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9016U - 一体化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9016U
CN216039016U CN202122235315.2U CN202122235315U CN216039016U CN 216039016 U CN216039016 U CN 216039016U CN 202122235315 U CN202122235315 U CN 202122235315U CN 216039016 U CN216039016 U CN 216039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water
sludge
communicated
flocculation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53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立姣
罗军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Tonglida Environmental Energy Enge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Tonglida Environmental Energy Enge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Tonglida Environmental Energy Enge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Tonglida Environmental Energy Enge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353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9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9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9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污水净化装置需要单独设立高精度过滤装置对经净化的污水进行二次净化处理,使设备的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它包括污泥收集区、污泥回流装置、絮凝混合区、中心净水区、斜板沉淀区,还包括整流区、过滤区和终净水区,污泥收集区、絮凝混合区、中心净水区、过滤区和终净水区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斜板沉淀区位于中心净水区外,整流区位于混合絮凝区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净水器,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净水器需要单独设置过滤器的问题,减少了造价成本,节约了用地,节省了空间和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水泵,减少了水的流程,提高了过滤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体化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的一体化净水器。
背景技术
污水净化是污水处理行业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它对污泥、杂质等进行净化处理,将污泥、杂质等与水分开,目前所用的污水处理装置,比如专利号为201721667884.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污水引入装置、混合装置和微涡絮凝装置、斜管沉淀装置、中心网集水装置,污水引入装置将污水引入到混合装置中与药剂充分混合,再在微涡絮凝装置中经微涡搅拌絮凝,经絮凝后进入到斜管沉淀装置,经沉淀装置沉淀后进入到中心网集水装置中,得到被初步净化的水,采用上述结构的净化装置,仅通过微涡絮凝装置和斜板沉淀装置进行絮凝沉淀,得到初步净化的水,后续还需要进入到高精度过滤装置中进行进一步过滤,因此,增加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和污水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的污水净化装置需要单独设立高精度过滤装置对经净化的污水进行二次净化处理,使设备的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体化净水器,包括污泥收集区、污泥回流装置、絮凝混合区、中心净水区、斜板沉淀区,还包括整流区、过滤区和终净水区,所述污泥收集区、絮凝混合区、中心净水区、过滤区和终净水区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斜板沉淀区位于中心净水区外,整流区位于混合絮凝区外,污泥回流装置的进水口用于接收需处理的污水,其出水口与絮凝混合区的入口相连通,絮凝混合区与整流区溢流连通,整流区与斜板沉淀区通过折流板折流后相连通,斜板沉淀区通过斜板孔与净水区连通,净水区通过进水布水器与过滤区的下端连通,过滤区的上方通过产水收集装置与终净水区连通,经斜板沉淀的污泥落入到污泥沉淀区内;
所述净水器的本体为罐体,所述的污泥收集区、污泥回流装置、絮凝混合区、中心净水区、斜板沉淀区、整流区、过滤区和终净水区均设置在罐体内,所述絮凝混合区为由筒节构成的絮凝混合室,在絮凝混合室上方设置有溢流槽,絮凝混合室通过溢流槽与整流区连通,在絮凝混合室内设置空心旋转填料,所述的污泥沉淀区设置有污泥斗,污泥斗和絮凝混合室间的区域构成所述污泥沉淀区,絮凝混合室上方设置的中心网筒构成中心净水区,中心网筒内腔通过其上的网孔与斜板沉淀区相连通;
所述整流区为折板整流,由设置在絮凝混合室上方的锥形套筒的下端和圆筒上下连接组成,锥筒套设在絮凝混合室外,圆筒位于絮凝混合室外形成折板;
所述空心旋转填料为微涡球;
所述的产水收集装置为水帽,挡板为多孔板,水帽设置在多孔板的安装孔内,其进水口与过滤区连通,出水口与终净水区连通;
在过滤区内设置有反洗布水管,反洗布水管上设置有布水孔,布水管水平设置在过滤区内,设置有反洗进水管,反洗水由反洗进水管引入;
所述污泥回流装置的吸液管与污泥沉淀区连通;
所述的进水布水器包括进水挡板、环形侧壁、多孔管和下板体,环形侧壁位于中心网筒的上方,其下端与中心净水区连通,上端由进水挡板封闭,下板体呈环状套设在环形侧壁外,下板体将斜板沉淀区与过滤区隔开,其内侧壁与环形侧壁固定连接,其外侧壁与罐体的内侧壁密封固定连接,多孔管沿环形侧壁的周向呈辐射状设置,环形侧壁的内腔通过进水孔与多孔管密封连通,多孔管固定设置在罐体内,在多孔管的管体上设置小孔作为布水器的出水孔,由中心净水区的水经由出水孔进入到过滤区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净水器,污泥斗、污泥回流装置、絮凝混合室、中心网筒、和斜板填料及滤料由下而上竖向布置在同一个罐体内,污水被污泥回流装置引入后先经位于絮凝混合室内的空心旋转填料搅拌使药剂和水发生充分混合,形成絮凝溢流到圆筒内经折板整流后进入到斜板沉淀区由斜板填料进行沉淀分离,大的絮凝物沿斜板填料滑落沉淀到污泥斗中,初步净化的水沿着斜板填料上的斜板孔向中心网筒汇集由中心网筒收集初步净化的水,初步净化的水在过滤区由滤料进一步过滤,进一步提高水的净化精度,得到更纯净的水,因此,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净水器需要单独设置过滤器的问题,减少了造价成本,节约了用地,节省了空间和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且由于由中心网筒收集的初步净化的水直接经由进水布水器分散到过滤区内由滤料直接进行过滤,因此,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水泵,减少了水的流程,提高了过滤的效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水净化器,与同规格的水净化器和过滤器的组合相比,造价成本减少了20%-25%。占地面积减少了30%-35%。与传统卧式一体化净水器比较,处理能力提高了2-3倍,占地面积减少了8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净水器主视图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罐体;2、污泥回流装置;21、吸液管; 22、进水管;3、混合絮凝区;31、絮凝混合室;32、支撑一;33、溢流槽;34、空心旋转填料; 4、整流区;41、锥筒;42-圆筒;43、上封堵;5、斜板沉淀区;51、斜板填料;6、中心净水区;61、中心网筒;7、过滤区;70、进水布水器;71、上板体; 72、下板体;73、圆筒;74、滤料;8、终净水区;81、产水收集装置; 82、出水管;83、挡板;9、反洗布水管;91、反洗进水管;10污泥收集区;101、排污管;102、污泥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净水器,包括罐体1、污泥回流装置2、进水布水器70、产水收集装置81。在罐体1内由下至上设置污泥沉淀区10、混合絮凝区3、整流区4、中心净水区6、过滤区7及终净水区8。在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斗102,污泥斗102的开口部位与罐体1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在污泥斗的上方设置有作为絮凝混合室31的筒节,絮凝混合室下方、污泥斗上方所在的区域为污泥沉淀区10,用于接收絮凝沉淀的污泥,絮凝混合室31通过支撑一32固定设置在污泥斗的上方,支撑一为条形板或加强筋,分布在筒节的周围,以使污泥斗与絮凝混合室外的罐体所在的区域连通,絮凝混合室的下端由封堵33封闭,絮凝混合室31通常与罐体1同轴设置,絮凝混合室31内腔所在的区域构成混合絮凝区3,在混合絮凝区内设置有空心旋转填料34,设备运行时空心旋转填料悬浮在絮凝混合室内,由空心旋转填料对污水和药剂进行无动力混合,无需电动机械的搅拌,可采用微涡球形填料作为空心旋转填料,污泥回流装置2设置在絮凝混合室31的下方污泥斗的上方或污泥斗内,污泥回流装置采用现有的污泥回流装置,至少其吸液管21的吸液口位于污泥斗内,其进水管22穿过污泥斗壁和罐体壁、位于罐体外,接承压的污水;在污泥斗上靠近底部的区域设置有排污管101,排污管一端与污泥斗内腔密封连通,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絮凝混合室31上方设置上小下大的锥筒41,锥筒上方设置有上封堵43,锥筒及上封堵构成絮凝混合室31的顶,在锥筒的下端设置圆筒42,锥筒套在絮凝混合室31外,二者固定连接,锥筒下方、圆筒及絮凝混合室所对应的区域形成整流区4,絮凝混合室31与锥筒间连通,在锥筒的上方设有中心网筒61,中心网筒与锥筒顶部通过上封堵密封隔断连接,中心网筒61的内部区域为中心净水区6,锥筒的上端最好位于中心网筒内,二者固定连接,这样固定中心网筒比较牢固,在中心网筒外罐体内设置斜板填料51,形成斜板沉淀区5,斜板填料由上向下由罐体中心向周边倾斜设置、充满中心网筒与罐体内的区域,其斜板孔也同向由上向下倾斜,斜板填料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与锥筒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最好一致,进水布水器70设置在中心网筒61的上方,进水布水器包括进水挡板73、环形侧壁75、多孔管71和下板体72。环形侧壁位于中心网筒61的上方其一端与中心网筒的内腔也就是中心净水区连通,上端由进水挡板封闭,下板体72呈环状,其内侧壁与环形侧壁固定连接,其外侧壁与罐体1的内侧壁密封固定连接,下板体72将斜板沉淀区5与过滤区7隔开,多孔管71沿环形侧壁的周向呈辐射状设置,在环形侧壁75上设置有进水孔,环形侧壁的内腔通过进水孔与多孔管71密封连通,多孔管71固定设置在下板体72上,由下板体72固定并支撑。在多孔管71的管体上设置小孔作为布水器的出水孔,最好小孔设置在多孔管外露的管体部位。在进水布水器的上方设置有滤料74,滤料的上方由挡板83阻挡,防止滤料浮起,挡板与进水布水器间的区域为过滤区7,挡板上方的罐体内形成终净水区8,在挡板上设置产水收集装置81,产水收集装置的集水孔与过滤区7连通,其出水孔与终净水区8连通,罐体的与终净水区8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与终净水区连通,在出水孔处设置有出水管82。
工作时,承压的污水由进水管22进入到污泥回流装置2内,污泥斗内的污泥在污泥回流装置的负压作用下通过吸液管21也被吸到污泥回流装置内与污水一起进入到絮凝混合室31内,污泥中的部分药剂由此被迫带入到絮凝混合室31内,在水压的作用下空心旋转填料34旋转,对污水和污泥进行搅拌使污水和药剂比较充分地混合,经过混合絮凝区的水在混合絮凝区通过溢流槽33溢流出来,经过圆筒42的侧壁形成的折流板稳流,而后向上匀速进入斜板沉淀区5,污水经过斜板填料区内设置的大面积斜板填料降低流速,进行沉淀分离,经斜板填料沉淀净化后的水经过斜板填料间形成的填料孔和中心网筒6上设置的网孔由中心网筒进行收集进入到净水区6,再经由其顶部设置的进水布水器70均匀布水进入到过滤区7,过滤区7内的滤料对水进行进一步净化过滤,由产水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并送到终净水区8内,经由出水管82流出,经斜板填料沉淀产生的污泥逐渐下沉进入污泥斗102,由排污管101排出。
优选地,罐体的本体呈圆筒形,絮凝混合室、中心网筒均呈圆筒形,进水布水器与罐体、絮凝混合室、中心网筒同轴设置。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过滤区7、位于进水布水器上方设置反洗布水管9,反洗布水管水平设置,反洗布水管位于过滤区7的中间位置由滤料环绕,每个反洗布水管最好为鱼翅型多孔管,这样布水更均匀。反洗布水管通过反洗进水管91进水,反洗进水管的进水口位于罐体外,其出水口位于罐体内与反洗布水管内腔连通。
优选地,产水收集装置81为水帽,挡板83为多孔板,在多孔板的安装孔内设置有水帽,水帽的进水口与过滤区连通,水帽的出水也与终净水区连通,由水帽收集经滤料74过滤后的水进入到终净水区,经过高精度过滤的水再经出水管82供出。

Claims (8)

1.一体化净水器,包括污泥收集区(10)、污泥回流装置(2)、絮凝混合区(3)、中心净水区(6)、斜板沉淀区(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区(4)、过滤区(7)和终净水区(8),所述污泥收集区、絮凝混合区、中心净水区、过滤区和终净水区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斜板沉淀区位于中心净水区外,整流区位于混合絮凝区外,污泥回流装置的进水口用于接收需处理的污水,其出水口与絮凝混合区的入口相连通,絮凝混合区与整流区溢流连通,整流区与斜板沉淀区通过折流板折流后相连通,斜板沉淀区通过斜板孔与净水区连通,净水区通过进水布水器与过滤区的下端连通,过滤区的上方通过产水收集装置(83)与终净水区连通,经斜板沉淀的污泥落入到污泥沉淀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的本体为罐体(1),所述的污泥收集区(10)、污泥回流装置(2)、絮凝混合区(3)、中心净水区(6)、斜板沉淀区(5)、整流区(4)、过滤区(7)和终净水区(8)均设置在罐体内,所述絮凝混合区(3)为由筒节构成的絮凝混合室(31),在絮凝混合室上方设置有溢流槽(33),絮凝混合室(31)通过溢流槽与整流区连通,在絮凝混合室(31)内设置空心旋转填料(34),所述的污泥沉淀区设置有污泥斗,污泥斗和絮凝混合室间的区域构成所述污泥沉淀区,絮凝混合室上方设置的中心网筒构成中心净水区,中心网筒内腔通过其上的网孔与斜板沉淀区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区为折板整流,由设置在絮凝混合室上方的锥形套筒的下端和圆筒上下连接组成,锥筒套设在絮凝混合室外,圆筒位于絮凝混合室(31)外形成折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旋转填料为微涡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水收集装置为水帽,挡板为多孔板,水帽设置在多孔板的安装孔内,其进水口与过滤区连通,出水口与终净水区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区内设置有反洗布水管,反洗布水管上设置有布水孔,布水管水平设置在过滤区内,设置有反洗进水管,反洗水由反洗进水管引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装置的吸液管与污泥沉淀区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布水器包括进水挡板(73)、环形侧壁(75)、多孔管(71)和下板体(72),环形侧壁位于中心网筒(61)的上方,其下端与中心净水区连通,上端由进水挡板封闭,下板体(72)呈环状套设在环形侧壁外,下板体将斜板沉淀区(5)与过滤区(7)隔开,其内侧壁与环形侧壁固定连接,其外侧壁与罐体(1)的内侧壁密封固定连接,多孔管(71)沿环形侧壁的周向呈辐射状设置,环形侧壁的内腔通过进水孔与多孔管(71)密封连通,多孔管(71)固定设置在罐体内,在多孔管(71)的管体上设置小孔作为布水器的出水孔,由中心净水区的水经由出水孔进入到过滤区内。
CN202122235315.2U 2021-09-15 2021-09-15 一体化净水器 Active CN216039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5315.2U CN216039016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体化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5315.2U CN216039016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体化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9016U true CN216039016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9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5315.2U Active CN216039016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体化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9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30186Y (zh) 带螺旋斜板的高效一体化净水设备
CN108525353A (zh) 一种高效分离的沉淀箱
CN210287004U (zh) 一种絮凝旋流沉淀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05858735B (zh) 一种垂向涡流强化分离装置及固液分离的造粒流化床
CN216039016U (zh) 一体化净水器
CN206063870U (zh) 一种高效沉降装置
CN108408973B (zh) 一种微絮凝连续砂滤器
CN208378578U (zh) 污水处理用沉淀装置
CN106139651B (zh) 一种高效沉降装置
CN213506282U (zh) 白水纤维过滤装置
CN206308168U (zh) 卧式承压式一体化水质净化处理装置
CN212504362U (zh) 一种净水用反应沉淀器
CN209890404U (zh) 一种乳化液油水分离系统
CN210559781U (zh) 基于水力流态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208964630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三相分离器
CN208356296U (zh) 磨液碎砂分离装置
CN208747791U (zh) 湖泊过滤器
CN111498971A (zh) 一种高效澄清分离装置
CN212731373U (zh) 一种适用于石膏浆液脱水的分离装置
CN211935940U (zh) 一种澄清器槽体过滤装置
JP2004510568A (ja) 浮選機
CN208193753U (zh) 一种高效分离的沉淀箱
CN108654155A (zh) 一种活性砂过滤器
CN114133008B (zh) 侧向流多级循环加密净水装置
CN216404045U (zh) 侧向流多级循环加密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