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6320U - 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6320U
CN216086320U CN202122778728.5U CN202122778728U CN216086320U CN 216086320 U CN216086320 U CN 216086320U CN 202122778728 U CN202122778728 U CN 202122778728U CN 216086320 U CN216086320 U CN 216086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ase body
cable
fins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787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萍
孙丽娟
卢念成
吴军
陈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Unite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Unite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Unite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United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787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6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6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6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包括:本体和设于端盖内的隔离架;其中端盖具有环形容纳腔;隔离架,设于环形容纳腔中;隔离架包括呈锥台状的基体,以及与基体的周向外边沿阵列式配接的多个翅片;且多个翅片远离基体的端部与本体配接固定;基体的中心部位开设有通孔;且在每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形成有镂空口。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经过端盖的电缆线的老化概率。

Description

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包括机壳、定子绕组和端盖。定子绕组设置在机壳内,端盖盖在机壳一端上,端盖内设有环形容腔,端盖的轴向上设有多个镂空部位,镂空部位与环形容腔连通,端盖的径向上设有多个出线孔,出线孔与环形容腔连通。其中的电缆与电磁线连接后从出线孔伸出至环形容腔外;而对于电缆与电磁线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铜接头来压紧相连。
公告号为CN 211377758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该电机中的外部的电缆线和电磁线在环形容腔内压接,避免电缆线过长导致无法连接的问题,还降低了电磁线弯折部位的弯曲程度,保护电磁线不受损坏,并且出线孔和电磁线的引出端错开,可防止出现电缆线从出线孔穿入环形容腔时弯曲过大而无法引出。这种出线方式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隐患。详细来说,由于电磁线与电缆采用铜接头压接后再弯曲,压接处面积增大,弯曲过程中容易触碰电机内部的高温部位而加速电缆的绝缘老化,甚至损坏电缆,且三根电缆线沿同一圆周方向弯曲出线,使得效率降低且使得整体的电缆线较长,即使得电缆的材料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端盖,以解决降低经过端盖的电缆线的老化概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以解决降低经过端盖的电缆线的老化概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端盖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端盖,包括:
本体,其具有环形容纳腔;
隔离架,设于所述环形容纳腔中;所述隔离架包括呈锥台状的基体,以及与所述基体的周向外边沿阵列式配接的多个翅片;且多个所述翅片远离基体的端部与所述本体配接固定;
所述基体的中心部位开设有通孔;且在每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形成有镂空口。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周向侧壁为呈凹陷的弧形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周向侧壁的外表面为光滑面。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翅片远离基体的端部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本体的环形容纳腔的内腔壁配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与基体相连的主板、与所述主板弯折相连的衔接部,以及与所述衔接部远离基体的一端弯折相连的翻边;其中
所述衔接部朝向基体的锥顶所在一侧弯折;
所述翻边通过螺钉与所述本体的环形容纳腔的内腔壁配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主板、衔接部和翻边一体加工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边朝向基体所在一侧弯折;以及
所述翻边与衔接部垂直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板与基体垂直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侧壁上间隔地设有若干个贯通本体侧壁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与环形容纳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包括:所述的端盖、延伸至所述本体的环形容纳腔中的电磁线,以及通过接头与电磁线压接配合的电缆线;其中
所述电缆线远离接头的一端伸出在本体外。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通过在本体的环形容纳腔中设有的隔离架,使得隔离架可以形成对于伸入至环形容纳腔中与电磁线压接的电缆线的隔离保护,使得电缆线可以在隔离架的隔离保护之下来触碰到电机内部的高温部位,进而可以避免电缆线因为触碰到电机内部的高温部位而加速电缆线的绝缘老化的问题。
再者来说,由于隔离架的基体的周向侧壁为呈凹陷的弧形状结构,这种结构下,使得伸入至环形容纳腔中的电缆线在完成与电磁线的压接装配后可沿该电缆线的轴向直接伸出到端盖外,而无需再像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电机内的电缆线一样沿着环形容纳腔的内腔壁的圆周方向折弯后再伸出至端盖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来说可以节约整体电缆线的使用量,如此也即可以降低整体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端盖的隔离架装配在环形容纳腔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端盖中隔离架与电缆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端盖中隔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体1、环形容纳腔101、基体21、通孔22、主板23、衔接部24、翻边25、出线孔3、镂空口4、测速传感器5、测速齿轮6、转轴7、螺钉8、电磁线9、接头10、电缆线11。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包括:本体1和设于本体1内的隔离架;其中的本体1具有环形容纳腔101;隔离架则是固定装配在环形容纳腔101中。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采用的隔离架包括呈锥台状的基体21,以及与基体21的周向外边沿阵列式配接的多个翅片;且多个翅片远离基体21的端部与端盖配接固定;基体21的中心部位开设有通孔22;且在每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形成有镂空口4。此处的通孔22主要是为了当该端盖应用在电机中时,电机的转轴7可以贯穿该通孔22,即不因在端盖内装配隔离架而影响到电机的转轴7正常运行。
到当本实施例的端盖应用在电机中时,电机的电磁线9与电缆线的配接部分需要经过端盖来使得电缆线11远离电磁线9的一端伸出到端盖外侧,现有技术中的电缆线11与电磁线9配接后,电缆线11的需要沿着端盖的环形容纳腔101的内腔壁的圆周方向来弯折以便于电缆线11可以避免触碰到电机内部的高温部位,进而可以避免电缆线11因为触碰到电机内部的高温部位而加速电缆线的绝缘老化的问题;而本实施例则是通过隔离架来使得电缆线11与电磁线9完成配接后可以直接搭载在隔离架的基体21上,如此也就是说隔离架起到了对于电缆线11与电机内部的高温部位的隔离防护作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设计了如下结构,即基体21的周向侧壁为呈凹陷的弧形状结构。这种结构是可以通过呈凹陷的弧形状结构来形成对于电缆线11在环形容纳腔101中的让位效果,使得电缆线11无需再像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电机内的电缆线一样沿着环形容纳腔101的内腔壁的圆周方向折弯后再伸出至端盖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来说可以节约整体电缆线11的使用量,如此也即可以降低整体的材料成本。
此外,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下,由于电缆线在环形容纳腔101中由于与基体21的周向侧壁直接接触的,因此,为防止在电机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电缆线11的基体21的周向侧壁对电缆线11的外表面产生磨损,本实施例将基体21的周向侧壁的外表面设计为光滑面。
接下来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隔离架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固定到环形容纳腔101中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下,多个翅片远离基体21的端部分别通过螺钉8与本体1的环形容纳腔101的内腔壁配接固定。
结合附图举例再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翅片包括与基体21相连的主板23、与所述主板23弯折相连的衔接部24,以及与衔接部24远离基体21的一端弯折相连的翻边25;其中衔接部24朝向基体21的锥顶所在一侧弯折;翻边25通过螺钉8与本体1的环形容纳腔101的内腔壁配接固定。此处考虑到加工的便捷性,基体21、主板23、衔接部24和翻边25一体加工成型。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是结合法附图举例一种情况来说,翻边25朝向基体21所在一侧弯折;以及翻边25与衔接部24垂直相连。当然此处的翻边25也可以朝向背离基体21所在一侧弯折。
此外,对于衔接部24与基体21之间的弯折配合角度本实施例也不做绝对限定,在一种实施情况下,衔接部24与主板23垂直相连。
最后还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在本体1的侧壁上间隔地设有若干个贯通本体1侧壁的出线孔3;出线孔3与环形容纳腔101连通。此处的出线孔3用于引导端盖应用在电机中时的电缆线11。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端盖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实施例1的端盖、延伸至本体1的环形容纳腔101中的电磁线9,以及通过接头10与电磁线9压接配合的电缆线11;其中电缆线11远离接头10的一端伸出在本体1外也即端盖外侧。电磁线9贯穿隔离架上每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形成的镂空口4,使得电磁线9方便与电缆线11压接配合。
对于本实施例的电机来说,在本体1的环形容纳腔101中还设有测速齿轮6和测速传感器5,以便于对电机的转轴7的转速实时监测,而本实施例的隔离架的设计,使得电缆线11在环形容纳腔101中可搭载在隔离架的基体21上,也就不存在电缆线11会触碰到测速传感器5的情况,如此也就可以提高测速传感器5的检测到的数据的精确度。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其具有环形容纳腔;
隔离架,设于所述环形容纳腔中;所述隔离架包括呈锥台状的基体,以及与所述基体的周向外边沿阵列式配接的多个翅片;且多个所述翅片远离基体的端部与所述本体配接固定;
所述基体的中心部位开设有通孔;且在每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形成有镂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周向侧壁为呈凹陷的弧形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周向侧壁的外表面为光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翅片远离基体的端部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本体的环形容纳腔的内腔壁配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包括与基体相连的主板、与所述主板弯折相连的衔接部,以及与所述衔接部远离基体的一端弯折相连的翻边;其中
所述衔接部朝向基体的锥顶所在一侧弯折;
所述翻边通过螺钉与所述本体的环形容纳腔的内腔壁配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主板、衔接部和翻边一体加工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朝向基体所在一侧弯折;以及
所述翻边与衔接部垂直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与主板垂直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间隔地设有若干个贯通本体侧壁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与环形容纳腔连通。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端盖、延伸至所述本体的环形容纳腔中的电磁线,以及通过接头与电磁线压接配合的电缆线;其中
所述电缆线远离接头的一端伸出在本体外。
CN202122778728.5U 2021-11-12 2021-11-12 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 Active CN216086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8728.5U CN216086320U (zh) 2021-11-12 2021-11-12 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8728.5U CN216086320U (zh) 2021-11-12 2021-11-12 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6320U true CN216086320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0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8728.5U Active CN216086320U (zh) 2021-11-12 2021-11-12 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6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2361B2 (en) Connector with shield shell for cable
CN203760790U (zh) 连接器以及线束
JP5246501B2 (ja) 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EP1133022A3 (en) Shield connector and 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for shielding electric wire
EP0431206B1 (en) Grounding shield connector and method
JP2019016448A (ja) 端子台
CN216086320U (zh) 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电机
JP5044637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1931302B (zh) 模制电动机
JP2019027434A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JP6119673B2 (ja) コネクタ
KR100803437B1 (ko) 실드 커넥터
CN212152821U (zh) 一种洗衣机电源线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洗衣机
CN100426634C (zh) 电机
JP3430816B2 (ja) バッテリポスト用カバー
CN216672003U (zh) 一种侧滑可视化连接器
CN214589518U (zh) 一种屏蔽结构及连接器
CN214698481U (zh) 一种电子水泵的后盖
CN216751370U (zh) 一种专用于荧幕的电机
JP2019068682A (ja) 導線部材および駆動ユニット
CN211377758U (zh) 一种电机
CN213905657U (zh) 一种双壳体连接器
CN220628326U (zh) 一种集成式线束穿孔密封塞
CN106489227B (zh) 电动机的定子、模制电动机和空调机
CN217063509U (zh) 电动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