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3350U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3350U
CN216083350U CN202120876953.XU CN202120876953U CN216083350U CN 216083350 U CN216083350 U CN 216083350U CN 202120876953 U CN202120876953 U CN 202120876953U CN 216083350 U CN216083350 U CN 216083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auxiliary signal
data line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69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洪亮
张勇
钟璇
杨智超
王建
毕洪生
邓祁
赵欣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769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3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3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3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电极层、位于电极层上的绝缘层及位于绝缘层上的公共电极层。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多个数据线及多个辅助信号线,辅助信号线连接稳定的电信号。相邻两个像素电极之间设置有一个数据线或一个辅助信号线。同一像素电极的相对两侧中,其中一侧设有数据线,另一侧设有辅助信号线。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数据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像素电极与相邻的辅助信号线之间的距离。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电极,每一像素电极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条状电极;条状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落在对应的像素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ADS(Advanced Super Dimensional Switching,高级超维场开关)型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视角广、色偏小等优势,是当今主流的显示面板。
现有的ADS型液晶显示面板发生屏幕闪烁的几率较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衬底;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多个数据线及多个辅助信号线,所述辅助信号线连接稳定的电信号;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电极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数据线或一个所述辅助信号线;同一所述像素电极的相对两侧中,其中一侧设有所述数据线,另一侧设有所述辅助信号线;所述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所述辅助信号线之间的距离;
位于所述电极层上的绝缘层;
位于所述绝缘层上的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电极,每一像素电极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条状电极;所述条状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落在对应的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层还包括多个屏蔽电极,每一所述数据线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屏蔽电极,每一所述辅助信号线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屏蔽电极;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位于该数据线对应的屏蔽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边缘内侧;所述辅助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位于该辅助信号线对应的屏蔽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边缘内侧;
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该数据线对应的屏蔽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同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辅助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该辅助信号线对应的屏蔽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同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3.0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信号线与所述公共电极层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的距离范围为4.5μm~5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其上方对应设置的靠近该边缘的所述条状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侧的边缘之间的距离≥2.9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状电极的宽度与位于同一所述像素电极上方且相邻的两个条状电极之间的距离的比值范围为50%~60%。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像素电极上方设置的各所述条状电极的宽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的宽度大于所述辅助信号线的宽度,所述数据线的宽度等于工艺最小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扫描线以及与各所述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电路,多个所述扫描线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多个像素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
位于所述数据线两侧且与该数据线相邻的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电路连接至该数据线;
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排像素电极对应两个所述扫描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排像素电极中,第奇数个像素电极连接至同一扫描线,第偶数个像素电极连接至同一扫描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对置基板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辅助信号线连接稳定的电信号,则辅助信号线对相邻的像素电极无拉动作用,因此可将辅助信号线与相邻的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设置得较小,进而可将像素电极在垂直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设置得较大,从而可在像素电极上方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状电极,提升像素电极与对应的条状电极之间的电容,减小阵列基板的压降,降低阵列基板所在的显示面板发生屏幕闪烁的风险;像素电极与对应的条状电极之间的电场增大,也可提升阵列基板所在的显示面板的透过率;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数据线之间的距离较大,则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小,像素电极受到的信号串扰较小,可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参见图1至图3,所述阵列基板100包括衬底10、位于所述衬底10上的电极层、位于所述电极层上的绝缘层20及位于所述绝缘层20上的公共电极层30。
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40、多个数据线50及多个辅助信号线60,所述辅助信号线60连接稳定的电信号。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电极40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数据线50或一个所述辅助信号线60。同一所述像素电极40的相对两侧中,其中一侧设有所述数据线50,另一侧设有所述辅助信号线60。所述像素电极40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50之间的距离d1大于所述像素电极40与相邻的所述辅助信号线60之间的距离d2。
所述公共电极层3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电极31,每一像素电极40上方对应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条状电极31,所述条状电极31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落在对应的所述像素电极40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内。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像素电极40上方对应设置有两个条状电极31。在其他实施例中,像素电极上方可对应设置三条或三条以上条状电极31。
所述像素电极40的材料及所述公共电极层30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等。绝缘层20的材料为透光率较高的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辅助信号线60连接稳定的电信号,则辅助信号线60对相邻的像素电极40无拉动作用,因此可将辅助信号线60与相邻的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设置得较小,进而可将像素电极在垂直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设置得较大,从而可在像素电极上方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状电极,提升像素电极与对应的条状电极之间的电容,减小阵列基板的压降,降低阵列基板所在的显示面板发生屏幕闪烁的风险;像素电极与对应的条状电极之间的电场增大,也可提升阵列基板所在的显示面板的透过率;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数据线之间的距离较大,则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小,像素电极受到的信号串扰较小,可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上的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与所述像素电极40可一一对应。像素电路与对应的像素电极电连接。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栅电极、位于所述栅电极上的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以及位于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上的有源层,源电极和漏电极分别与有源层搭接。源电极、漏电极、数据线及辅助信号线可在一次构图工艺中形成。绝缘层覆盖源电极、漏电极、有源层、数据线、辅助信号线及像素电极。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同一像素电极40上方设置有两个条状电极31。通过进行试验,相对于同一像素电极40上方设置有一个条状电极31的显示面板,同一像素电极40上方设置有两个条状电极31时,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可提升约5%。说明,像素电极40上方对应设置的条状电极较多,可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透光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层30还包括多个屏蔽电极32,每一所述数据线50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屏蔽电极32,每一所述辅助信号线60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屏蔽电极32。所述数据线50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位于该数据线50上方对应设置的屏蔽电极32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边缘内侧;所述辅助信号线60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位于该辅助信号线60上方对应设置的屏蔽电极32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边缘内侧。如此设置,屏蔽电极32可屏蔽数据线50及辅助信号线60产生的干扰信号,有利于提升阵列基板所在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屏蔽电极3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各所述像素电极4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均不重叠。如此,可避免屏蔽电极32对像素电极40产生信号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各所述数据线50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数据线50沿第二方向排列;各辅助信号线60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辅助信号线60沿第二方向排列;各条状电极31及各屏蔽电极可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像素电极40为阳极,公共电极层30为阴极。公共电极层30还可包括连接部,各条状电极31及各屏蔽电极32通过连接部电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1,所述像素电极40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50之间的距离d1满足如下条件:4.5μm≤d1≤5μm。如此设置,既可避免像素电极40与相邻的数据线50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像素电极40与相邻的数据线50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大,导致像素电极40所在的子像素与相邻的子像素的亮度差别较大,显示面板出现局部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也可避免像素电极40与相邻的数据线50之间的距离太大,导致相邻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较大,不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40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50之间距离d1可为4.5μm、4.6μm、4.7μm、4.8μm、4.9μm、5μm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4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其上方设置的靠近该边缘的所述条状电极31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侧的边缘之间的距离d3≥2.9μm。如此设置,可避免像素电极40与对应的条状电极31之间的电场受到相邻导线或电极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影响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进而影响该像素电极所在的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导致阵列基板所在的显示面板局部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由于受到工艺限制,像素电极40与相邻的辅助信号线60之间的距离d2≥3.5μm,同一像素电极上对应设置的条状电极中,相邻两个条状电极之间的距离d4≥3.4μm,所述辅助信号线60与所述数据线50的宽度均大于或等于2.8μm,所述条状电极31的宽度大于2.3μ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辅助信号线60连接稳定的电信号指的是,在一帧画面显示期间,辅助信号线60连接的电信号是稳定不变的。如此,辅助信号线60与相邻的像素电极40之间不存在寄生电容,不会对像素电极造成信号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信号线60与所述公共电极层30电连接。在一帧画面显示期间,公共电极层30接收的电压信号为稳定的电信号,将辅助信号线60与公共电极层30电连接,可保证辅助信号线60连接的电信号稳定。辅助信号线60可在阵列基板的边缘区域通过绝缘层20上设置的过孔与公共电极层30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信号线60可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50的宽度大于所述辅助信号线60的宽度,所述数据线50的宽度等于工艺最小尺寸。工艺最小尺寸指的是在保证形成的数据线50连续不断开时数据线50的最小宽度。辅助信号线60的宽度可以为工艺极限尺寸,工艺极限尺寸指的是工艺能实现的最小尺寸,但不能保证辅助信号线60连续不断开。辅助信号线60的宽度较小或者辅助信号线60断开对条状电极31与像素电极40之间的电场基本没有影响,因此可设置辅助信号线60的宽度小于工艺最小尺寸。通过设置数据线50的宽度大于辅助信号线60的宽度,数据线50的宽度等于工艺最小尺寸,可在保证数据线50不间断、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前提下,将像素电极40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设置得最大,有利于在像素电极40上设置较多的条状电极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艺最小尺寸为2.8μm,工艺极限尺寸为2.6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状电极31的宽度与位于同一所述像素电极40上方且相邻的两个条状电极31之间的距离d5的比值范围为50%~60%。通过进行仿真,条状电极31的宽度与位于同一像素电极40上方且相邻的两个条状电极31之间的距离d5的比值在该数值范围内时,阵列基板所在的显示面板的透光率较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50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该数据线50对应的屏蔽电极32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侧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5,所述辅助信号线60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该辅助信号线60对应的屏蔽电极32在所述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侧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6,所述第一距离d5大于所述第二距离d6。由于辅助信号线60连接稳定的电信号,辅助信号线60不会对相邻的电极或导线产生拉动作用,可将第二距离设置得较小,从而将可像素电极40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设置得更大,更有利于在像素电极40上设置较多的条状电极31;第一距离设置得较大,则屏蔽电极32对数据线50的屏蔽效果较好,避免数据线50与相邻的像素电极40之间形成寄生电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d5大于或等于3.0μm。如此设置,可确保屏蔽电极32对数据线50的屏蔽效果较好,避免数据线50与相邻的像素电极40之间形成寄生电容,减小子像素的信号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距离d6大于或等于2.5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像素电极40上方对应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条状电极31的宽度相同。在制备条状电极31时工艺误差相同,则制备得到的条状电极31的误差范围相同,同一像素电极40上方对应设置的各个条状电极31与该像素电极40之间的电场波动程度接近,光效下降程度一致,有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像素电极40上方对应设置的各条状电极的宽度均相同。如此,可确保每一条状电极31与对应的像素电极之前的电场波动程度接近,光效下降程度一致,更有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满足d1≥4.5μm、d2≥2.9μm、d3≥3.5μm、d4≥3.4μm、辅助信号线60与数据线50的宽度均大于或等于2.8μm、以及条状电极31的宽度大于2.3μm的条件下,当阵列基板所在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达到330以上时,像素电极40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等于25.6μm,每一像素电极40上方只能对应设置一个条状电极31,像素电极40与条状电极31之间的电容太小,阵列基板的压降较大,阵列基板所在的显示面板发生屏幕闪烁的风险较大;同时阵列基板所在的显示面板的透光率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通过设置所述像素电极40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50之间的距离d1大于所述像素电极40与相邻的所述辅助信号线60之间的距离d2,所述第一距离d5大于所述第二距离d6,从而实现在像素电极上方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条状电极,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d1、距离d2、距离d3、距离d4、第一距离d5和第二距离d6均与像素电极在垂直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正相关。像素电极在垂直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增大,距离d1、距离d2、距离d3、距离d4、第一距离d5和第二距离d5随着增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100还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扫描线,多个所述扫描线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多个像素电极40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
位于所述数据线50两侧且与该数据线相邻的像素电极40对应的像素电路连接至该数据线50。同一排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40对应两个所述扫描线,同一排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中,第奇数个像素电极40连接至同一扫描线,第偶数个像素电极40连接至同一扫描线。
参见图2及图3,阵列基板100的各扫描线70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扫描线70沿第一方向排列。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排像素电极40对应两个所述扫描线70,且两个扫描线70位于该排像素电极的相对两侧。像素电极40分为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像素电极组101、102,每一第一像素电极组101的多个像素电极40沿第二方向排列。像素电极40也分为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像素电极组201、202、203、204,每一第二像素电极组102的多个像素电极40沿第一方向排列。
第一像素电极组101对应两个扫描线71、72。其中,第奇数个像素电极40对应的像素电路80连接至扫描线71,第偶数个像素电极40对应的像素电路80连接至扫描线72。第二像素电极组201与第二像素电极组202的各像素电极40对应的像素电路80均连接至数据线51,第二像素电极组203与第二像素电极组204的各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电路80均连接至数据线52。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像素电路只示出了一个薄膜晶体管,实际中像素电路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薄膜晶体管,像素电路还可包括电容。
当向扫描线72提供扫描信号,向数据线51提供数据信号时,像素电极401所在的子像素发光,其他子像素不发光;向扫描线71提供扫描信号,向数据线51提供数据信号时,像素电极402所在的子像素发光,其他子像素不发光。
可知,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数据线的数量为第二像素电极组的数量的一半,但是每一第一像素电极组对应两个扫描线,仍可实现对每一像素单独进行控制,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列方向,第二方向为行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可以为列方向,第二方向为行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阵列基板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液晶层。
显示面板还包括对置基板,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
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彩膜层90。彩膜层90位于对置基板上。彩膜层90包括图案化的黑矩阵91及位于黑矩阵91上的彩膜基板92。通过设置彩膜层90可实现显示面板的彩色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为ADS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外壳,显示面板嵌设在外壳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产品的实施例,所以相关细节及有益效果的描述参见产品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衬底;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多个数据线及多个辅助信号线,所述辅助信号线连接稳定的电信号;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电极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数据线或一个所述辅助信号线;同一所述像素电极的相对两侧中,其中一侧设有所述数据线,另一侧设有所述辅助信号线;所述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所述辅助信号线之间的距离;
位于所述电极层上的绝缘层;
位于所述绝缘层上的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电极,每一像素电极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条状电极;所述条状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落在对应的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层还包括多个屏蔽电极,每一所述数据线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屏蔽电极,每一所述辅助信号线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屏蔽电极;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位于该数据线对应的屏蔽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边缘内侧;所述辅助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位于该辅助信号线对应的屏蔽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边缘内侧;
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该数据线对应的屏蔽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同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辅助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该辅助信号线对应的屏蔽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同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号线与所述公共电极层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的距离范围为4.5μm~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其上方对应设置的靠近该边缘的所述条状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侧的边缘之间的距离≥2.9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电极的宽度与位于同一所述像素电极上方且相邻的两个条状电极之间的距离的比值范围为50%~60%。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同一像素电极上方设置的各所述条状电极的宽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的宽度大于所述辅助信号线的宽度,所述数据线的宽度等于工艺最小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扫描线以及与各所述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电路,多个所述扫描线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电极层的多个像素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
位于所述数据线两侧且与该数据线相邻的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电路连接至该数据线;
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排像素电极对应两个所述扫描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排像素电极中,第奇数个像素电极连接至同一扫描线,第偶数个像素电极连接至同一扫描线。
1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对置基板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20876953.XU 2021-04-26 2021-04-26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6083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6953.XU CN216083350U (zh) 2021-04-26 2021-04-26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6953.XU CN216083350U (zh) 2021-04-26 2021-04-26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3350U true CN216083350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5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6953.XU Active CN216083350U (zh) 2021-04-26 2021-04-26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3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09972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090011156A (ko) 표시 장치
US20180157135A1 (en) Pixel structure,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11934060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00019601A (ko) 표시 장치
CN111443532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82685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295876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012608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9436043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2748616A (zh)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782896A (zh) 阵列基板及反射式的显示面板
KR2013010442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202206918A (zh) 顯示裝置
US5654731A (en) Shielded pixel structur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215895193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90155144A1 (en) Mask, stitching exposure method,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mask
CN112689791A (zh) 显示基板及液晶面板
CN10637125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3050335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130556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6083350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5769283U (zh) 阵列基板及反射式的显示面板
US20220128870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220173712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