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0155U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0155U
CN216080155U CN202122202051.0U CN202122202051U CN216080155U CN 216080155 U CN216080155 U CN 216080155U CN 202122202051 U CN202122202051 U CN 202122202051U CN 216080155 U CN216080155 U CN 216080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humidifier
water tank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20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为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Seeden Electric Applianc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Seeden Electric Applianc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Seeden Electric Applianc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Seeden Electric Applianc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20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0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0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0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湿器,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加湿器包括:底座,内设有加热雾化装置和风机,所述加热雾化装置具有上端开口的出雾腔;水箱,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加热雾化装置的上方,所述水箱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加热雾化装置连通,所述水箱的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雾腔的排气管;风道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风道组件具有内腔及竖向布置在所述内腔中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内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过气孔以形成弯曲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雾腔连通,通过设置弯曲的气流通道能够阻挡水汽经过风道与风机接触,能防止风机壳体生锈或者风机损坏。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热雾型加湿器采用风机驱动风循环将产生的热雾带出,在热雾型加湿器使用过程中,出雾腔的水汽会与风机接触,会导致风机壳体生锈或者导致风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器,能够防止出雾腔的水汽接触风机,防止风机壳体生锈或者风机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加湿器包括底座、水箱以及风道组件,所述底座内设有加热雾化装置和风机,所述加热雾化装置具有上端开口的出雾腔;所述水箱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加热雾化装置的上方,所述水箱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加热雾化装置连通,所述水箱的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雾腔的排气管;所述风道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风道组件具有内腔及竖向布置在所述内腔中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内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过气孔以形成弯曲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雾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风道组件的内腔中竖向布置隔板,隔板与内腔的内壁密封连接,隔板的上端设置有过气孔以形成弯曲的气流通道,水汽经过气流通道时,被隔板阻挡。弯曲的气流通道能在保证通风的同时,阻挡加湿器出雾腔的水汽经过风道与风机接触,能防止风机外壳生锈或者风机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为所述过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管具有竖向布置的侧壁,所述侧壁为所述隔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具有开口朝下的导风腔,所述导风罩罩设于所述导风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罩设置有位于所述导风腔的内壁的肋条,所述肋条抵接于所述内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箱设有配合所述风道组件形状的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水阀及输水装置,所述水阀连接于所述水箱以控制所述出水孔的开闭,所述输水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水阀,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连接于所述水箱的顶部,所述端盖设有注水孔和出气孔,所述注水孔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出气孔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所述出气孔,多个所述出气孔围绕所述排气管的周向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所述注水孔,多个所述注水孔围绕所述水箱周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端盖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外壳100、开关101;
底座200、风机201、加热雾化装置202、出雾腔203;
水箱300、出水孔301、排气管302、容纳腔303、水阀304、输水装置305;
风道组件400、导风管401、隔板402、导风罩403、过气孔404、导风腔4031、肋条4032;
端盖500、注水孔501、出气孔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200,底座200内设有加热雾化装置202和风机201,加热雾化装置202具有上端开口的出雾腔203;外壳100,外壳100下部设有圆孔,外壳100与底座200连接,水箱300、风道组件400安装在壳体内;开关101,设置在底座200上,与外壳100设置的圆孔结合,水箱300,连接于底座200,水箱300位于加热雾化装置202的上方,水箱300下部设置有出水孔301,出水孔301与加热雾化装置202连通,水箱300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出雾腔203的排气管302,风道组件400,连接于底座200,风道组件400具有内腔及竖向布置在内腔中的隔板402,隔板402与内腔的内壁密封连接,隔板402的上端设置有过气孔404以形成弯曲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一端与风机201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出雾腔203连通。通过在加湿器的风道组件400的内腔中竖向布置隔板402,将隔板402与内腔的内壁密封连接,然后在隔板402的上端设置有相应的过气孔404以形成弯曲的气流通道,出雾腔203的水汽进入弯曲的气流通道时,由于隔板402的阻挡使水汽无法与风机201接触。弯曲的气流通道能在保证通风的同时,能够阻挡加湿器出雾腔203的水汽经过风道与风机201接触,能防止风机201壳体生锈或者风机201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加热雾化装置202可以是采用加热管、加热盘或其他将水加热雾化的设备;出雾腔203可以是圆形腔体、方形腔体、或其他形状的腔体;水箱300可以是圆形水箱、方形水箱或其他形状的水箱;水箱300与排气管30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水箱300和排气管302道分开成型,再安装到底座200上;风道组件400也可以是倒U形的弯曲管道。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湿器的风道组件400包括设置于底座200的导风管401,导风管401的一端与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为过气孔404,将导风管401设置于底座200上,能够较顺利的将风机201出风口的风导入风道组件400,而且在生产底座200的过程中,导风管401和底座200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减少组装步骤,能够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湿器的导风管401具有竖向布置的侧壁,其中侧壁为隔板402,导风管401设置竖向布置的侧壁,在顶部开口出风,导风管401的侧壁能阻挡水汽与风机201接触,导风管401的结构设计能够在防止水汽经过风道组件400与风机201接触的同时,保证通风的流畅性。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湿器的风道组件400还包括导风罩403,导风罩403具有开口朝下的导风腔4031,导风罩403设于导风管401,在导风管401上方设置开口向下的导风罩403,能更好的将风机201吹出的风导入出雾腔203。
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湿器的导风罩403设置有位于导风腔4031的内壁的肋条4032,肋条4032抵接于侧壁,在导风罩403的安装的过程中,通过肋条4032的导向作用以及肋条4032与导风腔4031内壁的配合,将导风罩403定位并安装在导风管401上,通过增加肋条4032的结构设计将导风罩403导向、定位并安装在导风管401上,达到定位安装功能的同时,简化风道组件400的结构。
参照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湿器的水箱300的底面上设有配合风道组件400形状的容纳腔303,通过在水箱300设置与风道组件400形状相适应的容纳腔303,风道组件400整体能够置于容纳腔303内,能节省安装空间,使加湿器的结构更加紧凑。
参照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湿器还包括:水阀304及输水装置305,水阀304连接于水箱300以控制出水孔301的开闭,输水装置305的一端连接水阀304,另一端与排气管302连通。输水装置305包括水管和储水腔,水阀304打开时,水箱300中的水经过水阀304流向储水腔,到达储水腔的水再经水管流向出雾腔203,通过设置储水腔,能使从水箱300下来的水流以较为稳定流速或流量进入出雾腔203。
需要说明的是,水阀304可以是电动水阀、电磁阀等。
参照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湿器还包括端盖500,端盖500连接于水箱300的顶部,端盖500设有注水孔501和出气孔502,注水孔501与水箱300连通,出气孔502与出雾腔203连通,在水箱300顶部设置端盖500,能够防止异物进入水箱300堵塞出水孔301,在端盖500设置与出雾腔203相连的出气孔502,加热雾化装置202加热水产生的水汽能够从加湿器顶部出去,往四周散发,能够达到较好的加湿效果;在端盖500设置与水箱300,用户往水箱300注水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端盖500注水,方便客户往水箱300注水。
参照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湿器的端盖500上设有多个出气孔502,多个出气孔502围绕排气管302的周向布置,在端盖500上周向布置多个出气孔502,能够使出雾腔203的水汽更加充分的散开,进一步提升了加湿器的加湿效果。
参照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湿器的端盖500上设有多个注水孔501,多个注水孔501围绕水箱300周向布置,在端盖500上周向布置多个注水孔501,能加快往水箱300注水的速度,减少用户注水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包括:底座200,内设有加热雾化装置202和风机201,加热雾化装置202具有上端开口的出雾腔203;外壳100,外壳100下部设有圆孔,外壳100与底座200连接,水箱300、风道组件400安装在壳体内;开关101,设置在底座200上,与外壳100设置的圆孔结合,水箱300,连接于底座200,水箱300位于加热雾化装置202的上方,水箱300下部设置有出水孔301,出水孔301与加热雾化装置202连通,水箱300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出雾腔203的排气管302,风道组件400,连接于底座200,风道组件400具有内腔及竖向布置在内腔中的隔板402,隔板402与内腔的内壁密封连接,隔板402的上端设置有过气孔404以形成弯曲的气流通道,弯曲气流通道的一端与风机201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出雾腔203连通;控制系统、信号接收装置,信号系统与信号接收装置、加热雾化装置202、风机201和水阀304电性连接;空气过滤组件,设于风机下方,与底座200连接,能够净化空气。通过在加湿器的风道组件400的内腔中竖向布置隔板402,将隔板402与内腔的内壁密封连接,然后在隔板402的上端设置有相应的过气孔404以形成弯曲的气流通道,弯曲的气流通道能在保证通风的同时,能够阻挡加湿器出雾腔203的水汽经过风道与风机201接触,能防止风机201壳体生锈或者风机201损坏,控制系统能够控制风机201吹风的大小、控制水阀304出水量的大小、控制加热雾化装置202的加热量的大小,能够让加湿器实现智能恒湿,加湿量可控的功能。同时,控制系统还能通过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用户通过信号发出设备发出的信号,然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加湿量的大小,能满足用户对不同加湿量的需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内设有加热雾化装置和风机,所述加热雾化装置具有上端开口的出雾腔;
水箱,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加热雾化装置的上方,所述水箱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加热雾化装置连通,所述水箱的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雾腔的排气管;
风道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风道组件具有内腔及竖向布置在所述内腔中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内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过气孔以形成弯曲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雾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为所述过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具有竖向布置的侧壁,所述侧壁为所述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具有开口朝下的导风腔,所述导风罩罩设于所述导风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设置有位于所述导风腔的内壁的肋条,所述肋条抵接于所述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设有配合所述风道组件形状的容纳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阀及输水装置,所述水阀连接于所述水箱以控制所述出水孔的开闭,所述输水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水阀,另一端与所述出雾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连接于所述水箱的顶部,所述端盖设有注水孔和出气孔,所述注水孔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出气孔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所述出气孔,多个所述出气孔围绕所述排气管的周向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所述注水孔,多个所述注水孔围绕所述水箱周向布置。
CN202122202051.0U 2021-09-10 2021-09-10 加湿器 Active CN216080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2051.0U CN216080155U (zh) 2021-09-10 2021-09-10 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2051.0U CN216080155U (zh) 2021-09-10 2021-09-10 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0155U true CN216080155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5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2051.0U Active CN216080155U (zh) 2021-09-10 2021-09-10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01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308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杜建洪 一种增加加湿量的蒸发式加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308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杜建洪 一种增加加湿量的蒸发式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7984B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203132008U (zh) 空调器室外机用的电控盒和空调器室外机
CN216080155U (zh) 加湿器
CN112682864A (zh) 杀菌系统、壁挂机及空调器
CN206145929U (zh) 一种顶出风立式空调器
CN112781136A (zh) 加湿设备
CN217465077U (zh) 用于冰箱的引风风道总成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KR200431451Y1 (ko) 자연대류방식 가습 키트
CN211060302U (zh) 风扇下置式蒸发加湿器
CN210638216U (zh) 带加湿功能的净化器
CN114659331A (zh) 用于冰箱的引风风道总成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0463289U (zh) 用于送风设备的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CN110440376B (zh) 一种蒸发式加湿器
CN217763743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0220117U (zh) 一种加湿器
CN110594886B (zh) 空气净化加湿设备及其空气加湿装置
CN213178587U (zh) 一种空调加湿装置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692015U (zh) 加湿风扇
CN217274619U (zh) 加湿器
CN218348783U (zh) 出雾组件以及加湿器
CN220624267U (zh) 加湿器
CN213395684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7488325U (zh)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6109830U (zh) 热泵干衣机或热泵洗干一体机及其风门组件
CN115597150B (zh) 一种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