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6757U - 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 - Google Patents

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6757U
CN218116757U CN202221977280.8U CN202221977280U CN218116757U CN 218116757 U CN218116757 U CN 218116757U CN 202221977280 U CN202221977280 U CN 202221977280U CN 218116757 U CN218116757 U CN 218116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lumns
column
tree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72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成崧
黄庭恺
余超
彭怀民
孙浩文
周海鹰
汪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72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6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6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6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包括若干个架空的框架树屋和竖立设置用于承载树屋的支撑柱,所述框架树屋水平设置于支撑柱上部顶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该体系空间利用率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在支撑柱布置多个树屋,能够满足复杂的建筑使用功能和规划需求,易于配合景观进行造型,同时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都比较好。

Description

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
背景技术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尤其西部地区山清水秀,自然人文景观荟萃。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热门话题,我国文旅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涌现出大批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高端民宿等精品项目。而打造成功的文旅项目,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设计是重点,这对文旅景区配套性设施在观赏性、人文性、造型多样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框架或剪力墙结构体系,着眼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往往不具有形成复杂造型的可能性。因此,如何结合文旅景区配套设施单体体量小、有复杂造型要求的特点进行工程设计,让景区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文旅体验,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这种结构在保证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基础上,有较高空间的利用率,能够满足复杂的建筑使用功能和规划需求,并且易于配合景观进行有特色的造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包括若干个架空的框架树屋和竖立设置用于承载树屋的支撑柱,所述框架树屋水平设置于支撑柱上部顶端。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包括竖立设置的下部竖直柱和若干根向上倾斜的上部倾斜柱,所述下部竖直柱顶端与上部倾斜柱的底端相连形成支撑柱整体。
进一步,两个所述框架树屋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底板、若干竖立设置的框架柱和顶部框架梁,所述框架柱下端与支撑底板连接,所述框架柱上端与顶部框架梁连接;所述支撑底板和顶部框架梁通过框架柱连接形成框架树屋整体。
进一步,所述顶部框架梁包括水平设置的坡屋面框架梁和闷顶层框架梁,所述坡屋面框架梁由若干设置于相邻框架柱之间的框架梁相连形成;
所述闷顶层框架梁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和设置在横梁梁端并向下倾斜的两个分支梁,所述两个分支梁的顶部相连并与横梁端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支撑底板包括底板框架和楼面板,所述底板框架由沿框架树屋四周水平布置的周向框架梁和若干个搭接在周向框架梁节点与所述支撑柱的上部倾斜柱柱顶之间的内部框架梁组成,所述楼面板设置于底板框架上。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柱下部的底座,所述底座用于连接固定支撑柱。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承台和桩基础,所述承台上端面开有承台杯口,所述承台下部与桩基础相连形成底座。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的下部竖直柱插入所述底座承台杯口后在承台杯口内灌浆形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该体系空间利用率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在支撑柱布置多个树屋,能够满足复杂的建筑使用功能和规划需求,易于配合景观进行造型,同时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都比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结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树屋底板层平面布置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树屋闷顶层平面布置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树屋坡屋面层平面布置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Y形柱顶与底板支撑体系连接节点平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Y形柱分叉节点立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平面、立面图。
图中,1-底座,1A-桩基础,1B-承台;2-Y型支撑柱;2A-下部竖直柱;2B-上部倾斜柱;3-支撑底板;4-框架柱;5-顶面框架梁,5A-闷顶层框架梁,5B-坡屋面层框架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包括若干个架空的框架树屋和竖立设置用于承载树屋的支撑柱,所述框架树屋水平设置于支撑柱上部顶端;框架树屋为由若干梁和柱搭接组合形成的一种房屋框架结构,适用于一些配套设施单体体量小且复杂造型要求的建筑,属于现有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支撑柱下部分为柱状体,上部分从柱状体顶部向上倾斜出至少两个以上用于支撑和承载树屋的分支,使框架树屋能够稳固在安装在支柱的每个分支上。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柱下部的底座1,所述底座1用于连接固定支撑柱;底座1安装在支撑柱的下部,用于承载和固定支撑柱与安装在支撑柱上的框架树屋,并将整体结构的载荷传递至地面。
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树屋框架数量为两个,支撑柱为分支数量为两个,两个树屋框架分别安装在支撑柱的上部分支柱上,支撑柱的下部插入底座1中;两个树屋框架、支撑柱和底座组合构成了独柱支撑的双树屋体系。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包括竖立设置的下部竖直柱2A和若干根向上倾斜的上部倾斜柱2B,所述下部竖直柱2A顶端与上部倾斜柱2B的底端相连形成支撑柱整体;
结合图8和图9所示,支撑柱为由一根下部竖直柱2B和两根上部倾斜柱2A相连形成Y型支撑柱2,其中下部竖直柱2B和上部倾斜柱2A均为钢柱,在下部竖直柱2B和上部倾斜柱2A的相贯部位设有加劲肋,并在相贯缝进行熔透等强焊接处理以增加相贯处的强度,保证支撑柱的整体强度。Y型支撑柱2下部竖直钢2B柱与底座1相连接,并在下部竖直柱2B上预留浇灌用孔,用于在柱内浇灌混凝土;两根上部倾斜柱2A分别与两个架空的单体钢框架树屋的底板支撑体系焊接,将单体钢框架树屋架离地面。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框架树屋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底板3、若干竖立设置的框架柱4和顶部框架梁5,所述框架柱4下端与支撑底板3连接,所述框架柱4上端与顶部框架梁5连接;所述支撑底板3和顶部框架梁5通过框架柱4连接形成框架树屋整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框架梁5包括水平设置的坡屋面框架梁5B和闷顶层框架梁5A,所述坡屋面框架梁5B由若干设置于相邻框架柱之间的框架梁相连形成;所述闷顶层框架梁5A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和设置在横梁梁端并向下倾斜的两个分支梁,所述两个分支梁的顶部相连并与横梁端面平行设置;
结合图2、图6和图7所示,顶部框架梁5的坡屋面层框架梁5B和闷顶层框架梁5A均为矩形钢管,负责承担树屋屋面荷载;而框架柱4也使用的是矩形钢管,框架柱4上端与的闷顶层钢框架梁5A焊接,框架柱4下端与支撑底板的框架梁焊接,传递竖向荷载。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板包括底板框架和楼面板,所述底板框架由沿框架树屋四周水平布置的周向框架梁和若干个搭接在周向框架梁节点与所述支撑柱的上部倾斜柱柱顶之间的内部框架梁组成,所述楼面板设置于底板框架上;
结合图2、图5和图8所示,底板框架均为型钢梁,底板框架又分为周向框架梁和圈内的内部框架梁,周向框架梁设置在相邻的框架柱4之间并与框架柱4焊接在一起,最后形成沿树屋外圈四周布置的框架梁;内部框架梁是由多根搭接在每个框架柱4底的周向框架梁节点和Y形支撑柱2的上部倾斜钢柱柱顶2B之间的型钢梁组成,并且内部框架梁与框架柱4和Y形支撑柱2通过焊接连接;然后在底板框架上铺设混凝土楼面板,来承担树屋楼面荷载。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包括承台1B和桩基础1A,所述承台1B上端面开有承台杯口,所述承台下部与桩基础相连形成底座;所述支撑柱的下部竖直柱插入所述底座承台杯口后在承台杯口内灌浆形成连接。
结合图1和图10所示,承台1B上端面开有承台杯口,当Y形支撑柱2的下部竖直钢柱2A插入承台杯口时,并在承台杯口内通过锚钉与承台1B进行连接,随后向承台杯口内灌浆,形成与Y形支撑柱2的稳固连接;承台1B下部与桩基础1A进行可靠相连,承台1B通过桩基础1A将整个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
本实施例中,该结构还可以根据建筑使用要求设置一些配套设备的相关接口,例如屋面、建筑外墙、屋面、门窗、楼梯,预留给排水、暖通、电力照明等配套设备的接口。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架空的框架树屋和竖立设置用于承载树屋的支撑柱,所述框架树屋水平设置于支撑柱上部顶端;所述支撑柱包括竖立设置的下部竖直柱和若干根向上倾斜的上部倾斜柱,所述下部竖直柱顶端与上部倾斜柱的底端相连形成支撑柱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框架树屋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底板、若干竖立设置的框架柱和顶部框架梁,所述框架柱下端与支撑底板连接,所述框架柱上端与顶部框架梁连接;所述支撑底板和顶部框架梁通过框架柱连接形成框架树屋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梁包括水平设置的坡屋面框架梁和闷顶层框架梁,所述坡屋面框架梁由若干设置于相邻框架柱之间的框架梁相连形成;
所述闷顶层框架梁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和设置在横梁梁端并向下倾斜的两个分支梁,所述两个分支梁的顶部相连并与横梁端面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包括底板框架和楼面板,所述底板框架由沿框架树屋四周水平布置的周向框架梁和若干个搭接在周向框架梁节点与所述支撑柱的上部倾斜柱柱顶之间的内部框架梁组成,所述楼面板设置于底板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柱下部的底座,所述底座用于连接固定支撑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承台和桩基础,所述承台上端面开有承台杯口,所述承台下部与桩基础相连形成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下部竖直柱插入所述底座承台杯口后在承台杯口内灌浆形成连接。
CN202221977280.8U 2022-07-28 2022-07-28 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 Active CN218116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7280.8U CN218116757U (zh) 2022-07-28 2022-07-28 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7280.8U CN218116757U (zh) 2022-07-28 2022-07-28 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6757U true CN218116757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8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7280.8U Active CN218116757U (zh) 2022-07-28 2022-07-28 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6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3978B (zh) 一种中部无支撑的大跨度弧形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1997263B (zh) 一种小截面混凝土柱与大截面钢结构柱转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006280B (zh) 一种基于立面弧形钢框架-支撑的双环组合超高层结构及构成方法
CN218116757U (zh) 独柱支撑的多树屋体系
CN213143374U (zh) 一种十字钢骨混凝土柱与箱型钢结构柱转换结构
CN212376139U (zh) 一种用于支撑室外混凝土平台的树形三叉钢管柱
CN211395953U (zh) 异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与薄壁型钢屋盖钢结构建筑
CN212670971U (zh) 一种四周支撑型弧形钢结构
US5765326A (en) Globated builiding structure
CN209816893U (zh) 地桩承台
CN109281478B (zh)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桁架悬挑式建筑的装配方法
CN113107093A (zh) 一种底部缩进的内圆外方双筒斜交网格超高层结构及构成方法
CN220055942U (zh) 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电梯附墙连接结构
KR101200845B1 (ko) 실외 이동로가 부설된 고층건물 구조
CN219364949U (zh) 一种斜撑环梁结构的转换体系
CN217000160U (zh) 一种外凸式大跨幕墙支撑结构
CN111997081B (zh) 一种下部无支撑的钢骨梁与钢结构柱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372100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的装配方法
CN213143375U (zh) 一种钢骨混凝土梁支撑钢结构柱的连接节点结构
CN216446192U (zh) 过山车倒挂型预埋结构
CN214615020U (zh) 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
CN216041670U (zh) 一种无梁观景连廊
CN116876757B (zh) 一种入口处弧形叶状天窗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664457U (zh) 一种悬挑建筑结构
CN219241510U (zh) 一种螺旋景观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