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9616U - 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用的磁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用的磁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9616U
CN216039616U CN202022783985.3U CN202022783985U CN216039616U CN 216039616 U CN216039616 U CN 216039616U CN 202022783985 U CN202022783985 U CN 202022783985U CN 216039616 U CN216039616 U CN 216039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module
magnetic
magnetic attraction
nucle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39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启跃
邓京
刘珺
金晓俊
孙志伟
张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nuo Aomei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Qi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Qia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Qi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839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9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9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9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用的磁吸装置,属于核酸提取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支架、混匀装置与磁吸装置;混匀装置用于对混匀管施加振动;磁吸装置包括磁吸模块及摆动驱动模块;摆动驱动模块用于驱使磁吸模块摆动至位于混匀管的外壁面处的磁吸位置,及用于驱使磁吸模块摆动至远离混匀管的磁吸释放位置;摆动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可摆动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上的摆臂,用于驱使摆臂摆动的摆动驱动器,及布设在第一安装支架上的到位监测传感器;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对磁吸模块摆至前述两位置处的动作进行到位监测,并输出到位监测信号。该设备便于核酸磁吸提取操作,可广泛用于新冠状病毒的检测等疫情防控领域中。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用的磁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提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核酸提取设备及用于构建该核酸提取设备的磁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具体为快速检测法与PCR 检测法;其中,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可用于检测病原体或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片段,在疫情开始初期就被用来检测一个人是否被感染,并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将列为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和病毒基因测序同源性作为新冠肺炎的确诊标准;对于基于抗体检测的快速检测法,其能够进行快速检测,且操作方便而被大范围使用,但是其通常需要在感染后1-2周才能检测出结果,并需利用临床症状及影像表现对核酸检测阴性的部分病人做出诊断。
在PCR检测方法中,需对核酸进行分离纯化处理,即需要对核酸进行提取;目前,核酸的提取方式主要有浓盐法、有机溶剂抽提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吸附材料结合法等;其中,吸附材料结合法主要包括硅质材料法、阴离子交换树脂法与磁珠法,在这些吸附材料接合法中,磁珠法得到较为广泛地应用,其工作机理为利用磁珠微粒包裹特定的基团进而可特异性吸附目标物,然后将磁珠微粒与生物样本分离,以达到提取特定核酸的目的。
基于磁珠法从样品中提取核酸若完全由人工操作则耗时较长,且人工劳动强度大,并需由专业人员操作,而不利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需求;通常会采用核酸提取设备进行自动提取,从而大大地缩短核酸提取的耗时;例如采用公开号为CN103897987A的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核酸自动提取仪,该核酸自动提取仪器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电机、磁棒、磁棒夹紧机构、搅拌套、搅拌套夹紧机构、深孔板、控制电路与上位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在深孔板的裂解槽内加入裂解液与样本,磁珠槽内加入磁珠,洗涤槽内加入洗涤液,及洗脱槽内加入洗脱液;接着将搅拌套插入搅拌套夹中;通过驱使深孔板横移,使深孔板内的不同槽携带其上的溶液移至位于搅拌套的正下方侧,基于搅拌套进行搅拌而混匀与提高裂解速度,并在核酸与磁珠结合后,利用套装在搅拌套内的磁棒对磁珠进行吸引,而将核酸从核酸裂解液中提取出来,该磁吸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更换搅拌套,且在磁吸过程中需要将磁棒伸入搅拌套内,及从搅拌套内抽出,不利整体结构的紧凑布局,容易存在结构布局的干涉。
此外,该核酸提取设备基于磁棒的搅拌而提高裂解速度,但同时也存在混匀效果与混匀效率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核酸提取设备用的磁吸装置,以在与混匀管配合时,能够从混匀管的外侧对磁珠进行磁吸与释放磁吸,而提高整体结构布局的紧凑性,且便于核酸磁吸提取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上述磁吸装置所构建的核酸提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核酸提取设备,以能使盛装在混匀管内的试剂在混匀过程中能进行全向空间内振动,而提高核酸与磁珠等目标物的混匀效果与混匀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吸装置用于核酸提取,具体结构包括磁吸模块及摆动驱动模块;摆动驱动模块至少能驱使磁吸模块在磁吸位置与磁吸释放位置之间摆动;摆动驱动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可绕摆动轴线摆动地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摆臂,用于驱使摆臂摆动的摆动驱动器,及布设在安装支架上的到位监测传感器;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对磁吸模块摆至近磁吸位置处与摆至磁吸释放位置处的动作进行到位监测,并输出到位监测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摆动方式构建磁吸模块位置调整模块,能有效地利用旋转电机进行驱动而提高核酸提取设备的整体结构布局紧凑;并在于混匀管配合而能有效地简化核酸提取过程中的操作及节省相关耗材。
具体的方案为到位监测传感器为触发传感器。
具体的方案为到位监测传感器包括磁吸到位监测传感器与释放到位监测传感器;磁吸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在磁吸模块摆至磁吸位置时,对摆臂的第一外侧面的位置进行到位监测;释放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在磁吸模块摆至磁吸释放位置时,对摆臂的第二外侧面进行到位监测;在摆臂上,第一外侧面与第二外侧面相对布置。该技术方案能有效地减少因布局到位监测传感器而对摆臂的位置造成干涉。
具体的方案为磁吸模块固设在摆臂的摆动端部上。
具体的方案为磁吸模块为永磁铁块。该技术方案能有效地简化设备结构。
优先的方案为在摆动驱动模块驱使磁吸模块摆至磁吸位置时,磁吸模块的长度方向沿竖向布置,磁吸模块为长方体状的永磁铁块。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磁吸模块对磁珠吸附的作用面积。
优先的方案为在摆动驱动模块驱使磁吸模块摆至磁吸释放位置时,磁吸模块与摆臂作为整体的重心位于第一铅垂线上,第一铅垂线与摆动轴线间存有交点。由于磁吸模块通常处于磁吸释放位置处,在该技术方案中,磁吸模块与摆臂在自由位置为磁吸释放位置,而能有效地简化设备结构。
进一步的方案为在摆动驱动模块驱使磁吸模块摆至磁吸释放位置,摆臂的长度方向沿铅垂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方案为在摆动驱动模块驱使磁吸模块摆至磁吸位置时,摆臂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方案为摆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方案为摆动驱动器是旋转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酸提取设备基于磁珠法,具体结构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混匀装置与磁吸装置;混匀装置用于对混匀管施加振动,以对混匀管内的试剂进行振荡混匀处理;磁吸装置包括磁吸模块及摆动驱动模块;摆动驱动模块用于驱使磁吸模块摆动至位于混匀管的外壁面处的磁吸位置,及用于驱使磁吸模块摆动至远离混匀管的磁吸释放位置;摆动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可绕摆动轴线摆动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上的摆臂,用于驱使摆臂摆动的摆动驱动器,及布设在第一安装支架上的到位监测传感器;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对磁吸模块摆至近磁吸位置处与摆至磁吸释放位置处的动作进行到位监测,并输出到位监测信号。
具体的方案为在摆动驱动模块驱使磁吸模块摆至磁吸位置时,为长方体状的磁吸模块的长度方向沿竖向布置,磁吸模块为永磁铁块。
具体的方案为在摆动驱动模块驱使磁吸模块摆至磁吸释放位置时,磁吸模块与摆臂作为整体的重心位于第一铅垂线上,第一铅垂线与摆动轴线间存有交点。
更具体的方案为在摆动驱动模块驱使磁吸模块摆至磁吸释放位置,摆臂的长度方向沿铅垂方向布置。
更具体的方案为在摆动驱动模块驱使磁吸模块摆至磁吸位置时,摆臂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
更具体的方案为摆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
优选的方案为到位监测传感器为触发传感器。
优选的方案为到位监测传感器包括磁吸到位监测传感器与释放到位监测传感器;磁吸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在磁吸模块摆至磁吸位置时,对摆臂的第一外侧面的位置进行到位监测;释放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在磁吸模块摆至磁吸释放位置时,对摆臂的第二外侧面进行到位监测;在摆臂上,第一外侧面与第二外侧面相对布置。
优选的方案为磁吸模块固设在摆臂的摆动端部上。
为了实现上述再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方案为混匀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管安装支座,及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上的混匀振荡装置;管安装支座至少用于可卸载地安装混匀管;混匀振荡装置位于管安装支座的下方侧,包括用于套装在混匀管的下端部上的振动传递套座,及用于通过振动传递套座向混匀管施加振动的振动发生器;振动发生器包括沿竖向布置的旋转驱动轴及偏心传动轴,偏心传动轴包括固连成一体结构的第一外联轴部与第二外联轴部;第一外联轴部与第二外联轴部的安装圆周面的中心轴线在二者固连处存有偏心距离;第一外联轴部与旋转驱动轴传动连接,第二外联轴部通过轴承而与振动传递套座可转动地套装连接;且两个外联轴部的中心轴线相夹成锐角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偏心传动轴且存有为锐角的夹角设置,即两个外联轴部的中心轴线在轴部连接处存有间距的同时,两个中心轴线不平行设置,从而可使目标试剂管的轴线与旋转驱动轴的轴线间存有偏心间距,且二者不平行布置而存有夹角β为锐角,从而能对混匀管施加全向振动,以有效地提高提取过程中的裂解/混匀速度,从而有效地提高混匀效果与混匀效率,以提高核酸提取速度。
进一步的方案为锐角β的取值范围为0<β≤γ,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51067810000051
其中, R为混匀管的内直径,ρ为混匀管内物质的平均密度,r为旋转驱动轴驱动转速, t为充分混匀时间,m为预定偏心距离,c为比例常数。经试验验证,虽然夹角大于0就能有效地提高混匀效果与效率,但锐角β在该技术方案的取值范围时,相对其他部分取值的设置,能明显地提高其混匀效果与效率。
更具体的方案为锐角β的取值范围为0<β≤3.6°。使夹角在该范围内时,不仅能确保较优选的混匀效率与混匀效果,还能有效地减少混匀管在混匀振荡过程中的倾斜角度,而确保混匀过程中的有效容量比。
优选的方案为锐角β的取值范围为1.5°≤β≤3.6°。
优选的方案为比例常数C=1.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核酸提取设备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核酸提取设备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核酸提取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核酸提取设备在略去试剂管架与混匀振荡装置后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的A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吸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吸装置、混匀振荡装置、试剂管架与安装在试剂管架上的多根试剂管与试剂管套装盘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偏心传动轴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吸装置、混匀振荡装置、试剂管架与安装在试剂管架上的多根试剂管与试剂管套装盘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匀振荡装置、试剂管架与圆盘状卡座的转角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匀振荡装置及套装在其振动传递套座内的混匀管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装有多根试剂管与一根吸头的试剂管套装盘的仰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偏心传动轴的轴向剖视图;
图14为图11中的B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液系统的轴向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吸装置在磁吸模块处于磁吸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吸装置在磁吸模块处于磁吸释放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核酸提取设备与安装在其上的试剂管、吸头、试剂管套装盘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核酸提取设备基于磁珠法从样品中提取核酸,具体结构如图1 至图5及图18所示,该核酸提取设备1包括支架2、外壳、控制单元及布设在该支架2上的试剂管架3、移液系统4、混匀振荡装置5与磁吸装置6。支架2、试剂管架3、移液系统4、混匀振荡装置5与磁吸装置6的大部分表面积都罩盖在前述外壳内,并在该外壳上设有用于保护操作区域的启闭门;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及与该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和触控屏,该触控屏安装在外壳上,用于接收操作指令及显示相关参数,例如核酸提取进程等。其中,试剂管架3与混匀振荡装置5一起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核酸混匀装置。
如图1至图4所示,支架2包括横向安装底板20及沿竖向布置的竖向安装板21,两者在连接处采用螺栓等紧固件进行固连或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固连;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采用多块钢板构件经焊接而成,且竖向安装板21在平行于水平面上的横截面为Z字形结构。包含处理器与存储器的控制电路板10安装在竖向安装板21的后板面上。
如图1至图6所示,移液系统4包括通过导轨滑块机构46而可沿竖向往复升降地安装在竖向安装板21的前板面上的升降台40,固设在升降台40上且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吸头01的吸管接头41,用于驱使升降台40相对支架2升降移动的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用于对可拆卸地套装在吸管接头41上的吸头01进行推出卸料的卸料机构43,用于为吸管接头41提供抽吸力与泵出力的移液泵 44,及用于连通吸管接头41与移液泵44的气管45。其中,吸头也称为TI P头,其与吸管接头41之间为过盈配合且可拆卸地套装连接。
升降台40、导轨滑块机构41与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一起构成本实施例中的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使吸管接头41相对支架2升降移动。其中,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可以采用气缸、油缸、直线电机等直线位移输出装置进行构建,或采用旋转驱动电机与齿条或四杆螺母机构配合而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为采用由旋转驱动电机420驱动的丝杆421与丝杆螺母422构建,丝杆螺母422与升降台40固连;导轨滑块机构41可采用线性直线导轨进行构建,也可采用导杆与设置在升降台40上的导孔配合而构建。
移液泵44可采用能吸气与泵气的双向作用泵进行构建,利用采用双向转动的蠕动泵与柔性泵管进行构建;在本实施例中,为采用气筒与直线输出装置 442进行构建,气筒包括内置有可移动的活塞的筒体441与用于驱使该活塞在筒体441内移动的活塞杆440;直线输出装置442安装在竖向安装板21的前板面上,具体采用旋转驱动电机与丝杆螺母机构进行构建,活塞杆440的下端固定在横向安装板20上,筒体441与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螺母固连,且该丝杆螺母通过直线导轨滑块机构而可沿竖向移动地安装在竖向安装板21上。
如图2及图4所示,卸料机构43用于将套装在吸管接头41上的吸头01推落,该卸料机构43具体包括推料板430及驱使该推料板430沿竖向往复移动的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1;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1的定子固定在升降台40上,动子4310与推料板430固连;推料板430具有套装在吸管接头41外的套装孔 4300;对于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1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直线电机等进行构建,也可采用电磁铁与衔铁进行构建,衔铁由复位弹簧驱使而朝上移动拉动推料板 430上移而退出卸料位置,在电磁铁的作用下而下移进入推料位置,而迫使吸头01从吸管接头41上退出。
如图7、图9、图10、图12及图18所示,试剂管架3包括旋转支座7及旋转驱动器30;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器30为旋转驱动电机,具体可采用伺服电机进行构建,也可采用步进电机进行构建;旋转支座7包括相平行布置的圆盘状卡座70与圆形传动座71,圆形传动座71布设在圆盘状卡座70的下方且间隔预定间距,并在二者间通过多个支撑传动柱72进行固连,以减少对悬挂在其上试剂管与吸头的干涉;圆形传动座71的下端部固设有通过轴承而可转动地安装在门字型安装座22上的转轴73;如图1、图2及图4所示,门字型安装座22固定在横向安装板20上,旋转驱动器30布设在该门字型安装座22内,其转子轴与转轴73固连,或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或通过减速器传动连接。其中,圆盘状卡座70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管安装支座,圆形传动座71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安装支架。
在圆盘状卡座70的外周缘部上,布设有多个环绕第一竖向轴线100成圆周布置的试剂管套装口701至708与吸头套装口700,即这些套装口的中心轴线分布在以第一竖向轴线100为中心轴线的圆柱面上,从而可通过旋转圆盘状卡座70,而使悬挂在其上的试剂管与吸头能够逐一地旋转至吸头01的正下方的位置处;其中,在位于混匀振荡装置5的正上方的试剂管套装口701的口径大于其他试剂管套装口的口径;而吸头套装口700的口径小于所有试剂管套装口的口径,从而能够作为将试剂管与吸头套装位置的基准;在本实施例中,试剂管套装口为布设在圆盘状卡座70的外周缘部上的缺口状结构,也可以采用设于圆盘状卡座70上的通孔进行构建。
如图7、图9及图12所示结构,与本实用新型核酸提取设备1相适配耗材组件02,该耗材组件02包括设有多个套装孔的试剂管套装盘03及套装在这些套装孔内而悬挂在该试剂管套装盘03上的试剂管组与吸头01;在本实施例中,试剂管组包括混匀管041、洗脱液管042、废液管043-045、清洗液管046、成品管047、裂解液管048与样本管049。在将该耗材组件02安装至试剂管架3 上的过程中,将混匀管041对准地套装在口径较大的试剂管套装口701内,而将吸头01套装在口径较小的吸头套装口700内,从而使试剂管套装盘03套装地支撑在圆盘状卡座70上,穿过试剂管套装盘03中心孔的紧固连接机构709 与设于圆盘状卡座70上卡口配合而将支撑在圆盘状卡座70上的试剂管套装盘 03进行可释放地压紧固连;对于紧固连接机构709,可以基于螺纹连接、卡扣结构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从而在工作过程中,旋转支座7至少用于安装多根环绕第一竖向轴线100 呈圆周布置的试剂管,并受旋转驱动器30驱使而能旋转至其所携带的试剂管逐一地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在这过程,为了提高定位准确性,在门字型安装座22上固设有光电传感器15,而在圆形传动座71上固设用于遮挡光电传感器15的光路的遮挡片16,从而在每周运动中用于对旋转支座7旋转位置进行定位,并可基于对电机转动的控制而达到定位功能,也可以基于布设在转轴上的编码器进行更精确地定位;且该旋转支座7具体为用于悬挂地安装试剂管,从而便于耗材组件02的一次性安装与一次性地取出。
如图1、图2及如图10所示结构,混匀振荡装置5包括布设在旋转支座7 的下方侧且能随该旋转支座7同步转动,具体为将混匀振荡装置5固设在圆形传动座71上,且位于试剂管套装口701的正下方,以用于对混匀管041施加振动,从而促进混匀与裂解过程,而提高核酸提取速度。
如图8、图10、图11、混匀振荡装置5包括用于套装在混匀管041这一目标试剂管的下端部上的振动传递套座50,及用于通过振动传递套座50向混匀管041施加振动的振动发生器51。在本实施例中,振动传递套座50为圆筒体结构,其套装在混匀管041下端部上,并对其形成托管支撑,从而能够传递多角度的振动。
振动发生器51包括沿竖向布置的旋转驱动电机52及偏心传动轴53;其中,旋转驱动电机52的转子轴5200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旋转驱动轴。偏心传动轴53 包括固连成一体结构的第一外联轴部54与第二外联轴部55;第一外联轴部54 与第二外联轴部55的安装圆周面的中心轴线542与中心轴线550在二者固连处相距预定偏心距离m,且中心轴线542与中心轴线550相夹成锐角β,即不相平行布置,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轴线542与中心轴线550共面布置;在第一外联轴部54上设有用于套装旋转驱动电机52的转子轴外的轴孔540,并通过穿过销孔541的销钉对二者间的连接关系进行固连,此外,还可采用键槽结构进行固连,从而使第一外联轴部54与旋转驱动轴传动连接;第二外联轴部55套装在轴承56的内环圈上,传递套座50的下端部设有套装在轴承56的外圈上的套孔500,从而使第二外联轴部55通过轴承56而与振动传递套座50可转动地套装连接。
在完成装配之后,第二外联轴部55与振动传递套座50上用于套装目标试剂管的套孔共中心轴线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两根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0<β≤γ,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5106781000010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51067810000102
其中,R为目标试剂管的内直径,单位mm;ρ为目标试剂管内物质的平均密度,单位g/L;r为旋转驱动轴驱动转速,单位转/min;t为充分混匀时间,单位s;m为预定偏心距离,单位mm;c为比例常数,与振荡装置及混匀管质量有关。
申请人经过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体如下表 1所示,当夹角β大于零的角度后,充分混匀时间明显缩短,应当指出的是当角度γ大于3.6°时,时间未明显缩短,主要是因为用于测试充分混匀时间的方法学存在最低检测限,详见下表2。
表1实验参数设置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51067810000103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51067810000111
其中,M1为混匀管01的质量;V为混匀管内液体体积。
表2随夹角变化的混匀时间
β(度) t(s) β(度) t(s)
0 76 2.4 6
0.3 51 2.7 6
0.6 26 3 5
0.9 17 3.3 5
1.2 13 3.6 4
1.5 10 3.9 4
1.8 9 4.2 4
2.1 7 4.5 4
本实用新型人通过大量实验及创造性设想发现,在充分混匀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预定角度β与混匀管内直径R、混匀管内物质的平均密度ρ正相关,与电机转速r、电机转轴与混匀管在竖直方向上的偏心距m负相关。如下表3,当充分混匀时间t=10s时,R、ρ、r、m、γ均为实际测量得到,通过分析得到如下关系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51067810000112
表3:γ1与γ计算结果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51067810000113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51067810000121
从上表可知,γ=1.3*γ1。
同时本实用新型人做进一步验证时发现,如表4所示,当允许的充分混匀时间逐步增加时,根据实测的R、ρ、r、m计算得出值γ1仍然满足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51067810000122
且与实测值γ存在γ=1.3*γ1关系。
表4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51067810000123
基于实验结果,两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β满足0<β≤3.6°,在此条件下成本及混匀效率均较高,优选为β=1.5°。
如图5、图7、图9及图15所示,磁吸装置6固设在门字型安装座22上,包括磁吸模块63及用于驱使磁吸模块63靠近或远离已旋转至位于吸管接头正下方的目标试剂管的摆动驱动模块,具体结构包括与门字型安装座22固连的L 型的第一安装支架60,可绕第一摆动轴线600摆动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60 上的摆臂61,用于驱使摆臂61摆动的摆动驱动器62,及布设在第一安装支架 60上且用于对磁吸模块63的靠近目标试剂管位置与远离目标试剂管位置进行到位检测的触发传感器64、65,其中,触发传感器64与触发传感器65采用行程开关进行构建,以在被触发时输出到位监测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磁吸模块 63采用永磁铁块进行构建,具体为长方体结构,并固定在摆臂61的末端部上;对于磁吸模块63的长度,优选为适配混匀管内里试剂的高度尺寸,具体为需要大于等于试剂的高度尺寸;第一摆动轴线600与第一竖向轴线100相正交,即第一摆动轴线600沿水平方向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磁吸装置6布设在吸头接口41正下方的侧旁,从而在工作过程中,摆动驱动模块能驱使磁吸模块靠近或远离已旋转至位于吸管接头41正下方的目标试剂管的管侧壁旁,从而对装载在该目标试剂管内的磁珠吸引至管壁上,而便于将吸头01将液体吸出,而不带走磁珠及特性吸附于在该磁珠上的核酸;具体地,摆动驱动模块驱使磁吸模块63摆动至位于吸管接头41正下方的目标试剂管的管侧壁旁,即位于本实施例中的磁吸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为位于吸管接头41正下方的混匀管侧旁,从而能对混匀管内的磁珠进行磁吸操作,以将混匀管内的磁珠磁吸至该管内壁面处;摆动驱动模块驱使磁吸模块63摆动至远离吸管接头41正下方的目标试剂管的管侧壁旁,即位于本实施例中的磁吸释放位置处,以释放对对混匀管内磁珠的磁吸。从而在本实施例中,摆动驱动模块至少用于能驱使磁吸模块63在磁吸位置与磁吸释放位置之间摆动。
即在本实施例中,摆动驱动模块用于驱使磁吸模块摆63动至位于目标容器的外壁面处的磁吸位置,以将该目标容器内的磁珠磁吸至该容器内壁面处,及用于驱使磁吸模块63摆动至远离前述目标容器的释放位置,以释放对该目标容器内磁珠的磁吸。
在工作过程中,触发传感器64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磁吸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对摆臂61的第一外侧面611的位置是否摆动至磁吸位置进行到位监测;而触发传感器65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释放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对摆臂61的第二外侧面612的位置是否摆动至磁吸释放位置进行到位监测,即在摆臂61上,第一外侧面611与第二外侧面612相对布置,从而能便于对到位监测传感器的布局。
基于上述结构的核酸提取设备1,其提取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即在控制单元的存储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单元的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以下步骤:
吸头上装步骤S1,控制旋转驱动器30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 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吸头01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下降而与吸头01的上端口可拆卸地套装固连,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即上升至避让试管架3旋转过程的位置。
样本吸取步骤S2,控制旋转驱动器30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 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样本管049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下降而使吸头插入样品管049,并控制移液泵44通过吸头01而吸取待提取样本,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 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
样本注入步骤S3,控制旋转驱动器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混匀管041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下降而使吸头插入混匀管,并控制移液泵44通过吸头注入样本,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 的上方侧。
裂解液吸取步骤S4,控制旋转驱动器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 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裂解液管048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下降而使吸头01插入裂解液管048,并控制移液泵44通过吸头01吸取裂解液,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 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
裂解液注入步骤S5,控制旋转驱动器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 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混匀管041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下降而使吸头01插入混匀管041,并控制移液泵44 通过吸头01注入裂解液,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
振荡混匀步骤S6,控制混匀振荡装置5的振动发生器向下端部套装在振动传递套50座内的混匀管041施加预定时长的振动。
废液吸取步骤S7,控制磁吸装置6驱使其磁吸模块63靠近混匀管041的管侧壁处,将磁珠磁吸至管侧壁上;及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 01下降而使吸头01插入混匀管041,并控制移液泵44通过吸头01吸取废液;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并控制磁吸模块远离混匀管。
在该步骤中,通过控制磁吸装置6驱使其磁吸模块63靠近混匀管041的管侧壁处,将磁珠磁吸至管侧壁上,具体为驱使摆臂61摆动至如图16所示的位置,即摆臂61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此时,磁吸模块63的长度方向沿竖向布置,从能够沿混匀管的高度方向提供更长的吸附长度。
而控制磁吸模块63远离混匀管的过程中,当磁吸模块63位于磁吸释放位置时,将使摆臂61的长度方向沿竖向布置,即沿铅垂向布置,从而无需额外的支撑力,即仅靠重力就能将摆臂61与磁吸模块63维持在磁吸释放模块。当然,若摆臂61在磁吸释放位置时其摆臂具有沿铅垂向布置的分量的倾斜布置时,此时要求磁吸模块63与摆臂61作为一个整体的重心位于第一铅垂线上,且该第一铅垂线与摆动轴线6000间存有交点,则也能达到上述目的。
废液排出步骤S8,控制旋转驱动器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废液管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下降而使吸头01插入废液管,并控制移液泵44通过吸头 01注入废液,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
清洗步骤S9,控制旋转驱动器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清洗液管046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下降而使吸头01插入清洗液管046,并控制移液泵44 通过吸头01吸取清洗液,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并待废液管旋转其正下方时,排入废液管内,完成对吸头的清洗。
洗脱液吸取步骤S10,控制旋转驱动器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 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洗脱液管042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下降而使吸头01插入洗脱液管042,并控制移液泵44通过吸头01吸取洗脱液,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 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
洗脱液注入步骤S11,控制旋转驱动器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 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混匀管041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下降而使吸头01插入混匀管041,并控制移液泵44 通过吸头01注入洗脱液,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
重复步骤S12,至少依序重复清洗步骤S9、废液吸取步骤S7、废液排出步骤S8、洗脱液吸取步骤S10及洗脱液注入步骤S11一次,再重复废液吸取步骤 S7、废液排出步骤S8与清洗步骤S9一次。
成品吸取步骤S13,控制旋转驱动器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 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混匀管041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下降而使吸头01插入洗混匀管,并控制移液泵44 通过吸头01吸取磁珠,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
成品注入步骤S14,控制旋转驱动器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100 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成品管047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下降而使吸头01插入成品管,并控制移液泵44通过吸头01注入磁珠,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
吸头01卸下步骤S15,控制旋转驱动器驱使旋转支座7绕第一竖向轴线 100旋转至悬挂在其上的吸头01位于吸管接头41的正下方,再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下降而与吸头01的上端口可拆卸地套装固连,接着控制升降机构驱使吸管接头41携带吸头01上升至位于旋转支座7的上方侧。
从上述各个步骤可知,在工作过程中,移液系统4用于在各个试剂管之间移送目标溶液。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外联轴部5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外联轴部5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β”被配置为两根中心轴线在竖向平面内投影中投影夹角中最大的一者,该“竖向”为旋转驱动轴的延伸布置方向;当二者共面时,为二者在该共面平面上的夹角。

Claims (10)

1.一种核酸提取设备用的磁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装置包括磁吸模块及摆动驱动模块;所述摆动驱动模块至少能驱使所述磁吸模块在磁吸位置与磁吸释放位置之间摆动;
所述摆动驱动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可绕摆动轴线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摆臂,用于驱使所述摆臂摆动的摆动驱动器,及布设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到位监测传感器;
所述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磁吸模块摆至近所述磁吸位置处与摆至所述磁吸释放位置处的动作进行到位监测,并输出到位监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提取设备用的磁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到位监测传感器为触发传感器;
所述到位监测传感器包括磁吸到位监测传感器与释放到位监测传感器;所述磁吸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位置时,对所述摆臂的第一外侧面的位置进行到位监测;所述释放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释放位置时,对所述摆臂的第二外侧面进行到位监测;在所述摆臂上,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相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提取设备用的磁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吸模块固设在所述摆臂的摆动端部上;
所述磁吸模块为永磁铁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核酸提取设备用的磁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摆动驱动模块驱使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位置时,所述磁吸模块的长度方向沿竖向布置,所述磁吸模块为长方体状的永磁铁块;
在所述摆动驱动模块驱使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释放位置时,所述磁吸模块与所述摆臂作为整体的重心位于第一铅垂线上,所述第一铅垂线与所述摆动轴线间存有交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提取设备用的磁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摆动驱动模块驱使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释放位置,所述摆臂的长度方向沿铅垂方向布置;
在所述摆动驱动模块驱使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位置时,所述摆臂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
所述摆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
所述摆动驱动器为旋转电机。
6.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混匀装置与磁吸装置;所述混匀装置用于对混匀管施加振动,以对所述混匀管内的试剂进行振荡混匀处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吸装置包括磁吸模块及摆动驱动模块;所述摆动驱动模块用于驱使所述磁吸模块摆动至位于所述混匀管的外壁面处的磁吸位置,及用于驱使所述磁吸模块摆动至远离所述混匀管的磁吸释放位置;
所述摆动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可绕摆动轴线摆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摆臂,用于驱使所述摆臂摆动的摆动驱动器,及布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到位监测传感器;
所述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磁吸模块摆至近所述磁吸位置处与摆至所述磁吸释放位置处的动作进行到位监测,并输出到位监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摆动驱动模块驱使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位置时,为长方体状的所述磁吸模块的长度方向沿竖向布置,所述磁吸模块为永磁铁块;
在所述摆动驱动模块驱使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释放位置时,所述磁吸模块与所述摆臂作为整体的重心位于第一铅垂线上,所述第一铅垂线与所述摆动轴线间存有交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摆动驱动模块驱使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释放位置,所述摆臂的长度方向沿铅垂方向布置;
在所述摆动驱动模块驱使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位置时,所述摆臂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
所述摆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到位监测传感器为触发传感器;
所述到位监测传感器包括磁吸到位监测传感器与释放到位监测传感器;所述磁吸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位置时,对所述摆臂的第一外侧面的位置进行到位监测;所述释放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磁吸模块摆至所述磁吸释放位置时,对所述摆臂的第二外侧面进行到位监测;在所述摆臂上,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相对布置;
所述磁吸模块固设在所述摆臂的摆动端部上;
所述摆动驱动器为旋转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匀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管安装支座,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的混匀振荡装置;所述管安装支座至少用于可卸载地安装混匀管;
所述混匀振荡装置位于所述管安装支座的下方侧,包括用于套装在所述混匀管的下端部上的振动传递套座,及用于通过所述振动传递套座向所述混匀管施加振动的振动发生器;
所述振动发生器包括沿竖向布置的旋转驱动轴及偏心传动轴,所述偏心传动轴包括固连成一体结构的第一外联轴部与第二外联轴部;所述第一外联轴部与所述第二外联轴部的安装圆周面的中心轴线在二者固连处存有偏心距离;所述第一外联轴部与所述旋转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外联轴部通过轴承而与所述振动传递套座可转动地套装连接;且两个外联轴部的中心轴线相夹成锐角β。
CN202022783985.3U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用的磁吸装置 Active CN216039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3985.3U CN216039616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用的磁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3985.3U CN216039616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用的磁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9616U true CN216039616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96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3985.3U Active CN216039616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用的磁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96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4149A (zh) * 2022-08-23 2022-11-29 珠海圣美生物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外泌体提取装置及外泌体的提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4149A (zh) * 2022-08-23 2022-11-29 珠海圣美生物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外泌体提取装置及外泌体的提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9012B2 (en) Integrated heater and magnetic separator
JP4643008B2 (ja) 磁性粒子を利用した濃縮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5890623B2 (ja) 液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液体処理方法
US777622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magnetic or magnetizable particles from a liquid
CN107377563B (zh) 磁分离清洗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与注液针管
JP2008529018A (ja) 液体から磁性粒子または磁化可能な粒子を除去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6701527A (zh) 一种试剂工作站
JPH08320274A (ja) 分注機を利用した液体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16039616U (zh) 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用的磁吸装置
US20160332156A1 (en) Soft stopper penetrating dispensing device and soft stopper penetrating dispensing method
WO2000022440A1 (fr) Separateur/extracteur automatiqu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associe
JP4268968B2 (ja) 分注用シリンダ、大容量分注装置および大容量分注装置の使用方法
CN214781813U (zh) 一种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移液系统
CN112844151B (zh) 一种核酸提取设备及基于偏心振荡的混匀装置
WO2018155764A1 (ko) 밀폐형 추출물 분리 및 정제장치
CN112852611B (zh) 一种核酸提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7261445U (zh) 一种核酸提取设备及试剂管包装组件与试剂管组件
US20240125809A1 (en) Automatic extraction device and use method therefor
EP2034320A2 (en) Separation Apparatus
US11638917B2 (en) Rotary platform for cell lysing and purification and method of use
JP2007327765A (ja) 蛋白質ス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における分注構造
JP6864377B2 (ja) 分注用シリンダ、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分注装置および分注処理方法
WO2023284845A1 (zh) 一种样本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4862121B2 (ja) 蛋白質ス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N216584960U (zh) 核酸提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112 Room 202, building 11, No. 789, Pux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nnuo Aomei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4c, block a, Zhuhai International Health port testing office building, 628 Airport West Road, Sanzao Town, Jinwan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90

Patentee before: Zhuhai Qiao Bio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Qiyue

Inventor after: Deng Jing

Inventor after: Liu Jun

Inventor after: Jin Xiaojun

Inventor after: Sun Zhi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Binbin

Inventor before: Chen Qiyue

Inventor before: Deng Jing

Inventor before: Liu Jun

Inventor before: Jin Xiaojun

Inventor before: Sun Zhiw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Binb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