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7846U -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7846U
CN216047846U CN202122400493.6U CN202122400493U CN216047846U CN 216047846 U CN216047846 U CN 216047846U CN 202122400493 U CN202122400493 U CN 202122400493U CN 216047846 U CN216047846 U CN 216047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ring
air
gas
inner ring
e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04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园园
徐关云
谭争鸣
张炳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04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7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7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7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进风燃气灶热负荷小以及抢气的技术问题。引射器包括外环分气盘、内环分气盘、外环引射管、内环引射管和分流板,位于外侧的外环分气盘连通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多个外环引射管共同分担外环热负荷,有利于增大热负荷,多点引射使得燃气空气混合气流能够快速、均匀地分布于外环分气盘的混气腔的各个位置,提高燃烧效率。外环多点引射配合内外双环引射结构,使得燃气与空气能够在外环引射管和内环引射管内充分预混,提高一次空气系数,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增加热负荷。分流板分隔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以及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解决现有上进风燃烧器内外环抢气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家用燃气灶燃烧器根据一次空气的进风方式有下进风式(一次空气在面板以下补充),上进风式(一次空气在面板以上补充)。上进风燃烧器的一、二次空气均来自面板以上,底壳可全密封,与传统的下进风燃烧器相比,上进风燃烧器更加安全,能够解决喷嘴被异物堵塞等问题。
但是,目前上进风燃烧器由于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均从面板以上进入,导致内外环抢气问题。由此限制了上进风燃烧器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燃气灶存在内外环抢气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引射器,包括:
外环分气盘,具有混气腔;
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与所述外环分气盘的混气腔连通;
内环分气盘,具有混气腔;
内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分气盘的混气腔连通;
以及,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分隔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以及所述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引射器为双环结构,包括外环分气盘与内环分气盘,多个引射管用于将燃气空气混合气流引射入外环、内环分气盘的混气腔中。位于外侧的外环分气盘连通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多个外环引射管共同分担外环热负荷,有利于增大热负荷,多点引射使得燃气空气混合气流能够快速、均匀地分布于外环分气盘的混气腔的各个位置,提高燃烧效率。外环多点引射配合内外双环引射结构,使得燃气与空气能够在外环引射管和内环引射管内充分预混,提高一次空气系数,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增加热负荷。并且,本申请提供的引射器上还设置分流板,分流板分隔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以及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使得内环引射管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与外环引射管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分隔开,从而解决现有上进风燃烧器内外环抢气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板设置有三个以上,三个以上所述分流板分别靠近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口和两个以上所述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所述分流板限定出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
通过将分流板设置为多个,且多个分流板分别靠近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口和各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使得内环引射管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与外环引射管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限制在分流板所限制出的区域内,增加不同一次空气进气通道之间的间隔,进一步改善抢气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个以上所述分流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外环分气盘和/或所述内环分气盘上;所述内环分气盘与所述外环分气盘之间具有环形空隙。
通过将多个分流板间隔设置于外环分气盘和/或内环分气盘上,由于该间隔的存在,使得分流板之间空隙能够与内环分气盘和外环分气盘之间的环形空隙连通,作为二次空气进气通道,改善内外环二次空气进入情况,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分气盘上沿周向设置用于一一对应连通各所述外环引射管的两个以上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部分覆盖于所述连通口上,以使未被覆盖的所述连通口构成用于连通外环引射通道的外环出气口;
所述外环引射管包括平管段和管壳段,所述管壳段与所述外环分气盘的外环出气口处相接;所述平管段的内部构成所述外环引射通道的进气段,所述管壳段与所述盖板合围成所述外环引射通道的出气段。
通过设置管壳段和盖板,使得外环引射通道的其中一部分更靠近外环分气盘,从而更好的适应燃气灶面板上有限的空间,有利于在有限的空间中提高外环引射管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外环分气盘的混气腔的腔底齐平。
通过设置盖板与外环分气盘的混气腔的腔底齐平,降低外环分气盘的混气腔的流阻,使得燃气空气混合气流能够快速、均匀地分布于外环分气盘的混气腔的各个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引射通道的出气段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气段的截面面积。
通过将内环引射通道以及外环引射通道设置为沿进气方向先缩小后增大,利用文丘里效应,提高一次空气系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以上所述外环引射管沿周向同旋向间隔设置;两个以上所述外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引射管位于同一平面上。
通过将各外环引射管沿周向间隔设置,且各外环引射管的旋向相同,均为顺时针或逆时针,使得从外环引射管进入外环分气盘的燃气空气混合气流沿同一旋向旋转,使得燃气空气混合气流能够快速、均匀地分布于外环分气盘的各个位置,提高燃烧效率。并且由于外环引射管与内环引射管设置于同一平面,能够合理利用引射器下部的空间,减小燃气灶的整体厚度。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
上述的引射器;
喷嘴支架,所述喷嘴支架上设置有3个以上喷嘴,所述3个以上喷嘴分别与所述内环引射管和两个所述以上外环引射管一一对应连通;
内火盖,设于所述内环分气盘上;
外火盖,设于所述外环分气盘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嘴支架和/或所述引射器上设置有定位机构。
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可防止喷嘴与内环引射管、外环引射管错位,提高安装精度,避免漏气。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的上进风燃烧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燃气灶中设置有带上述引射器的上进风燃烧器,由于一次空气与二次空气均是从引射器处进入,因此该燃气灶采用的是上进风方式,基于引射器的结构设计,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双环结构,增大燃烧面积。
2、外环分气盘连通多个引射管,共同分担外环热负荷,有利于增大热负荷。
3、一次空气进气通道分流结构,避免内外环抢空气的问题,保证内环空气补充充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射器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射器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进风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引射器;10-外环分气盘,11-外环分气盘的混气腔,111-连通口,112-外环出气口,12-外环引射管,121-平管段,122-管壳段,13-盖板;20-内环分气盘,21-内环分气盘的混气腔,22-内环引射管;30-环形空隙;40-分流板;50-连接件;60-定位槽;70-一次空气进气通道;80-二次空气进气通道。
1100-上进风燃烧器;100-引射器;200-喷嘴支架,201-喷嘴,202-定位块;300-内火盖;400-外火盖。
1000-燃气灶;1100-上进风燃烧器;1200-炊具支架;130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相关技术中,燃气灶的水平布置的上进风燃烧器中,引射管或设置在底座上,或内外环只有一个引射管,导致燃烧器热负荷小,效率低,不能满足大负荷的要求。相关技术存在上述缺陷的根源在于:1.上进风燃烧器由于其面板上有限的空间,其引射管结构很难做长,从而导致燃气与空气预混不完全,导致燃烧效率低,负荷难以提高;2.上进风燃烧器的一次/二次空气均从面板以上进入,导致抢气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采用上进风方案,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进风燃气灶热负荷小以及内外环抢气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引射器100,如图1和图2所示,为引射器100在各个视角下的整体结构图。同时参阅图4,引射器100是燃气灶1000的上进风燃烧器1100中的关键组件,起到引射燃气以及提供一次空气、二次空气的作用,引射器100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燃气灶1000的热效率。本实施例中引射器100为双环结构,包括嵌套安装的外环引射器与内环引射器,外环引射器整体呈环状,外环引射器的中心为空腔结构,内环引射器则位于该空腔中。
参阅图1和图2,外环引射器包括外环分气盘10和多个外环引射管12,考虑到燃烧效率,外环引射管1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外环分气盘10与外环引射管12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也可设置是为分体结构,具体结构类型本申请不做限制。外环分气盘10上设置有环状的混气腔11,外环分气盘10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连通口111,连通口111具体位于混气腔11的槽底,用于连通混气腔11与对应的外环引射管12。各个外环引射管12均沿周向设置,且相邻两个外环引射管12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由于外环分气盘10的环结构,外环引射管12同样具有一定的周向角度,而非直线,由此每个外环引射管12均具有旋向(进气端至出气端的方向),可将各个外环引射管12设置为顺时针或逆时针,使得从外环引射管12进入外环分气盘10的燃气空气混合气流沿同一旋向旋转,使得燃气空气混合气流能够快速、均匀地分布于混气腔11的各个位置,提高燃烧效率。
外环引射管12用于提供外环引射通道,外环引射通道可以是管道内的空间,也可以是管壳合围而成的空间,具体实现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环引射管12包括平管段121和管壳段122,平管段121为完整的管道,例如圆直管;管壳段122为片状的管壳,管壳段122可选择与外环分气盘10一体成型,并且管壳段122包覆于连通口111上,使得环腔与外环引射管12连通。连通口111上设置一盖板13,盖板13的面积小于连通口111的开口40大小,使得盖板13部分覆盖于连通口111上,连通口111中未被盖板13所覆盖的区域形成外环出气口112,外环出气口112用于连通混气腔11与外环引射管12。由此,外环引射通道包含两段:进气段和出气段,其中进气段是平管段121的内部空间;出气段是管壳段122与盖板13合围而成的通道。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独立引射管,出气段的结构使得外环引射管12更靠近外环分气盘10,从而更好的适应燃气灶1000面板1300上有限的空间,有利于在有限的空间中提高外环引射管12的长度。
由管壳段122与盖板13合围而成的出气段靠近外环引射通道的出气端,平管段121内部的进气段靠近外环引射通道的进气端,在某些实施例中,出气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气段的横截面面积。即,沿进气方向,外环引射通道先缩小后增大,利用文丘里效应,提高一次空气系数。
对于外环分气盘10,由于盖板13部分覆盖于连通口111上,因此盖板13形成外环分气盘10的混气腔11腔底的一部分,为了降低燃气空气混合气流的流阻,在某些实施例中,盖板13的上表面为与混气腔11的腔底齐平的平面。例如:盖板13采用平板,且盖板13覆盖在连通口111上后,其上表面与混气腔11的腔底齐平;或者盖板13为具有空间形状的构件,以配合外环引射管12在周向的弯曲角度,该构件的上表面为平面。盖板13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不做限制。通过设置盖板13与外环分气盘10混气腔11的腔底齐平,降低外环分气盘10的混气腔11的流阻,使得燃气空气混合气流能够快速、均匀地分布于混气腔11的各个位置。
同样参阅图1和图2,内环引射器包括内环分气盘20和内环引射管22,内环分气盘20中设置混气腔21,由于内环空间有限,内环引射管22仅设置一根。为了方便布置,内环引射管22设置在两根外环引射管12之间,并且内环引射管22与两根外环引射管12的至少部分管段的轴线保持平行。
本实施例中,内环引射管22居中设置、且穿过内环分气盘20的圆心。内环引射管22的进气端位于内环分气盘20的竖直投影外,内环引射管22的出气端伸入内环分气盘20的混气腔21中、且靠近内环分气盘20的圆心。并且,内环引射管22与外环引射管12的安装高度相同,位于同一平面,能够减小燃气灶的整体厚度。
内环分气盘20既可以采用环结构,中心具有空腔;内环分气盘20也可采用圆形槽结构。为了简化结构,本实施例中,内环分气盘20采用圆槽,相应的混气腔21同样为圆腔。内环分气盘20的外圈直径小于外环分气盘10的内环直径,使得内环分气盘20与外环分气盘10之间形成环形空隙30,当内环分气盘20与外环分气盘10同心设置时,环形空隙30为圆环。通过该环形空隙30,能够改善中心火与外环火的二次空气进入情况,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除了起到供二次空气进入的作用,该环形空隙30还可用于内环引射器的安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环形空隙30中设置若干连接件50,连接件50一端与内环分气盘20的外墙连接、另一端与外环分气盘10的内墙连接。为了提高内环引射器的安装稳定性,还可将内环引射管22用作连接件50,内环引射管22的进气端与外环分气盘10的底面连接,内环引射管22的出气端贯穿内环分气盘20的侧墙,辅助固定内环分气盘20。
为了解决内外环抢气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引射器100上还设置分流板40,分流板40分隔内环引射管22的进气区域以及外环引射管12的进气区域,使得内环引射管22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与外环引射管12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分隔开,从而解决现有上进风燃烧器内外环抢气的技术问题。该分流板40的形状可以根据内环引射管22和外环引射管12的具体方位以及数量而设计,本申请不做限制。分流板40可以通过外设的结构件安装固定,也可直接安装于该引射器100上,具体可固定于外环分气盘10或内环分气盘20上,或者通过外环分气盘10和内环分气盘20同时安装固定。
具体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例中,外环分气盘10和/或内环分气盘20上设置有三个以上分流板40,分流板40既可固定于外环分气盘10上,也可固定在内环分气盘20上,或者同时固定于外环分气盘10和内环分气盘20上。分流板40的数量应当与引射器中引射管的数量相同。分流板40的具体安装位置以及数量根据引射管的实际位置和数量而定,本申请不做限制。
多个分流板40与内环引射管和多个外环引射管一一对应,分流板40具体安装于内环引射管/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处,根据进气口处的结构件,分流板40具体可以采用弧形板、弯折板等任意形状的板件,使得分流板40自身、或者分流板40与周围的结构共同限定出一次空气进气通道70,一次空气进气通道70的敞口朝向外环分气盘10的圆周,通过设置分流板40使得一次空气分流,减少各个引射管进气端的抢气,保证内环空气补充充足。一次空气从一次空气进气通道70进入内环引射管22和外环引射管12,并与燃气相混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分流板40之间具有间隔,由于该间隔的存在,使得分流板40之间空隙能够与内环分气盘和外环分气盘之间的环形空隙30连通,作为二次空气进气通道80。二次空气通过分流板40之间空隙进入内环分气盘20和外环分气盘10之间的环形空隙30。一次空气进气通道70以及二次空气进气通道80的结构设计可以解决现有上进风燃烧器抢气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进风燃烧器1100,上进风燃烧器1100是燃气灶1000的一个必要组件,主要包括引射器、喷嘴支架和火盖。喷嘴支架主要用于连接燃气管道,并且通过喷嘴向引射器喷射燃气,火盖上设置多个火孔,供燃气燃烧。火盖的具体数量根据上进风燃烧器的环数而定,通常情况下,具有双环结构的上进风燃烧器设置内、外两个火盖,而三环结构的上进风燃烧器则设置内环、中环、外环三个火盖。喷嘴支架上喷嘴的数量则根据引射管的进气口的数量而定,通常情况下,每个进气口均设置一个喷嘴。
参阅图3,为本实施例中上进风燃烧器1100的整体结构图以及爆炸图。本实施例的上进风燃烧器1100包括引射器、喷嘴支架200、内火盖300和外火盖400,其中引射器采用上述实施例1的引射器100,具体结构参照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实施例1的引射器100中设置有至少3根引射管,喷嘴支架200上对应设置有3个以上喷嘴201,各喷嘴201的位置根据引射器100的引射管的位置来确定,各个喷嘴201与内环引射管22、外环引射管12一一对应连通,将燃气空气混合气流喷入引射器100。为了方便引射管与喷嘴201对齐,在某些实施例中,引射器100上设置定位槽60,喷嘴支架200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块202,安装时将定位块202插入定位槽60中,则各个喷嘴201分别与对应的引射管连通,便于安装,并且定位槽60与定位块202配合,还可起到防止引射器100与喷嘴支架200发生相对转动而导致燃气泄漏。
内火盖300和外火盖400分别设于引射器100的内环分气盘20和外环分气盘10上。内火盖300和/或外火盖400可以采用独立设置的火盖,也可在内环分气盘20、外环分气盘10上设置火孔,从而形成火盖,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内环分气盘20和/或外环分气盘10的侧墙上开设均布的火孔,火孔贯穿侧墙的壁,可使中环分气盘20和外环分气盘10充当火盖。该上进风燃烧器1100的其他未详述结构均可参照现有技术的相关公开,具体内容此处不展开说明。
实施例3: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1000,同现有燃气灶1000,本实施例的燃气灶1000主要包括面板1300、燃烧器、用于放置炊具的炊具支架1200以及热电偶、点火针等其他必要附件。
参见图4,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是,本实施例中燃气灶1000具体为上进风燃气灶,其燃烧器具体采用上述实施例2的上进风燃烧器1100,具体结构参照实施例2,此处不再赘述。由于本实施例未对燃气灶1000的面板1300、支架1200、点火针等附件做改进,因此具体结构均可参照现有公开,燃气灶1000的其他未详述结构也可参照现有技术的相关公开,具体内容此处不展开说明。
该燃气灶1000中设置有带上述引射器100的上进风燃烧器1100,由于一次空气与二次空气均是从引射器100处进入,因此该燃气灶1000采用的是上进风方式,基于引射器100中各引射管的结构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引射管长度,使得外环引射管12和内环引射管22均具有较长的长度,从而加大内外环的引射能力,使得燃气与空气能够在外环引射管12和内环引射管22内充分预混,提高一次空气系数,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增加热负荷。并且该燃气灶1000的引射器100中设置有分流板40,实现一次/二次空气进气口分流,避免内外环抢空气的问题,保证内环一次、二次空气补充充足。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引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环分气盘,具有混气腔;
两个以上外环引射管,与所述外环分气盘的混气腔连通;
内环分气盘,具有混气腔;
内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分气盘的混气腔连通;
以及,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分隔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以及所述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设置有三个以上,三个以上所述分流板分别靠近所述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口和两个以上所述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所述分流板限定出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一次空气进气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三个以上所述分流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外环分气盘和/或所述内环分气盘上;所述内环分气盘与所述外环分气盘之间具有环形空隙。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分气盘上沿周向设置用于一一对应连通各所述外环引射管的两个以上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部分覆盖于所述连通口上,以使未被覆盖的所述连通口构成用于连通外环引射通道的外环出气口;
所述外环引射管包括平管段和管壳段,所述管壳段与所述外环分气盘的外环出气口处相接;所述平管段的内部构成所述外环引射通道的进气段,所述管壳段与所述盖板合围成所述外环引射通道的出气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外环分气盘的混气腔的腔底齐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通道的出气段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气段的截面面积。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射器,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外环引射管沿周向同旋向间隔设置;两个以上所述外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引射管位于同一平面上。
8.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射器;
喷嘴支架,所述喷嘴支架上设置有3个以上喷嘴,所述3个以上喷嘴分别与所述内环引射管和两个所述以上外环引射管一一对应连通;
内火盖,设于所述内环分气盘上;
外火盖,设于所述外环分气盘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支架和/或所述引射器上设置有定位机构。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
CN202122400493.6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Active CN216047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0493.6U CN216047846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0493.6U CN216047846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7846U true CN216047846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47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0493.6U Active CN216047846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7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45745A1 (zh) 燃烧器
WO2018166064A1 (zh) 分气结构和燃烧器
CN216047846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09000234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3864825A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6384179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6047845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08332205A (zh) 一种双腔直喷燃烧器的引射结构
CN216693542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09000245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6924350U (zh) 一种具有分气预混结构的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7928757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7503659U (zh) 一种单通道炉头结构及燃气灶
CN111878812A (zh) 火盖、燃烧器和灶具
CN215863386U (zh) 一种高热效率的三环火炉头及燃烧器
CN210511666U (zh) 一种便于进风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US20210207798A1 (en) Cooker Burner
CN217763413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7843964U (zh) 一种上下全进风炉头
CN216408956U (zh) 一种低碳节能的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6244274U (zh) 一种引射管、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3713056U (zh)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20269370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20567233U (zh) 单引射管上进风灶具燃烧器
CN220061837U (zh) 一种多通道星型炉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6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0 Gangqian Road, industrial park,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