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7784U - 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7784U
CN212477784U CN202020620885.6U CN202020620885U CN212477784U CN 212477784 U CN212477784 U CN 212477784U CN 202020620885 U CN202020620885 U CN 202020620885U CN 212477784 U CN212477784 U CN 212477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columns
foundation
substructure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08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永
张程
刘怀玉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onghui Hydraulic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onghui Hydraulic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onghui Hydraulic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onghui Hydraulic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208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7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7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7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该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包括:上部支撑单元,它包括:立柱,立柱有多根,立柱相互间隔且沿竖向设置;中部连接单元,中部连接单元用于将立柱连接成整体;底部支撑单元,底部支撑单元包括:墩台,墩台与立柱一一对应并设置于立柱下端。通过中部连接单元使立柱连接成整体,提高了该种基础的整体性、稳定性、抗沉降能力,该种基础结构简单,相对于传统的箱形基础具有节省材料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建筑的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基础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泛指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是房屋、桥梁、码头及其他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础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
随着现在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型的建筑出现,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城市的扩张,很多地方出现了填湖造陆的现象,所以需要更多新型结构的产生,传统框架结构应用的独立基础不能满足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但是直接用平时用于超高层的箱型基础,虽然可以满足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但过一些中低层建筑物采用箱型基础过于浪费资源,所以设计一个平衡于两种基础之间的基础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包括:
上部支撑单元,它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有多根,所述立柱相互间隔且沿竖向设置;
中部连接单元,所述中部连接单元用于将所述立柱连接成整体;
底部支撑单元,所述底部支撑单元包括:
墩台,所述墩台与所述立柱一一对应并设置于所述立柱下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连接单元包括:横纵梁结构,所述横纵梁结构设置于所述立柱之间并将所有所述立柱连接成整体。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横纵梁结构将立柱连接成整体,从而提高基础的稳定性,提高抗沉降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横纵梁结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立柱之间;纵梁,所述纵梁连接于所述立柱之间;其中,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连接单元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横纵梁结构的下端面。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隔板对横纵梁结构进行进一步支撑,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与整体性,改善结构的受力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墩台包括:上部柱体,所述上部柱体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下端;下部基座,所述下部基座设置于所述上部柱体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部柱体呈柱形,所述上部柱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立柱的横截面积。本步的有益效果:立柱横截面积比较小,从而省材料,上部柱体横截面积大,便于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上部柱体的上端面。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上部柱体对隔板进行支撑,使得隔板、横纵梁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通过隔板将外力传递给上部柱体,从而改善该种基础的传力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基座的下端面开设有管道槽,所述管道槽用于布设管路。本步的有益效果:管道槽便于管道的铺设。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槽的槽底为圆弧形。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圆弧形的管道槽避免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基座呈锥尖朝上设置的锥台形。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锥台形使得墩台下端与地基接触面积更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横纵梁结构使立柱连接成整体,提高了该种基础的稳定性与抗沉降能力;
2.通过隔板对横纵梁结构进行进一步支撑,进一步提高了该种基础的整体性与支撑能力,并且进一步提高了抗沉降能力;
3.通过上部柱体对隔板进行支撑,使得部分外力通过隔板传递给墩台,从而改善了该种基础的传力效果,提高了整体性与稳定性;
4.该种基础结构简单,相对于传统的箱形基础具有节省材料的优点;
5.设置管道槽,便于管道的铺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上部支撑单元,101立柱;
2中部连接单元,201横纵梁结构,202横梁,203纵梁,204隔板;
3底部支撑单元,301墩台,302上部柱体,303下部基座,304 管道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包括:上部支撑单元1、中部连接单元2、底部支撑单元3,上部支撑单元1用于对建筑物进行支撑,上部支撑单元1包括:立柱101,立柱101有多根且相互间隔沿竖向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立柱101有四根且沿竖直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中部连接单元2用于将立柱101连接成整体;底部支撑单元3 包括:墩台301,墩台301与立柱101一一对应并设置于立柱101下端。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中部连接单元2包括:横纵梁结构201,横纵梁结构201设置于立柱101之间并将所有立柱101连接成整体,横纵梁结构201包括:横梁202、纵梁203,本实施例中横梁202与纵梁203分别有两根,两根横梁202相互平行,两根纵梁203相互平行,横梁202与纵梁203相互垂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横梁202连接于立柱101之间,纵梁203连接于立柱101之间,通过横梁202与纵梁203的连接将立柱101连接成整体,从而提高了立柱101之间的整体性,使得横梁202、纵梁203、立柱101形成的整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较好的支撑效果。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中部连接单元2还包括:隔板204,隔板 204连接于横纵梁结构201的下端面,即隔板204上端面与横梁202、纵梁203的下端面连接,具体可将隔板204与横梁202、纵梁203、底板一起浇注成型;也可以单独先对隔板204进行预制,此时需在隔板204开设有与立柱101对应的通孔,立柱101插接于通孔中,然后对立柱101、横梁202、纵梁203、底板进行二次浇筑,该种方式可以先将隔板204、立柱101、横梁202、纵梁203进行预制,从而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底板与横纵梁结构201连接,提高了横纵梁结构201的整体性,进一步提高了横纵梁结构201、立柱 101、底板形成的整体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所示,墩台301包括:上部柱体302、下部基座 303,上部柱体302设置于立柱101的下端,下部基座303设置于上部柱体302的下端,下部基座303呈锥尖朝上设置的锥台形,可以是方锥台形也可以是圆锥台形,墩台301一体浇注成型;立柱101、上部柱体302呈方柱形,上部柱体302的横截面积大于立柱101的横截面积,墩台301可以与立柱101一体浇注成型,也可以将墩台301与立柱101单独预制,此时,上部柱体302的上端面开设有与立柱101 相对应的槽体,立柱101下端插接于槽体中,并对上部柱体302与立柱101进行二次浇注,该种方式可以将墩台301进行单独预制,从而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
具体的,如图1所示,隔板204设置于上部柱体302的上端面,通过上部柱体302的上端面对隔板204进行进一步支撑,使得隔板 204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且通过隔板204将立柱101受到的上方建筑的压力部分传递给墩台301,从而使得有该种基础具有更好的传力效果。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下部基座303的下端面开设有沿横向设置的管道槽304,管道槽304用于布设管路,管道槽304的槽底为圆弧形,通过圆弧形避免结构外形发生突变,从而降低墩台301内部在管道槽304处的应力集中,管道槽304为通槽,可以是十字交叉形,也可以是L形等形状,应根据管路布设的需求进行设计。
该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横纵梁结构使立柱连接成整体,提高了该种基础的稳定性与抗沉降能力;
2.通过隔板对横纵梁结构进行进一步支撑,进一步提高了该种基础的整体性与支撑能力,并且进一步提高了抗沉降能力;
3.通过上部柱体对隔板进行支撑,使得部分外力通过隔板传递给墩台,从而改善了该种基础的传力效果,提高了整体性与稳定性;
4.该种基础结构简单,相对于传统的箱形基础具有节省材料的优点;
5.设置管道槽,便于管道的铺设。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支撑单元,它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有多根,所述立柱相互间隔且沿竖向设置;中部连接单元,所述中部连接单元用于将所述立柱连接成整体;底部支撑单元,所述底部支撑单元包括:
墩台,所述墩台与所述立柱一一对应并设置于所述立柱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单元包括:
横纵梁结构,所述横纵梁结构设置于所述立柱之间并将所有所述立柱连接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纵梁结构包括:
横梁,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立柱之间;
纵梁,所述纵梁连接于所述立柱之间;
其中,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单元还包括:
隔板,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横纵梁结构的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台包括:
上部柱体,所述上部柱体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下端;
下部基座,所述下部基座设置于所述上部柱体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部柱体呈柱形,所述上部柱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立柱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上部柱体的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基座的下端面开设有管道槽,所述管道槽用于布设管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槽的槽底为圆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基座呈锥尖朝上设置的锥台形。
CN202020620885.6U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 Active CN212477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0885.6U CN212477784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0885.6U CN212477784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7784U true CN212477784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0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0885.6U Active CN212477784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7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61937B1 (en) Precast concrete building units
CN201326226Y (zh) 六角蜂窝抗震建筑框架结构
CN201433507Y (zh) 一种蜂窝梁及建筑用钢框架
CN203080965U (zh) 智能钢结构抗震别墅
CN106522419B (zh) 一种相邻跨设置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梁托柱转换梁
CN212477784U (zh) 一种新型的建筑基础结构
CN102828616B (zh) 一种屋盖高支模体系
CN102140850A (zh) 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06360205U (zh) 大跨度混凝土桁架结构
CN202689247U (zh) 一种可竖向滑动的连接节点
CN205776719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
CN211817372U (zh) 预制混合承重墙
CN110616851A (zh) 一种带平托柱帽的有梁楼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7268420B (zh) 一种不等跨连拱板桥
CN212742897U (zh) 一种高层建筑平台结构
CN210263357U (zh) 一种楼层水泥构件
CN214460570U (zh) 一种建筑地下桩基结构
CN219470650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的框架梁结构
CN219364949U (zh) 一种斜撑环梁结构的转换体系
CN214272642U (zh) 一种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承重构件
CN108179815B (zh) 一种四角筒双向多重大跨度错位连体结构
CN216041670U (zh) 一种无梁观景连廊
CN110777974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用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214942688U (zh) 一种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CN211143498U (zh) 一种横向转换传力的钢结构柱脚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