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1670U - 一种无梁观景连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梁观景连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41670U CN216041670U CN202121918364.XU CN202121918364U CN216041670U CN 216041670 U CN216041670 U CN 216041670U CN 202121918364 U CN202121918364 U CN 202121918364U CN 216041670 U CN216041670 U CN 2160416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guardrail
- beamless
- steel beam
- corrid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包括第一钢梁和第二钢梁,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矩形分布的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多个木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矩形分布的多个承重柱,所述第一钢梁和第二钢梁之间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等距设有多个台阶,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护栏,所述第二钢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本实用新型利用下层结构柱网的相应柱点升起框架,离开楼板面,自成基础体系;然后为减轻对新框架结构的荷载,双层连廊采用钢结构为主体结构;结构传统景观亭的砖瓦房顶,连廊的檩条等细节采用了传统木结构技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梁观景连廊。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学的定义中,连廊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一种,它一般指两幢或几幢高层建筑之间由架空连接体相互连接而成的连接构筑物,用于满足建筑造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连廊的跨度有几米长,也有几十米长。连廊沿建筑物高度方向有布置一个的,也有布置几个的。连廊的设置一方面是出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它可以方便两塔楼之间的联系。
但是现有园林建筑中园林入口区跟下沉园林区落差3米,需要通过园林手法连接,而下层景观区域为整体无梁大板上设计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连廊不能直接在楼板上做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园林建筑中景观连廊不能直接在楼板上做基础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包括第一钢梁和第二钢梁,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矩形分布的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多个木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矩形分布的多个承重柱,所述第一钢梁和第二钢梁之间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等距设有多个台阶,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护栏,所述第二钢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之间通过第三护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护栏与台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梁靠近支撑板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钢梁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柱。
优选地,所述立柱和承重柱的外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灰白烧面花岗岩。
优选地,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坐凳,相邻两个所述承重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坐凳。
优选地,多个木梁的顶部固定插设有垂脊,所述垂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木柱,所述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木月梁,所述木月梁上固定插设有多个木瓜柱,多个所述木瓜柱的底部通过槽钢梁固定连接,所述槽钢梁的两端与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木梁的顶部铺设有仿古青灰色辘筒瓦。
优选地,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均由多根灰色扁钢和灰色方通钢焊接而成,所述第三护栏由多根灰色扁钢焊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立柱、承重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材质均为方钢柱。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下方铺设有黑色马赛克瓷砖。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下层结构柱网的相应柱点升起框架,离开楼板面,自成基础体系;然后为减轻对新框架结构的荷载,双层连廊采用钢结构为主体结构;结构传统景观亭的砖瓦房顶,连廊的檩条等细节采用了传统木结构技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中立柱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中坐凳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钢梁、2第二钢梁、3立柱、4木梁、5承重柱、6支撑板、7台阶、8第一护栏、9第二护栏、10第三护栏、11第一支撑柱、12第二支撑柱、13灰白烧面花岗岩、14第一坐凳、15第二坐凳、16垂脊、17木柱、18木月梁、19木瓜柱、20槽钢梁、21黑色马赛克瓷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包括第一钢梁1和第二钢梁2,第一钢梁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矩形分布的多个立柱3,多个立柱3的顶部通过多个木梁4固定连接,多个木梁4的顶部固定插设有垂脊16,垂脊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木柱17,木柱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木月梁18,木月梁18上固定插设有多个木瓜柱19,多个木瓜柱19的底部通过槽钢梁20固定连接,槽钢梁20的两端与立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木梁4的顶部铺设有仿古青灰色辘筒瓦;
本实施例中,第一钢梁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矩形分布的多个承重柱5,立柱3和承重柱5的外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灰白烧面花岗岩13,相邻两个立柱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坐凳14,相邻两个承重柱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坐凳15;
本实施例中,第一钢梁1和第二钢梁2之间通过支撑板6固定连接,支撑板6的下方铺设有黑色马赛克瓷砖21,支撑板6的顶部等距设有多个台阶7;
本实施例中,第一钢梁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护栏8,第二钢梁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9,第一护栏8和第二护栏9之间通过第三护栏10固定连接,第一护栏8和第二护栏9均由多根灰色扁钢和灰色方通钢焊接而成,第三护栏10由多根灰色扁钢焊接而成,第二护栏9与台阶7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钢梁2靠近支撑板6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柱11,第二钢梁2远离第一支撑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柱12,立柱3、承重柱5、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材质均为方钢柱。
本实施例中,利用下层结构柱网的相应柱点升起框架,离开楼板面,自成基础体系;然后为减轻对新框架结构的荷载,双层连廊采用钢结构为主体结构;结构传统景观亭的砖瓦房顶,连廊的檩条等细节采用了传统木结构技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包括第一钢梁(1)和第二钢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梁(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矩形分布的多个立柱(3),多个所述立柱(3)的顶部通过多个木梁(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梁(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矩形分布的多个承重柱(5),所述第一钢梁(1)和第二钢梁(2)之间通过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等距设有多个台阶(7),所述第一钢梁(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护栏(8),所述第二钢梁(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9),所述第一护栏(8)和第二护栏(9)之间通过第三护栏(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护栏(9)与台阶(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梁(2)靠近支撑板(6)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柱(11),所述第二钢梁(2)远离第一支撑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和承重柱(5)的外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灰白烧面花岗岩(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立柱(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坐凳(14),相邻两个所述承重柱(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坐凳(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其特征在于:多个木梁(4)的顶部固定插设有垂脊(16),所述垂脊(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木柱(17),所述木柱(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木月梁(18),所述木月梁(18)上固定插设有多个木瓜柱(19),多个所述木瓜柱(19)的底部通过槽钢梁(20)固定连接,所述槽钢梁(20)的两端与立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梁(4)的顶部铺设有仿古青灰色辘筒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8)和第二护栏(9)均由多根灰色扁钢和灰色方通钢焊接而成,所述第三护栏(10)由多根灰色扁钢焊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承重柱(5)、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材质均为方钢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观景连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下方铺设有黑色马赛克瓷砖(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18364.XU CN216041670U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一种无梁观景连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18364.XU CN216041670U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一种无梁观景连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41670U true CN216041670U (zh) | 2022-03-15 |
Family
ID=8055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18364.XU Active CN216041670U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一种无梁观景连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41670U (zh) |
-
2021
- 2021-08-16 CN CN202121918364.XU patent/CN2160416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996395U (zh) | 一种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预制装配式井道 | |
CN111519762A (zh) | 一种悬挑桁架结构体系 | |
CN209816668U (zh) | 一种超高索塔上横梁施工支架 | |
CN212835882U (zh) | 一种带二层廊道的y型钢结构立柱穹顶 | |
CN216041670U (zh) | 一种无梁观景连廊 | |
KR101048470B1 (ko) | 정자 구조를 지닌 전망대 | |
CN212427527U (zh) | 一种悬挑桁架结构体系 | |
CN212249231U (zh) | 可调整梁板共支式的悬挑三角架施工装置 | |
CN215671292U (zh) | 一种预制墙板支撑体系 | |
CN214362885U (zh) | 现浇下横梁支撑架 | |
CN213039058U (zh) | 一种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围墙 | |
CN211201184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 |
KR20180064673A (ko) | 시공성이 향상된 서까래 고정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정자의 경량 기와용 지붕 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 |
CN207905333U (zh) | 导架联合支撑施工升降平台 | |
CN208604959U (zh) | 组装式施工电梯安全防护与坡道一体化的防护棚架 | |
CN207749859U (zh) | 一种用于大型吊装设备上结构楼板作业的栈桥支撑系统 | |
CN202627577U (zh) | 看台及其下部支撑机构 | |
CN213233815U (zh) | 观景房 | |
CN205476155U (zh) | 预制装配梁式楼梯 | |
CN214424124U (zh) | 一种方便组装的轻钢凉亭顶及凉亭 | |
CN221399358U (zh) | 一种开花柱铸钢结构 | |
CN218116757U (zh) | 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 | |
CN216156624U (zh) | 采用立柱构筑的水泵安装结构 | |
CN212477784U (zh) | 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 | |
CN214942440U (zh) | 一种高大模板支撑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