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6424U - 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56424U CN216056424U CN202122495405.5U CN202122495405U CN216056424U CN 216056424 U CN216056424 U CN 216056424U CN 202122495405 U CN202122495405 U CN 202122495405U CN 216056424 U CN216056424 U CN 2160564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charging
- signal
- turn
- c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其包括外壳、电路板以及电池模组,所述外壳包覆于电路板外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锂电池包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电源保护芯片、充电控制模块以及充电开关识别模块;所述电池模组用于储存电能;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池模组的充电启闭;所述主控芯片用于监控充电控制模块;所述电源保护芯片用于保护电源模组;所述充电开关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过冲信号;本申请具有提高锂电池包工作稳定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等这些环节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
相关技术中,锂电池的应用范围较广,其中就有部分的锂电池包应用在电钻等设备上,该类的锂电池包可方便进行拆装,也可进行充放电,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问题:部分的锂电池包在充电时,可能会出现充电过载的情况,进而导致了锂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受损的情况发生,故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锂电池包充电过载的情况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包括外壳、电路板以及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模组,所述外壳包覆于电路板外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锂电池包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所述电路板包括: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池模组的充电启闭。
主控芯片,用于监控充电控制模块。
电源保护芯片,用于保护电源模组。
充电开关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过冲信号。
所述电池模组设置有充电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设置有充电输出端,所述充电输入端与充电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设置有充电触发信号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充电触发信号输入端,所述充电触发信号输入端与充电触发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充电启闭信号输出端,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设置有充电启闭信号输入端,所述充电启闭信号输入端与充电启闭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保护芯片设置有过充检测输入端,所述电池模组设置有过充检测输出端,所述过充检测输出端与过充检测输入端连通,所述电源保护芯片设置有过充信号发送端,所述充电开关识别模块设置有过充信号接收端,所述过充信号接收端与过充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充电开关识别模块设置有充电关断信号发送端,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充电关断信号接收端,所述充电关断信号接收端与充电关断信号发送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时,电池模组接入充电器,充电器输出充电信号,电池模组的充电输入端接收到充电信号后,充电信号通过充电控制模块的充电触发信号输出端输出,主控芯片的充电触发信号输入端接收到充电信号后,主控芯片通过充电启闭信号输出端发生充电开启信号,充电控制模块通过充电启闭信号信号输入端接收充电开启信号,充电控制模块控制电池模组与充电器接通,电池模组充电;当电池过充时,电池模组的过充检测输出端信号输出端发出过充状态信号,电池保护芯片的过充信号检测输入端接收到过充状态信号后,通过过充信号发送端发送过充信号,充电开关识别模块通过过充信号接收端接收到过充信号,充电开关识别模块再通过充电关断信号发送端发送充电关断信号,主控芯片的充电关断信号接收端接收到充电关断信号后控制充电控制模块关断;上述操作能够在锂电池包过充中及时中断,保护了锂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进而起到减少锂电池包充电过载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还包括放电开关识别模块和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电池模组设置有负载连接端,所述放电开关识别模块设置有过放关断信号输送端,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过放关断信号接收端,所述过放关断信号接收端与过放关断信号输送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放电关断信号发送端,所述放电控制模块设置有放电关断信号接收端,所述放电关断信号发送端与放电关断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电源保护芯片设置有关断控制信号发送端,所述放电控制模块设置有关断控制信号接收端,所述关断控制信号接收端与关断控制信号发送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电时,负载通过负载连接端与电池模组连接,电池模组对负载进放电,当电池模组出现过放时,放电开关识别模块的过放关断信号输送端向主控芯片发送电信号,主控芯片的过放关断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电信号后,主控芯片通过放电关断信号发送端发送关断指令,放电控制模块的放电关断信号接收端接收到关断指令后,截断放电;上述操作能够减少锂电池包过放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对锂电池包起到了保护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电芯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电芯温度检测模块设置温度信号输送端,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温度信号接收端,温度信号输送端与温度信号接收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池模组出现温度异常时,电芯温度检测模块接收到低温或高温信号后,电芯温度检测模块温度信号输送端向主控芯片的温度信号接收端发送电信号,进而使得主控芯片控制切断充放电,从而对电池模组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总压采样模块,所述总压采样模块与电池模组电连接,所述总压采样模块设置有总压信号输出口和总压检测输入口,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总压信号输入口和总压检测输出口,所述总压信号输入口与总压信号输出口连接,所述总压检测输入口与总压检测输出口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压采样模块与电池模组电连接,主控芯片通过总压检测输出口发生检测信号,总压采样模块的总压检测输入口接受到检测信号后,总压采样模块通过总压信号输出口向主控芯片发生总压信号,主控芯片的总压信号输入口接收到总压信号后,能够监测电池模组的总压。
优选的,还包括放电提示模块,所述放电提示模块包括LED模组和提示开关,所述LED模组设置有放电信号输入端,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放电信号输出端,所述放电信号输出端与放电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提示开关设置有放电提示触发端,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放电提示接收端,所述放电提示接收端与放电提示触发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锂电池包使用时,提示开关闭合,提示开关的放电提示触发端想主控芯片的放电提示接收端发送电信号,进而触发主控芯片,主控芯片通过放电信号输出端向LED模组的放电信号输入端发送电信号,以使LED模组工作,在锂电池包放电时,能够起到指示电量的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过放监测模块,所述过放监测模块与电池模组连接,所述过放监测模块设置有电流检测信号发送端,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电流检测信号接收端,所述电流检测信号接收端与电流检测信号发送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池模组过放时,过放监测模块接收到电信号,同时,过放监测模块通过电流检测信号发送端向主控芯片发送电流检测信号,主控芯片的电流检测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电流检测信号后,能够监测到锂电池包处于过放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设置有稳压输出端,所述电池模组设置有稳压输入端,所述稳压输入端与稳压输出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压模块的稳压输出端与电池模组的稳压输入端连接,进而对电池模组进行稳压工作,提高锂电池包的工作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电池模组充电;当电池过充时,电池模组的过充检测输出端信号输出端发出过充状态信号,电池保护芯片的过充信号检测输入端接收到过充状态信号后,通过过充信号发送端发送过充信号,充电开关识别模块通过过充信号接收端接收到过充信号,充电开关识别模块再通过充电关断信号发送端发送充电关断信号,主控芯片的充电关断信号接收端接收到充电关断信号后控制充电控制模块关断,因此,本申请能够减少锂电池包充放电过载的情况发生,提高锂电池工作稳定性的优点;
2.本申请能够提高锂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3.本申请优化了锂电池包指示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电池保护芯片、充电控制模块、充电开关识别模块、放电开关识别模块以及放电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主控芯片和放电提示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充电开关识别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电芯温度检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总压采样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稳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电池保护芯片、充电控制模块、充电开关识别模块、放电开关识别模块以及放电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过放监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第一壳体;111、充电接口;112、通孔;113、弹性按钮;12、第二壳体;2、电路板;3、电池模组;41、主控芯片;42、电池保护芯片;43、充电控制模块;431、充电触发支路;432、充电控制支路;44、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5、放电开关识别模块;46、放电控制模块;461、第一放电控制支路;462、第二放电控制支路;47、电芯温度检测模块;48、总压采样模块;49、放电提示模块;491、LED模组;492、提示开关;410、稳压模块;411、过放监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参照图1和图3,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包括外壳1、电路板2以及电池模组3,电路板2通过螺栓固定于外壳1内部,电池模组3安装于电路板2上,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均呈开口状设置,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开口相对设置并拼接形成外壳1,电路板2上设置有处理器(图中未示出),处理器包括主控芯片41、电源保护芯片、充电控制模块43以及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电池模组3用于储存电能;充电控制模块43用于控制电池模组3的充电启闭;主控芯片41用于监控充电控制模块43;电源保护芯片用于保护电源模组;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用于识别过冲信号。
以下是对电池模组3与处理器的具体设置:
具体的,电池模组3用多个电池组成,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数量设置为六节,同时,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充电接口111,充电接口111与电池模组3电连接,以供电池模组3充电使用,对应的,第一壳体11开设有供充电接口111露出的通孔112,操作人员可通过将与该锂电池包适配的充电器插头插入充电接口111,以对锂电池包进行充电。
参照图2,电源保护芯片421设置为型号为CW1073的芯片U3,芯片U3的第一脚VDD电连接有电池正极B+,芯片的第九引脚VC0电连接有电池负极B-,六节电池分别对应有6个电芯B1~B6,芯片U3的第三引脚至第八引脚(VC7~VC1)分别与六节电芯B1~B6的正极电连接,电池正极B+、电池负极B-、B1~B6六节电芯并联,同时,电芯B6的一端设置有充电输入端,对应的,充电控制模块43设置有充电输出端,充电输入端与充电输出端电连接,充电控制模块43电连接有充电DC口CH+,电池负极B-的一端电连接有充电DC口CH-,且电池负极B-接地,充电DC口CH+、充电DC口CH-被设置于充电接口111内。
具体的,充电控制模块43包括充电触发支路431和充电控制支路432,充电触发支路431和充电控制支路432并联,充电触发支路431包括电阻R4、电阻R9以及MOS管Q1,电阻R4的一端与充电DC口CH+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以及电阻的R9的一端均与MOS管Q1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源极电连接,且MOS管Q1的源极接地。
此外,充电控制支路432包括电阻R6、电阻R8、MOS管Q8、电阻R5以及MOS管Q12,电阻R6与电阻R8的一端均与MOS管Q8的栅极电连接, MOS管Q8的源极接地,同时,MOS管Q8的漏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的一端均与MOS管Q12的栅极电连接,且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12的漏极连接。同时,MOS管Q12 的漏极与充电DC口CH+电连接,MOS管Q12的源极与电芯B6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模块43所用到的MOS管的型号均为2N1002K。
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主控芯片41采用型号为SN8F5703的芯片U1,芯片U1的第一引脚VSS接地,芯片U1的第二十引脚VDD接+5v电压,充电控制模块43的充电触发支路431设置有充电触发信号输出端,芯片U1设置有充电触发信号输入端;其中,充电触发信号输出端为MOS管Q1的漏极,充电触发信号输入端为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P16,充电触发支路431中的MOS管Q1的漏极与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电连接。
此外,芯片U1设置有充电启闭信号输出端,充电控制模块43的充电控制支路432设置有充电启闭信号输入端,其中,充电启闭信号输出端为芯片U1的第二引脚P00,充电启闭信号输入端为电阻R6的一端,芯片U1的2脚P00与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
具体的充电过程如下:
当充电DC口CH+接入高压信号后,电阻R4和电阻R9分压,MOS管Q1导通,MOS管Q1的漏极电平拉低,电信号传输到芯片U1中的第十三引脚P16,芯片U1启动,芯片U1的第二引脚P00向电阻R6的一端供压,电阻R6、电阻R8以及MOS管Q8分压,进而使得电阻R5、电阻R1以及MOS管Q12分压,MOS管Q12导通,充电DC口CH+的电流流入电芯B6,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充电触发支路431与充电控制支路432之间设置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与充电DC口CH+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MOS管Q12的源极电连接,能够减少电池正极B+处电压大于充电DC口CH+时,电流反向流入充电DC口CH+的情况发生。
此外,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锂电池包因充电过载而导致锂电池包受损的情况,本申请中通过加入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参照图2、图3以及图4,具体的,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包括电阻R44、电阻R48以及MOS管Q9,电阻R44的一端以及电阻R48的一端均与MOS管Q9的栅极电连接, MOS管Q9的源极接地,对应的,芯片U3设置有过充检测输出端,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设置有过充检测输入端,过充检测输出端为芯片U3的第十八引脚CO,过充检测输入端为MOS管Q9的栅极,芯片U3的第十八引脚CO与MOS管Q9的栅极连接。
此外,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设置有充电关断信号发送端,芯片U1设置有充电关断信号接收端,充电关断信号发送端为MOS管Q9的漏极,充电关断信号接收端为芯片U1的第八引脚P11,MOS管Q9的漏极与芯片U1的第八引脚P11电连接。
当出现过充状况时,芯片U3启动,并通过第十八引脚CO输送信号至MOS管Q9的栅极处,电阻R44、电阻R48以及MOS管Q9分压,MOS管Q9的漏极的电平拉低,将电信号输送到芯片U1的第八引脚P11处,芯片U1启动并通过自身的第二引脚P00向电阻R6的一端输送电信号,MOS管Q8的栅极电平拉低,MOS管Q8关闭,以使MOS管Q12关闭,充电关断。
进一步的,通常的锂电池包都具有放电功能,本申请中的锂电池包中,锂电池包的放电结构及其具体工作方式描述如下:
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电池模组3设置有负载连接端,负载连接端包括放电五金片P+和放电五金片P-,放电五金片P+与电芯B6电连接,放电五金片P-与电芯B1电连接,将负载两个连接端与放电五金片P+和放电五金片P-电连接后,即可对负载进行充电。
此外,处理器还包括放电开关识别模块45和放电控制模块46,放电开关识别模块45设置为放电检测支路,放电检测支路包括电阻R34,电阻R34的一端电连接于电池负极B-与放电五金片P-之间,放电检测支路设置有过放关断信号输送端,芯片U1设置有过放关断信号接收端,电阻R34的另一端为过放关断信号输送端,芯片U3的第十七引脚P22为过放关断信号接收端,电阻R34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第十七引脚P22电连接。
此外,放电控制模块46包括第一放电控制支路461和第二放电控制支路462,第一放电控制支路461包括电阻R17、电阻R21以及MOS管Q3,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21的一端均与MOS管Q3的栅极电连接,第一放电控制支路461设置有放电关断信号接收端,芯片U1设置有放电关断信号发送端,放电关断信号接收端为电阻R17的另一端,放电关断信号发送端为芯片U1的第十四引脚P17,电阻R17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第十四引脚P17电连接,MOS管Q3的源极接地,MOS管Q3的漏极与芯片U3的第十九引脚DCTRL电连接。
同时,第二放电控制支路462包括MOS管Q5和MOS管Q6, MOS管Q5的源极与电池负极B-电连接,MOS管Q5的漏极与放电五金片P-电连接,同时,MOS管Q6的源极与电池负极B-电连接,MOS管Q6的漏极与放电五金片P-电连接。芯片U3设置有关断控制信号发送端,第二放电控制支路462有关断控制信号接收端,关断控制信号发送端为芯片U3的第十六引脚D0_PWM,关断控制信号接收端为MOS管Q5的栅极和MOS管Q6的栅极,MOS管Q5的栅极和MOS管Q6的栅极均与芯片U3的第十六引脚D0_PWM电连接。
当锂电池包过放时,电池负极B-到放电五金片P-的压降异常,芯片U1的第十七引脚P22接收到电信号后,芯片U1启动,芯片U1的第十四引脚P17电平拉高,电阻R17、电阻R21以及MOS管Q3分压,MOS管Q3导通,芯片U3的1第九引脚DCTRL接收到信号后,芯片U3的第十六引脚D0_PWM电平拉低,MOS管Q5和MOS管Q6关断,因此放电断开。
进一步的,芯片U3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温或低温的异常现象,进而导致自身受损的情况发生,为保障芯片U3在工作时的状态保持稳定,减少上述损坏芯片U3的情况发生,本申请采用以下方案:
参照图2和图3以及图5,具体的,处理器还包括电芯温度检测模块47,电芯温度检测模块47包括电阻R41、NTC电阻以及电容C16,电阻R41的一端以及NTC电阻的一端均与电容C16的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41的另一端电连接有+5V电压源,同时,电芯温度检测模块47设置有温度信号输送端,芯片U1设置有温度信号接收端,其中,温度信号输送端为接口电容C16的一端,温度信号接收端为芯片U1的第十九引脚P20,电容C16的一端与芯片U1的第十九引脚P20电连接,且芯片U1的第十五引脚P24与电容C16的另一端电连接。
当芯片U3的温度发生变化时,NTC的阻值发生变化,向芯片U1输出信号,芯片U1的1第九引脚P20接收到信号后,及时控制充电控制模块43或放电控制模块46关断电,进而对U3进行保护。
参照图2和图3以及图6,进一步的,处理器还包括有总压采样模块48,总压采样模块48包括电阻R2、电容C17、电阻R40、电阻R39、MOS管Q7以及电阻R49,电容C17、电阻R2以及电阻R40并联且三者一端的连接节点接地,电阻R39的一端以及电阻R40的一端均与MOS管Q7的栅极电连接,MOS管Q7的源极与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9的一端与MOS管Q7的漏极电连接,电阻R49的另一端与电芯B6电连接。同时,总压采样模块48设置有总压信号输出口和总压检测输入口,电容C17的一端为总压信号输出口,电阻R39的一端为总压检测输入口,芯片U1的第十二引脚P15设置为总压信号输入口,芯片U1的第十一引脚P14设置为总压检测输出口,电容C17的一端与芯片U1的第十二引脚P15电连接,电阻R39的一端与芯片U1的第十一引脚P14电连接。
具体的,电阻R39的一端使能,电平拉高,MOS管Q7导通,会使接口电容C17的一端产生电压。测量得到电容C17的一端的电压后,然后根据三极管的电压放大系数,计算得到电芯B6的电压,即可完成总压采样。
参照图2和图3,此外,为便于使用者能够直接了解到锂电池包的使用状态,处理器还包括放电提示模块49,放电提示模块49包括LED模组491和提示开关492,LED模组491设置有放电信号输入端,芯片U1设置有两个放电信号输出端,LED模组491包括四个LED灯,分别为LED1、LED2、LED3以及LED4,四个LED灯并联,其中,两个放电信号输出端分别为芯片U1的第九引脚P12和第十引脚P13,四个LED灯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LED1和LED2,另一组为LED3和LED4,放电信号输入端为两组LED灯的两个连接节点,芯片U1的第九引脚P12和第十引脚P13分别与两组LED灯的两个连接节点电连接。
同时,提示开关492包括开关节点SW1和开关节点SW2,提示开关492设置有放电提示触发端,芯片U1设置有放电提示接收端,放电提示触发端为开关节点SW1,放电提示接收端为芯片U1的第五引脚P06,开关节点SW1与芯片U1的第五引脚P06电连接,开关节点SW2接地。同时,结合图1,第一壳体11上滑移设置有弹性按钮113,,弹性按钮113可发生复位,按钮与开关节点SW1匹配,即按动弹性按钮113则开关节点SW1与开关节点SW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按钮11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当开关节点SW1打向开关节点SW2时,芯片U1的第五引脚P06的电平拉低,芯片U1启动,芯片U1的第九引脚P12和第十引脚P13分别向两组LED灯发送信号,LED1、LED2、LED3以及LED4工作,进而能够起到放电工作提示的作用。
参照图2、图3以及图7,此外,处理器还增设有稳压模块410,稳压模块410为稳压电路,在本实施例中稳压模块410为常规的稳压电路,为现有技术,电芯B6设置有稳压输入端,稳压模块410设置有稳压输出端,稳压输入端与稳压输出端以导线的形状实现电连接,进而对电池模组3进行稳压工作,提高锂电池包的工作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的实施原理为:充电时,电池模组3接入充电器,充电器输出充电信号,电池模组3的充电输入端接收到充电信号后,充电信号通过充电控制模块43的充电触发信号输出端输出,主控芯片41的充电触发信号输入端接收到充电信号后,主控芯片41通过充电启闭信号输出端发生充电开启信号,充电控制模块43通过充电启闭信号信号输入端接收充电开启信号,充电控制模块43控制电池模组3与充电器接通,电池模组3充电;当电池过充时,电池模组3的过充检测输出端信号输出端发出过充状态信号,电池保护芯片42的过充信号检测输入端接收到过充状态信号后,通过过充信号发送端发送过充信号,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通过过充信号接收端接收到过充信号,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再通过充电关断信号发送端发送充电关断信号,主控芯片41的充电关断信号接收端接收到充电关断信号后控制充电控制模块43关断;上述操作能够在锂电池包过充中及时中断,保护了锂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3,进而起到减少锂电池包充电过载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2:
参照图8和图9,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放电开关识别模块45包括电阻R35、电阻R36以及电阻R33,电阻R35和电阻R36并联,两者并联形成后的电路的两端的连接节点分别与电池负极B-和放电五金片P-电连接,同时,电阻R33的一端电连接于电阻R35和放电五金片P-之间,电阻R33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第十引脚CS电连接。
当锂电池包过放时,电池负极B-到放电五金片P-的压降异常,芯片U3的10引脚CS处电位发生改变,电芯U3启动,进而改变电芯U316引脚DO_PWM处的电平,进而控制MOS管Q5和MOS管Q6关断,实现断电。
进一步的,处理器还包括过放监测模块411,过放监测模块411包括电阻R47、MOS管Q11、电阻R43、MOS管、R45以及MOS管Q2,电阻R47的两端分别与MOS管Q11的栅极和漏极电连接,且MOS管Q11的栅极和电阻R47的连接节点电连接有二极管D3,二极管D3的负极电连接有接口D0,接口D0与芯片U3的1第五引脚DO电连接,MOS管Q11的漏极电连接有+5V电压源,电阻R43的一端与MOS管Q11的源极电连接,电阻R43的另一端分别与MOS管Q2的栅极以及电阻R45电连接,即MOS管Q2和电阻R45并联,MOS管Q2的源极接地,同时,MOS管Q2的漏极电连接有接口DO_CHK,接口D0_CHK与芯片U1的6脚P07电连接。
当放电异常时,芯片U3的1第五引脚DO电平拉高,接口D0接收到芯片U3的1第五引脚DO的电信号后,接口D0电平拉高,二极管D3截断,MOS管Q11的栅极有电压,进而使得电阻R43、电阻R45以及MOS管Q2分压,即MOS管Q2导通,接口DO_CHK输出高电平,芯片U1的6脚P07响应,芯片U1启动。因此,上述操作能够对锂电池包的放电过载状态进行监控、提示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2 的实施原理与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电路板(2)以及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模组(3),所述外壳(1)包覆于电路板(2)外侧,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供锂电池包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111),所述电路板(2)包括:
充电控制模块(43),用于控制电池模组(3)的充电启闭;
主控芯片(41),用于监控充电控制模块(43);
电源保护芯片,用于保护电源模组;
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用于识别过冲信号;
所述电池模组(3)设置有充电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模块(43)设置有充电输出端,所述充电输入端与充电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43)设置有充电触发信号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41)设置有充电触发信号输入端,所述充电触发信号输入端与充电触发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41)设置有充电启闭信号输出端,所述充电控制模块(43)设置有充电启闭信号输入端,所述充电启闭信号输入端与充电启闭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保护芯片设置有过充检测输入端,所述电池模组(3)设置有过充检测输出端,所述过充检测输出端与过充检测输入端连通,所述电源保护芯片设置有过充信号发送端,所述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设置有过充信号接收端,所述过充信号接收端与过充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充电开关识别模块(44)设置有充电关断信号发送端,所述主控芯片(41)设置有充电关断信号接收端,所述充电关断信号接收端与充电关断信号发送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电开关识别模块(45)和放电控制模块(46),所述电池模组(3)设置有负载连接端,所述放电开关识别模块(45)设置有过放关断信号输送端,所述主控芯片(41)设置有过放关断信号接收端,所述过放关断信号接收端与过放关断信号输送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41)设置有放电关断信号发送端,所述放电控制模块(46)设置有放电关断信号接收端,所述放电关断信号发送端与放电关断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电源保护芯片设置有关断控制信号发送端,所述放电控制模块(46)设置有关断控制信号接收端,所述关断控制信号接收端与关断控制信号发送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芯温度检测模块(47),所述电芯温度检测模块(47)设置有低温信号输送端和高温信号输送端,所述主控芯片(41)设置有低温信号接收端和高温信号接收端,所述低温信号输送端与低温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高温信号输送端与高温信号接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总压采样模块(48),所述总压采样模块(48)与电池模组(3)电连接,所述总压采样模块(48)设置有总压信号输出口,所述主控芯片(41)设置有总压信号输入口,所述总压信号输入口与总压信号输出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电提示模块(49),所述放电提示模块(49)包括LED模组(491)和提示开关(492),所述LED模组(491)设置有放电信号输入端,所述主控芯片(41)设置有放电信号输出端,所述放电信号输出端与放电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提示开关(492)设置有放电提示触发端,所述主控芯片(41)设置有放电提示接收端,所述放电提示接收端与放电提示触发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放监测模块(411),所述过放监测模块(411)与电池模组(3)连接,所述过放监测模块(411)设置有电流检测信号发送端,所述主控芯片(41)设置有电流检测信号接收端,所述电流检测信号接收端与电流检测信号发送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模块(410),所述稳压模块(410)设置有稳压输出端,所述电池模组(3)设置有稳压输入端,所述稳压输入端与稳压输出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95405.5U CN216056424U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95405.5U CN216056424U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56424U true CN216056424U (zh) | 2022-03-15 |
Family
ID=80549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95405.5U Active CN216056424U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56424U (zh) |
-
2021
- 2021-10-15 CN CN202122495405.5U patent/CN2160564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31015B (zh) | 一种电池、终端以及充电系统 | |
KR19990044855A (ko) | 저비율의 충전 배터리를 갖는 포터블 동력 공구 | |
WO2020056851A1 (zh) | 锂电池充放电驱动保护系统 | |
DE102012013413A1 (de) | Hybrider elektrochemischer Energiespeicher | |
WO2024193196A1 (zh) | 电压均衡模块、方法和储能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0521355C (zh) | 可充式电池 | |
WO2017219359A1 (zh) | 多极耳电池 | |
CN109617193A (zh) | 一种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高空作业平台 | |
CN106026244A (zh) |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锂离子电池系统 | |
CN216056424U (zh) | 一种工程用锂电池包 | |
CN209448456U (zh) | 一种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高空作业平台 | |
WO2023193460A1 (zh) | 电池控制电路、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 |
CN201266847Y (zh) | 电池包,以及电池包和电气装置的组合 | |
CN212162869U (zh) | 用于通信基站的精准供电控制器及精准供电系统 | |
CN201303014Y (zh) | 一种带保护电路pcb板的9伏锂离子可充电电池 | |
CN111293755B (zh) | 一种并联电池组均衡放电的保护电路及可充电装置 | |
JP2000060006A (ja) | 充放電システム、及び電池パック、充放電器 | |
CN212137299U (zh) | 一种电池系统并联高压控制箱 | |
CN201069797Y (zh) | 一种9v锂离子电池 | |
CN212849938U (zh) | 一种用于bms的充放电保护电路 | |
CN201122632Y (zh) | 可充式电池 | |
CN109524946A (zh) | 一种bms电池保护系统 | |
CN209948745U (zh) | 带温度检测电池保护电路 | |
CN214958782U (zh) | 一种完全断电锂电池保护板 | |
CN217933937U (zh) | 一种多功能锂电池保护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