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0060U - 织机的打纬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织机的打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0060U
CN216040060U CN202122381807.2U CN202122381807U CN216040060U CN 216040060 U CN216040060 U CN 216040060U CN 202122381807 U CN202122381807 U CN 202122381807U CN 216040060 U CN216040060 U CN 216040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ocker
balance
coupling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18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名木启一
山岸大吾
田村公一
山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dako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0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0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60Construction or operation of s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机的打纬装置,包括摇轴,摇轴是将具有平衡部且由两侧部为连结部的第一轴部件及第二轴部件构成的多个轴构成部件连结来构成,其两端的轴构成部件是第一轴部件且相邻的两个轴构成部件的至少一方是第二轴部件,相邻的两个轴构成部件构成为在相对于该一方的第二轴部件中的孔连结部的孔部使作为另一方的轴构成部件的第一轴部件或第二轴部件中的轴连结部的轴部嵌合的状态下连结,摇轴在两端的第一轴部件中,在该一方的轴连结部中的轴部与支撑轴连结,并且在另一方的轴连结部中的轴部支撑于支撑体。

Description

织机的打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机的打纬装置,该织机的打纬装置包括摇轴,该摇轴是经由多个筘座脚对安装筘的筘座进行支撑的摇轴,与分别设于织机的左右的侧框架而被摆动驱动的一对支撑轴连结来架设在支撑轴之间,并且经由轴承而支撑于支撑体,该支撑体设于架设在侧框架之间的梁部件上,该摇轴将能够在轴线方向分割的多个轴构成部件连结而构成并且构成为具有从摆动中心向筘的相反侧分离地设置的平衡部。
背景技术
织机具有与主轴的旋转联动地被摆动驱动的一对支撑轴。此外,该支撑轴分别设于织机的左右的侧框架,并且以其一端部从各个侧框架向织幅方向的内侧突出的形式设置。而且,在该两支撑轴连结有打纬装置中的摇轴。由此,摇轴成为架设在一对支撑轴之间的状态。
并且,打纬装置构成为,除了具有该摇轴之外,还具有在摇轴上在其轴线方向上分离地设置的多个筘座脚、安装于筘座脚的筘座、以及安装于该筘座的筘,筘经由筘座及筘座脚支撑于摇轴。即,打纬装置具有由这样的摇轴、筘座脚、筘座以及筘构成的组装体。而且,在该打纬装置中,通过摆动驱动一对支撑轴,该组装体以摇轴的轴心为摆动中心被摆动驱动,由此执行打纬动作。
此外,在打纬装置的上述组装体中,筘座及筘存在于从上述摆动中心分离的位置。因此,该组装体的重心相比上述摆动中心位于筘侧。因此,在打纬装置中,为了使其重心的位置靠近上述摆动中心,一般将摇轴构成为具有设于从上述摆动中心向筘的相反侧分离的位置的平衡部。
作为这样的打纬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打纬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打纬装置(以下称为“现有装置”)中,摇轴由多个轴构成部件构成,并且构成为将上述多个轴构成部件在轴线方向上连结。
具体而言,摇轴由分别作为轴构成部件的在轴线方向上相互分离地设置的四个摇轴部(第二摇轴、第三摇轴)、设置在其中的相邻的两个摇轴部之间的平衡轴部(第一平衡轴、第二平衡轴)、以及将摇轴部和平衡轴部连结的连结部件(第一连结装置、第二连结装置)构成。而且,该摇轴具有由上述平衡轴部构成的平衡部,该平衡部设于从成为摆动中心的摇轴部的轴心分离的位置。
并且,摇轴部及平衡轴部形成为其两侧部呈轴形状。而且,连结部件具有两个能够分别接纳摇轴部的侧部以及平衡轴部的侧部的连结孔。而且,摇轴以使摇轴部的侧部与连结部件中的一方的连结孔嵌合并且使平衡轴部的侧部与另一方的连结孔嵌合的形式,将各摇轴部和各平衡轴部在轴线方向上一体地连结而构成。
并且,像这样构成的摇轴在两端的摇轴部(第二摇轴),与设于左右的侧框架的一对支撑轴(第一摇轴)连结,并且在相比该两端的摇轴部位于内侧的摇轴部(第三摇轴),由支撑在架设于侧框架之间的梁部件的支撑体(中间支撑装置)并经由轴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422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装置中,摇轴以及用于支撑该摇轴的结构为上述结构,因而为了进行上述打纬动作而摆动驱动摇轴,与此相伴随地有对支撑体的轴承施加过剩的负荷,产生轴承破损这样的问题的情况。
详细而言,在现有装置中,如上所述,摇轴的位于两端的摇轴部与各侧框架的支撑轴连结,并且在与连结于该支撑轴的摇轴部不同的摇轴部支撑于支撑体,从而在织机上被支撑。而且,连结(支撑)于该支撑轴的摇轴部与支撑于支撑体的摇轴部经由与各自连结的连结部件以及平衡轴部连结。
这样,在现有装置的摇轴中,相邻的两个摇轴部和将其连结的连结部件以及平衡轴部分别是不同的部件,组装上述部件来构成摇轴,因而根据其组装精度等,有在该相邻的两个摇轴部的轴心相互偏离的状态下完成其组装的情况。因此,在如上所述地在织机上支撑有摇轴的状态下,有成为连结于支撑轴的摇轴部的轴心与支撑于支撑体的摇轴部的轴心偏离的状态的情况。
而且,若像这样成为两个摇轴部的轴心偏离的状态,则由支撑体支撑的摇轴部成为以其轴心从摆动中心偏离的形式由轴承支撑的状态。因此,若由支撑轴摆动驱动摇轴,则与支撑轴连结的摇轴部以支撑轴的轴心为中心进行摆动,但由于由支撑体支撑的摇轴部在从该摆动中心偏心的位置被支撑,所以成为欲绕该摆动中心转动的状态。其结果,对支撑体的轴承施加过剩的负荷,有导致轴承破损的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机的打纬装置的构造,该构造能够尽可能地防止支撑体的轴承随着摇轴的摆动而如上所述地破损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织机的打纬装置中,多个轴构成部件由具有平衡部并且两侧部为用于与相邻的轴构成部件连结的连结部的第一轴部件及第二轴部件构成,第一轴部件是两侧部具有形成为轴状的轴部的轴连结部,并且成为两个轴连结部与位于这两个轴连结部之间的平衡部形成为一体的结构,第二轴部件形成为,两侧部中的一方是具有孔部的孔连结部,并且另一方是具有孔部的孔连结部或者具有形成为轴状的轴部的轴连结部。再有,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摇轴构成为,两端的轴构成部件是第一轴部件,并且相邻的两个轴构成部件的至少一方是第二轴部件,相邻的两个轴构成部件在相对于该一方的第二轴部件中的孔连结部的孔部使作为另一方的轴构成部件的第一轴部件或者第二轴部件中的轴连结部的轴部嵌合的状态下连结,在两端的第一轴部件中,该摇轴在该一方的轴连结部中的轴部与支撑轴连结,在另一方的轴连结部中的轴部由支撑体支撑。
并且,在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打纬装置中,第一轴部件中的平衡部和/或第二轴部件中的平衡部也可以形成为轴线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并且在沿轴线方向观察时位于与轴连结部中的轴部或孔连结部中的孔部的存在范围重叠的位置。而且,在摇轴的两端的第一轴部件中,另一方的轴连结部的轴部也可以具有台阶部,该台阶部形成为相比支撑于支撑体的部分更靠平衡部侧的部分的轴径比支撑于支撑体的部分的轴径大。
再有,在本实用新型中,筘座脚也可以是,在轴线方向上,并在各轴构成部件中的平衡部的存在范围内的位置以支撑于各轴构成部件的形式设置。并且,也可以为,摇轴经由联轴部件而与一对支撑轴连结,联轴部件具有从摆动中心向筘的相反侧分离地设置的平衡部,筘座脚也可以在轴线方向上的联轴部件的平衡部的存在范围内以支撑于联轴部件的形式设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分别如下。
方案一是一种织机的打纬装置,该织机的打纬装置包括摇轴,该摇轴是由多个筘座脚对安装筘的筘座进行支撑的摇轴,通过与分别设于织机的左右的侧框架而被摆动驱动的一对支撑轴连结来架设在上述支撑轴之间,并且经由轴承而支撑于支撑体,该支撑体设于架设在上述侧框架之间的梁部件上,上述摇轴是将在轴线方向能够分割的多个轴构成部件连结而构成的,并且构成为具有从摆动中心向筘的相反侧分离地设置的平衡部,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轴构成部件由各自具有上述平衡部并且两侧部为用于连结的连结部的第一轴部件及第二轴部件构成,
上述第一轴部件是两侧部具有形成为轴状的轴部的轴连结部,并且成为两个上述轴连结部与位于这两个上述轴连结部之间的上述平衡部形成为一体的结构,
上述第二轴部件形成为,两侧部中的一方是具有孔部的孔连结部,并且另一方是具有孔部的孔连结部或者具有形成为轴状的轴部的轴连结部,
上述摇轴构成为,两端的上述轴构成部件是上述第一轴部件,并且相邻的两个上述轴构成部件的至少一方是上述第二轴部件,相邻的两个上述轴构成部件在相对于该一方的上述第二轴部件中的上述孔连结部的上述孔部使作为另一方的上述轴构成部件的上述第一轴部件或者上述第二轴部件中的上述轴连结部的上述轴部嵌合的状态下连结,
上述摇轴在两端的上述第一轴部件中,在该一方的上述轴连结部中的上述轴部与上述支撑轴连结,并且在另一方的上述轴连结部中的上述轴部支撑于上述支撑体。
方案二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轴部件中的上述平衡部和/或上述第二轴部件中的上述平衡部形成为上述轴线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并且在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位于与上述轴连结部中的上述轴部或上述孔连结部中的上述孔部的存在范围重叠的位置。
方案三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摇轴的两端的上述第一轴部件中,上述另一方的上述轴连结部的上述轴部具有台阶部,通过使上述轴部的相比支撑于上述支撑体的部分位于上述平衡部侧的部分的轴径比支撑于上述支撑体的部分的轴径大来形成该台阶部。
方案四是在方案二的基础上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摇轴的两端的上述第一轴部件中,上述另一方的上述轴连结部的上述轴部具有台阶部,通过使上述轴部的相比支撑于上述支撑体的部分位于上述平衡部侧的部分的轴径比支撑于上述支撑体的部分的轴径大来形成该台阶部。
方案五是在方案一至方案四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筘座脚在上述轴线方向上且在各上述轴构成部件中的上述平衡部的存在范围内的位置以支撑于各上述轴构成部件的形式设置。
方案六是在方案一至方案四的任一方案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摇轴经由联轴部件与一对上述支撑轴连结,
上述联轴部件具有从上述摆动中心向筘的相反侧分离地设置的平衡部,
上述筘座脚也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的上述联轴部件的上述平衡部的存在范围内以支撑于上述联轴部件的形式设置。
方案七是在方案五的基础上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摇轴经由联轴部件与一对上述支撑轴连结,
上述联轴部件具有从上述摆动中心向筘的相反侧分离地设置的平衡部,
上述筘座脚也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的上述联轴部件的上述平衡部的存在范围内以支撑于上述联轴部件的形式设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打纬装置,摇轴的两端的轴构成部件包括具有与支撑轴连结的轴部的轴连结部、具有支撑于支撑体的轴部的轴连结部、以及位于两个轴连结部之间的平衡部,成为将这两个轴连结部以及平衡部形成为一体地构成的上述第一轴部件。即,该第一轴部件作为包括两个轴连结部(轴部) 的单一的部件形成,与如上述的现有装置那样将两个轴部(摇轴部)经由不同部件(平衡部、连结部件)而连结的结构相比,成为容易实现两个轴部的轴心在轴线方向观察时一致的状态的结构。
由此,该摇轴在织机上被支撑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实现在轴线方向观察时连结于支撑轴的轴部的轴心与支撑于支撑体的轴部的轴心一致(不会成为偏离的状态)的结构。因此,根据摇轴如此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即使为了进行上述打纬动作而摆动驱动摇轴,也不会对支撑体的轴承施加上述现有装置的情况那样的因轴心的偏离引起的负荷。而且,作为其结果,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因这样的负荷的原因而产生的支撑体的轴承的破损。
再有,若像这样构成第一轴部件,则也容易实现位于两个轴连结部间的平衡部与摆动中心平行的结构。由此,能够使摇轴中的第一轴部件的部分的平衡状态在遍及轴线方向上更均匀。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打纬装置中,若将第一轴部件中的平衡部和 /或第二轴部件中的平衡部构成为轴线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则例如与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小伴随上述打纬动作产生的平衡部的惯性。由此,能够提高织机针对高速运转的响应性。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打纬装置中,通过将摇轴中的两端的第一轴部件构成为支撑于支撑体的轴连结部的轴部具有上述的台阶部,来减轻伴随上述打纬动作产生的摇轴的挠曲。
更详细而言,伴随上述的打纬动作,筘座以及设置在筘座上的筘等的惯性、打纬时的冲击经由筘座脚作为载荷而作用于摇轴。而且,该载荷作为欲使摇轴挠曲的力而作用于摇轴。
相对于此,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摇轴中的两端的第一轴部件,能够成为以使该第一轴部件中的上述台阶部的端面与支撑体的侧面接触的形式将第一轴部件支撑于支撑体的状态。由此,即使上述载荷作用于摇轴,由该载荷产生的挠曲方向的力也在上述台阶部的与支撑体接触的接触面处由支撑体承受,因而作为结果,减轻摇轴的挠曲。此外,作为像这样减轻摇轴的挠曲的结果,减轻打纬装置中的打纬时的振动,提高织机针对高速运转的响应性。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打纬装置中,若筘座脚在轴线方向上并在各轴构成部件中的平衡部的存在范围内的位置以支撑于各轴构成部件支撑的形式设置,则能够减轻上述载荷作用于摇轴时的打纬装置的平衡状态的恶化。
详细而言,如上所述,上述载荷经由筘座脚作用于摇轴。此外,该上述载荷尤其在设置该筘座脚的部分中向作用于平衡状态变差的方向。而且,若该设置筘座脚的部分的平衡状态变差,则上述组装体整体的平衡状态也变差。相对于此,通过如上所述地设置筘座脚,即,构成为在轴线方向上在各轴构成部件中设置筘座脚的位置存在平衡部,从而减轻上述载荷作用于上述载荷所施加的部分时的该部分的平衡状态的恶化。而且,作为其结果,减轻因上述载荷作用而引起的打纬装置(上述组装体)整体的平衡状态的恶化。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打纬装置中,成为将摇轴与支撑轴连结的联轴部件具有平衡部,并且筘座脚也设置在轴线方向上的联轴部件的平衡部的存在范围内的结构,从而在上述打纬时经由筘座脚作用的上述载荷不仅由摇轴承受,还由联轴部件承受。而且,作为其结果,能够更加减轻上述的由上述载荷引起的摇轴的挠曲,并且还能够更加减轻平衡状态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织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线剖视图。
符号说明
1—打纬装置,3—筘,5—筘座,7—筘座脚,10—摇轴,12—安装座,20—第一轴部件,22—连结部(一方的轴连结部),22a—轴部,22b—中间部,24—连结部(另一方的轴连结部),24a—轴部,24a1—台阶部,24b—中间部,26—平衡部,30—第二轴部件,32—连结部(孔连结部),32a—孔部,33—承受部, 33a—圆弧槽,33b—内螺纹孔,34—盖部,34a—圆弧槽,34b—贯通孔,35—螺纹部件,36—平衡部,40—支撑轴,50—侧框架,52—梁部件,54—支撑体, 56—基部,58—轴支承部,58a—轴承,60—联轴部件,60a—贯通孔,62—圆筒部,62a—开口紧固构造,64—平衡部,66—筘座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5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说明。
织机具备打纬装置1,该打纬装置1包括用于相对于织布的织口对在织造中被引纬的纬纱进行打纬的筘3。该打纬装置1构成为,筘3安装在筘座5上,并且该筘座5经由多个筘座脚7支撑于摇轴10。而且,打纬装置1在其摇轴 10中由分别设于织机的左右的侧框架50、50的支撑轴40、40而在织机上被支撑。
该各支撑轴40在各侧框架50中能够旋转被支撑。而且,该一对支撑轴 40、40分别经由联轴部件60、60而与摇轴10连结。而且,织机构成为其一对支撑轴40、40由主轴(省略图示)摆动驱动。而且,在织机中,通过像这样摆动驱动支撑轴40,来摆动驱动摇轴10,执行上述的打纬。
并且,在织机中,在侧框架50、50之间架设有梁部件52,摇轴10也由安装在该梁部件52上的支撑体54支撑。此外,支撑体54构成为经由轴承58a 能够转动地支撑摇轴10。而且,本实施例是该支撑体54在织幅方向上相互分离地设有两个的例子。
在这样的织机的打纬装置1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摇轴以连结由第一、第二轴部件构成的多个轴构成部件的形式构成,该多个轴构成部件分别具有从摆动中心向筘的相反侧分离地设置的平衡部。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摇轴构成为,位于两端的轴构成部件是第一轴部件。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摇轴10 由两端的第一轴部件和位于这两个第一轴部件之间的一个第二轴部件构成。这样的摇轴10的详细内容如下。
如上所述,摇轴10由第一轴部件20及第二轴部件30这两种轴构成部件构成,并且构成为两端的轴构成部件是第一轴部件20。因此,摇轴10在该第一轴部件20的两侧部的一方中以与上述的支撑轴40连结的形式由支撑轴40 支撑。换言之,第一轴部件20的两侧部的一方成为与支撑轴40连结的连结部 22。并且,在该摇轴10中,位于其两端的第一轴部件20、20之间的轴构成部件如上所述地仅为一个第二轴部件30。因此,第一轴部件20的两侧部的另一方成为与第二轴部件30连结的连结部24。
关于这样的第一轴部件20,第一轴部件20在其两侧的连结部22、24间具有平衡部26。并且,该连结部22、24如上所述地具有与支撑轴40或第二轴部件30连结的轴形状的轴部22a、24a。即,这两个连结部22、24成为在本实用新型中说明的轴连结部。而且,在第一轴部件20中,这两个轴连结部 22、24在轴部22a、24a的轴线方向上分离,并且在该轴线方向观察时,以使各个轴部22a、24a的轴心一致的形式存在。
并且,在与支撑轴40连结的一个轴连结部22中,轴部22a形成为其直径 (外径)与支撑轴40的直径大致相同。另一方面,在与第二轴部件30连结的另一个轴连结部24中,轴部24a形成为,成为其平衡部26侧的一端侧的部分的直径比另一端侧的部分的直径大。换言之,该轴部24a具有通过使其一端侧 (平衡部26侧)的部分的轴径比另一端侧的部分的轴径大而形成的台阶部 24a1。顺便说一下,在该轴部24a中,其一端侧的部分形成为,其直径与一个轴连结部22的轴部22a的直径大致相同。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上述轴连结部22、24之间的平衡部26形成为截面形状呈圆形(轴状)。而且,该平衡部26的直径与轴部22a的直径大致相同。此外,在第一轴部件20中,平衡部26的轴线与轴部22a、24a的轴线平行,并且在其轴线方向观察时,轴心存在于相对于两侧的轴连结部22、24的轴部22a、24a的轴心偏心的位置。并且,该平衡部26的偏心量成为与轴部 22a的半径相同的程度。因此,在第一轴部件20中,在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平衡部26的存在范围与轴部22a、24a的存在范围重叠。
而且,第一轴部件20成为两个轴连结部22、24与平衡部26直接连结的结构。因此,两个轴连结部22、24具有在相对于轴部22a、24a的平衡部26 侧与轴部22a、24a连续的中间部22b、24b,该中间部22b、24b如上所述地形成为也与相对于轴部22a、24a偏心的平衡部26连续。
而且,这样,两个轴连结部22、24在中间部22b、24b与平衡部26直接连结的第一轴部件20为以下形式:两个轴连结部22、24之间主要仅由平衡部 26构成,整体呈曲柄形状。而且,第一轴部件20成为两个轴连结部22、24 中的轴部22a、24a及中间部22b、24b与平衡部26形成为一体的结构。即,第一轴部件20作为具有上述的轴连结部22、24以及平衡部26的单一的部件形成。
并且,关于第二轴部件30,第二轴部件30如上所述地与摇轴10的两端的第一轴部件20、20分别连结。因此,该第二轴部件30的两侧部成为与第一轴部件20、20连结的连结部32、32。而且,第二轴部件30构成为在其两个连结部32、32之间具有平衡部36。此外,该平衡部36与第一轴部件20的平衡部26相同地形成为截面形状呈圆形(轴状)。再有,该平衡部36的直径与第一轴部件20中的平衡部26的直径大致相同。
并且,关于该第二轴部件30中的两个连结部32、32,由于第一轴部件20 中的连结部如上所述地为轴连结部,所以这两个连结部32、32构成为接纳上述第一轴部件20中的另一个轴连结部24的轴部24a,并设有用于该接纳的孔部32a。即,这两个连结部32、32成为在本实用新型中说明的孔连结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各孔连结部32由与平衡部36连续的承受部33和组装于承受部33的盖部34这两个部分构成。关于像这样构成的各孔连结部 32,承受部33呈块状,具有用于组装盖部34的端面(被组装面)。另一方面,盖部34呈板状,其板厚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面成为相对于承受部33的组装面。
而且,在承受部33及盖部34形成有在承受部33与盖部34组合的状态下构成孔部32a的圆弧状的槽(圆弧槽)33a、34a,该槽33a、34a是在各自的被组装面及组装面开口的槽。此外,这两个圆弧槽33a、34a遍及承受部33及盖部34的宽度方向(槽的延伸方向)的整体形成。并且,这两个圆弧槽33a、 34a中的圆弧面的曲率半径与第一轴部件20中的另一个轴连结部24的轴部 24a中的另一端侧(与平衡部26相反一侧)的部分的半径大致一致。但是,这两个圆弧槽33a、34a的圆弧角度为比180°小的角度。
并且,承受部33形成为,在圆弧槽33a的延伸方向(上述宽度方向)观察时,在与上述被组装面正交的方向(高度方向)上与上述被组装面相反一侧的端面呈圆弧形状。即,该相反的一侧的端面成为圆弧面。此外,该圆弧面的曲率半径与平衡部36的半径大致相同。
而且,像这样形成的承受部33的上述高度方向的尺寸与平衡部36的直径大致相同。并且,该承受部33以及与承受部33组合的盖部34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尺寸比上述第一轴部件20中的另一个轴连结部24的轴部24a的(比台阶部24a1更靠)另一端侧的部分的长度尺寸小。
而且,在第二轴部件30中,两个孔连结部32、32的承受部33、33以使上述宽度方向与平衡部36的轴线方向一致的状态存在于平衡部36的两侧。但是,在平衡部36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平衡部36和两个承受部33、33成为平衡部36的轴心与两个承受部33、33的圆弧面的圆弧中心大致一致的状态。因此,第二轴部件30成为在平衡部36的轴线方向观察时,承受部33的圆弧面与平衡部36的周面的一部分一致且两个承受部33、33的存在范围与平衡部 36的存在范围重叠的结构。
而且,通过相对于这样的承受部33组合盖部34,来构成孔连结部32,并且通过分别形成于承受部33以及盖部34的两个圆弧槽33a、34a形成孔连结部32中的孔部32a。此外,盖部34相对于该承受部33的组装使用螺纹部件 35来进行。更详细而言,在各承受部33形成有多个在上述被组装面(圆弧槽 33a的部分除外)开口的内螺纹孔33b。另一方面,在各盖部34且在上述组装面的与承受部33的内螺纹孔33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在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4b。而且,盖部34相对于承受部33的组装以将插通在盖部34的贯通孔34b 中的螺纹部件35螺纹插入到承受部33的内螺纹孔33b的形式进行。
而且,在像这样构成的第二轴部件30中,平衡部36的轴线与如上所述地形成的孔连结部32中的孔部32a的中心线平行,并且在轴线方向观察时,其轴心存在于从孔部32a的中心偏心的位置。并且,由于如上所述地承受部33 的上述高度方向的尺寸与平衡部36的直径大致一致,所以在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平衡部36的存在范围与孔部32a的存在范围在其一部分重叠。而且,在该第二轴部件30中,两个孔连结部32、32中的承受部33、33与平衡部36形成为一体。即,在第二轴部件30中,两个承受部33、33以及平衡部36以包含在单一的部件中的形式形成。
而且,本实施例的摇轴10以第一轴部件20中的另一方的轴连结部24的轴部24a分别与第二轴部件30中的两个孔连结部32、32连结的形式构成。此外,该第二轴部件30中的孔连结部32与第一轴部件20中的另一方的轴连结部24的轴部24a的连结以如下形式进行:将第一轴部件20的轴部24a插入到通过如上所述地将盖部34组装于承受部33而形成的第二轴部件30中的孔部32a,且拧入用于将盖部34组装于承受部33的螺纹部件35,从而用承受部33和盖部34将轴部24a紧固固定。
而且,通过这样的连结,摇轴10成为如下结构:两端的第一轴部件20、 20通过第二轴部件30连结,并且第一轴部件20中的一方的轴连结部22的轴部22a位于轴线方向上的最外侧。即,在摇轴10中,在与上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其两端的第一轴部件20、20以相对于第二轴部件30左右对称的配置设置。
并且,在该摇轴10安装有用于如上所述地对安装筘3的筘座5进行支撑的多个筘座脚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筘座脚7以相对于各第一轴部件20 及第二轴部件30分别各安装两个的形式设置。并且,该各轴构成部件20、30 中的筘座脚7的安装位置成为各自的平衡部26、36的两端部的位置(与连结部相邻的位置)。
再有,本实施例的摇轴10具有用于安装筘座脚7的安装座12,该安装座 12设于上述各轴构成部件20、30中的平衡部26、36的两端部的位置。而且,各筘座脚7以安装于该安装座12的形式安装于摇轴10。
而且,摇轴10在其两端的第一轴部件20、20中的一方的轴连结部22、 22的轴部22a、22a中,经由联轴部件60、60而与上述的一对支撑轴40、40 连结。
该各联轴部件60是以具有用于上述轴部22a及支撑轴40插通的贯通孔 60a的圆筒状的部分(圆筒部62)为主体的部件。但是,该联轴部件60中的圆筒部62形成为,其圆周方向的一部分构成包括在半径方向上突出的部分以及切槽的开口紧固构造62a。而且,联轴部件60通过在轴部22a及支撑轴40 插通在圆筒部62中的状态下拧紧开口紧固构造62a中的螺纹部件,来紧固固定并连结轴部22a和支撑轴40。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打纬装置1中,各联轴部件60也构成为具有平衡部 64。该平衡部64形成为,在圆筒部62的外周面上的一部分(与设置有开口紧固构造62a的部分不同的部分)中,在半径方向上从圆筒部62鼓出。
但是,在圆筒部62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该平衡部64形成为其周面呈圆弧形状。并且,该平衡部64的外周面(圆弧面)的曲率半径与各轴构成部件20、30中的平衡部26、36的半径大致一致。再有,该平衡部64形成为,在由联轴部件60将支撑轴40与摇轴10(第一轴部件20中的轴部22a)连结后的状态下,在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其外周面的曲率中心与平衡部26、36的中心一致。因此,在这样的状态下,在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平衡部64的存在范围与各轴构成部件20、30中的平衡部26、36的重叠的部分大致一致。
而且,在打纬装置1中,与上述的筘座脚7相同地支撑筘座5的筘座脚 66在上述轴线方向的联轴部件60的平衡部64的存在范围内以支撑于各联轴部件60的形式设置。但是,在各联轴部件60中支撑筘座脚66的位置在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成为圆筒部62的外周面上的与平衡部64相反一侧的位置。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该筘座脚66与圆筒部62形成为一体。
并且,在打纬装置1中,摇轴10在通过如上所述地与支撑轴40连结而架设在一对支撑轴40、40之间的状态下,也如上所述地由在架设于两个侧框架 50、50之间的梁部件52上设置的支撑体54支撑。该支撑体54由安装于梁部件52的基部56和设置在基部56上的轴支承部58构成。并且,在该轴支承部 58内,内装有用于支撑摇轴10的轴承58a。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撑体54设于摇轴10的两端的第一轴部件20 中的支撑轴部24a(轴部24a的另一端侧的部分)的位置。但是,该位置是在支撑体54支撑轴部24a的状态下成为该支撑体54的轴承58a与形成于轴部 24a的台阶部24a1抵接的状态的位置。
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实施例的打纬装置1,摇轴10构成为,两端的轴构成部件是第一轴部件20,并且设置为,在织机上在该第一轴部件20中的上述的一方的轴连结部22的轴部22a与支撑轴40连结,且在另一方的轴连结部24 的轴部24a支撑于支撑体54。而且,其两端的第一轴部件20作为具有上述的轴连结部22、24以及平衡部26的单一的部件形成。即,该第一轴部件20成为容易实现两端的轴连结部22、24中的两个轴部22a、24a的轴心在沿轴线方向观察时一致的状态的结构。
因此,该摇轴10在如上所述地在织机上支撑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实现在其轴线方向观察时支撑于支撑体54的轴部24a的轴心与连结于支撑轴40的轴部22a的轴心一致的状态(上述两个轴心未偏离的状态)。而且,在该打纬装置1中,通过使摇轴10如此构成为上述两个轴心一致,即使为了进行打纬动作而摆动驱动摇轴10,也不会对支撑体54的轴承58a施加在上述两个轴心偏离的情况下产生的负荷。由此,该打纬装置1难以发生因上述负荷的原因而产生的支撑体54的轴承58a的破损。
再有,在本实施例的打纬装置1中,第一轴部件20及第二轴部件30形成为各自的平衡部26、36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而且,第一轴部件20构成为,其平衡部26的存在范围与轴连结部22、24的轴部22a、24a的存在范围重叠,第二轴部件30构成为,其平衡部36的存在范围与孔连结部32的孔部32a的存在范围重叠。由此,在由该第一轴部件20及第二轴部件30构成的摇轴10 中,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平衡部26、36相对于轴部22a、24a及孔部32a如上所述地存在,伴随打纬动作产生的摆动所引起的惯性更小。
更详细而言,在摇轴中,平衡部是为了使打纬装置中的由摇轴、筘座脚、筘座以及筘构成的组装体的重心接近摇轴的摆动中心而设置的。因此,通过将平衡部设置为更远离上述摆动中心存在,能够利用重量小的平衡部使上述重心接近上述摆动中心。但是,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平衡部的摆动半径变大,因而伴随上述打纬动作产生的平衡部的摆动所引起的惯性变得非常大。
于是,在本实施例的打纬装置1中,摇轴10构成为,使平衡部26、36 的位置接近上述摆动中心,具体为在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平衡部26、36的存在范围与轴连结部22、24中的轴部22a、24a的存在范围以及孔连结部32 中的孔部32a的存在范围重叠。而且,在该摇轴10中,为了将该平衡部26、 36的重量设为上述重心接近上述摆动中心,并且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由该重量增加引起的上述惯性的增加,将该平衡部26、36的截面形状设为圆形。由此,该摇轴10的由上述摆动引起的惯性更小。作为其结果,该打纬装置1成为如下的结构:尽可能地减轻伴随上述摆动产生的摇轴10的惯性,并且上述重心接近上述摆动中心。
并且,在打纬装置1中,摇轴10的各第一轴部件20中的支撑于支撑体 54的轴部24a形成为具有上述的台阶部24a1。由此,打纬装置1能够减轻伴随打纬动作产生的摇轴10的挠曲。详细而言,打纬时的冲击等经由筘座脚作为载荷而作用于摇轴。而且,该载荷作为欲使摇轴挠曲的力(向挠曲方向的力) 发挥作用。于是,在打纬装置1中,摇轴10中的各第一轴部件20的轴部24a 形成为具有上述的台阶部24a1。而且,支撑体54对轴部24a的支撑在轴承58a 与台阶部24a1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由此,由上述载荷产生的向挠曲方向的力在该轴承58a与台阶部24a1的接触部分由支撑体54承受,因而减轻了由上述载荷的作用引起的摇轴10的挠曲。
再有,在打纬装置1中,设于摇轴10的筘座脚7以在上述轴线方向上在各轴构成部件20、30中的平衡部26、36的存在范围内的位置支撑于各轴构成部件20、30的形式设置。即,该摇轴10构成为,在各轴构成部件20、30中设置筘座脚7的位置存在平衡部26、36。而且,根据该结构,上述载荷经由筘座脚作用于摇轴,但能够尽可能地减轻因该载荷作用而引起的平衡状态的恶化。
并且,在打纬装置1中,在连结支撑轴40与摇轴10的联轴部件60也设有用于支撑筘座5的筘座脚66。由此,上述载荷不仅由摇轴10承受,还由联轴部件60承受。而且,打纬装置1构成为,其联轴部件60也具有上述的平衡部64。由此,在该打纬装置1中,能够进一步减轻因上述载荷作用而引起的平衡状态的恶化。
以上,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织机的打纬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以下称为“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也能够由以下的其它实施方式(变形例)实施。
(1)关于摇轴,在本实用新型中,构成摇轴的两端的轴构成部件是第一轴部件。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摇轴10以其两端的第一轴部件20、20由一个第二轴部件30连结的形式构成。即,摇轴10的两端的第一轴部件20、20 之间的部分仅由一个第二轴部件30构成。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构成摇轴中的两端的第一轴部件间的轴构成部件不限定于这样的一个第二轴部件。
例如,也能够以在两端的第一轴部件间存在两个第二轴部件的方式构成摇轴。但是,由于相邻的两个轴构成部件以相对于其中一方的轴构成部件的孔连结部(孔部)嵌合另一方的轴构成部件的轴连结部(轴部)的形式连结,所以在第二轴部件为上述实施例那样的结构的情况下,这两个第二轴部件由设置在其间的第一轴部件连结。即,该情况下的摇轴以用两个第二轴部件以及一个第一轴部件将两端的第一轴部件连结的形式构成。
(2)关于第二轴部件,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轴部件30构成为其两侧部是孔连结部32、32。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轴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其两侧部的一方是孔连结部,另一方是与第一轴部件的两侧部(轴连结部)相同的轴连结部。
此外,具有这样的轴连结部的第二轴部件会在该轴连结部的轴部与其它第二轴部件的孔连结部(孔部)连结。因此,在将这样的第二轴部件用于摇轴的情况下,摇轴包括两种第二轴部件。而且,该情况下的摇轴例如以用两种第二轴部件将两端的第一轴部件连结的形式构成。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二轴部件中,该孔连结部由承受部33及盖部34这两个部分构成。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轴部件中的孔连结部也可以由单一的块状的部分构成,并且以在此处形成能够插入轴连结部的轴部的贯通孔(孔部)的形式构成。此外,作为用于固定将轴部插入到该孔部中的状态的结构,例如使用开口紧固构造等即可。
并且,第二轴部件不限定于连结部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平衡部形成为一体的结构,也可以是连结部和平衡部作为分体的部件形成并将其组合来构成的结构。而且,关于第二轴部件中的连结部自身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孔连结部由两个部分构成,但在将该连结部的一方作为轴连结部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由两个以上的部分(部件)构成该轴连结部。例如,也可以将该轴连结部构成为,相对于在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孔连结部相同地构成的部分、或者单一的块状的部分(部件)形成有孔部的结构,组合作为与其不同的部件而形成的轴部件,将该轴部件作为轴部。
(3)关于各轴构成部件的平衡部,在上述实施例中,各轴构成部件20、 30的平衡部26、36形成为其截面形状呈圆形。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平衡部也可以形成为其截面形状呈圆形以外的形状(例如椭圆形)。并且,第一轴部件的平衡部和第二轴部件的平衡部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不呈相同的形状。
(4)关于第一轴部件的轴连结部,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轴部件20的另一方的轴连结部24在其轴部24a具有台阶部24a1,该台阶部24a1以与支撑体 54的轴承58a接触的状态被支撑。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其轴部支撑于支撑体的轴连结部不限定于构成为轴部具有这样的台阶部。例如,在伴随打纬动作而作用于摇轴的载荷所产生的向挠曲方向的力为能够允许的大小的情况下、设置用于承受向挠曲方向的力的其它结构的情况下,能够省略上述的轴部中的台阶部。
(5)关于筘座脚,在上述实施例中,设于摇轴10的筘座脚7以相对于各轴构成部件20、30分别各安装两个的形式设置。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用于将摇轴10连结于支撑轴40的联轴部件60中也设有筘座脚66。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筘座脚的数量是在打纬装置中需要的适当的数量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因此,筘座脚根据在该打纬装置中需要的数量而设于适当的位置即可,不限定于设于所有的轴构成部件,并且设于轴构成部件的数量也不限定于两个。另外,也能够省略联轴部件的位置的筘座脚。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考虑到上述组装体的平衡状态,筘座脚7设于轴构成部件20、30中的平衡部26、36的位置。但是,若在与织造的关系中允许上述平衡状态,则轴构成部件中的筘座脚的位置也可以是连结部的位置而不是平衡部。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如上所述地筘座脚设于联轴部件之后,以与该筘座脚对应的方式将平衡部设于联轴部件,但也能够省略联轴部件中的该平衡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筘座脚7作为与轴构成部件20、30不同的部件形成,以安装于轴构成部件20、30的形式设置。并且,在联轴部件60中,筘座脚66与该联轴部件60中的圆筒部62形成为一体。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设于摇轴(轴构成部件)的位置的筘座脚也可以与轴构成部件形成为一体。并且,即使在联轴部件的位置设置筘座脚的情况下,该筘座脚也可以在作为与联轴部件不同的部件而形成之后,以安装于联轴部件的形式设置。
(6)关于支撑摇轴的支撑体,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支撑体54设置为,分别支撑位于摇轴10的两端的第一轴部件20中的轴部24a。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体也可以设置为,在以具有轴连结部的轴构成部件还被包含在其两端的第一轴部件以外的方式构成摇轴的情况下,除了支撑其两端的第一轴部件的轴部的两个支撑体之外,还支撑除此以外的轴构成部件的轴部。
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7)

1.一种织机的打纬装置,该织机的打纬装置包括摇轴,该摇轴是由多个筘座脚对安装筘的筘座进行支撑的摇轴,通过与分别设于织机的左右的侧框架而被摆动驱动的一对支撑轴连结来架设在上述支撑轴之间,并且经由轴承而支撑于支撑体,该支撑体设于架设在上述侧框架之间的梁部件上,上述摇轴是将在轴线方向能够分割的多个轴构成部件连结而构成的,并且构成为具有从摆动中心向筘的相反侧分离地设置的平衡部,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轴构成部件由各自具有上述平衡部并且两侧部为用于连结的连结部的第一轴部件及第二轴部件构成,
上述第一轴部件是两侧部具有形成为轴状的轴部的轴连结部,并且成为两个上述轴连结部与位于这两个上述轴连结部之间的上述平衡部形成为一体的结构,
上述第二轴部件形成为,两侧部中的一方是具有孔部的孔连结部,并且另一方是具有孔部的孔连结部或者具有形成为轴状的轴部的轴连结部,
上述摇轴构成为,两端的上述轴构成部件是上述第一轴部件,并且相邻的两个上述轴构成部件的至少一方是上述第二轴部件,相邻的两个上述轴构成部件在相对于该一方的上述第二轴部件中的上述孔连结部的上述孔部使作为另一方的上述轴构成部件的上述第一轴部件或者上述第二轴部件中的上述轴连结部的上述轴部嵌合的状态下连结,
上述摇轴在两端的上述第一轴部件中,在该一方的上述轴连结部中的上述轴部与上述支撑轴连结,并且在另一方的上述轴连结部中的上述轴部支撑于上述支撑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轴部件中的上述平衡部和/或上述第二轴部件中的上述平衡部形成为上述轴线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并且在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位于与上述轴连结部中的上述轴部或上述孔连结部中的上述孔部的存在范围重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摇轴的两端的上述第一轴部件中,上述另一方的上述轴连结部的上述轴部具有台阶部,通过使上述轴部的相比支撑于上述支撑体的部分位于上述平衡部侧的部分的轴径比支撑于上述支撑体的部分的轴径大来形成该台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摇轴的两端的上述第一轴部件中,上述另一方的上述轴连结部的上述轴部具有台阶部,通过使上述轴部的相比支撑于上述支撑体的部分位于上述平衡部侧的部分的轴径比支撑于上述支撑体的部分的轴径大来形成该台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筘座脚在上述轴线方向上且在各上述轴构成部件中的上述平衡部的存在范围内的位置以支撑于各上述轴构成部件的形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摇轴经由联轴部件与一对上述支撑轴连结,
上述联轴部件具有从上述摆动中心向筘的相反侧分离地设置的平衡部,
上述筘座脚也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的上述联轴部件的上述平衡部的存在范围内以支撑于上述联轴部件的形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机的打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摇轴经由联轴部件与一对上述支撑轴连结,
上述联轴部件具有从上述摆动中心向筘的相反侧分离地设置的平衡部,
上述筘座脚也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的上述联轴部件的上述平衡部的存在范围内以支撑于上述联轴部件的形式设置。
CN202122381807.2U 2020-10-27 2021-09-29 织机的打纬装置 Active CN2160400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9826A JP2022070651A (ja) 2020-10-27 2020-10-27 織機の筬打ち装置
JP2020-179826 2020-10-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0060U true CN216040060U (zh) 2022-03-15

Family

ID=780738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1807.2U Active CN216040060U (zh) 2020-10-27 2021-09-29 织机的打纬装置
CN202111152784.6A Pending CN114481417A (zh) 2020-10-27 2021-09-29 织机的打纬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2784.6A Pending CN114481417A (zh) 2020-10-27 2021-09-29 织机的打纬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92342A1 (zh)
JP (1) JP2022070651A (zh)
CN (2) CN216040060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6669A (ja) * 2004-05-28 2005-12-08 Tsudakoma Corp 織機の筬打ち装置
JP4383964B2 (ja) 2004-05-31 2009-12-16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筬打ち装置
CN208844256U (zh) * 2018-09-18 2019-05-10 苏州双鸣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喷水织机打纬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92342A1 (en) 2022-05-04
CN114481417A (zh) 2022-05-13
JP2022070651A (ja)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7583B2 (en) Vibration-damping rotor assembly
US20080265698A1 (en) Vibration-damping rotor assembly
EP1602760B1 (en) Beating device for loom
US7946172B2 (en) Device for mounting rotors, in particular articulated shafts, in a balancing machine
CN216040060U (zh) 织机的打纬装置
JP2016534936A (ja) 車両の車軸領域において組み立て可能な横置き式リーフスプリングの支持装置
GB2478191A (en) Stator core suspension system with circumferential spring bar
EP1600540B1 (en) Beating device for loom
CN115305623A (zh) 织机
JP3612837B2 (ja) 織機における筬打ち装置
US20230112881A1 (en) Loom
US8247916B2 (en) Wind turbine generator
CN204625929U (zh) 织机的打纬装置
JP2022172613A (ja) 織機
US9951456B2 (en) Arrangement having a washing-machine tub and a drive motor, and washing machine
US6911761B2 (en) Horizontal-axis electrical machine
CN211546815U (zh) 一种织机打纬动平衡装置
CN216440788U (zh) 一种组合自固无螺栓衬板
CN101173467B (zh)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JPH0849140A (ja) 織機及びそのスレイソード
KR100469452B1 (ko) 전자동 세탁기의 소음 저감구조_
JPS6219086Y2 (zh)
CN101173465B (zh)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KR20240076686A (ko) 직기에서의 경사 빔의 중받이 기구
CN111074421A (zh) 组合式摇架及包含该组合式摇架的多梳经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