,还能在高温杀虫时进行滑动,避免对批量杀虫腔完全封闭,从而方便批量杀虫腔的散热。
进一步地,上述保护罩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散热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观察孔既能增加保护罩内部的散热速度,还方便对批量杀虫腔进行观察。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识别组件包括:位于批量集虫通道下方的上支撑板、连接在上支撑板上的识别相机、连接在上支撑板两底面的倾斜板以及设置在倾斜板下方的上输送机,上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批量集虫通道相对应的通孔,倾斜板的顶部与上支撑板连接,识别相机位于上输送机上方。
本实用新型批量集虫通道排出的昆虫穿过上支撑板上的通孔再沿倾斜板滑落至上输送机的顶面,识别相机用于对上输送机上的昆虫进行拍照识别,记录昆虫的形态体型,从而经后端信息处理判定昆虫种类。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排出组件包括:设置在上输送机下方的下支撑板、连接在下支撑板下方的第一支撑架、贯穿设置在下支撑板上并且底部敞开的导向盒、位于导向盒下方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的称重托盘以及设置在称重托盘下方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的的料筒,导向盒位于上输送机的端部,称重托盘也连接有翻转电机,料筒还连接有推杆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撑板起到对上输送机的支撑作用,使得上输送机顶面的昆虫经过导向盒掉落至称重托盘上方,通过翻转电机带动称重托盘翻转,使得昆虫倒入料筒中进行收集,当需要将料筒内昆虫排出时,推杆电机启动对料筒进行推动,伸出到壳体外侧进行排料。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排出组件包括:位于上输送机下方的第二支撑架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的下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上输送机顶面的昆虫还可以由上输送机输送掉落至下输送机顶面,再由下输送机向壳体外侧进行输送排出。
进一步地,上述接虫斗的上方设有诱虫灯,诱虫灯的底部连接有壳体,导向筒、集虫通道、支撑识别组件以及收集排出组件分别位于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诱虫灯用于吸引昆虫靠近,壳体则用于对诱虫灯下方的各部件进行遮蔽保护。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接虫斗收集昆虫进入导向筒中,再由导向筒流入批量集虫通道,使大量昆虫堆积在滑动挡板上方的批量杀虫腔内,螺旋变温管可对批量杀虫腔内的空间进行升温加热,从而通过高温将批量杀虫腔内的大量昆虫杀灭;支撑识别组件则用于对昆虫进行拍照,根据昆虫的体型形态对其种类进行判定,最终流入至收集排出组件进行统一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批量集虫通道内设置螺旋变温管,从而制造高温实现对昆虫的批量杀灭。
(2)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变温管呈螺旋结构,可避免批量杀虫腔的水平面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过大;螺旋变温管为上小下大的结构,根据热气流向上流动的特点,可避免批量杀虫腔顶部空间过热,从而造成昆虫的杀灭程度不均匀。并且通过开设发热孔,方便增加散热速率,可提升螺旋变温管对外部空间的升温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变温管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虫斗和诱虫灯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排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排出组件的侧视图。
图中:10-接虫斗;11-接虫盒;21-导向筒;22-转盘;23-导向通路; 24-驱动件;25-导虫通路;26-导污通路;27-隔挡板;40-批量集虫通道; 41-滑动挡板;42-批量杀虫腔;43-螺旋变温管;44-保护罩;45-发热孔; 46-散热观察孔;60-支撑识别组件;61-上支撑板;62-识别相机;63-倾斜板;64-上输送机;70-收集排出组件;71-下支撑板;72-第一支撑架;73-导向盒;74-称重托盘;75-料筒;76-推杆电机;78-下输送机;79-第二支撑架;80-壳体;81-上保护壳;82-下保护壳;83-上保护门;84-滑动门; 85-下保护门;90-诱虫灯;91-撞击屏;92-光源;93-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参考图1、图4和图5,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包括:接虫斗10,连接在接虫斗10下方的导向筒21,连通在导向筒21下方的集虫通道30,以及设置在集虫通道30底端的支撑识别组件60。
接虫斗10的上方设有诱虫灯90,诱虫灯90的底部连接有壳体80,导向筒21、集虫通道30、支撑识别组件60以及收集排出组件70分别位于壳体80内部。
参照图4和图5,诱虫灯90包括:多个撞击屏91以及设置在撞击屏91 中间的光源92,撞击屏91和光源92的顶部还设有灯盖93,光源92通过发光吸引趋光性的昆虫靠近,特别是户外常见的蛾类昆虫。昆虫靠近光源92 从而撞击在撞击屏91上,撞击屏91之间形成有腔体,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接虫斗10,使得撞击后的昆虫调入接虫斗10中。灯盖93则用于对撞击屏91 和光源92进行一定的保护,避免过多杂质和污水进入接虫斗10中。
壳体80包括:相连接的上保护壳81和下保护壳82,上保护壳81用于对接虫斗10、导向筒21、集虫通道30以及支撑识别组件60进行遮挡保护,并且上保护壳81的四周通过活页连接有上保护门83,可单独打开上保护门 83从而方便对上保护壳81内的部件进行检修。下保护壳82用于对收集排出组件70进行遮挡保护,并且下保护壳82上分别开设有滑动门84和下保护门85,下保护门85通过活页连接,可通过旋转打开。下保护壳82的内部设有两个滚轮以及套设在两个滚轮上的链条,滑动门84通过销连接固定在链条上,使得滑动门84随料条的转动进行滑动,从而方便收集排出组件70将收集到的昆虫排出。
参照图1和图2,接虫斗10呈漏斗状,其顶部敞开,方便撞击后的昆虫掉入。接虫斗10的下方和导向筒21之间连接有接虫盒11,可以在接虫盒 11的内部设置风机,用于吸引昆虫靠近;其中风机的上方开设有上出风管,用于对接虫斗10上方的昆虫进行抽吸;风机的下方也开设有下出风管,从而防止昆虫从导向筒21的顶部中飞出。
参照图3、图4、图5和图6,导向筒21呈圆盘状,其内部为空心结构,顶端与接虫盒11的底部连通,导向筒21的底部开设有出口,与集虫通道30 连通。在导向筒2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盘22,转盘22上开设有导向通路 23,导向通路23与集虫通道30相配合。导向筒21的外侧设有与转盘22连接的驱动件24,可通过驱动件24带动转盘22转动,驱动件24是步进电机进行自动转动。驱动件24带动转盘22转动,从而控制导向通路23与集虫通道30的连通和断开。
参照图1、图2和图3,批量集虫通道40与导向筒21的内腔连通,在批量集虫通道40的底端设有滑动挡板41,滑动挡板41可对批量集虫通道 40的底端进行敞开或者封闭。滑动挡板41的上方形成有批量杀虫腔42,从而方便使批量昆虫聚集在批量杀虫腔42内统一进行批量杀灭。批量杀虫腔 42的侧壁连接有螺旋变温管43,螺旋变温管43的内部可以设置加热丝,也可以设置红外线产生装置,从而使螺旋变温管43的温度进行上升,向周边发出热量,从而对昆虫进行高温杀灭。
参照图2和图4,螺旋变温管43呈上小下大结构,根据热气向上流动的特点,并且螺旋变温管43的顶部外径小于其底部外径,从而避免批量杀虫腔42的顶部过热。螺旋变温管43呈螺旋结构,可使批量杀虫腔42内同一水平面上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相对均匀统一,从而避免批量杀虫腔42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过大。在螺旋变温管43上还开设有多个发热孔45,螺旋变温管43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发热孔45迅速排出,方便批量杀虫腔42内的温度快速上升,提高对昆虫进行批量杀灭的效率。
批量集虫通道40的外侧滑动设置有保护罩44,保护罩44既能对批量杀虫腔42进行遮挡保护,还能在螺旋变温管43进行升温时向上滑动,从而方便敞开批量杀虫腔42进行散热。保护罩44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散热观察孔46,散热观察孔46竖直设置,既方便对保护罩44的内部进行散热,从而避免保护罩44过热;还方便对批量杀虫腔42进行实时观察。滑动挡板41和保护罩44分别连接有电机,由专用电机实现智能控制。
在批量集虫通道40的下方还设置支撑识别组件60,支撑识别组件60 包括:位于批量集虫通道40的下方的上支撑板61、连接在上支撑板61上的识别相机62、设置在上支撑板61底面的倾斜板63以及设置在倾斜板63下方的上输送机64,上支撑板61上开设有分别与批量集虫通道40相对应的通孔,并且倾斜板63位于该通孔的下方。批量集虫通道40排出的昆虫尸体流入至倾斜板63上,倾斜板63的底面倾斜,两侧设有侧板,方便昆虫尸体受重力影响自动下滑至上输送机64上,同时避免昆虫尸体过多从两侧滑出。识别相机62用于对昆虫尸体进行拍照,从而传输数据到后端页面,从而根据昆虫的照片对昆虫的体型和类别进行识别判定。在倾斜板63上还可以连接震动电机,震动电机可以是微型马达,从而避免占用空间过大,用于增加倾斜板63的震动频率,从而方便倾斜板63上的昆虫尸体快速均匀滑落至上输送机64的顶面。上输送机64缓慢移动,使得掉落的虫体均匀分布,从而方便对其进行拍照。
参照图7和图8,在上输送机64的下方还设置有收集排出组件70,收集排出组件70包括:设置在上输送机64底部的下支撑板71、连接在下支撑板71下方的第一支撑架72、贯穿设置在下支撑板71上并且底部敞开的导向盒73、位于导向盒73下方并与第一支撑架72连接的称重托盘74以及设置在称重托盘74下方并与第一支撑架72连接的料筒75。导向盒73位于上输送机64的端部,上输送机64顶面的昆虫完成拍照后,上输送机64将昆虫输送至靠近导向盒73的一端,使昆虫经导向盒73的导向掉落至称重托盘74 上。称重托盘74还连接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壳带动称重托盘74进行翻转,从而对昆虫翻转倒入到料筒75内,料筒75的侧面连接有推杆电机76,当滑动门84开启需要将料筒75内的昆虫进行排出时,推杆电机76可将料筒75 从壳体80的内部推出到外侧。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收集排出组件70包括:位于上输送机64下方的第二支撑架79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79上的下输送机78,下输送机78可沿第二支撑架79进行滑动,从而方便调整下输送机 78的水平位置,下输送机78位于上输送机64的其中一端,使得上输送机 64顶面的昆虫可掉落至下输送机78的顶面。下输送机78的水平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并且根据下输送机78的长度定制相应长度的下保护壳82。
本实用新型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设置有控制芯片和远端处理器,分别与各个电气元件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对各个电气元件的智能控制,还能对识别相机62采集到的昆虫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更智能的对昆虫进行批量杀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虫斗(10)、与所述接虫斗(10)底部连通的导向筒(21),与所述导向筒(21)连通的批量集虫通道(40),设置在所述批量集虫通道(40)下方的支撑识别组件(60)以及位于所述支撑识别组件(60)下方的收集排出组件(70);
所述批量集虫通道(40)的底部设有滑动挡板(41),所述滑动挡板(41)的上方形成有批量杀虫腔(42),所述批量杀虫腔(42)的侧壁连接有螺旋变温管(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变温管(43)为上小下大的螺旋结构,并且侧壁开设有多个发热孔(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2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盘(22),所述转盘(22)内开设有导向通路(23),所述导向通路(23)与所述批量集虫通道(40)配合,所述导向筒(21)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转盘(22)连接的驱动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批量杀虫腔(42)的外侧滑动设置有保护罩(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44)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散热观察孔(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识别组件(60)包括:位于所述批量集虫通道(40)下方的上支撑板(61)、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61)上的识别相机(62)、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61)底面的倾斜板(63)以及设置在所述倾斜板(63)下方的上输送机(64),所述上支撑板(61)上开设有与所述批量集虫通道(40)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识别相机(62)位于所述上输送机(64)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排出组件(70)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输送机(64)下方的下支撑板(71)、连接在所述下支撑板(71)下方的第一支撑架(72)、贯穿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板(71)上并且底部敞开的导向盒(73)、位于所述导向盒(73)下方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72)连接的称重托盘(74)以及设置在所述称重托盘(74)下方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72)连接的料筒(75),所述导向盒(73)位于所述上输送机(64)的端部,所述称重托盘(74)也连接有翻转电机,所述料筒(75)还连接有推杆电机(7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排出组件(70)包括:位于所述上输送机(64)下方的第二支撑架(79)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79)上的下输送机(78)。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斗(10)的上方设有诱虫灯(90),所述诱虫灯(90)的底部连接有壳体(80),所述导向筒(21)、所述批量集虫通道(40)、所述支撑识别组件(60)以及所述收集排出组件(70)分别位于所述壳体(80)内部。
CN202122408382.X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088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8382.XU CN216088439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8382.XU CN216088439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8439U true CN216088439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8382.XU Active CN216088439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84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9815A (zh) * 2022-06-24 2022-09-30 武汉市拜乐卫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病虫害监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9815A (zh) * 2022-06-24 2022-09-30 武汉市拜乐卫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病虫害监测系统
CN115119815B (zh) * 2022-06-24 2023-08-25 武汉市拜乐卫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病虫害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88439U (zh)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CN203290099U (zh) 一种虫情测报管理系统
CN205390083U (zh) 智能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
CN212414437U (zh) 一种智能虫情预报灯
CN213246519U (zh) 一种可视化虫情自动测报系统
CN115299420A (zh) 一种虫情测报灯
CN108419778A (zh) 一种太阳能昆虫分类诱捕设备
CN113749074A (zh)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CN113693043A (zh)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CN113693041A (zh) 一种应用于无公害蔬菜的虫害防控装置及防控方法
CN113475477A (zh) 一种节能风吸式杀虫灯诱捕装置及诱捕方法
CN215836682U (zh)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CN113303302A (zh) 一种自动捕虫器
CN112616796A (zh) 一种风吸杀虫灯
CN113207834B (zh) 一种昆虫自动诱捕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11322704U (zh) 一种虫情测报装置
CN113796366A (zh) 一种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
CN217853910U (zh) 一种基于地龙的提取收集装置
CN218126489U (zh) 一种处理虫体的装置
CN110710513A (zh) 一种虫情测报装置
CN210960040U (zh) 一种害虫防治、诱捕装置
CN219305814U (zh) 一种储藏物害虫诱集盒
CN214047210U (zh) 猪舍用防虫装置
CN220044653U (zh) 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
CN219305816U (zh)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用田间病虫害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