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8993U - 浓水循环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浓水循环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8993U
CN216038993U CN202121889561.3U CN202121889561U CN216038993U CN 216038993 U CN216038993 U CN 216038993U CN 202121889561 U CN202121889561 U CN 202121889561U CN 216038993 U CN216038993 U CN 216038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centrated
communicated
concentrated water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95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广山
芦小山
梁雄
李德枝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ajie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ajie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ajie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ajie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95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8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8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8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浓水循环回收系统,包括:浓水池、反渗透装置、结晶装置和回用水池,浓水池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位于第一出水口的上方,第一出水口连通至反渗透装置连通,第二出水口连通至结晶装置;反渗透装置包括滤水端和浓水端,滤水端连通至回用水池,浓水端连通至结晶装置。浓水经过二次反渗透浓缩过滤,得到的纯水输送至回用水池进行回收利用,而二次浓缩的浓水则输送至结晶装置结晶脱盐,二次浓缩的浓水进行结晶的效率较高,此外,在浓水池内还配置有第二出水口,当浓水池的浓水流入速度过快,反渗透装置无法及时进行过滤处理时,将浓水直接输送至结晶装置进行结晶,更充分地利用浓水。

Description

浓水循环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浓水循环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反渗透工艺(RO)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脱盐技术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原水经预处理后输入RO反渗透机组处理后分离处浓水和纯水,其中浓水占比可高达25%以上。浓水含盐量较高,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造成较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浓水循环回收系统,包括:浓水池、反渗透装置、结晶装置和回用水池,
所述浓水池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至所述反渗透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至所述结晶装置;
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滤水端和浓水端,所述滤水端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至所述回用水池,所述浓水端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至所述结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浓水经过第一进水口进入浓水池,经第一出水口流向反渗透装置进行二次反渗透浓缩过滤,得到的纯水输送至回用水池进行回收利用,而二次浓缩的浓水则输送至结晶装置结晶脱盐,二次浓缩的浓水进行结晶的效率较高,此外,在浓水池内还配置有第二出水口,当浓水池的浓水流入速度过快,反渗透装置无法及时进行过滤处理时,将浓水直接输送至结晶装置进行结晶,更充分地利用浓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结晶装置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第五连接管连通至回用水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还包括浓水蓄水池,所述浓水池还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第六连接管连通管至浓水蓄水池,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均设有第一进水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流量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结晶装置还包括酸碱调节池和结晶池,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口连通,所述浓水端通过第四连接管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口连通,所述酸碱调节池上设有投药口,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出口与所述结晶池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酸碱调节池内设有酸碱传感器,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口设有第二进水阀,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出口上设有第二出水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口还设有防结垢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浓水池;2-反渗透装置;3-结晶装置;31-酸碱调节池;32-结晶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不定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全文中出现的和/或,表示三个并列方案,例如,A和/或B表示A满足的方案、B满足的方案或者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有含有多个并列特征的短句,其中的定语所限定的是最接近的一个特征,例如:设置在A上的B、C、与D 连接的E,所表示的是B设置在A上,E与D连接,对C并不构成限定;但对于表示特征之间关系的定语,如“间隔设置”、“环形排布”等,不属于此类。定语前带有“均”字的,则表示是对该短句中所有特征的限定,如均设置在A上的B、C、D,则表示B、C和D均设置在A上。省略了主语的语句,所省略的主语为前一语句的主语,即A上设有B,包括C,表示A上设有B,A包括C。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出说明。
本实施例涉及浓水循环回收系统,包括:浓水池1、反渗透装置 2、结晶装置3和回用水池,
所述浓水池1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至所述反渗透装置2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至所述结晶装置3;
所述反渗透装置2包括滤水端和浓水端,所述滤水端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至所述回用水池,所述浓水端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至所述结晶装置3。
浓水经过第一进水口进入浓水池1,经第一出水口流向反渗透装置2进行二次反渗透浓缩过滤,得到的纯水输送至回用水池进行回收利用,而二次浓缩的浓水则输送至结晶装置3结晶脱盐,二次浓缩的浓水进行结晶的效率较高,此外,在浓水池1内还配置有第二出水口,当浓水池1的浓水流入速度过快,反渗透装置2无法及时进行过滤处理时,将浓水直接输送至结晶装置3进行结晶,更充分地利用浓水。结晶盐从脱盐区取出。
所述结晶装置3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第五连接管连通至回用水池。结晶装置3通过蒸发器以加热的方式对浓水进行蒸发以实现结晶,蒸发的水汽经出水端流出返回至回用水池能够进一步提高浓水的回用率。蒸发器所蒸发出的蒸汽,经第五连接管冷凝后形成水滴输送至回用水池。
进一步的,还包括浓水蓄水池,所述浓水池1还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第六连接管连通管至浓水蓄水池,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均设有第一进水阀。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设置第一进水阀,且在浓水池1内配置溢流口,在结晶装置3满载荷运行时,水经过溢流口流向浓水蓄水池进行临时蓄水,以便在结晶装置3载荷降低时再次进行浓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流量计。通过配置流量计,获取经过第一连接管流入反渗透装置2的浓水流量,以便及时地对反渗透装置2的反渗透膜或进行清洗或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结晶装置3还包括酸碱调节池和结晶池32,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口连通,所述浓水端通过第四连接管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口连通,所述酸碱调节池上设有投药口,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出口与所述结晶池32连通。配置酸碱调节池,浓水进入结晶池32进行结晶前进行酸碱度调节,更好地控制结晶池32的结晶反应,结晶盐产出可控性更强。结晶装置具体的可以采用奥斯陆型蒸发结晶器。其中,本实施例中所指的结晶区即为其中的蒸发室。而酸碱调节池则可以在现有的奥斯陆型蒸发结晶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箱体作为酸碱调节池。
进一步的,所述酸碱调节池内设有酸碱传感器,所述酸碱调节池 31的入口设有第二进水阀,所述酸碱调节池31的出口上设有第二出水阀。配置第二进水阀和第二出水阀以及酸碱传感器,在进行酸碱度调节时,暂时封闭酸碱调节池31并配置酸碱传感器及时获取酸碱度变化,有利于提高酸碱度调节的精度,从而更好地控制结晶池32的结晶反应。
进一步的,所述酸碱调节池31的入口还设有防结垢器。通过配置防结垢器,有利于提高减少浓水造成酸碱调节池31以及结晶池32 结垢的可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各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浓水循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水池(1)、反渗透装置(2)、结晶装置(3)和回用水池,
所述浓水池(1)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至所述反渗透装置(2)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至所述结晶装置(3);
所述反渗透装置(2)包括滤水端和浓水端,所述滤水端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至所述回用水池,所述浓水端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至所述结晶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水循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装置(3)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第五连接管连通至回用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水循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浓水蓄水池,所述浓水池(1)还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第六连接管连通管至浓水蓄水池,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均设有第一进水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水循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水循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装置(3)还包括酸碱调节池和结晶池(32),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口连通,所述浓水端通过第四连接管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口连通,所述酸碱调节池上设有投药口,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出口与所述结晶池(3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浓水循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碱调节池内设有酸碱传感器,所述酸碱调节池(31)的入口设有第二进水阀,所述酸碱调节池(31)的出口上设有第二出水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浓水循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碱调节池(31)的入口还设有防结垢器。
CN202121889561.3U 2021-08-12 2021-08-12 浓水循环回收系统 Active CN216038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9561.3U CN216038993U (zh) 2021-08-12 2021-08-12 浓水循环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9561.3U CN216038993U (zh) 2021-08-12 2021-08-12 浓水循环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8993U true CN216038993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9561.3U Active CN216038993U (zh) 2021-08-12 2021-08-12 浓水循环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8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92998B2 (ja) 浸透分離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0633271B2 (en) Zero-discharge technique for separating sludge and salt from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RU215562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снения морской воды
CN101327407B (zh) 一种液体蒸发浓缩设备与方法
CN102329036B (zh) 余热利用高效含盐废水零排放回收处理方法
CN107902822A (zh) 含氯化钠和硫酸钠的高盐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
CN108128961A (zh) 含盐废水零排放方法及系统
CN103638813A (zh) 正渗透分离法
CN107902823A (zh) 含氯化钠和硫酸钠的高盐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
CN101920169B (zh) 一种膜蒸发浓缩方法及其装置
CN208008627U (zh) 含盐废水零排放系统
CN206156936U (zh) 一种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CN205099536U (zh) 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的处理设备
CN205683607U (zh) 一种蒸汽强制循环和真空节能的蒸发器
CN203959976U (zh) 浓盐水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结晶系统
CN108298644A (zh) 一种高效废水盐分离浓缩脱盐一体化装置
CN216038993U (zh) 浓水循环回收系统
CN208617612U (zh) 用于高盐废水处理系统的蒸发结晶组合设备
Pervov et al. New Technique for Reducing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Discharge
CN106145487A (zh) 一种处理稀土行业高浓度氨氮废水并回用的工艺
JPH0427485A (ja) 純水の脱泡法と純水生産の逆浸透装置
CN103316588A (zh) 多效膜蒸馏装置与方法
CN109133465A (zh) 一种废热利用真空膜蒸馏零排放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5948357A (zh) 一种低成本多次循环换热工业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CN201384930Y (zh) 一种减压膜蒸馏组件单元装置及其膜蒸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