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5148U - 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5148U
CN216075148U CN202122167312.XU CN202122167312U CN216075148U CN 216075148 U CN216075148 U CN 216075148U CN 202122167312 U CN202122167312 U CN 202122167312U CN 216075148 U CN216075148 U CN 216075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external corner
pile
continuous
foundation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73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雪光
陈相宇
廖全
李芳宝
刘加福
高斌
周灿朗
林湘
潘茜
陈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rack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rack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rack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rack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73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5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5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5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涉及基坑阳角支护领域。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包括阳角连续墙和后排连续墙,阳角连续墙包括呈夹角布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后排连续墙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固定连接并围合形成支护区域,支护区域内设有桩体结构,桩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阳角连续墙延伸布置;第一墙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冠梁,第二墙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冠梁,后排连续墙的顶部设有第三冠梁,第一冠梁、第二冠梁和第三冠梁之间连接有加强结构。利用阳角连续墙、后排连续墙和桩体结构构成了带肋箱型围护结构,具有更大的重力及抗弯强度,可减小因基坑外侧水、土压力引起连续墙变形及裂纹,对基坑阳角起到整体强化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阳角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基坑工程的发展,经常出现了平面形状不规则的基坑。其中,基坑阳角处通常存在结构稳定性差、易坍塌破坏等问题,需要设置相应的支护结构,以提高基坑阳角的稳定性。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163907U、授权公告日为2020.03.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阳角支护结构,并具体公开了该阳角支护结构包括排桩、冠梁和桩顶连梁,排桩围绕阳角而设,冠梁设于排桩的顶部,其长度沿排桩的分布方向延伸,通过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将排桩联结为一体;桩顶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阳角不同侧面的冠梁上,并与冠梁组成三角形结构;桩顶连梁、冠梁和排桩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形成门式钢架结构,可抵抗基坑外侧土体产生的倾覆力矩,约束基坑侧壁变形。
现有技术中的阳角支护结构采用排桩、冠梁和桩顶连梁联结成一体的结构设计,其中,桩顶连梁主要对阳角顶部起到约束作用,而在阳角的中部则设计腰梁和对拉锚索进行加强。
但是,当基坑中施作连续墙时,设置对拉锚索仅能够有限的局部约束,不能对基坑阳角起到整体强化作用,如果增加多处对拉锚索,施工成本和难度更高;另外,由于锚索一般较长,容易超出用地红线,在城市建成区使用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以解决当基坑中施作连续墙时,设置对拉锚索仅能够有限的局部约束,不能对基坑阳角起到整体强化作用,如果增加多处对拉锚索,施工成本和难度更高;另外,由于锚索一般较长,容易超出用地红线,在城市建成区使用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的技术方案为:
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包括阳角连续墙和后排连续墙,所述阳角连续墙包括呈夹角布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后排连续墙设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处;
所述后排连续墙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后排连续墙与所述阳角连续墙围合形成支护区域,所述支护区域内设有桩体结构,所述桩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阳角连续墙延伸布置;
所述第一墙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冠梁,所述第二墙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冠梁,所述后排连续墙的顶部设有第三冠梁,所述第一冠梁、所述第二冠梁和所述第三冠梁之间连接有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结构包括由多个桩体咬合形成的第一桩墙,所述第一桩墙连接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且所述第一桩墙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墙体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排连续墙的侧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布置,所述第一桩墙平行于所述后排连续墙的侧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结构还包括由多个桩体咬合形成的第二桩墙,所述第二桩墙连接于所述后排连续墙和所述阳角连续墙之间,且所述第二桩墙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后排连续墙的内侧面、所述阳角连续墙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排连续墙的侧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布置,所述第二桩墙的侧面垂直于所述后排连续墙的侧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桩墙设有三个,其分别为中间的第二桩墙,以及两个端部的第二桩墙,所述中间的第二桩墙布置在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两个所述端部的第二桩墙关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呈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支护区域的轮廓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冠梁和所述第二冠梁之间的第一加强筋,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三冠梁与所述第一冠梁或所述第二冠梁之间的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冠梁、所述第二冠梁和所述第三冠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为搅拌桩。
有益效果:该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采用了阳角连续墙、后排连续墙和桩体结构的结构设计,阳角连续墙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呈夹角布置,后排连续墙与阳角连续墙围合形成支护区域,桩体结构设置在支护区域中且平行于阳角连续墙延伸;利用阳角连续墙、后排连续墙和桩体结构构成了带肋箱型围护结构,具有更大的重力及抗弯强度,可减小因基坑外侧水、土压力作用而引起的连续墙变形及裂纹。
另外,利用加强结构在后排连续墙、阳角连续墙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形成拉结作用,通过后排连续墙和加强结构的拉力,可避免阳角连续墙的变形继续增大及发生倾覆问题。相比现有阳角支护结构设计对拉锚索,该桩体结构可对基坑阳角起到整体强化作用,施工成本和难度更低,避免了使用锚索过长而超出用地红线,在城市建成区通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省去加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阳角连续墙、10-第一冠梁、11-第一墙体、12-第二墙体、13-内支撑、2-后排连续墙、20-第三冠梁;
3-桩体结构、30-桩体、31-第一桩墙、32-中间的第二桩墙、33-端部的第二桩墙;
4-加强结构、41-第一加强筋、42-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包括阳角连续墙1和后排连续墙2,阳角连续墙1包括呈夹角布置的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后排连续墙2设于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的夹角处;后排连续墙2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墙体11、第二墙体12固定连接,后排连续墙2与阳角连续墙1围合形成支护区域,支护区域内设有桩体结构3,桩体结构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阳角连续墙1延伸布置;第一墙体11的顶部设有第一冠梁10,第二墙体12的顶部设有第二冠梁,后排连续墙2的顶部设有第三冠梁20,第一冠梁10、第二冠梁和第三冠梁20之间连接有加强结构4。
该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采用了阳角连续墙1、后排连续墙2和桩体结构3的结构设计,阳角连续墙1的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呈夹角布置,后排连续墙2与阳角连续墙1围合形成支护区域,桩体结构3设置在支护区域中且平行于阳角连续墙1延伸;利用阳角连续墙1、后排连续墙2和桩体结构3构成了带肋箱型围护结构,具有更大的重力及抗弯强度,可减小因基坑外侧水、土压力作用而引起的连续墙变形及裂纹。另外,利用加强结构4在后排连续墙2、阳角连续墙1的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形成拉结作用,通过后排连续墙2和加强结构4的拉力,可避免阳角连续墙1的变形继续增大及发生倾覆问题。相比现有阳角支护结构设计对拉锚索,该桩体结构3可对基坑阳角起到整体强化作用,施工成本和难度更低,避免了使用锚索过长而超出用地红线,在城市建成区通用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支护区域的轮廓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桩体结构3包括由多个桩体30咬合形成的第一桩墙31,第一桩墙31连接于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且第一桩墙31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墙体11的外侧面、第二墙体12的外侧面贴合设置。具体的,后排连续墙2的侧面垂直于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布置,第一桩墙31平行于后排连续墙2的侧面布置。并且,桩体30为搅拌桩。
桩体结构3还包括由多个桩体咬合形成的第二桩墙,第二桩墙连接于后排连续墙2和阳角连续墙1之间,且第二桩墙的端部分别与后排连续墙2的内侧面、阳角连续墙1的外侧面贴合设置。具体的,第二桩墙的侧面垂直于后排连续墙2的侧面布置,即第一桩墙31垂直于第二桩墙布置,从而形成了交叉设置的格栅式桩体结构3。将第一桩墙31与第一墙体11、第二墙体12贴合连接,将第二桩墙与后排连续墙2与阳角连续墙1贴合连接,从而在后排连续墙2和阳角连续墙1之间的支护区域起到加强支撑作用。
其中,第二桩墙设有三个,其分别为中间的第二桩墙32,以及两个端部的第二桩墙31,中间的第二桩墙32布置在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布置上,两个端部的第二桩墙33关于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呈对称布置。
另外,基坑内的阴角处设有内支撑13,加强结构4包括连接于第一冠梁10和第二冠梁之间的第一加强筋41,以及连接于第三冠梁20与第一冠梁10或第二冠梁之间的第二加强筋42。并且,第一冠梁10、第二冠梁和第三冠梁20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提高了顶部冠梁的结构整体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阳角连续墙和后排连续墙,所述阳角连续墙包括呈夹角布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后排连续墙设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处;
所述后排连续墙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后排连续墙与所述阳角连续墙围合形成支护区域,所述支护区域内设有桩体结构,所述桩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阳角连续墙延伸布置;
所述第一墙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冠梁,所述第二墙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冠梁,所述后排连续墙的顶部设有第三冠梁,所述第一冠梁、所述第二冠梁和所述第三冠梁之间连接有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桩体结构包括由多个桩体咬合形成的第一桩墙,所述第一桩墙连接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且所述第一桩墙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墙体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后排连续墙的侧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布置,所述第一桩墙平行于所述后排连续墙的侧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桩体结构还包括由多个桩体咬合形成的第二桩墙,所述第二桩墙连接于所述后排连续墙和所述阳角连续墙之间,且所述第二桩墙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后排连续墙的内侧面、所述阳角连续墙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后排连续墙的侧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布置,所述第二桩墙的侧面垂直于所述后排连续墙的侧面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桩墙设有三个,其分别为中间的第二桩墙,以及两个端部的第二桩墙,所述中间的第二桩墙布置在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两个所述端部的第二桩墙关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呈对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支护区域的轮廓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冠梁和所述第二冠梁之间的第一加强筋,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三冠梁与所述第一冠梁或所述第二冠梁之间的第二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冠梁、所述第二冠梁和所述第三冠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桩体为搅拌桩。
CN202122167312.X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 Active CN216075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7312.XU CN216075148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7312.XU CN216075148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5148U true CN216075148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5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7312.XU Active CN216075148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5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05694U (zh) 连续梁桥墩顶0号块多用途三角形托架施工装置
CN216075148U (zh) 一种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
CN203129082U (zh) 带三角形框架墩的码头排架
CN207453133U (zh) 一种钢结构的巨型斜撑节点结构
CN216156610U (zh) 一种保护既有地铁隧道的市政桥梁承台结构
CN212773059U (zh) 一种网格式水平支撑结构
CN113863319A (zh) 一种基坑被动区加固方法
CN210561686U (zh) 墩体支架
CN210368577U (zh) 一种基坑用栈桥
CN210529716U (zh) 一种相邻基坑土体支护结构
CN209906222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钢管拱节段提升装船的下河吊机
CN203022193U (zh) 井式框架梁加强无梁楼盖连接结构
CN211772890U (zh) 承台式抱箍
CN207314332U (zh) 一种水泥搅拌桩围护结构
CN106400736B (zh) 箱式码头自卸平台
CN206189283U (zh) 一种基于感潮水域滩地的新型组合支架结构
CN217840080U (zh) 一种用于栈桥的装配式扩大基础结构
CN216475059U (zh) 一种基坑被动区加固结构
CN219908950U (zh) 基坑冠梁支撑组件
CN220789757U (zh) 一种铁路营业线人工挖孔桩提升架
CN216839486U (zh) 一种具有承载和抗弯能力强的基坑围护灌注桩
CN205742233U (zh) 一种锁扣式单壁围堰
CN217629972U (zh) 一种基坑内地下连续墙与腰梁连接结构
CN209941420U (zh) 一种立交桥梁钢结构
CN217419378U (zh) 一种独柱墩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