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3708U - 开采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开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3708U
CN216043708U CN202122263960.5U CN202122263960U CN216043708U CN 216043708 U CN216043708 U CN 216043708U CN 202122263960 U CN202122263960 U CN 202122263960U CN 216043708 U CN216043708 U CN 216043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mining
preset direction
mobil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39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先彪
邵水才
丁序海
孙权
臧建领
姜黔
乔增建
刘忠伟
李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Baoqing Coal Electrification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Guoyu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Baoqing Coal Electrification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Guoyu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Baoqing Coal Electrification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Guoyu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Baoqing Coal Electrif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639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3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3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3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开采系统,属于矿开采技术领域,所公开的开采系统包括移动式开采装置、移动式破碎装置和第一运输装置,第一运输装置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一运输装置的运输方向一致,移动式破碎装置设于第一运输装置的一侧,且可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移动式破碎装置的出料部位与第一运输装置相对;移动式开采装置设于第一运输装置的一侧,在移动式开采装置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移动式破碎装置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以使移动式破碎装置的第一接料部位与移动式开采装置相配合。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开采系统的开采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开采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采系统。
背景技术
在开采露天矿的时候,通常是采用单斗挖掘机进行现场挖掘,然后由卡车运输至集中破碎站破碎,再由运输机运输至开采场的外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卡车运输的耗时长,集中破碎站的移动难度大,使得整个开采过程的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采系统,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开采系统的开采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开采系统,所公开的开采系统包括移动式开采装置、移动式破碎装置和第一运输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运输装置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的运输方向一致,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的一侧,且可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移动,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的出料部位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相对;
所述移动式开采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的所述一侧,在所述移动式开采装置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的第一接料部位与所述移动式开采装置相配合。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开采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将移动式开采装置和移动式破碎装置设置在第一运输装置的同一侧,并设置第一运输装置在其延伸方向进行物料的运输,在移动式开采装置沿着第一预设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使得移动式破碎装置也能够沿着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移动式开采装置能够及时将开采的物料及时运送至移动式破碎装置,并使得移动式破碎装置能够通过出料部位将破碎后的物料及时输送至第一运输装置上,也就是说,移动式开采装置、移动式破碎装置和第一运输装置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连续的系统,从而能够避免开采系统在破碎物料或是运输物料时耗费较多的时间,进而能够提升开采系统在开采过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截面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移动式开采装置;
200-移动式破碎装置、210-第一接料部位、220-出料部位;
300-第一运输装置、310-运输主体、311-托辊组、312-第二接料部位、320-自调节平衡机构、330-行走机构;
400-第二运输装置;
A-第一预设方向、B-第二预设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采系统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开采系统,所公开的开采系统包括移动式开采装置100、移动式破碎装置200和第一运输装置300。
移动式开采装置100能够对物料进行开采,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移动,用以适应开采物料的需求。移动式破碎装置200能够对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开采的物料进行破碎,使得体积较大的物料变为体积较小的物料,从而使得开采后的物料能够便于运输。而第一运输装置300主要用于运输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破碎后的物料,使得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开采的物料能够被运输到指定地点,用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开采的物料进行后续的加工或是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物料可以是煤炭和矿石等能够被开采的物质,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物料的种类进行具体限制。
第一运输装置300沿第一预设方向A延伸,第一预设方向A与第一运输装置300的运输方向一致,即第一运输装置300的延伸方向与其运输方向一致,从而能够有利于第一运输装置300在其延伸方向对物料进行运输。移动式破碎装置200设于第一运输装置300的一侧,且可沿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的出料部位220与第一运输装置300相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出料部位220与第一运输装置300相对,指的是出料部位220与第一运输装置300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能够重叠的部分,从而使得出料部位220中的物料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第一运输装置300上,即使得移动式破碎装置200能够通过出料部位220将破碎后的物料运送至第一运输装置300上,从而方便第一运输装置300运送物料。
移动式开采装置100设于第一运输装置300的一侧,使得移动式开采装置100与移动式破碎装置200能够设置于第一运输装置300的同一侧,在移动式开采装置100沿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的情况下,移动式破碎装置200也能够沿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以使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的第一接料部位210与移动式开采装置100相配合。
本申请中的第一接料部位210与移动式开采装置100相配合是指,在移动式破碎装置200沿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时,移动式破碎装置200需要移动至其第一接料部位210能够接到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开采的物料的位置处,用以实现移动式开采装置100能够将开采的物料输送至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的第一接料部位210处,使得移动式开采装置100、移动式破碎装置200和第一运输装置300之间具有较好的衔接,使得在开采系统的整个开采过程中,不会浪费较多的时间,进而能够提升开采系统的开采效率,同时能够降低开采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开采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将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和移动式破碎装置200设置在第一运输装置300的同一侧,并设置第一运输装置300在其延伸方向进行物料的运输,在移动式开采装置100沿着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的情况下,使得移动式破碎装置200也能够沿着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从而使得移动式开采装置100能够及时将开采的物料及时运送至移动式破碎装置200,并使得移动式破碎装置200能够通过出料部位220将破碎后的物料及时输送至第一运输装置300上,也就是说,移动式开采装置100、移动式破碎装置200和第一运输装置300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连续的系统,从而能够避免开采系统在破碎物料或是运输物料时耗费较多的时间,进而能够提升开采系统在开采过程的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中,第一运输装置300可以为移动式运输装置,移动式运输装置可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第二预设方向B与第一预设方向A相互垂直。在此种情况下,第一运输装置300的可移动范围较大,使得在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和移动式破碎装置20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用以实现在第二预设方向B的开采的情况下,第一运输装置300也能够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用以实现第一运输装置300对破碎后的物料的及时运输,即移动式开采装置100、移动式破碎装置200和第一运输装置300三者之间能够实现更为紧密的衔接,换而言之,第一运输装置300可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使得第一运输装置300与被需要被开采的物料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能够缩短运输被开采物料到第一运输装置300上的运输时间,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开采系统的开采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运输装置300可以包括多个运输单元,多个运输单元可以包括运输主体310和行走机构330,运输主体310设于行走机构330上,行走机构330可带动运输主体31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多个运输单元的运输主体310在第一预设方向A依次拼接,运输主体310与出料部位220相对。在此种情况下,运输主体310主要发挥运送物料的作用,行走机构330主要用于实现带动运输主体31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的功能,而运输主体310在第一预设方向A依次拼接的设计,使得运输主体310能够在开采现场实现安装,同时,在运输主体310使用结束等情况下,运输主体310能够被拆卸下来,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运输主体310的储存和运输,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的便捷性。
为了避免行走机构330行走在有坡度的工作面上对运输主体310工作的影响,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中,多个运输单元还可以包括自调节平衡机构320,自调节平衡机构320设于行走机构330与运输主体310之间,自调节平衡机构320可调节运输主体310相对于行走机构330转动,以使运输主体310与出料部位220相对。在此种情况下,即使行走机构330行走于有凹坑或是有坡度的工作面上,由于自调节平衡机构320能够调节运输主体310相对于行走机构330转动,使得运输主体310能够避免因非水平工作面而倾斜的情况,即使得运输主体310能够水平设置于行走机构330上,使得运输主体310与出料部位220是相对的,从而使得运输主体310能够征正常接收并运送出料部位220处的物料。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中,行走机构330可以为履带式行走机构,由于履带相较于车轮来说,履带与地面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在相同的压力下,履带的接地比压较小,从而使得在下雨或是下雪等天气造成地面泥泞的情况下,履带式的行走机构330能够较好地移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设置行走机构330为双履带行走机构,用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泥泞地面对行走机构330移动时的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中,第一运输装置300可以包括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仪,定位系统与惯性导航仪信号电连接,惯性导航仪是一种不依赖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的导航系统,它能够显示被导航装置在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和实时位置等信息。而定位系统可以显示被定位装置的实时位置,并可以根据实时接收的信号对被定位装置的绝对位置数据进行订正。
在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定位系统可以包括GPS差分站和GPS接收器,GPS差分站和GPS接收器分别设置于行走机构330的两端,惯性导航仪设置于行走机构330的中间部位。具体的,GPS差分站能够根据已知的较为精确的坐标位置得到行走机构330位置的修正量,而GPS接收器能够接收到该修正量,并将该修正量的数据信号发送给惯性导航仪,使得惯性导航仪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对行走机构330的移动速度和移动位置进行修正并导航,从而使得GPS接收器和惯性导航仪数据通信配合,以使行走机构330带动运输主体310沿第二预设方向B的移动距离之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换而言之,在行走机构330带动运输主体31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时,GPS差分站、GPS接收器和惯性导航仪能够对行走机构330移动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反馈,使得行走机构330能够带动运输主体310整体沿第二预设方向B实现适宜速度和适宜距离的移动,用以使得运输主体310在第二预设方向B上的移动距离之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从而能够避免运输主体310在第二预设方向B上的移动距离过短或是过长,而对后续开采系统的开采和运输造成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中,运输主体310还可以包括运输带、多个托辊组311和运输支架,运输带设置于多个托辊组311上,使得托辊组311能够支撑运输带和运输带上具有一定重量的物料,运输带与出料部位220相对,使得运输带能够接收到出料部位220的物料并对物料进行运输。多个托辊组311沿第一预设方向A设置于运输支架上,从而以使多个托辊组311带动运输带在第一预设方向A运送物料。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多个托辊组311吊挂设置于运输主体支架上,具体的,托辊组311可以包括多个托辊和托辊连接带,多个托辊套设于托辊连接带上,托辊连接带的两端分别悬挂连接于运输支架上,且沿第二预设方向B设置,使得托辊能够在垂直于第二预设方向B的方向上对运输带实现传动,即使得运输带能够沿第一预设方向A对物料实现运输传送,同时,吊挂的多个托辊通过托辊连接带在运输支架上形成柔性连接,使得在出料部位220中的物料输送至运输带时,即使物料没有掉落至运输带的运输中心,物料也能够在形成柔性连接的托辊组311和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自动移动至靠近运输带的运输中心的位置处,从而有利于运输带后续对物料的运输。
与此同时,吊挂的托辊组311之间形成的柔性连接,使得托辊之间的位置较容易发生变化,有利于托辊吸收较大块物料对运输带冲击造成的机械震动,使得托辊组311在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的同时,还能降低物料冲击造成的噪音。
为了使得移动式破碎装置200上的物料能够更加顺利地输送至运输主体310上,运输主体310还可以包括多个进料挡板,多个进料挡板倾斜设置于运输支架的两侧,且形成第二接料部位312,第二接料部位312与出料部位220相对,同时,第二接料部位312也与运输带相对,第二接料部位312的接料通道在竖直且靠近运输带的方向上由大变小。
在上述情况下,进料挡板能够对从出料部位220运输至运输带上的物料发挥规整作用,并且由于倾斜设置的进料挡板形成由大变小的第二接料部位312的接料通道,使得出料部位220中的物料即使运送至偏离运输带的运输中心的位置处,物料也能够在第二接料部位312的进料挡板的作用下顺利运送至运输带靠近运输中心的位置处。本申请中,考虑到第二接料部位312的接料通道的效果,可以设置进料挡板与运输支架之间有不同的倾斜角度或者设置进料挡板有不同的面积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对进料挡板的倾斜角度和面积等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中,开采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运输装置400,第二运输装置400与第一运输装置300的运料终端相配合,使得第二运输装置400能用于沿第二预设方向B将第一运输装置300运送后的物料再次运输至预设区域。预设区域可以是更方便工作人员对物料操作的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不对预设区域的具体位置进行限制。
第二运输装置400可以是伸缩式运输装置,可选的,第二运输装置400可以是伸缩带式运输机,在此基础上,在第一运输装置30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的情况下,第一运输装置300的运料终端也随之移动,使得第一运输装置300的运料终端与第二运输装置400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此时,伸缩带式运输机可以沿第二预设方向B变换自身的长度,用以缩短第一运输装置300的运料终端与第二运输装置400之间的距离,即实现第二运输装置400与第一运输装置300的运料终端的对接,并且,伸缩带式运输机还能够克服泥泞地面对移动时的影响,也就是说,伸缩带式运输机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求对第二运输装置400的运输路线的长短进行调整。
当然,第二运输装置400还可以是转载带式运输机,从而使得物料能够更加灵活地从第一运输装置300的物料终端处运输至预设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运输装置400还可以是其他的运输机器,也可以是多个运输机器之间的组合,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二运输装置400的数量和种类进行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中,开采系统还可以包括主控制系统和副控制系统,主控制系统和副控制系统控制连接,使得主控制系统能够对副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主控制系统设置于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副控制系统设置于移动式破碎装置200,且控制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移动。具体的,在第一运输装置30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的情况下,移动式开采装置10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且控制主控制系统对副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以使副控制系统控制移动式破碎装置20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此种通过控制副控制系统对移动式破碎装置200进行控制的方式可以理解为,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对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的无线控制,从而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也能方便工作人员对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的移动路线进行控制操作。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移动式开采装置100沿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的情况下,主控制系统还能够控制副控制系统,使得副控制系统控制移动式破碎装置200沿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以使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的第一接料部位210与移动式开采装置100相配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中,移动式破碎装置200可以包括驾驶室,在第一运输装置30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的情况下,移动式开采装置10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在此种情况下,驾驶室可用于操作人员控制移动式破碎装置200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运输装置300、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和移动式破碎装置200三者实现相同方向的移动,使得三者之间在第二预设方向B具有较佳的衔接性,有利于相互之间的配合,用以提升开采系统的整体开采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中,开采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和多个移动式破碎装置200,多个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和多个移动式破碎装置200均沿第一预设方向A均匀分布于第一运输装置300的两侧。在此种情况下,第一运输装置300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和多个移动式破碎装置200,使得第一运输装置300的两侧可以同时进行开采工作,用以实现对第一运输装置300连续不断的运送物料,从而提升开采系统的开采效率。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可以将开采系统布置于台阶式的工作面上,通过设置第一运输装置300两侧的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分别位于台阶式工作面的下层首采面和上层推进面上,也能够实现开采系统对台阶式工作面的同时开采和推进,同样能够提升开采系统的开采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采系统中,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可以为履带式液压挖掘机,使得移动式开采装置100能够避免泥泞地面对自身移动带来的影响,同时,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体积和重量较大,使得其越野能力较强,工作效率较高,有利于开采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开采装置(100)、移动式破碎装置(200)和第一运输装置(300),其中:
所述第一运输装置(300)沿第一预设方向(A)延伸,所述第一预设方向(A)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300)的运输方向一致,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200)设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300)的一侧,且可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的出料部位(220)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300)相对;
所述移动式开采装置(100)设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300)的所述一侧,在所述移动式开采装置(100)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200)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A)移动,以使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的第一接料部位(210)与所述移动式开采装置(100)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300)为移动式运输装置,所述移动式运输装置可沿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B)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A)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300)包括多个运输单元,所述多个运输单元均包括运输主体(310)和行走机构(330),所述运输主体(310)设于所述行走机构(330)上,所述行走机构(330)可带动所述运输主体(310)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所述多个运输单元的所述运输主体(310)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A)依次拼接,所述运输主体(310)与所述出料部位(220)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运输单元还包括自调节平衡机构(320),所述自调节平衡机构(320)设于所述行走机构(330)与所述运输主体(310)之间,所述自调节平衡机构(320)可调节所述运输主体(310)相对于所述行走机构(330)转动,以使所述运输主体(310)与所述出料部位(220)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主体(310)包括运输带、多个托辊组(311)和运输支架,所述运输带设置于所述多个托辊组(311)上,所述运输带与所述出料部位(220)相对,
所述多个托辊组(311)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A)设置于所述运输支架,以使所述多个托辊组(311)带动所述运输带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A)运送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311)包括多个托辊和托辊连接带,所述多个托辊套设于所述托辊连接带上,所述托辊连接带的两端分别悬挂连接于所述运输支架上,且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B)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主体(310)还包括多个进料挡板,所述多个进料挡板倾斜设置于所述运输支架的两侧,且形成第二接料部位(312),所述第二接料部位(312)与所述出料部位(220)相对,所述第二接料部位(312)与所述运输带相对,所述第二接料部位(312)的接料通道在竖直、且靠近所述运输带的方向由大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采系统还包括主控制系统和副控制系统,所述主控制系统和所述副控制系统控制连接,所述主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移动式开采装置(100),所述副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200),且控制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200)移动,
在所述第一运输装置(300)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移动式开采装置(100)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且所述主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副控制系统,以使所述副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移动式破碎装置(200)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B)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采系统还包括第二运输装置(400),所述第二运输装置(400)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300)的运料终端相配合,所述第二运输装置(400)用于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B)将运送物料至预设区域,所述第二运输装置(400)为伸缩式运输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采系统包括多个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和多个移动式破碎装置(200),所述多个移动式开采装置(100)和所述多个移动式破碎装置(200)均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A)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300)的两侧。
CN202122263960.5U 2021-09-17 2021-09-17 开采系统 Active CN216043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3960.5U CN216043708U (zh) 2021-09-17 2021-09-17 开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3960.5U CN216043708U (zh) 2021-09-17 2021-09-17 开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3708U true CN216043708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37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3960.5U Active CN216043708U (zh) 2021-09-17 2021-09-17 开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3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7362A (zh) 输送机系统
CN101624131B (zh) 输送机
CN204624502U (zh) 一种物料传送装置
CN108301830A (zh) 一种露天矿用智能履带式采煤机、采煤生产线及工艺
CN216043708U (zh) 开采系统
US3744615A (en) Installation for the evacuation of rocks from a working to a continuous transporter
CN207420580U (zh) 一种城市地铁隧道开采渣土输送装置
CN106081549A (zh) 移动分拣设备
CN110745573B (zh) 一种转载运输机搭接自移式布料方法
CN112360465B (zh) 一种使用滚筒式采煤机的露天矿连续开采方法
CN209834928U (zh) 一种连续转运系统的自移受料车
CN102381558A (zh) 用于露天矿开采的装载机
CN100538016C (zh) 多矿车式第二运输机
CN103742150B (zh) 露天矿扒矿机开采连续工艺及设备
CN201647550U (zh) 输送机
CN104192479A (zh) 一种矿用滚动式皮带铠装运输机
CN201599027U (zh) 一种悬臂式掘进机的装载机构
CN104890748A (zh) 卸料车及其行走装置
CN105217267B (zh) 矿用移动式柔性胶带运输机
CN214002991U (zh) 一种物料料袋送料装置
CN211768162U (zh) 一种超长搭接桥式转载皮带机
CN107651381B (zh) 一种中部呈拱形的皮带传输装置
CN207046463U (zh) 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料输送系统
CN213264343U (zh) 一种自平衡转载桥式输送机
CN208024346U (zh) 一种露天矿用智能履带式采煤机、采煤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