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9074A -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9074A
CN113749074A CN202111166463.1A CN202111166463A CN113749074A CN 113749074 A CN113749074 A CN 113749074A CN 202111166463 A CN202111166463 A CN 202111166463A CN 113749074 A CN113749074 A CN 113749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collecting
insects
insect collecting
collect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64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芋杭
杨丝娅
李智浩
杨向东
阳辉
王锐
吴虓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64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90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9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907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4Attracting insects by using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94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killing insects by using temperature, e.g. flames, steam or freez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2Killing insects by electric means
    • A01M1/226Killing insects by electric means by using waves, fields or rays, e.g. sound waves, microwaves, electric waves, magnetic fields, light 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属于户外灭虫技术领域。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包括:接虫斗、与接虫斗底部连通的导向筒,与导向筒连通的集虫通道,设置在集虫通道下方的支撑识别组件以及位于支撑识别组件下方的收集排出组件;集虫通道内设有蝶阀,蝶阀上方形成有变温腔。本发明的接虫斗用于收集昆虫进入导向筒,再由导向筒将昆虫送至测报通道内,集虫通道内设置有蝶阀,当蝶阀关闭时,昆虫聚集在容纳腔内;当蝶阀开启时,昆虫再由集虫通道留至支撑识别组件进行拍照识别,完成识别的昆虫再留至收集排出组件进行收集和统一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户外灭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环境进行调研时,通常需要对当地的昆虫进行收集,从而根据昆虫习性对环境特点进行分析。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昆虫排出组件相对单一,功能性较弱,需要对收集到的昆虫单独进行分析处理,因此需要耗费额外的劳动精力,使得工作中需要付出额外的劳动强度,从而影响到工作效率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昆虫收集排出不具备测报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包括:接虫斗、与接虫斗底部连通的导向筒,与导向筒连通的集虫通道,设置在集虫通道下方的支撑识别组件以及位于支撑识别组件下方的收集排出组件;
集虫通道内设有蝶阀,蝶阀上方形成有变温腔。
本发明的接虫斗用于收集昆虫进入导向筒,再由导向筒将昆虫送至测报通道内,集虫通道内设置有蝶阀,当蝶阀关闭时,昆虫聚集在变温腔内;当蝶阀开启时,昆虫再由集虫通道留至支撑识别组件进行拍照识别,完成识别的昆虫再留至收集排出组件进行收集和统一排出。
进一步地,上述集虫通道的顶部设有第一红外线发射器,第一红外线发射器在集虫通道的顶部形成有红外线测报网。
本发明第一红外线发射器用于产生红外线,在测报通道的顶部形成红外线网,当昆虫经过时,其躯干对红外线网进行遮挡,从而对昆虫的体型信息进行收集。
进一步地,上述导向筒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内开设有导向通路,导向通路与集虫通道配合,导向筒的外侧设有与转盘连接的驱动件。
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件驱动转盘进行旋转,从而控制导向通路与集虫通道的通断。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识别组件包括:位于集虫通道和批量集虫通道下方的上支撑板、连接在上支撑板上的识别相机、分别连接在上支撑板底面的倾斜板以及设置在倾斜板下方的上输送机,上支撑板上开设有分别与集虫通道和批量集虫通道相对应的通孔,倾斜板的顶部与上支撑板连接,识别相机位于上输送机上方。
本发明集虫通道排出的昆虫穿过上支撑板上的通孔再沿倾斜板滑落至上输送机的顶面,识别相机用于对上输送机上的昆虫进行拍照识别,记录昆虫的形态体型,从而经后端信息处理判定昆虫种类。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排出组件包括:设置在上输送机下方的下支撑板、连接在下支撑板下方的第一支撑架、贯穿设置在下支撑板上并且底部敞开的导向盒、位于导向盒下方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的称重托盘以及设置在称重托盘下方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的料筒,导向盒位于上输送机的端部,称重托盘也连接有翻转电机,料筒还连接有推杆电机。
本发明的下支撑板起到对上输送机的支撑作用,使得上输送机顶面的昆虫经过导向盒掉落至称重托盘上方,通过翻转电机带动称重托盘翻转,使得昆虫进入料筒中进行收集,当需要将料筒内昆虫排出时,推杆电机启动对料筒进行推动,伸出到壳体外侧进行排料。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排出组件包括:位于上输送机下方的第二支撑架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的下输送机。
本发明上输送机顶面的昆虫还可以由上输送机输送掉落至下输送机顶面,再由下输送机向壳体外侧进行输送排出。
进一步地,上述变温腔侧壁连接有第二红外线发射器。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红外线发射器用于产生红外线,根据红外线升温的远离从而对变温腔内聚集的昆虫进行高温杀灭,在杀灭昆虫的同时还能对变温腔内的水分进行烘干。
进一步地,上述蝶阀的底面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对蝶阀顶面堆积的昆虫进行重量检测,当堆积到一定重量时使蝶阀打开,方便将昆虫排入后续机构中,从而避免昆虫在蝶阀中堆积过多。
进一步地,上述接虫斗的上方设有诱虫灯,诱虫灯的底部连接有壳体,导向筒、集虫通道、支撑识别组件以及收集排出组件分别位于壳体内部。
本发明通过设置诱虫灯用于吸引昆虫靠近,壳体则用于对诱虫灯下方的各部件进行遮蔽保护。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接虫斗用于收集昆虫进入导向筒,再由导向筒将昆虫送至测报通道内,集虫通道内设置有蝶阀,当蝶阀关闭时,昆虫聚集在容纳腔内;当蝶阀开启时,昆虫再由集虫通道留至支撑识别组件进行拍照识别,完成识别的昆虫再留至收集排出组件进行收集和统一排出。
(2)本发明第一红外线发射器用于产生红外线,在测报通道的顶部形成红外线网,当昆虫经过时,其躯干对红外线网进行遮挡,从而对昆虫的体型信息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带其他实施例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接虫斗和诱虫灯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收集排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收集排出组件的侧视图。
图中:10-接虫斗;11-接虫盒;21-导向筒;22-转盘;23-导向通路;24-驱动件;25-导虫通路;26-导污通路;27-隔挡板;30-集虫通道;31-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2-蝶阀;33-变温腔;34-第二红外线发射器;35-压力传感器;60-支撑识别组件;61-上支撑板;62-识别相机;63-倾斜板;64-上输送机;70-收集排出组件;71-下支撑板;72-第一支撑架;73-导向盒;74-称重托盘;75-料筒;76-推杆电机;78-下输送机;79-第二支撑架;80-壳体;81-上保护壳;82-下保护壳;83-上保护门;84-滑动门;85-下保护门;90-诱虫灯;91-撞击屏;92-光源;93-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考图1、图4和图5,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包括:接虫斗10,连接在接虫斗10下方的导向筒21,连通在导向筒21下方的集虫通道30,以及设置在集虫通道30底端的支撑识别组件60。
接虫斗10的上方设有诱虫灯90,诱虫灯90的底部连接有壳体80,导向筒21、集虫通道30、支撑识别组件60以及收集排出组件70分别位于壳体80内部。
参照图4和图5,诱虫灯90包括:多个撞击屏91以及设置在撞击屏91中间的光源92,撞击屏91和光源92的顶部还设有灯盖93,光源92通过发光吸引趋光性的昆虫靠近,特别是户外常见的蛾类昆虫。昆虫靠近光源92从而撞击在撞击屏91上,撞击屏91之间形成有腔体,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接虫斗10,使得撞击后的昆虫调入接虫斗10中。灯盖93则用于对撞击屏91和光源92进行一定的保护,避免过多杂质和污水进入接虫斗10中。
壳体80包括:相连接的上保护壳81和下保护壳82,上保护壳81用于对接虫斗10、导向筒21、集虫通道30以及支撑识别组件60进行遮挡保护,并且上保护壳81的四周通过活页连接有上保护门83,可单独打开上保护门83从而方便对上保护壳81内的部件进行检修。下保护壳82用于对收集排出组件70进行遮挡保护,并且下保护壳82上分别开设有滑动门84和下保护门85,下保护门85通过活页连接,可通过旋转打开。下保护壳82的内部设有两个滚轮以及套设在两个滚轮上的链条,滑动门84通过销连接固定在链条上,使得滑动门84随料条的转动进行滑动,从而方便收集排出组件70将收集到的昆虫排出。
参照图1和图2,接虫斗10呈漏斗状,其顶部敞开,方便撞击后的昆虫掉入。接虫斗10的下方和导向筒21之间连接有接虫盒11,可以在接虫盒11的内部设置风机,用于吸引昆虫靠近;其中风机的上方开设有上出风管,用于对接虫斗10上方的昆虫进行抽吸;风机的下方也开设有下出风管,从而防止昆虫从导向筒21的顶部中飞出。
参照图1、图2和图3,导向筒21呈圆盘状,其内部为空心结构,顶端与接虫盒11的底部连通,导向筒21的底部开设有出口,与集虫通道30连通。在导向筒2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盘22,转盘22上开设有导向通路23,导向通路23与集虫通道30相配合。导向筒21的外侧设有与转盘22连接的驱动件24,可通过驱动件24带动转盘22转动,驱动件24是步进电机进行自动转动。驱动件24带动转盘22转动,从而控制导向通路23与集虫通道30的连通和断开。
集虫通道30与导向筒21的内腔连通,方便导向筒21内的昆虫流入集虫通道30。集虫通道30的顶部设有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1,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1可以发射出红外线从而在集虫通道30的内侧顶部形成网状结构的红外线测报网。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1的工作原理与光电开关类似,存在一个发射端和接收端。当昆虫经过时,其躯干对红外线网进行遮挡,方便收集昆虫的体型信息并且还能对经过的昆虫数量进行计数。
在集虫通道30上还有序设置有两个蝶阀32,两个蝶阀32均位于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1的下方,在两个蝶阀32的上方分别形成有变温腔33,当蝶阀32封闭集虫通道30时,昆虫聚集在蝶阀32顶面的变温腔33内部。在变温腔33的侧壁连接有第二红外线发射器34,第二红外线发射器34可以发射出红外线,从而对变温腔33内的昆虫进行红外线杀灭。位于顶部的变温腔33进行初步加热还能排除通道内的大多数水分,当变温腔33内的昆虫储存到一定数量时,底部的蝶阀32打开,从而避免昆虫尸体堆积过多。蝶阀32翻转运动,从而防止发生虫体粘连。可以在蝶阀32的底面设置压力传感器35对堆积昆虫尸体的重量进行检测,还可以将蝶阀32与计时器联动,设置为蝶阀32间隔一段时间自动打开一次,从而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当虫体达到底部的变温腔33时,第二红外线发射器34产生红外线,对虫体继续加热并彻底烘干。
在集虫通道30的下方还设置支撑识别组件60,支撑识别组件60包括:位于集虫通道30的下方的上支撑板61、连接在上支撑板61上的识别相机62、设置在上支撑板61两端底面的倾斜板63以及设置在两个倾斜板63下方的上输送机64,上支撑板61上开设有分别与集虫通道30相对应的通孔,并且倾斜板63位于该通孔的下方。集虫通道30排出的昆虫尸体流入至倾斜板63上,倾斜板63的底面倾斜,两侧设有侧板,方便昆虫尸体受重力影响自动下滑至上输送机64上,同时避免昆虫尸体过多从两侧滑出。识别相机62用于对昆虫尸体进行拍照,从而传输数据到后端页面,从而根据昆虫的照片对昆虫的体型和类别进行识别判定。在倾斜板63上还可以连接震动电机,震动电机可以是微型马达,从而避免占用空间过大,用于增加倾斜板63的震动频率,从而方便倾斜板63上的昆虫尸体快速均匀滑落至上输送机64的顶面。上输送机64缓慢移动,使得掉落的虫体均匀分布,从而方便对其进行拍照。
参照图1和图6,在上输送机64的下方还设置有收集排出组件70,收集排出组件70包括:设置在上输送机64底部的下支撑板71、连接在下支撑板71下方的第一支撑架72、贯穿设置在下支撑板71上并且底部敞开的导向盒73、位于导向盒73下方并与第一支撑架72连接的称重托盘74以及设置在称重托盘74下方并与第一支撑架72连接的料筒75。导向盒73位于上输送机64的端部,上输送机64顶面的昆虫完成拍照后,上输送机64将昆虫输送至靠近导向盒73的一端,使昆虫经导向盒73的导向掉落至称重托盘74上,称重托盘74用于对虫体进行称重。称重托盘74还连接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壳带动称重托盘74进行震动,从而对昆虫翻转倒入到料筒75内,料筒75的侧面连接有推杆电机76,当滑动门84开启需要将料筒75内的昆虫进行排出时,推杆电机76可将料筒75从壳体80的内部推出到外侧,当排虫完毕后,滑动门84自动关闭。
参照图7,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收集排出组件70包括:位于上输送机64下方的第二支撑架79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79上的下输送机78,下输送机78可沿第二支撑架79进行滑动,从而方便调整下输送机78的水平位置,下输送机78位于上输送机64的其中一端,使得上输送机64顶面的昆虫可掉落至下输送机78的顶面。下输送机78的水平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并且根据下输送机78的长度定制相应长度的下保护壳82。
本发明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还可以外接远端处理器,与各个电气元件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对各个电气元件的智能控制,还能对各个传感器以及识别相机62采集到的昆虫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得出针对性的杀虫处理措施。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1)诱虫灯90通过光源92吸引昆虫靠近;(2)昆虫与撞击屏91发生撞击,掉落至接虫斗10中;(3)昆虫通过导向筒21进入集虫通道30内;(4)昆虫个体经过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1产生的红外线网,掉落至蝶阀32上方的变温腔33中;(5)第二红外线发射器34产生红外线对变温腔33中的昆虫进行杀灭;(6)蝶阀32打开,杀灭后的昆虫经倾斜板63滑落至上输送机64的顶面;(7)识别相机62对昆虫进行拍照识别,上输送机64将识别后的昆虫输送至收集排出组件70;(8)收集排出组件70将昆虫进行统一收集,再一并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虫斗(10)、与所述接虫斗(10)底部连通的导向筒(21),与所述导向筒(21)连通的集虫通道(30),设置在所述集虫通道(30)下方的支撑识别组件(60)以及位于所述支撑识别组件(60)下方的收集排出组件(70);
所述集虫通道(30)内设有蝶阀(32),所述蝶阀(32)上方形成有变温腔(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通道(30)的顶部设有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1),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1)在所述集虫通道(30)的顶部形成有红外线测报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2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盘(22),所述转盘(22)内开设有导向通路(23),所述导向通路(23)与所述集虫通道(30)配合,所述导向筒(21)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转盘(22)连接的驱动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识别组件(60)包括:位于所述集虫通道(30)下方的上支撑板(61)、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61)上的识别相机(62)、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61)底面的倾斜板(63)以及设置在所述倾斜板(63)下方的上输送机(64),所述上支撑板(61)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集虫通道(30)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识别相机(62)位于所述上输送机(64)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排出组件(70)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输送机(64)下方的下支撑板(71)、连接在所述下支撑板(71)下方的第一支撑架(72)、贯穿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板(71)上并且底部敞开的导向盒(73)、位于所述导向盒(73)下方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72)连接的称重托盘(74)以及设置在所述称重托盘(74)下方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72)连接的料筒(75),所述导向盒(73)位于所述上输送机(64)的端部,所述称重托盘(74)也连接有震动电机,所述料筒(75)还连接有推杆电机(7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排出组件(70)包括:位于所述上输送机(64)下方的第二支撑架(79)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79)上的下输送机(78)。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腔(33)侧壁连接有第二红外线发射器(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蝶阀(32)的底面连接有压力传感器(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斗(10)的上方设有诱虫灯(90),所述诱虫灯(90)的底部连接有壳体(80),所述导向筒(21)、所述集虫通道(30)、所述支撑识别组件(60)以及所述收集排出组件(70)分别位于所述壳体(80)内部。
CN202111166463.1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Withdrawn CN1137490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463.1A CN113749074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463.1A CN113749074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9074A true CN113749074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98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6463.1A Withdrawn CN113749074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90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2731A (zh) * 2022-06-21 2022-09-02 黄淮学院 一种用于防治病虫害的智慧农业监控预警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2731A (zh) * 2022-06-21 2022-09-02 黄淮学院 一种用于防治病虫害的智慧农业监控预警系统
CN114982731B (zh) * 2022-06-21 2024-01-12 黄淮学院 一种用于防治病虫害的智慧农业监控预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9074A (zh)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CN115299420A (zh) 一种虫情测报灯
CN110495434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害虫自动识别计数系统及方法
CN215836682U (zh) 一种带测报功能的昆虫收集及排出装置
CN113693041B (zh) 一种应用于无公害蔬菜的虫害防控装置及防控方法
KR100895502B1 (ko) 해충 포획장치
CN216088439U (zh)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CN113475477A (zh) 一种节能风吸式杀虫灯诱捕装置及诱捕方法
CN211268219U (zh) 一种美洲大蠊饲养装置
CN210054351U (zh) 一种昆虫计数诱捕器
CN112616796A (zh) 一种风吸杀虫灯
CN113796366A (zh) 一种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
CN206150263U (zh) 远程智能控制杀虫器
CN113207834B (zh) 一种昆虫自动诱捕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11672056U (zh) 一种防雨式虫情测报灯
CN112889771B (zh) 一种病虫害的监控方法
CN214546716U (zh) 自动高空测报灯
CN115024298A (zh) 一种基于轻量级神经网络的计数杀虫灯及计数方法
CN108594814A (zh) 一种农林病虫害监控机器人
CN113693043A (zh) 一种害虫大批量收集处理装置
CN206227426U (zh) 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大田害虫监控诱捕装置
CN219396000U (zh) 一种微小害虫捕捉器
CN212971334U (zh) 一种高空测报灯
CN219478992U (zh) 一种便于统计的虫情测报装置
CN213127711U (zh) 一种引虫用的测报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