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5020U - 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5020U
CN214615020U CN202120017944.5U CN202120017944U CN214615020U CN 214615020 U CN214615020 U CN 214615020U CN 202120017944 U CN202120017944 U CN 202120017944U CN 214615020 U CN214615020 U CN 214615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 members
chord
floor
span
lower ch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79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福强
孔彬
吴伟光
尹晗
李成
王硕
邓朝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179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5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5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5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上弦杆、下弦杆、斜腹杆、竖直腹杆、第一支承柱、第二支承柱和楼层梁;上弦杆、下弦杆和楼层梁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上弦杆的一端和下弦杆的一端均连接于第一支承柱,上弦杆的另一端和下弦杆的另一端均连接于第二支承柱;斜腹杆连接于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竖直腹杆的上端连接于上弦杆和/或下弦杆,竖直腹杆的下端连接于楼层梁。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大跨度建筑结构,在楼面梁板下方配置较多的承力柱对楼面梁板进行支撑,存在的影响建筑内部采光、影响向建筑外部观望的视野、同时影响建筑美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
背景技术
大跨度建筑结构例如艺术中心、体育场馆等,通常追求轻盈、通透的建筑效果,这使得楼面梁板跨度很大,为满足结构刚度的要求,需在楼面梁板下方配置较多的承力柱对楼面梁板进行支撑,存在影响建筑内部采光、影响向建筑外部观望的视野、同时影响建筑美观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对于大跨度建筑结构,在楼面梁板下方配置较多的承力柱对楼面梁板进行支撑,存在的影响建筑内部采光、影响向建筑外部观望的视野、同时影响建筑美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斜腹杆、竖直腹杆、第一支承柱、第二支承柱和楼层梁;
所述上弦杆、所述下弦杆和所述楼层梁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所述上弦杆的一端和所述下弦杆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柱,所述上弦杆的另一端和所述下弦杆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柱;
所述斜腹杆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所述竖直腹杆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或所述下弦杆,所述竖直腹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楼层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腹杆包括长腹杆和短腹杆,所述长腹杆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下弦杆,所述长腹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楼层梁,所述短腹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下弦杆,所述短腹杆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长腹杆的上端与所述短腹杆的下端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各个所述短腹杆的两侧均连接有至少一根所述斜腹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楼层梁与所述第一支承柱和所述第二支承柱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弦杆、所述下弦杆、所述第一支承柱和所述第二支承柱均由型钢混凝土结构制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斜腹杆和所述竖直腹杆均由方形截面钢管制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楼层梁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所述竖直腹杆的下端焊接于所述预埋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件采用H型钢制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弦杆、所述下弦杆、所述斜腹杆、所述竖直腹杆、所述第一支承柱、所述第二支承柱以及所述楼层梁中,其中任两者之间相互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加劲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斜腹杆、竖直腹杆、第一支承柱、第二支承柱和楼层梁。上弦杆、下弦杆和楼层梁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上弦杆的一端和下弦杆的一端均连接于第一支承柱,上弦杆的另一端和下弦杆的另一端均连接于第二支承柱;斜腹杆连接于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竖直腹杆的上端连接于上弦杆和/或下弦杆,竖直腹杆的下端连接于楼层梁。其中,“和/或”表示竖直腹杆的上端连接于上弦杆或下弦杆或既连接于上弦杆又连接于下弦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弦杆、下弦杆、斜腹杆、竖直腹杆以及第一支承柱、第二支承柱组成对楼层梁进行吊挂的结构,与楼层梁共同组成吊挂式桁架,然后可根据楼面具体跨度面积,间隔设置多根竖直腹杆和斜腹杆实现对楼面的大跨度的悬挂,达到固定楼面效果,整体结构中涉及到柱结构的仅包括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避免过多支承柱影响建筑内部采光、影响向建筑外部观望的视野、同时影响建筑美观,可营造无柱开阔的建筑空间,达到较为通透的建筑效果,由于落地结构得到减少,从而同时,也可达到较为轻盈、美观的建筑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上弦杆;2-下弦杆;3-斜腹杆;4-竖直腹杆;41-长腹杆;42-短腹杆;5-第一支承柱;6-第二支承柱;7-楼层梁;8-预埋件;9-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参照图1,该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包括上弦杆1、下弦杆2、斜腹杆3、竖直腹杆4、第一支承柱5、第二支承柱6和楼层梁7。具体地,上弦杆1、下弦杆2和楼层梁7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上弦杆1的一端和下弦杆2的一端均连接于第一支承柱5,上弦杆1的另一端和下弦杆2的另一端均连接于第二支承柱6;斜腹杆3连接于上弦杆1和下弦杆2之间,竖直腹杆4的上端连接于上弦杆1和/或下弦杆2,竖直腹杆4的下端连接于楼层梁7;其中,“和/或”表示竖直腹杆4的上端连接于上弦杆1或下弦杆2或既连接于上弦杆1又连接于下弦杆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弦杆1、下弦杆2、斜腹杆3、竖直腹杆4以及第一支承柱5、第二支承柱6组成对楼层梁7进行吊挂的结构,与楼层梁7共同组成吊挂式桁架,然后可根据楼面具体跨度面积,间隔设置多根竖直腹杆4和斜腹杆3实现对楼面的大跨度的悬挂,达到固定楼面效果,整体结构中涉及到柱结构的仅包括第一支承柱5和第二支承柱6,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避免过多支承柱影响建筑内部采光、影响向建筑外部观望的视野、同时影响建筑美观,可营造无柱开阔的建筑空间,达到较为通透的建筑效果,由于落地结构得到减少,从而同时,也可达到较为轻盈、美观的建筑效果。
具体施工过程中,可先施工安装上弦杆1,然后施工安装竖直腹杆4和下弦杆2,再施工安装楼层梁7,其他结构件施工步骤可随机进行,以保证竖直腹杆4对楼层梁具有较稳定的拉力,且方便施工,有利于节约工期。
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竖直腹杆4包括长腹杆41和短腹杆42,长腹杆41的上端连接于下弦杆2,长腹杆41的下端连接于楼层梁7,短腹杆42的下端连接于下弦杆2,短腹杆42的上端连接于上弦杆1。
进一步优选地,长腹杆41的上端与短腹杆42的下端连接,其中,可以是长腹杆41的数量与短腹杆42的数量相等,长腹杆41与短腹杆42一一对应连接,也可以是部分长腹杆41的上端与对应位置处的短腹杆42的下端连接,以上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一体制造而成,也可以是长腹杆41的上端与短腹杆42的下端通过共同焊接于下弦杆2的方式连接。
为保证该吊挂式桁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较为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各个短腹杆42的两侧均连接有至少一根斜腹杆3,较佳地,位于各个短腹杆42的两侧的斜腹杆3两两关于该短腹杆42相互对称。
较佳地,楼层梁7与第一支承柱5和第二支承柱6连接,以进一步增加楼层梁7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较为优选地,上弦杆1、下弦杆2、第一支承柱5和第二支承柱6均由型钢混凝土结构制成,由此,即可在适当减小上弦杆1、下弦杆2、第一支承柱5和第二支承柱6的截面面积的情况下,保证结构构件的强度,有效提升结构承载性能并减小结构用钢量。
本实施例中,斜腹杆3和竖直腹杆4可以但不限于由圆形或异形等任一截面形状的钢管制成,为便于将斜腹杆3和竖直腹杆4与上弦杆1和下弦杆2之间进行组装连接,较为优选地,斜腹杆3和竖直腹杆4均由方形截面钢管制成。
为保证竖直腹杆4的下端与楼层梁7连接结构的稳固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优选地,在楼层梁7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8,竖直腹杆4的下端焊接于预埋件8。较佳地,该预埋件8采用H型钢制成。
为进一步保证该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施工后的整体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较为优选地,上弦杆1、下弦杆2、斜腹杆3、竖直腹杆4、第一支承柱5、第二支承柱6以及楼层梁7中,其中任两者之间相互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加劲肋9,从而,可提高任意两构件连接处的局部结构刚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本说明书中的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弦杆(1)、下弦杆(2)、斜腹杆(3)、竖直腹杆(4)、第一支承柱(5)、第二支承柱(6)和楼层梁(7);
所述上弦杆(1)、所述下弦杆(2)和所述楼层梁(7)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所述上弦杆(1)的一端和所述下弦杆(2)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柱(5),所述上弦杆(1)的另一端和所述下弦杆(2)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柱(6);
所述斜腹杆(3)连接于所述上弦杆(1)和所述下弦杆(2)之间,所述竖直腹杆(4)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1)和/或所述下弦杆(2),所述竖直腹杆(4)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楼层梁(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腹杆(4)包括长腹杆(41)和短腹杆(42),所述长腹杆(4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下弦杆(2),所述长腹杆(41)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楼层梁(7),所述短腹杆(42)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下弦杆(2),所述短腹杆(42)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腹杆(41)的上端与所述短腹杆(42)的下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短腹杆(42)的两侧均连接有至少一根所述斜腹杆(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梁(7)与所述第一支承柱(5)和所述第二支承柱(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1)、所述下弦杆(2)、所述第一支承柱(5)和所述第二支承柱(6)均由型钢混凝土结构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腹杆(3)和所述竖直腹杆(4)均由方形截面钢管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楼层梁(7)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8),所述竖直腹杆(4)的下端焊接于所述预埋件(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8)采用H型钢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1)、所述下弦杆(2)、所述斜腹杆(3)、所述竖直腹杆(4)、所述第一支承柱(5)、所述第二支承柱(6)以及所述楼层梁(7)中,其中任两者之间相互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加劲肋(9)。
CN202120017944.5U 2021-01-05 2021-01-05 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 Active CN214615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7944.5U CN214615020U (zh) 2021-01-05 2021-01-05 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7944.5U CN214615020U (zh) 2021-01-05 2021-01-05 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5020U true CN214615020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5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7944.5U Active CN214615020U (zh) 2021-01-05 2021-01-05 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5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24340U (zh) 组合式巨型钢管桁架
CN214739016U (zh) 钢框架结构支撑装置及钢框架结构
JP6433107B1 (ja) 建築構造、建築物及び建築工法
CN102003078A (zh) 一种网架拼装方法
CN111997191B (zh) 异形钢结构的安装方法及钢网架结构的安装方法
CN214615020U (zh) 适用于大跨度楼面的吊挂式桁架
CN112323978A (zh) 一种转角悬挑结构及建筑结构
CN216713538U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屋盖体系
CN213014697U (zh) 一种转角悬挑结构及建筑结构
CN212336314U (zh) 一种自平衡拱形桁架支承的大跨度索网结构
CN208950124U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桁架
CN219241055U (zh) 一种悬挂结构
CN216552692U (zh) 一种折线形单榀桁架及其四面坡立体桁架结构体系
CN219587275U (zh) 一种支撑工装
CN213448862U (zh) 一种拼装式轻钢结构房屋框架
CN218508669U (zh) 一种用于钢吊柱与钢箱梁的连接结构
CN212271206U (zh) 一种桁架上弦转角处连接节点
CN216616279U (zh) 带吊车梁的钢结构厂房上段柱柱间支撑结构
CN216195382U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
CN214657749U (zh) 一种由半新月形v柱桁架和受压环桁架构成的碗状钢结构体系
CN219671904U (zh) 一种大跨度悬浮楼梯结构
CN218438598U (zh) 一种拼装一体式承重蓬房结构
CN115874709B (zh) 双组落地悬挑斜桁架-悬索支承组合大跨连廊及组装方法
CN219240972U (zh) 一种单层索网幕墙结构体系
CN114150807B (zh) 带刚性环的屋盖结构和建筑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