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1972U - 一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1972U
CN216041972U CN202122419147.2U CN202122419147U CN216041972U CN 216041972 U CN216041972 U CN 216041972U CN 202122419147 U CN202122419147 U CN 202122419147U CN 216041972 U CN216041972 U CN 216041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outer side
connecting rod
groove
clamp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91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明
王耀岽
董恩高
刘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San'a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San'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San'a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San'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91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1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1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1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具体包括适用于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与双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分体的限位固定件与限位连接件,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第二凹槽中,使得第一弯钩封闭了第一凹槽的入口,第一凹槽与第一弯钩从内外两个方向对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进行包裹合围,防止了外侧钢丝网片向内移动或者向外移动,实现了双向限位,实现了对外侧钢丝网片的固定与限位更牢固、更不易脱出;且将第一弯钩插入内嵌固定在第二凹槽中即可完成对外侧钢丝网片的限位与固定,是更简单的、更方便快捷的。

Description

一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要求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A级防火性能以及良好的防水性能。
目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是利用限位固定件将钢丝网片与保温板连接在一起的板材。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自保温系统是以上述的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为保温层、以金属限位连接杆为拉结件、在保温层的内外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墙体自保温系统。该墙体按照结构受力方式不同分为钢丝网片复合剪力墙和钢丝网片复合填充墙。
目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包括上述的限位固定件与金属限位连接杆。上述的限位固定件通常是塑料材质,限位固定件的作用主要是将钢丝网片固定在保温板上,且将钢丝网片与保温板连接在一起,且限位钢丝网片与保温板之间的间距大小。上述的金属限位连接杆通常是金属材质,金属限位连接杆的作用主要是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利用金属限位连接杆对浇筑内模板与浇筑外模板二者从内部进行支撑,且混凝土硬化之后将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内侧混凝土墙体层以及外侧混凝土墙体层三者连接在一起。
因此,如何优化安装组件的结构,使得对钢丝网片的固定与限位可以更牢固、更不易脱出、更方便快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分体的限位固定件与限位连接件;
所述限位固定件包括分体的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可拆卸内侧夹紧片以及外侧支撑管;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包括一体连接的外侧限位固定柱与外侧夹紧片,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外侧夹紧片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顺序依次排列布置;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的第一凹槽,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金属限位连接杆的第二凹槽;
所述外侧夹紧片上设置有偏心通孔;
所述外侧支撑管插入所述外侧夹紧片上的偏心通孔中;
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套设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撑管上;
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分体的金属限位连接杆以及限位帽,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外侧段呈弯曲状构成第一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方向插入所述外侧支撑管中,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二凹槽中,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内端露出在所述外侧支撑管之外,所述限位帽套设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内端上。
优选的,所述外侧支撑管的外端处设置有头部,所述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外侧夹紧片上的偏心通孔的内径;
所述外侧支撑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自攻丝内螺纹的第一外螺纹,且所述外侧支撑管的内端上设置有用于自钻削通孔的切削刃,且所述外侧支撑管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内扳拧旋转外侧支撑管的一字型凹槽,以用于使得所述外侧支撑管构成自钻自攻螺钉结构,实现钻削、攻丝和紧固的一次性作业,使得所述外侧支撑管插入或穿透保温板。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通过螺纹连接套设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撑管的第二外螺纹上和/或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通过卡扣连接套设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撑管上,以用于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与外侧夹紧片从内外两侧夹住保温板以对保温板进行夹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外侧段呈直角弯曲状构成直角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内侧段上设置有用于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为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为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外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的竖向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开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的外端面上,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到槽底的方向为从室外到室内的方向,且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与槽底之间,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呈水平姿态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以用于利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封闭第一凹槽的入口且阻挡钢丝从第一凹槽中脱出,且用于将所述限位固定件通过第二凹槽固定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与所述外侧夹紧片之间是通过多个桥接片实现的间接连接,所述桥接片的外侧端与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一体连接,所述桥接片的内侧端与所述外侧夹紧片一体连接,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与所述外侧夹紧片之间存在间距,且相邻的两个桥接片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隔开所述保温板的内长宽表面与钢筋笼的隔开凸片。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大摩擦力阻碍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反向旋转松脱的斜坡形凸台,从所述斜坡形凸台的坡顶到所述斜坡形凸台的坡底的方向与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正向顺时针旋转的方向同向,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正向顺时针旋转以前进夹紧保温板。
一种双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分体的限位固定件与限位连接件;
所述限位固定件包括分体的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内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外侧支撑管以及内侧支撑管;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包括一体连接的外侧限位固定柱与外侧夹紧片,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外侧夹紧片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顺序依次排列布置;
所述内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包括一体连接的内侧限位固定柱与内侧夹紧片,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内侧夹紧片按照从室内到室外的顺序依次排列布置;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的第一凹槽,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金属限位连接杆的第二凹槽;
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内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的第一凹槽,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第二弯钩的第二凹槽;
所述外侧夹紧片上设置有偏心通孔,所述内侧夹紧片上设置有偏心通孔;
所述外侧支撑管插入所述外侧夹紧片上的偏心通孔中,所述内侧支撑管插入所述内侧夹紧片上的偏心通孔中;
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分体的金属限位连接杆、套筒以及第二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外侧段呈弯曲状构成第一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方向插入所述外侧支撑管中与所述内侧支撑管中,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内端露出在所述内侧支撑管之外,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二凹槽中;
所述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内端通过螺纹连接插入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外端筒口中,所述套筒上的内螺纹与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外螺纹构成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弯钩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插入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内端筒口中,所述套筒上的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弯钩上的外螺纹构成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二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弯钩为直角弯钩,所述第二弯钩为钢材质。
本申请取得了如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先将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内嵌在第一凹槽中,然后再将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第二凹槽中,使得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封闭了第一凹槽的入口,利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将钢丝卡挡住以阻挡钢丝从第一凹槽中脱出,如此第一凹槽与第一弯钩从内外两个方向对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进行包裹合围、限位与固定,利用第一凹槽与第一弯钩的配合实现了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以及混凝土硬化之后对外侧钢丝网片的固定与限位,且第一凹槽与第一弯钩的配合防止了外侧钢丝网片向内移动或者向外移动,实现了双向限位,从而实现了对外侧钢丝网片的固定与限位更牢固、更不易脱出;且本申请中,将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放置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一凹槽中后,再将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插入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二凹槽中即可完成对外侧钢丝网片的限位与固定,如此对外侧钢丝网片的固定与限位是更简单的、更方便的、更快捷的、更省事的。
2).现有技术中,金属限位连接杆被浇筑内模板与浇筑外模板夹在中间固定后,由于限位固定件与金属限位连接杆之间是没有连接的,导致限位固定件在受到外力时是可以在金属限位连接杆上内外方向滑动的,进而导致由限位固定件、外侧钢丝网片以及保温板组成的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在受到外力时是可以在金属限位连接杆上内外方向滑动的,这个外力可以是混凝土浆液的挤压力或其他外力,如此就造成了在浇筑混凝土时外侧钢丝网片与保温板可以在金属限位连接杆上沿内外方向滑动,进而导致保温层与浇筑内模板之间的间距是可变化不固定的且保温层与浇筑外模板之间的间距也是可变化不稳定的,更进而导致内侧混凝土墙体层的厚度变化多样不均匀一致且厚度不一定达到设计厚度,且导致外侧混凝土墙体层的厚度变化多样不均匀一致且厚度不一定达到设计厚度;
为此,本申请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二凹槽中;
由于组装好后的外侧限位固定柱、金属限位连接杆与限位帽被浇筑内模板与浇筑外模板从内外两侧夹住夹紧固定,再加上由于第二凹槽的两侧的槽壁分别阻挡了第一弯钩向内移动或者向外移动,从而实现了对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双向限位,阻挡了金属限位连接杆向内移动或者向外移动,且实现了对限位固定件的双向限位,阻挡了限位固定件向内移动或者向外移动,即将所述限位固定件通过第二凹槽固定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
如此对限位固定件与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双向限位,增加了一层连接关系与增加了连接强度,如此使得限位固定件在受到外力时不再可以在金属限位连接杆上内外方向滑动,进而使得由限位固定件、外侧钢丝网片以及保温板组成的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在受到外力时不再可以在金属限位连接杆上内外方向滑动,进而使得保温层与浇筑内模板之间的间距是保持初设值不变的且保温层与浇筑外模板之间的间距也是保持初设值不变的,更进而使得内侧混凝土墙体层的厚度均匀一致且厚度达到设计厚度,且导致外侧混凝土墙体层的厚度均匀一致且厚度达到设计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中的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中的可拆卸内侧夹紧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可拆卸内侧夹紧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中的金属限位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中的限位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中的第二弯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的水平面剖切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8中只水平面剖切了浇筑内模板、保温板、浇筑外模板以及外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剩余其他结构均未被剖切);
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的水平面剖切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9中只水平面剖切了浇筑内模板、保温板、浇筑外模板、外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以及内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剩余其他结构均未被剖切);
图中:1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101外侧限位固定柱,1011外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一凹槽,1012外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二凹槽,102外侧夹紧片,1021偏心通孔,103桥接片;
2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01隔开凸片,202斜坡形凸台;
3外侧支撑管,4金属限位连接杆,5限位帽;
601内侧限位固定柱,602内侧夹紧片;
7内侧支撑管;
801套筒,802第二弯钩;
901浇筑外模板,902浇筑内模板,903外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904内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905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轴向”、“径向”、“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高”、“低”、“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侧”、“外侧”、“水平向”、“竖直向”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位于室内的方向为“内侧”或“内”,位于室外的方向为“外侧”或“外”;上述方向的定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9,图中: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1,外侧限位固定柱101,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的第一凹槽1011,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的第二凹槽1012,外侧夹紧片102,偏心通孔1021,桥接片103;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隔开凸片201,斜坡形凸台202;外侧支撑管3,金属限位连接杆4,限位帽5;内侧限位固定柱601,内侧夹紧片602;内侧支撑管7;套筒801,第二弯钩802;浇筑外模板901,浇筑内模板902,外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903,内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904,保温板90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分体的限位固定件与限位连接件;
所述限位固定件包括分体的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1、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以及外侧支撑管3;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1包括一体连接的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与外侧夹紧片102,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外侧夹紧片102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顺序依次排列布置;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的第一凹槽,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第二凹槽;
所述外侧夹紧片102上设置有偏心通孔;
所述外侧支撑管3插入所述外侧夹紧片102上的偏心通孔1021中;
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套设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撑管3上;
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分体的金属限位连接杆4以及限位帽5,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外侧段呈弯曲状构成第一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方向插入所述外侧支撑管3中,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的第二凹槽1012中,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内端露出在所述外侧支撑管3之外,所述限位帽5套设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内端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支撑管3的外端处设置有头部,所述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外侧夹紧片102上的偏心通孔1021的内径;
所述外侧支撑管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自攻丝内螺纹的第一外螺纹,且所述外侧支撑管3的内端上设置有用于自钻削通孔的切削刃,且所述外侧支撑管3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内扳拧旋转外侧支撑管3的一字型凹槽,以用于使得所述外侧支撑管3构成自钻自攻螺钉结构,实现钻削、攻丝和紧固的一次性作业,使得所述外侧支撑管3插入或穿透保温板905。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通过螺纹连接套设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撑管3的第二外螺纹上和/或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通过卡扣连接套设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撑管3上,以用于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与外侧夹紧片102从内外两侧夹住保温板905以对保温板905进行夹紧固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外侧段呈直角弯曲状构成直角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内侧段上设置有用于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为钢材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为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外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的竖向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口开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的外端面上,从第一凹槽的槽口到槽底的方向为从室外到室内的方向,且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槽口与槽底之间,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呈水平姿态放置在第二凹槽中,以用于利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封闭第一凹槽的入口且阻挡钢丝从第一凹槽中脱出,且用于将所述限位固定件通过第二凹槽固定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与所述外侧夹紧片102之间是通过多个桥接片103实现的间接连接,桥接片103的外侧端与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一体连接(塑料成型一体连接),桥接片103的内侧端与所述外侧夹紧片102一体连接(塑料成型一体连接),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与所述外侧夹紧片102之间存在间距,且相邻的两个桥接片103之间存在间隙。
本申请中,在钢丝网片复合剪力墙中,在保温层与浇筑内模板902之间的内侧夹心空腔中还要内置有绑扎好的钢筋笼,钢筋笼作为内侧混凝土墙体层的支撑骨架;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钢筋笼的靠近保温层的一侧上要安装垫块,此处垫块用于在钢筋笼与保温层的内长宽表面之间产生间距;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钢筋笼的靠近浇筑内模板902的一侧上要安装垫块,此处垫块用于在钢筋笼与浇筑内模板902的外长宽表面之间产生间距。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隔开所述保温板905的内长宽表面与钢筋笼的隔开凸片201;此处的隔开凸片201的作用等同于上述用于在钢筋笼与保温层的内长宽表面之间产生间距的垫块,因此此处隔开凸片201可以代替垫块,将垫块省去,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绑扎固定垫块的工作量,省时省事,节省劳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大摩擦力阻碍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反向旋转松脱的斜坡形凸台202,从所述斜坡形凸台202的坡顶到所述斜坡形凸台202的坡底的方向与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正向顺时针旋转的方向同向,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2正向顺时针旋转以前进夹紧保温板905。
本申请中,多个保温板905相互拼接构成保温层,保温层与浇筑内模板902之间的间距形成内侧夹心空腔,且保温层与浇筑外模板901之间的间距形成外侧夹心空腔;由保温层与浇筑内模板902之间的内侧夹心空腔现场浇筑成型内侧混凝土墙体层,且由保温层与浇筑外模板901之间的外侧夹心空腔现场浇筑成型外侧混凝土墙体层;此处的浇筑内模板902与浇筑外模板901由对拉螺栓进行支撑与固定,优选的对拉螺栓为三段式对拉螺杆,此处的浇筑内模板902与浇筑外模板901放置在浇筑平台上(二者的重量均由浇筑平台承担)。本申请中,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利用金属限位连接杆4对浇筑内模板902与浇筑外模板901二者从内部进行支撑,但是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从内部进行支撑只是辅助支撑,浇筑内模板902与浇筑外模板901的支撑固定更多的是由浇筑平台以及模板系统中自带的支架和紧固件来支撑固定。
本申请中,浇筑外模板901、外侧钢丝网片、保温板905、钢筋笼、浇筑内模板902按照从外侧到内侧的方向依次排列,且这五者中的任意相邻两者之间均具有设计规范要求的间隔距离,因此本申请中的安装组件需要具有限位功能,限位使得上述任意相邻两者之间的间隔距离都达到了设计规范要求,因此上述安装组件中的多个零件都参与了限位且都具有限位功能,名称中都有“限位”两字;限位帽5用于对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内端进行包裹密封以止水防水,具有一定的止水功能。
本申请中,安装组件包括分体的限位固定件与金属限位连接杆4,由于限位固定件是塑料材质的,虽然是限位固定件是硬塑料,但是限位固定件的强度、硬度等性能有限,且由于金属限位连接杆4是金属材质的,通常是钢杆,强度、硬度等都很大,因此,该安装组件是一种软硬组合件,质软的限位固定件只是临时地、短暂地、承担较小力地、在混凝土硬化之前起限位与固定的作用,外侧钢丝网片与保温板905均是放置在浇筑平台上,外侧钢丝网片与保温板905的重量均是由浇筑平台承担,限位固定件与金属限位连接杆4仅是扶着外侧钢丝网片与保温板905使二者不歪不斜不倒,且保持相互之间的间距不变,反而是金属限位连接杆4承担混凝土硬化之后的整个体系的长久的、非常大的受力,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内侧段预埋在内侧混凝土墙体层中,保温层以及外侧混凝土墙体层都是悬挂在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外侧段上。
本申请中,限位固定件的作用主要是将钢丝网片固定在保温板905上,且将钢丝网片与保温板905连接在一起,由于钢丝网片是由竖向钢丝和水平向钢丝交叉焊接而成,因此,往往会产生一个误区:上述的限位固定件一定要钩住竖向钢丝和水平向钢丝的十字交叉焊接点才可以,这种设计观点是部分错误的;实际应用中,限位固定件只要钩住竖向钢丝和水平向钢丝中的任意一根就足够进行限位与固定了,且此时的限位固定件的结构更简单;优选的在实际应用中,限位固定件只要钩住钢丝网片中的竖向钢丝就足够进行限位与固定了;没有必要设计结构复杂的十字凹槽去钩住钢丝网片中的竖向钢丝和水平向钢丝的十字交叉焊接点,费时费力且收益不大。
本申请取得了如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先将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内嵌在第一凹槽中,然后再将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第二凹槽中,使得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封闭了第一凹槽的入口,利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将钢丝卡挡住以阻挡钢丝从第一凹槽中脱出,如此第一凹槽与第一弯钩从内外两个方向对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进行包裹合围、限位与固定,利用第一凹槽与第一弯钩的配合实现了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以及混凝土硬化之后对外侧钢丝网片的固定与限位,且第一凹槽与第一弯钩的配合防止了外侧钢丝网片向内移动或者向外移动,实现了双向限位,从而实现了对外侧钢丝网片的固定与限位更牢固、更不易脱出;且本申请中,将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放置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的第一凹槽1011中后,再将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插入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的第二凹槽1012中即可完成对外侧钢丝网片的限位与固定,如此对外侧钢丝网片的固定与限位是更简单的、更方便的、更快捷的、更省事的。
2).现有技术中,金属限位连接杆4被浇筑内模板902与浇筑外模板901夹在中间固定后,由于限位固定件与金属限位连接杆4之间是没有连接的,导致限位固定件在受到外力时是可以在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内外方向滑动的,进而导致由限位固定件、外侧钢丝网片以及保温板905组成的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在受到外力时是可以在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内外方向滑动的,这个外力可以是混凝土浆液的挤压力或其他外力,如此就造成了在浇筑混凝土时外侧钢丝网片与保温板905可以在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沿内外方向滑动,进而导致保温层与浇筑内模板902之间的间距是可变化不固定的且保温层与浇筑外模板901之间的间距也是可变化不稳定的,更进而导致内侧混凝土墙体层的厚度变化多样不均匀一致且厚度不一定达到设计厚度,且导致外侧混凝土墙体层的厚度变化多样不均匀一致且厚度不一定达到设计厚度;
为此,本申请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的第二凹槽1012中;
由于组装好后的外侧限位固定柱101、金属限位连接杆4与限位帽5被浇筑内模板902与浇筑外模板901从内外两侧夹住夹紧固定,再加上由于第二凹槽的两侧的槽壁分别阻挡了第一弯钩向内移动或者向外移动,从而实现了对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双向限位,阻挡了金属限位连接杆4向内移动或者向外移动,且实现了对限位固定件的双向限位,阻挡了限位固定件向内移动或者向外移动,即将所述限位固定件通过第二凹槽固定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
如此对限位固定件与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双向限位,增加了一层连接关系与增加了连接强度,如此使得限位固定件在受到外力时不再可以在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内外方向滑动,进而使得由限位固定件、外侧钢丝网片以及保温板905组成的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在受到外力时不再可以在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内外方向滑动,进而使得保温层与浇筑内模板902之间的间距是保持初设值不变的且保温层与浇筑外模板901之间的间距也是保持初设值不变的,更进而使得内侧混凝土墙体层的厚度均匀一致且厚度达到设计厚度,且导致外侧混凝土墙体层的厚度均匀一致且厚度达到设计厚度。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当内侧混凝土墙体层与外侧混凝土墙体层都硬化、保养完成后,上述的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内侧段埋在了内侧混凝土墙体层中,即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内侧段被内侧混凝土墙体层锚固住了,此时内侧混凝土墙体层是整个墙体的支撑基础,保温层以及外侧混凝土墙体层都是固定在内侧混凝土墙体层上的;
此时,外侧钢丝网片埋在外侧混凝土墙体层中,外侧钢丝网片铺满了整个外侧混凝土墙体层,外侧钢丝网片是外侧混凝土墙体层的支撑骨架,且外侧钢丝网片的竖向的钢丝卡嵌固定在限位固定件中的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的第一凹槽1011中,且利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阻挡钢丝从第一凹槽中脱出,且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的第二凹槽1012中,即此时利用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以及金属限位连接杆4二者钩住了外侧钢丝网片防止了外侧钢丝网片向外移动,即利用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与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二者钩住了外侧钢丝网片防止了外侧混凝土墙体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分层脱落;
综上,本申请通过优化安装组件的结构,将保温层以及外侧混凝土墙体层更牢固地固定在内侧混凝土墙体层上,防止了保温层以及外侧混凝土墙体层从内侧混凝土墙体层上分层脱落,防止发生高空坠物伤人等安全事故。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分体的限位固定件与限位连接件;
所述限位固定件包括分体的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1、内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外侧支撑管3以及内侧支撑管7;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1包括一体连接的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与外侧夹紧片102,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外侧夹紧片102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顺序依次排列布置;
所述内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包括一体连接的内侧限位固定柱601与内侧夹紧片602,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601、内侧夹紧片602按照从室内到室外的顺序依次排列布置;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的第一凹槽,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第二凹槽;
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601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内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的第一凹槽,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601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第二弯钩802的第二凹槽;
所述外侧夹紧片102上设置有偏心通孔,所述内侧夹紧片602上设置有偏心通孔;
所述外侧支撑管3插入所述外侧夹紧片102上的偏心通孔1021中,所述内侧支撑管7插入所述内侧夹紧片602上的偏心通孔中;
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分体的金属限位连接杆4、套筒801以及第二弯钩802,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外侧段呈弯曲状构成第一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方向插入所述外侧支撑管3中与所述内侧支撑管7中,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内端露出在所述内侧支撑管7之外,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101上的第二凹槽1012中;
所述套筒80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的内端通过螺纹连接插入固定在所述套筒801的外端筒口中,所述套筒801上的内螺纹与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的外螺纹构成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弯钩802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插入固定在所述套筒801的内端筒口中,所述套筒801上的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弯钩802上的外螺纹构成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弯钩802内嵌固定在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601上的第二凹槽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钩802为直角弯钩,所述第二弯钩802为钢材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支撑管7的内端处设置有头部,所述内侧支撑管7的头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内侧夹紧片602上的偏心通孔的内径;
所述内侧支撑管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自攻丝内螺纹的第一外螺纹,且所述内侧支撑管7的外端上设置有用于自钻削通孔的切削刃,且所述内侧支撑管7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内扳拧旋转内侧支撑管7的一字型凹槽,以用于使得所述内侧支撑管7构成自钻自攻螺钉结构,实现钻削、攻丝和紧固的一次性作业,使得所述内侧支撑管7插入保温板905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内侧限位固定夹紧件与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1的结构相同,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601上的第一凹槽为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内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的竖向凹槽,第二弯钩802呈水平姿态放置在内侧限位固定柱601上的第二凹槽中,以用于利用第二弯钩802封闭第一凹槽的入口且阻挡钢丝从第一凹槽中脱出,且用于将限位固定件通过第二凹槽固定在第二弯钩802与金属限位连接杆4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601与所述内侧夹紧片602之间是通过多个桥接片实现的间接连接,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601与所述内侧夹紧片602之间存在间距,且相邻的两个桥接片之间存在间隙。
本申请中,优选的,所述限位固定件为硬塑料材质,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1、内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外侧支撑管3、内侧支撑管7以及可拆卸内侧夹紧片均为硬塑料材质;优选的,金属限位连接杆4为钢材质;优选的,限位帽5为硬塑料材质。
本申请中,轴线是指一个物体或一个三维图形绕着旋转(自转)或者可以假想着旋转(自转)的一根直线;轴向通常是针对圆柱体类物体而言,就是圆柱体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即与中心轴共同的方向;“径向”垂直于“轴向”,径向即为圆柱体端面圆的半径或直径方向。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分体的限位固定件与限位连接件;
所述限位固定件包括分体的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可拆卸内侧夹紧片以及外侧支撑管;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包括一体连接的外侧限位固定柱与外侧夹紧片,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外侧夹紧片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顺序依次排列布置;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的第一凹槽,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金属限位连接杆的第二凹槽;
所述外侧夹紧片上设置有偏心通孔;
所述外侧支撑管插入所述外侧夹紧片上的偏心通孔中;
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套设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撑管上;
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分体的金属限位连接杆以及限位帽,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外侧段呈弯曲状构成第一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方向插入所述外侧支撑管中,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二凹槽中,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内端露出在所述外侧支撑管之外,所述限位帽套设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内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支撑管的外端处设置有头部,所述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外侧夹紧片上的偏心通孔的内径;
所述外侧支撑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自攻丝内螺纹的第一外螺纹,且所述外侧支撑管的内端上设置有用于自钻削通孔的切削刃,且所述外侧支撑管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内扳拧旋转外侧支撑管的一字型凹槽,以用于使得所述外侧支撑管构成自钻自攻螺钉结构,实现钻削、攻丝和紧固的一次性作业,使得所述外侧支撑管插入或穿透保温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通过螺纹连接套设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撑管的第二外螺纹上和/或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通过卡扣连接套设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撑管上,以用于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与外侧夹紧片从内外两侧夹住保温板以对保温板进行夹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外侧段呈直角弯曲状构成直角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内侧段上设置有用于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为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外侧钢丝网片中的竖向的钢丝的竖向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开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的外端面上,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到槽底的方向为从室外到室内的方向,且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与槽底之间,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呈水平姿态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以用于利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封闭第一凹槽的入口且阻挡钢丝从第一凹槽中脱出,且用于将所述限位固定件通过第二凹槽固定在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与所述外侧夹紧片之间是通过多个桥接片实现的间接连接,所述桥接片的外侧端与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一体连接,所述桥接片的内侧端与所述外侧夹紧片一体连接,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与所述外侧夹紧片之间存在间距,且相邻的两个桥接片之间存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隔开所述保温板的内长宽表面与钢筋笼的隔开凸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大摩擦力阻碍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反向旋转松脱的斜坡形凸台,从所述斜坡形凸台的坡顶到所述斜坡形凸台的坡底的方向与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正向顺时针旋转的方向同向,所述可拆卸内侧夹紧片正向顺时针旋转以前进夹紧保温板。
9.一种双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分体的限位固定件与限位连接件;
所述限位固定件包括分体的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内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外侧支撑管以及内侧支撑管;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包括一体连接的外侧限位固定柱与外侧夹紧片,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外侧夹紧片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顺序依次排列布置;
所述内侧限位固定夹紧件包括一体连接的内侧限位固定柱与内侧夹紧片,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内侧夹紧片按照从室内到室外的顺序依次排列布置;
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外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的第一凹槽,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金属限位连接杆的第二凹槽;
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内侧钢丝网片中的钢丝的第一凹槽,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固定与限位第二弯钩的第二凹槽;
所述外侧夹紧片上设置有偏心通孔,所述内侧夹紧片上设置有偏心通孔;
所述外侧支撑管插入所述外侧夹紧片上的偏心通孔中,所述内侧支撑管插入所述内侧夹紧片上的偏心通孔中;
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分体的金属限位连接杆、套筒以及第二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外侧段呈弯曲状构成第一弯钩,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方向插入所述外侧支撑管中与所述内侧支撑管中,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内端露出在所述内侧支撑管之外,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外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二凹槽中;
所述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的内端通过螺纹连接插入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外端筒口中,所述套筒上的内螺纹与所述金属限位连接杆上的外螺纹构成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弯钩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插入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内端筒口中,所述套筒上的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弯钩上的外螺纹构成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弯钩内嵌固定在所述内侧限位固定柱上的第二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钩为直角弯钩,所述第二弯钩为钢材质。
CN202122419147.2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Active CN216041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9147.2U CN216041972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9147.2U CN216041972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1972U true CN216041972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48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9147.2U Active CN216041972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19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9384A (zh) * 2022-06-27 2022-07-29 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剪力墙连接件及剪力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9384A (zh) * 2022-06-27 2022-07-29 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剪力墙连接件及剪力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8950B (zh) 一种装配式暗牛腿型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CN216041972U (zh) 一种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CN110056092A (zh) 栓接插入式上下预制剪力墙与叠合板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13233853U (zh) 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墙体连接件及复合墙体
CN212613175U (zh) 一种新型复合墙体
CN212866401U (zh) 一种便携式保温结构一体化连接件
CN216041836U (zh) 一种单或双钢丝网片组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中的安装组件
CN211873851U (zh) 一种对拉螺栓组件、施工支护体系及现浇自保温围护墙
CN211974072U (zh) 一种钢丝网架连接件
CN211949042U (zh) 建筑外墙现浇与预制保温一体化系统
CN214293702U (zh) 预制箱梁用波纹管便捷定位装置
CN208792507U (zh) 一种用于安装混凝土模板的预埋连接组件
CN111456254B (zh) 一种便于对保温板进行铝模加固的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1396110U (zh) 一种以集成型钢为骨架的剪力墙
CN210195331U (zh) 一种墙板制备支撑组件
CN211775201U (zh) 一种内嵌式管道支架
CN208803712U (zh) 一种用于安装混凝土墙模板的预埋组件
CN110984488A (zh) 一种内嵌式管道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18249U (zh) 一种模板对拉螺栓套管
CN212670935U (zh) 一种混合拉结系统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
CN208219903U (zh) 一种简约式保温墙体
CN219808512U (zh) 一种新型免模板浇筑保温墙体结构专用连接件
CN111749374A (zh) 一种混合拉结系统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
CN214061990U (zh) 凹凸型钢网保温结构及一种保温系统
CN220598745U (zh) 一种用于住宅保温材料的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