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0908U - 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0908U
CN216060908U CN202121805708.6U CN202121805708U CN216060908U CN 216060908 U CN216060908 U CN 216060908U CN 202121805708 U CN202121805708 U CN 202121805708U CN 216060908 U CN216060908 U CN 216060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groove
winch
posture
intelligently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57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震
王凡杰
杨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do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do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do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do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57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0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0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0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包括背带一、背带二、固定板、绞盘、绞盘驱动装置、绳索一和绳索二,所述绞盘和绞盘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绞盘驱动装置可驱动绞盘转动,所述绳索一和绳索二呈“X”型交叉分布,所述绳索一的一端和绳索二的一端分别与背带一的两端连接,并且绳索一的另一端和绳索二的另一端分别与背带二的两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提供一种预防因坐姿不良而产生的驼背、脊柱侧弯等症状的矫姿带,其拉力执行机构牵拉两条交叉排布的绳索,能够同时对背部施加水平和垂直拉力,拉紧或放松背带,辅助调整姿态,避免对用户持续束缚,以达到防止因长时间姿态不端导致的驼背、高低肩、脊柱侧弯、近视等症状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和康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穿戴式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
背景技术
长时间坐姿不端导致的颈椎病、脊柱侧弯、近视等是危害青少年儿童及长期伏案工作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严重者会损伤脊髓和神经根,甚至造成瘫痪、心肺功能障碍和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直接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青少年儿童及伏案工作人群因学习负担或工作性质决定了其无法摆脱长时的坐姿状态,因此,如何在坐姿状态下主动并有效的矫正姿态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专利201910763278.7公开了一种坐姿矫正带,通过两个护腿保护垫和关节处的卡扣使得一条腿带自可脱落卡扣脱开,进而使坐姿矫正带呈松弛状态,使用者可以及时调整坐姿并复位坐姿矫正带。但该发明中的装置并没有通过身体姿态角度的监测提供振动或声音预警坐姿不端的功能。发明专利201921027148.9公布了一种坐姿矫正器,可以通过单片机与显示屏连接用于显示测量坐姿压力并显示,在压力超出设定值时蜂鸣器发出警报。但由于每次的坐直姿势不同,该技术的矫正有效性和自适应性仍然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在预防和治疗姿态不端导致的多种症状有效性不足,自适应性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醒,例如振动、声音或气囊,这些提醒主要通过让自己坐直矫正,没有辅助引导功能,但实际上用户每次的坐直矫正姿势都不同,无法起到矫正的治疗作用;
2、另外一些通过检测用户不良姿势产生的压力来提醒用户,每次都需要用户操作背带的松紧,正如第一点,由于每次的坐直姿势不同,该技术的矫正有效性和自适应性仍然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仅进行提醒,而不能辅助用户矫正到正确姿势的有效性及自适应性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包括背带一、背带二、固定板、绞盘、绞盘驱动装置、绳索一和绳索二,所述绞盘和绞盘驱动装置均设置在固定板上,并且绞盘和绞盘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绞盘驱动装置可驱动绞盘转动,所述绳索一和绳索二呈“X”型交叉设置,并且绳索一和绳索二的交叉点设置在绞盘上,所述绳索一的一端和绳索二的一端分别与背带一的两端连接,并且绳索一的另一端和绳索二的另一端分别与背带二的两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提供一种因预防坐姿不良而产生的驼背、脊柱侧弯等症状的矫姿带,其中包括坐姿角度监测模块、矫姿带张力监测模块、拉力执行机构、绞盘、控制单元以及供电模块。矫姿带模块包括背部的背带一和背带二;拉力执行机构牵拉两条交叉排布的绳索,能够同时对背部部施加水平和垂直拉力,拉紧或放松背带,辅助调整姿态。避免对用户持续束缚,达到防止长时间姿态不端导致的驼背、高低肩、脊柱侧弯、近视等症状的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所述背带一和背带二对称设置,并且背带一和背带二分别套设在左右肩膀上。矫姿带模块包括穿戴于上肢的背带一和背带二,通过拉力单元能够牵拉背带一和背带二,进行姿态的调整。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所述绳索一和绳索二位于绞盘远离人体背部的一侧。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所述绞盘远离人体背部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绳索一和绳索二的中间交叉部分设置在凹槽一和凹槽二内。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所述绳索一和绳索二分别位于绞盘靠近和远离人体背部的两端部。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所述绞盘靠近和远离人体背部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凹槽三和凹槽四,所述凹槽三和凹槽四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绳索一和绳索二分别设置在凹槽三和凹槽四内。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所述绳索一和绳索二位于绞盘靠近人体背部的一侧。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所述绞盘靠近人体背部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五和凹槽六,所述凹槽五和凹槽六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绳索一和绳索二的中间交叉部分设置在凹槽五和凹槽六内。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所述绞盘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电池,所述电机通过电池供电,并且电机的转轴和蜗杆连接,所述蜗杆和蜗轮啮合,所述蜗轮和绞盘通过转轴连接。坐姿角度监测模块,用于自动监测身体角度,评估驼背、高低肩等姿态不端等情况;用于处理姿态感知信息,发送指令至转机蜗轮传动机构,调整转机蜗轮旋转方向。拉力执行机构,用于设置张力的阈值,背带自适应调整过程中判断是否超过设定阈值;用于设置工作模式以及在多种模式中进行切换;用于拉紧或放松背带,辅助调整姿态。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拉力执行机构、转机蜗轮传动机构用于响应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拉紧或放松背带,辅助调整姿态。避免对用户持续束缚,达到防止长时间姿态不端导致的驼背、高低肩、脊柱侧弯、近视等症状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基于电机驱动的蜗轮和蜗轮的传动机构,通过绞盘牵拉两条交叉排布的绳索,构建了能够同时对背部部施加水平和垂直拉力的执行机构;控制执行机构自动收紧和放松矫姿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矫姿带持续束缚的不适感,以及现有技术中仅能通过振动或声音提醒姿态不端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具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具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背带一1、背带二2、固定板3、绞盘4、凹槽一41、凹槽二42、凹槽三43、凹槽四44、凹槽五45、凹槽六46、绞盘驱动装置5、电机51、蜗杆52、蜗轮53、电池54、加速度传感器55、绳索一6、绳索二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包括背带一1、背带二2、固定板3、绞盘4、绞盘驱动装置5、绳索一6和绳索二7,所述绞盘4和绞盘驱动装置5均设置在固定板3上,并且绞盘4和绞盘驱动装置5连接,所述绞盘驱动装置5可驱动绞盘4转动,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呈“X”型交叉设置,并且绳索一6和绳索二7的交叉点设置在绞盘4上,所述绳索一6的一端和绳索二7的一端分别与背带一1的两端连接,并且绳索一6的另一端和绳索二7的另一端分别与背带二2的两端连接。所述背带一1和背带二2对称设置,并且背带一1和背带二2分别套设在左右肩膀上。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位于绞盘4远离人体背部的一侧。所述绞盘4远离人体背部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一41和凹槽二42,所述凹槽一41和凹槽二42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的中间交叉部分设置在凹槽一41和凹槽二42内。
绳索一6和绳索二7的交叉排布结构,绳索一6和绳索二7通过绞盘4所在的拉力执行机构可以同时对背部部施加水平和垂直拉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分别位于绞盘4靠近和远离人体背部的两端部。所述绞盘4靠近和远离人体背部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凹槽三43和凹槽四44,所述凹槽三43和凹槽四44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分别设置在凹槽三43和凹槽四44内。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中,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位于绞盘4靠近人体背部的一侧。所述绞盘4靠近人体背部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五45和凹槽六46,所述凹槽五45和凹槽六46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的中间交叉部分设置在凹槽五45和凹槽六46内。
上述绞盘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蜗杆52和蜗轮53,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电池54,所述电机51通过电池54供电,并且电机51的转轴和蜗杆52连接,所述蜗杆52和蜗轮53啮合,所述蜗轮53和绞盘4通过转轴连接。并且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55。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用于预防坐姿不良产生的驼背、脊柱侧弯等症状,其工作原理如下:
将矫姿带穿戴于背部,启动按键开启坐姿智能调节松紧系统,开启模式下,矫姿带控制盒内陀螺仪监测背部姿态,坐姿角度监测模块和矫姿带张力监测模块实时监测用户的肩部左右倾斜角度,当身体姿态倾斜超过阈值时,即出现驼背或高低肩等姿态不端现象时,基于电机驱动的绞盘驱动装置5,牵拉两条交叉排布的绳索一6和绳索二7在绞盘4内收缩线绳,拉紧双肩和背部,直至测得坐姿调整好,停止电机51拉紧,检测用户矫正到对应的姿势后张力值逐渐恢复该模式对应的张力值阈值,进而完成矫正后,启动电机51反转,绞盘4放松线绳,避免张力始终加载于人体引起不适,等到再次监测到坐姿不端时重复上述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一(1)、背带二(2)、固定板(3)、绞盘(4)、绞盘驱动装置(5)、绳索一(6)和绳索二(7),所述绞盘(4)和绞盘驱动装置(5)均设置在固定板(3)上,并且绞盘(4)和绞盘驱动装置(5)连接,所述绞盘驱动装置(5)可驱动绞盘(4)转动,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呈“X”型交叉设置,并且绳索一(6)和绳索二(7)的交叉点设置在绞盘(4)上,所述绳索一(6)的一端和绳索二(7)的一端分别与背带一(1)的两端连接,并且绳索一(6)的另一端和绳索二(7)的另一端分别与背带二(2)的两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一(1)和背带二(2)对称设置,并且背带一(1)和背带二(2)分别套设在左右肩膀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位于绞盘(4)远离人体背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4)远离人体背部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一(41)和凹槽二(42),所述凹槽一(41)和凹槽二(42)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的中间交叉部分设置在凹槽一(41)和凹槽二(4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分别位于绞盘(4)靠近和远离人体背部的两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4)靠近和远离人体背部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凹槽三(43)和凹槽四(44),所述凹槽三(43)和凹槽四(44)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分别设置在凹槽三(43)和凹槽四(44)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位于绞盘(4)靠近人体背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4)靠近人体背部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五(45)和凹槽六(46),所述凹槽五(45)和凹槽六(46)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绳索一(6)和绳索二(7)的中间交叉部分设置在凹槽五(45)和凹槽六(46)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蜗杆(52)和蜗轮(53),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电池(54),所述电机(51)通过电池(54)供电,并且电机(51)的转轴和蜗杆(52)连接,所述蜗杆(52)和蜗轮(53)啮合,所述蜗轮(53)和绞盘(4)通过转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55)。
CN202121805708.6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 Active CN216060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5708.6U CN216060908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5708.6U CN216060908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0908U true CN216060908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7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5708.6U Active CN216060908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09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9517A (zh) * 2022-11-07 2022-12-06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一种基于模糊pid神经网络的软性脊柱侧弯支具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9517A (zh) * 2022-11-07 2022-12-06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一种基于模糊pid神经网络的软性脊柱侧弯支具系统
CN115429517B (zh) * 2022-11-07 2023-03-03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一种基于模糊pid神经网络的软性脊柱侧弯支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1684B2 (en) Transfer assist apparatus
EP3003231B1 (en) Soft exosuit for assistance with human motion
AU634371B2 (en) Chiropractic belt
CN109498235B (zh) 一种具有矫治力系动态调控功能的智能脊柱矫形器
CN111839859A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背带及调节方法
CN216060908U (zh) 一种智能调节松紧的矫姿带
US20140276308A1 (en) Distraction and Mobility Back Support
CN107627291B (zh) 腰背助力外骨骼系统及其助力方法
CN111773038A (zh) 一种新型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以及控制方法
CN104983496B (zh) 一种主动式脊柱病康复治疗智能矫形器
US11759345B2 (en) Apparatus wearable by a subject for assisting forward reclining movements of the torso
KR20190133607A (ko) 상체 보조력 제공 장치
CN113616473B (zh) 一种上肢康复装置
CN113367873A (zh) 一种简易家用式颈椎牵引器
CN107397653A (zh) 一种基于套索传动的柔性膝关节助力康复装置
CN213588632U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背带
CN111759563A (zh) 脊柱矫形装置
CN211433544U (zh) 一种佩戴式脊柱侧弯训练装置
CN209629923U (zh) 一种具有矫治力系动态调控功能的智能脊柱矫形器
CN211863261U (zh) 智能助行机器人
CN112189910A (zh) 具有智能矫正功能的婴儿衣服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CN212281811U (zh) 一种脊柱矫形固定装置
CN112370226B (zh) 一种气动脊柱辅助装置
JP5227744B2 (ja) 姿勢矯正用サポーター
CN215080387U (zh) 一种基于压力反馈的腰背康复外骨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