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6537U - 转子铁芯和电机转子 - Google Patents

转子铁芯和电机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56537U
CN216056537U CN202122501971.2U CN202122501971U CN216056537U CN 216056537 U CN216056537 U CN 216056537U CN 202122501971 U CN202122501971 U CN 202122501971U CN 216056537 U CN216056537 U CN 216056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core
triangular teeth
base
punching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19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志平
王世龙
魏晗杰
孔令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ili Aides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ili Aides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ili Aides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ili Aides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19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56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56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56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转子铁芯和一种电机转子。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冲片,每个冲片具有形成有中心轴孔的基部、和周向地围绕所述基部布置的多个三角齿,其中,每个三角齿包括远离基部的外边缘和靠近基部的尖端。其中,多个冲片堆叠地布置在一起,且各个冲片的中心轴孔轴向对齐。其中,多个冲片包括两个位于转子铁芯的端部处的端部冲片,以及位于两个端部冲片之间的若干中间冲片。其中,在中间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仅部分三角齿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且其中,相邻的两个中间冲片的相对于彼此绕转子铁芯的纵向轴线错开一角度。

Description

转子铁芯和电机转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转子铁芯和包括转子铁芯的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因高效率节能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代替传统的交流感应电机在空调领域的使用,是近年来节能趋势发展的必要性。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主要由定子总成、转子总成及端盖等零部件组成,转子总成安装在定子总成内,通过端盖压接后组装成电机。定子总成由直条铁芯绕线焊接成圆后,通过注塑模具与BMC塑封料注塑而成。转子总成主要有转子铁芯、转子轴、若干永磁体、PBT注塑料注塑而成,转子铁芯由若干种转子冲片通过高冲模具叠压成型。
现有的转子铁芯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强度不足,在转子运转时因离心力会产生一定角度的偏移,导致转子冲片出现错位,影响转子的动平衡性能。同时现有技术的方案中,因冲片本身的材料特性,母材(硅钢片)上存在不同位置的材料厚度差异,这样就在冲片上同样体现出来厚薄不均的现象。由于传统的所有冲片都累计叠压在一起,导致这种厚薄不均的差异加大,严重影响转子的动平衡性能。
目前,如何提供一种不具有上述技术问题的转子铁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和需求,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转子铁芯,其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带来其他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公开提出一种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冲片,每个冲片具有形成有中心轴孔的基部、和周向地围绕所述基部布置的多个三角齿,其中,每个三角齿包括远离基部的外边缘和靠近基部的尖端。其中,多个冲片堆叠地布置在一起,且各个冲片的中心轴孔轴向对齐。其中,多个冲片包括两个位于转子铁芯的端部处的端部冲片,以及位于两个端部冲片之间的若干中间冲片。其中,在中间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仅部分三角齿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且其中,相邻的两个中间冲片的相对于彼此绕转子铁芯的纵向轴线错开一角度。
根据优选方案,所述中间冲片的三角齿在外边缘处彼此不相连。
根据优选方案,在中间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仅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
根据优选方案,所述角度为α,且α满足
Figure BDA0003308560470000021
其中n为每个冲片的三角齿的个数,m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
根据优选方案,中间冲片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对角齿冲片和与所述对角齿冲片分开的若干独立三角齿,所述对角齿冲片包括基部以及与基部通过内磁桥相连且彼此相对的两个三角齿。
根据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端部冲片的所有三角齿的外边缘通过外磁桥彼此相连。
根据优选方案,在端部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至少有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的尖端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
根据优选方案,在端部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存在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
根据优选方案,端部冲片的基部和所有三角齿为一体结构。
根据优选方案,每个冲片的相邻三角齿之间具有永磁体安装槽,所有冲片的相应的永磁体安装槽在轴向方向上分别对齐,以形成用于容纳永磁体的多个永磁体定位通道。
根据优选方案,每个三角齿设置有仅一个通孔。
本公开还提出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如前文任一项所述的转子铁芯。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公开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是采用了本公开所提出的转子铁芯的转子组件的总体视图;
图2是本公开所提出的转子铁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可用于本公开所提出的转子铁芯的冲片堆叠结构;
图4是可用于本公开所提出的转子铁芯的冲片堆叠结构的另一视图;
图5是本公开所提出的转子铁芯的端部冲片的优选结构;
图6是本公开所提出的转子铁芯的中间冲片的优选结构;
图7A-7C是展示了中间冲片的对角齿冲片的排布的示意图;
图8是展示了端部冲片和中间冲片的制造过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 基部
11 中心轴孔
20 三角齿
201 独立三角齿
202 非独立三角齿
21 外边缘
22 尖端
23 通孔
3 内凸起
4 外凸起
30 端部冲片
40 中间冲片
5 外磁桥
6 内磁桥
7 对角齿冲片
71 第一对角齿冲片
72 第二对角齿冲片
73 第三对角齿冲片
8 永磁体安装槽
81 永磁体定位孔
82 突起
9 环形槽
12 永磁体
13 转子轴
14 注塑体
141 注塑条
142 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公开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公开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机转子,一者,通过对转子冲片增加外磁桥相连结构及利用有外桥磁桥冲片的叠压层的合理分布来增加转子铁芯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二者,利用有内磁桥的转子冲片通过旋转叠压的结构设计,来达到进一步减少转子漏磁,提高转子冲片的操控性,同时也增加的转子的结构强度。其中,本公开还提出的电机转子可包括根据本公开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转子铁芯。
参见图1-2,其中图1为采用了本公开所提出的转子铁芯的转子组件的总体视图,图2为本公开所提出的转子铁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转子组件可包括:注塑体14、转子铁芯、永磁体12、转子轴13。永磁体12嵌入转子铁芯的永磁体安装槽8中。注塑体14将转子铁芯与永磁体12包塑在一起,转子轴13位于转子铁芯的中心轴孔11中。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冲片,每个冲片具有形成有中心轴孔的基部10、和周向地围绕所述基部布置的多个三角齿20。其中,每个三角齿20包括远离基部10的外边缘21和靠近基部10的尖端22。冲片例如为硅钢片。
参见图3,多个冲片堆叠地布置在一起,使得各个冲片的中心轴孔11轴向对齐。中心轴孔11可用于转子轴13插入。
参见图4,转子铁芯的多个冲片包括至少两个位于转子铁芯的端部处的端部冲片30,以及位于端部冲片之间的若干中间冲片40。例如,可以设置分别位于两端的仅两个端部冲片30。又例如,在其中一个端部或在两个端部具有两个或更多的端部冲片30。在优选方案中,每个端部处具有仅一个端部冲片30。
根据本公开,所述中间冲片40的结构不同于端部冲片30的结构。这使得不同部位可以具有提供不同结构功能的冲片,从而提高转子铁芯的性能。例如,可以使得端部冲片具有更多的磁桥相连结构,以提高转子的整体强度,达到强度最高。而中间冲片可设置为具有多个磁桥断开部,以降低转子漏磁,提高转子性能。具体如下文所述。
其中,图5、图6分别展示了端部冲片30和中间冲片40的具体结构。但本公开的端部冲片和中间冲片的结构不限于此。
对于端部冲片30来说,根据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部冲片的所有三角齿20的外边缘通过外磁桥5彼此相连。
端部冲片的外磁桥连接并叠放在中间冲片组两端,可以保证外磁桥不连接的中间冲片的结构强度,使得整个铁芯冲片内磁桥与外磁桥连接数量降低到最少。
根据一种优选方案,在端部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至少有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的尖端通过内磁桥6与基部10相连。
特别优选地,在端部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仅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通过内磁桥6与基部相连。其他三角齿为内磁桥断开的结构。内磁桥的断开也有利于产品的落料,不仅最大程度降低了磁性能损耗,也节省了材料,成本相对于现有的所有多个内磁桥连接的端部冲片,成本更低廉。
根据一种优选方案,端部冲片的基部10和所有三角齿20为一体结构。
其中,端部冲片30的外磁桥5均连接,可以对中间冲片进行加固,特别是对外磁桥未连接的中间冲片进行加固,保证所有冲片角度精准。端部冲片叠放在中间冲片组两端,可以防止中间冲片组中的三角齿冲片的剥离及飞出,从而提高转子强度。端部冲片存在至少两个相对的通过内磁桥6与基部10相连的三角齿,这既增加的了端部冲片的结构稳定,又同时降低了转子的漏磁,提高了转子的性能。
对于中间冲片40来说,根据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冲片40的三角齿在外边缘处彼此不相连。这降低转子漏磁,提高转子性能,同时该结构工艺简单,外观美观。
根据一种优选方案,在中间冲片40的所有三角齿中,仅部分三角齿通过内磁桥与基部10相连。
根据一种优选方案,在中间冲片40的所有三角齿中,仅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通过内磁桥6与基部10相连。
参见附图6,其示出了所述中间冲片的三角齿在外边缘处彼此不相连、且仅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地,所示的中间冲片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对角齿冲片7和与所述对角齿冲片分开的若干独立三角齿201,所述对角齿冲片包括基部10以及与基部通过内磁桥相连且彼此相对的两个三角齿,这里称为非独立三角齿202,以区别于不与基部连接的独立三角齿201。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方案,各个中间冲片在堆叠过程中的布置原则为,中间冲片并非一层一层地以相同的圆周角度定位,而是相互之间相对于彼此绕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错开一定角度。
根据优选的方案,相邻的两个中间冲片彼此之间相对于转子铁芯的纵向轴线错开一角度,该角度可以为一个三角齿或多个三角齿所对应的角度。概括来说,相邻的两个中间冲片错开的角度α可以满足:α=m·360/n,其中n为每个冲片的三角齿的个数,m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例如,m为1时,相对于前一层的中间冲片,后一层的中间冲片相对地旋转一个三角齿所对应的角度,以10齿冲片为例,为36°。m为2时,相对于前一层的中间冲片,后一层的中间冲片相对地旋转两个三角齿所对应的角度,以10齿冲片为例,为72°。当然,以上公式仅作为概括说明,但并非所有的角度都是优选的。例如,对于图6所示的中间冲片,还应限定旋转错开的角度α不等于180°,因为对于该结构,旋转错开180°并没有起到实质的错开效果。
对于中间冲片包括对角齿冲片7和多个独立三角齿201的实施例,在图7A-7C中展示了中间冲片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图7A中示出了第一对角齿冲片71。在图7B中,示出了第二对角齿冲片72与第一对角齿冲片71中心轴孔对准地、堆叠地放置,同时,第二对角齿冲片72相对于第一对角齿冲片71绕中心轴线旋转地错开了一个三角齿所对应的角度。在图7C中,示出了第三对角齿冲片73,其在第二对角齿冲片的基础上进一步绕中心轴线旋转地错开了相同的角度。以此可以类推到更多的对角齿冲片。其中,该图7A-7C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相邻冲片之间相对旋转了一个齿所对应的角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沿同一方向旋转两个齿,甚至沿圆周同一方向旋转多个齿。
若考虑端部冲片,则安装关系可以为,先将端部冲片放在第一层,这里的端部冲片以图5的结构为例,其具有一对对角相连的内磁桥。随后放置中间冲片的第一层,优选地中间冲片的内磁桥不与端部冲片的内磁桥对准,而是可以相对于其错开一个或几个齿的角度。接下来放置第二层中间冲片,使得该第二层的中间冲片相对于第一层的中间冲片总体上错开一个或几个齿的角度,以此类推,直至安装完全部中间冲片。最后的端部冲片在安装时优选使得该最后的端部冲片的内磁桥与其相邻的中间冲片的内磁桥也是错开的。
此方案转子铁芯结构牢固可靠,对角齿冲片规律排列,动平衡较好。同时每层冲片中存在两个对角的内磁桥,其余内磁桥断开不连接,可减少电机转子的磁性损耗,从而提高转子的性能。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旋转错开式的布置,以10齿的电机为例说明(当然本公开的构思不限于10齿):将端部冲片放在第一层,这里的端部冲片仍以图5的结构为例,其具有一对对角相连的内磁桥,((其位置可认为是初始位置,标记视为0°)。随后放置中间冲片的第一层,第一层中间冲片的内磁桥相对于端部冲片的内磁桥沿圆周方向旋转错开36°(旋转错开一个齿所对应的角度)或72°(旋转错开两个齿所对应的角度)。接下来放置第二层中间冲片,使该第二层中间冲片的对角齿冲片相对于第一层个中间冲片的对角齿冲片沿同一圆周方向旋转错开36°或72°,以此类推,直至安装完全部中间冲片。最后的端部冲片在安装时优选使得该最后的端部冲片的内磁桥与其相邻的中间冲片的内磁桥也是错开36°或72°。
本公开通过对端部冲片和中间冲片的最优排布,利用端部冲片30的外磁桥5相连结构增加了中间冲片组中外磁桥未相连冲片的接触面积,提高转子的整体强度,达到强度最高,外观最美观的效果。中间冲片40的外磁桥断开,降低了转子漏磁,提高转子性能。中间冲片的内磁桥断开结构,既能实现解决转子漏磁最少的最优方案也能保证转子冲片的动平衡性能最优,同时通过旋转错开的布置工艺,沿圆周同一方向旋转至少一个齿,弥补了常规转子冲片断开内磁桥带来的冲片强度问题。
常规的生产工艺过程中,母材(可例如为硅钢片)上由于材料特性的缘故一般存在不同位置的材料厚度差异。这样就在冲片上同样体现出来厚薄不均的现象。由于传统的冲片是以相同的角度位置累计叠压,导致这种厚薄不均的差异加大,严重影响转子的动平衡性能。本公开通过旋转错开的布置方式解决了该问题,因为中间冲片的对角齿冲片相对于上一层的对角冲片位置沿圆周同一方向旋转了一个或几个齿,通过这种旋转错开的方式,将冲片中厚薄不均的位置均布在不同的角度位置,从而解决了因单个冲片厚薄不均带来的整体厚度不均问题,以及进而的动平衡问题。
以上特征效果共同作用,在同时减少漏磁、提高动平衡、提高性能、保持强度的问题表现出突出的技术效果,且方案能批量生产,为优异的转子铁芯生产方案。
根据优选方案,每个三角齿设置有仅一个通孔23。这样,永磁体夹角之间,存在多个铁芯冲片堆叠后形成的唯一通孔23,该通孔23周向均布排列,相对于每个三角齿具有多个通孔的方案,本优选方案可减少加工多个通孔导致冲片的形变,提高了转子铁芯的动平衡性能。同时单一的通孔有效的降低转子铁芯的涡流损耗,提高转子性能,通孔少也可减少注塑体的损耗,降低产品成本。
根据本公开,每个冲片的相邻三角齿之间具有围绕中心轴孔的永磁体安装槽8,所有冲片的相应的永磁体安装槽8在轴向方向上分别对齐,以形成用于容纳永磁体的多个永磁体定位通道。参见图6,永磁体的靠近中心轴孔的内侧靠基部10上的内凸起3支撑,永磁体的远离中心轴孔的外侧利用从外凸起4支撑,所述外凸起4从三角齿的外边缘21延伸。这样就可以保证永磁体不会晃动,保证产品结构稳定,降低产品不良率,有益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优选地,端部冲片和中间冲片的永磁体安装槽的两边侧壁可设置向三角齿凸起的永磁体定位孔81,永磁体安装槽两侧的永磁体定位孔81对称。这样,注塑时例如PBT的材料从永磁体两侧沿永磁体定位孔流入,防止永磁体注塑过程产生倾斜,影响转子的磁场性能。
参见图1,转子铁芯还可包括注塑体14,注塑体14将转子铁芯及永磁体12包覆,注塑体14填充到转子铁芯的断开部分成型注塑条141。两端注塑体通过周向均匀分布的注塑条141连接,进一步提高转子的整体强度。注塑体在铁芯两端通孔处设置相应避让孔142,该避让孔142大于铁芯通孔23,模具顶针亦大于铁芯通孔23,保证模具材料不会溢入铁芯通孔内,达到铁芯减重的作用。永磁体一端面设置两个注塑顶针孔143,该顶针孔直接顶在永磁体端面两端,且两个顶针孔143的深度和大小一致,保证永磁体端面水平,防止永磁体在注塑时产生的倾斜,保障了安装尺寸的一致性,提高转子的整机性能。
下文介绍本公开所提出的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总体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造端部冲片的步骤。端部冲片具有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结构,优选为附图5所示的端部冲片。
制造中间冲片的步骤,其中中间冲片的结构不同于端部冲片的结构。中间冲片具有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结构,且优选为附图6所示的中间冲片。
叠放的步骤。即,将两个端部冲片和若干所述中间冲片堆叠地布置在一起,其中使得两个端部冲片位于两端,若干中间冲片位于中间,且使得每个冲片的中心轴孔轴向对齐。
优选地,无论是制造端部冲片,还是制造中间冲片,均可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用于制造冲片的板材,如硅钢片。2.在所述板材上冲压中心轴孔。这在图8的工序1中示例地示出。3.在所述板材上冲压多个永磁体安装槽,多个永磁体安装槽围绕中心轴孔周向布置,以形成在多个永磁体安装槽与中心轴孔之间的基部、以及与基部相连且位于相邻的永磁体安装槽之间的多个内磁桥。这在图8的工序2中示例地示出。其中,永磁体安装槽的优选结构为,总体上为长方形,且在靠近基部的位置具有两个伸出部。由于两个伸出部的存在,后续可形成基部上的内凸起3(参见图6)。
优选地,无论是制造端部冲片,还是制造中间冲片,在冲压多个永磁体安装槽之后,均可包括:在每个永磁体安装槽的两侧处冲压永磁体定位孔81;(这在图8的工序3中示出)。
优选地,无论是制造端部冲片,还是制造中间冲片,还包括在所述板材上冲压围绕中心轴孔定位的多个通孔23。这可以与冲压中心轴孔11的步骤同时进行,如图8的工序1所示。
其中如图所示,工序4的内容为冲压内磁桥。即,在工序4之前,所有三角齿均通过一内磁桥与基部相连。而经历工序4后,大部分内磁桥被冲压掉,仅留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在冲压多个永磁体安装槽之后,制造端部冲片与制造中间冲片的步骤产生了不同。这在图8中可以看到,在工序4后,形成了不同的工艺路线。端部冲片由工序1、2、3、4、5形成,中间冲片工序1、2、3、4、6、7形成。
对于制造端部冲片而言,在所述板材上冲压多个永磁体安装槽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板材上冲压环形槽9以进行落料,所述环形槽围绕多个永磁体安装槽且不与永磁体安装槽相连,以在永磁体安装槽之间形成通过外磁桥相连的多个三角齿。这在工序5中示出。
对于制造中间冲片而言,在所述板材上冲压多个永磁体安装槽之后,还包括:在每个永磁体安装槽的远离中心通孔的端部处冲压突起82。参见工序6,这是制造端部冲片所不具备的步骤。之后,参见工序7,在所述板材上冲压环形槽9以进行落料,所述环形槽围绕多个永磁体安装槽且通过所述突起82与永磁体安装槽相连,以在永磁体安装槽之间形成多个三角齿,多个三角齿在外边缘处由于所述突起的存在而彼此不相连。
生产过程中,可以先生成端部冲片并落料在回转机构上。中间冲片同样落料在回转机构上,但是程序控制中间冲片落在端部冲片上,继续按上述的中间冲片的生产方式进行冲压,形成第二、三、四至N个中间冲片并落料。其中,在第二个中间冲片成型落料在回转机构之前,程序控制落料的回转机构在端部冲片的内磁桥的基础上旋转一个或几个齿,旋转后在进行第二个中间冲片的落料,第三个中间冲片落料前,回转机构同样进行旋转,以此类推进行第四、五、N个中间冲片的叠压工序,最后再生成端部冲片落料的同时进行冲片的铆压叠压,至此本公开专利中的转子铁芯结构成型完毕。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2)

1.一种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冲片,每个冲片具有形成有中心轴孔的基部、和周向地围绕所述基部布置的多个三角齿,其中,每个三角齿包括远离基部的外边缘和靠近基部的尖端;
其中,多个冲片堆叠地布置在一起,且各个冲片的中心轴孔轴向对齐;
其中,多个冲片包括至少两个位于转子铁芯的两个端部处的端部冲片,以及位于端部冲片之间的若干中间冲片;
其中,在中间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仅部分三角齿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且其中,相邻的两个中间冲片的相对于彼此绕转子铁芯的纵向轴线错开一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冲片的三角齿在外边缘处彼此不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仅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为α,且α满足:
Figure FDA0003308560460000011
其中n为每个冲片的三角齿的个数,m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中间冲片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对角齿冲片和与所述对角齿冲片分开的若干独立三角齿,所述对角齿冲片包括基部以及与基部通过内磁桥相连且彼此相对的两个三角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冲片的所有三角齿的外边缘通过外磁桥彼此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在端部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至少有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的尖端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在端部冲片的所有三角齿中,存在一对彼此相对的三角齿通过内磁桥与基部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端部冲片的基部和所有三角齿为一体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每个冲片的相邻三角齿之间具有永磁体安装槽,所有冲片的相应的永磁体安装槽在轴向方向上分别对齐,以形成用于容纳永磁体的多个永磁体定位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每个三角齿设置有仅一个通孔。
12.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子铁芯。
CN202122501971.2U 2021-10-18 2021-10-18 转子铁芯和电机转子 Active CN216056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1971.2U CN216056537U (zh) 2021-10-18 2021-10-18 转子铁芯和电机转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1971.2U CN216056537U (zh) 2021-10-18 2021-10-18 转子铁芯和电机转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56537U true CN216056537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9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1971.2U Active CN216056537U (zh) 2021-10-18 2021-10-18 转子铁芯和电机转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56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47015A1 (en) Rotor having lobed bo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CN113346652A (zh) 一种永磁电机
CN113346644A (zh) 一种永磁电机
JP2002300753A (ja) 内転形回転電機の電機子製造方法及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内転形回転電機の電機子
CN107026518A (zh) 定子组件以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和电子泵
KR20060088705A (ko) 영구자석 매립형 전동기의 회전자와 그 제조방법
JP6218576B2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回転電機、回転子の製造方法、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回転子の鉄心部材
JP2011030320A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216056537U (zh) 转子铁芯和电机转子
CN113659747B (zh) 转子铁芯、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和电机转子
JP2004254403A (ja) 永久磁石形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15014B2 (ja) 磁石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31586A (ja) 回転電機
CN112910132B (zh) 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1481018U (zh) 转子冲片、转子及永磁直驱电机
KR20020075993A (ko) 동기모터의 회전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9184329U (zh) 定子铁芯、定子总成、电机及空气调节设备
JP6022962B2 (ja)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CN207732527U (zh) 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冲片
CN216981636U (zh) 一种电机用铁芯叠片组件
WO2019242218A1 (zh) 转子、电机和压缩机
CN110912294A (zh) 齿靴分离式永磁电机定子铁芯、永磁电机及组装方法
CN217789417U (zh) 转子结构和电机
WO2022222374A1 (zh) 转子组件、电机及家用电器
CN220358890U (zh) 一种定子组件、永磁电机及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