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8661U -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8661U
CN216038661U CN202121634929.1U CN202121634929U CN216038661U CN 216038661 U CN216038661 U CN 216038661U CN 202121634929 U CN202121634929 U CN 202121634929U CN 216038661 U CN216038661 U CN 216038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liquid
interface
gas
interface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349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炳
孟为民
周政
王宝荣
杨高东
罗华勋
张锋
李磊
杨国强
田洪舟
曹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Microinterf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Microinterf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Microinterf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Microinterf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349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8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8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8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其中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包括:氧化反应塔;所述氧化反应塔的侧面顶部设置有用于输送氢化蒽醌的液相管道,所述氧化反应塔的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输送空气的气相管道;所述氧化反应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液体分布器、填料段、受液盘以及混合微界面机组,其中所述混合微界面机组包括上下连通的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以及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输送进来氢化蒽醌经过液体分布器分布后依次向下直到在所述混合微界面机组内与空气进行混合分散破碎。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能够提高氧气的利用率,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氧水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
背景技术
双氧水为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无机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漂白性和使用过程绿色环保等特点,可应用于织物、纸浆脱色、化工合成、废水处理、医疗、冶金、军工、食品加工等领域,充当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聚合物引发剂和交联剂、推进剂等。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HPPO法)生产环氧丙烷、绿色己内酰胺等产品产能增加,导致H2O2的市场需求旺盛。
过氧化氢的生产方法有蒽醌法、电解法、异丙醇氧化法,无机反应法、氢氧直接合成法等。其中,蒽醌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过氧化氢的主流方法。
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工艺是以2-乙基蒽醌(EAQ)为载体,重芳烃(AR)及磷酸三辛酯(TOP)为混合溶剂,配制成具有一定组成的溶液(工作液),在钯或镍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交替进行烷基蒽醌的催化加氢和空气氧化,氧化生成的过氧化氢用水萃取出来成粗品双氧水,烷基蒽醌可以循环使用。但是目前的工艺中,氧化过程中的氧气利用率比较低,导致制备得到的双氧水收率比较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该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通过在氧化反应塔内部设置混合微界面机组,使得在空气与氢化蒽醌进行氧化反应之前将空气破碎为微气泡,提高空气与氢化蒽醌之间的相界传质面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空气与氢化蒽醌在氧化反应塔内部无法得到充分混合,导致氧气利用率低,产品收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制备双氧水的反应方法,反应得到的双氧水纯度高,应用广泛,提高了双氧水本身的适用面,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包括:氧化反应塔;所述氧化反应塔的侧面顶部设置有用于输送氢化蒽醌的液相管道,所述氧化反应塔的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输送空气的气相管道;
所述氧化反应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液体分布器、填料段、受液盘以及混合微界面机组,其中所述混合微界面机组包括上下连通的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以及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输送进来氢化蒽醌经过液体分布器分布后依次向下直到在所述混合微界面机组内与空气进行混合分散破碎;
所述氧化反应塔内设置有混合微界面机组,混合微界面机组包括上下连通的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以及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
其中液体分布器可以起到良好的布液作用。
优选地,所述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以及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之间设置有狭长的气液乳化物通道,所述气液乳化物通道连接有气液乳化物出口,所述气液乳化物出口紧贴于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的上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中,原料为氢化蒽醌以及空气,氢化蒽醌是通过氢化塔加氢得到的产物,一般实际运行时,先向氢化塔内输送含蒽醌衍生物的工作液和催化剂,同时向氢化塔内输送氢气,以生成含2-乙基氢蒽醌溶液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后续通过过滤冷却后,输送至氧化反应塔中,在氧化反应塔内与经过微界面分散破碎的空气形成气液乳化物,进行氧化反应,生成含2-乙基蒽醌和过氧化氢的混合物,并传输至萃取塔,含2-乙基蒽醌和过氧化氢的混合物与纯水在萃取塔内进行萃取,萃取后得到的产物即为双氧水。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通过在氧化反应塔内设置混合微界面机组,从而提高空气的利用率,继而提升产品双氧水的产率,该混合微界面机组是将微界面发生器通过特定的结构组合在一起,其包含了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以及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两者需要结合上下互相贯通并不是单独设置的,之所以这样设置是为了提升整个微界面机组的牢固性,本身氧化反应塔内的空间比较窄小,如果微界面发生器设置的过于分散也会影响到氧化反应塔的正常工作,另外设计为整体的结构也缩短了各个微界面发生器的距离,加强各个部件之间的互相协作能力,通过微界面破碎的气泡互相碰撞冲击后,从而提高分散破碎效果。通过互相贯通的通道加强气液乳化物的碰撞分散破碎。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与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是通过气液乳化物通道实现上下贯通的,而且气液乳化物通道直接连通有气液乳化物出口,该气液乳化物出口即是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分散破碎后形成的气液乳化物的出口,因为在该氧化反应塔内上部属于混合区,下部属于剧烈反应区,所以上部的物料混合比较平稳,下部反应比较剧烈,那么为了提高反应效果,气液乳化物通道可以稍微长一些,通过气液乳化物通道的引导作用,给气液乳化物出口出去的物料提供动力,且该气液乳化物出口正好紧贴于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的上侧壁,这样从出口出去的气液乳化物立刻与下置式的微界面发生器发生作用,提高分散破碎效果。气液乳化物通道虽然没有在图上明示出来,但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文字阐述对其具体的结构也比较明了清楚。
此外,该气液乳化物出口可以设置为沿水平方向的直管形状,还可以设置为为90°的折弯管,管口垂直朝上或者垂直朝下,水平方向就是直接喷射出去,垂直朝上或垂直朝下的方向相当于在出口处设置了180的回弯,从而更加提升气液乳化物的流通能量,带动位于上部的混合效果差的物料进行返混再破碎。当然最好的方式可以将管口设计成朝多个方向出去的形状,尤其是下部的微界面发生器分散破碎的气泡从壁面的微孔出来之后,正好与从气液乳化物出口出来的气液乳化物立刻发生碰撞作用,气液乳化物出口可以完全覆盖住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壁面的微孔。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微界面机组中,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为气液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或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为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的破碎气相从壁面的孔中分散出与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出来的气液乳化物进行互相作用,加强分散融合碰撞效果。且位于上面一组的混合微界面机组的气液乳化物出口可以设计为沿水平方向,下面一组的混合微界面机组的气液乳化物出口可以设计为垂直朝上的方向,因为下部属于反应区,为了提高反应效果,喷射出的气液乳化物朝上出去后更加提高与上面区域的物料的混合效果,提高反应效果,进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结构的氧化反应塔操作后,氢化蒽醌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7%以上,产品收率可以达到97%以上,氧气利用率也能达到99%以上,基本不会有任何浪费。
优选地,所述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位于比较靠近所述氧化反应塔顶部的位置,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位于比较靠近所述氧化反应塔底部的位置,所述气液乳化物通道贯穿于所述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与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之间。这样可以保证气液乳化物足够的狭长,以给予足够的冲力朝向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的方向运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还包括有液体循环管道,所述气液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或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连接有所述液相循环管道,所述液相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这样从所述氧化反应塔侧面以及从所述氧化反应塔的塔底出来的液相经过所述液体循环管道返回所述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的顶部,循环管道通过提供液相动力对气相不断卷吸从而达到分散破碎的效果,正好通过卷吸管将位于氧化反应塔顶部的氧气卷吸进来进行进一步的利用。
优选地,所述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以及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分别设置有单独控制阀,以用于微界面发生器发生阻塞时切换工作状态。当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为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壁面的细孔很容易发生阻塞,因此可以直接将其切出系统之外停止工作,只采用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进行工作也是可以的,还可以利用上置式的气液乳化物通道的冲力对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进行冲洗。
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微界面发生器在本实用新型人在先专利中已有体现,如申请号CN201610641119.6、201610641251.7、CN201710766435.0、CN106187660、CN105903425A、CN109437390A、CN205833127U及CN207581700U的专利。在先专利CN201610641119.6中详细介绍了微米气泡发生器(即微界面发生器)的具体产品结构和工作原理,该申请文件中记载了“微米气泡发生器包括本体和二次破碎件、本体内具有空腔,本体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口,空腔的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敞开,其中空腔的横截面积从空腔的中部向空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减小;二次破碎件设在空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处,二次破碎件的一部分设在空腔内,二次破碎件与空腔两端敞开的通孔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通道。微米气泡发生器还包括进气管和进液管。”从该申请文件中公开的具体结构可以知晓其具体工作原理为:液体通过进液管切向进入微米气泡发生器内,超高速旋转并切割气体,使气体气泡破碎成微米级别的微气泡,从而提高液相与气相之间的传质面积,而且该专利中的微米气泡发生器属于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
另外,在先专利201610641251.7中有记载一次气泡破碎器具有循环液进口、循环气进口和气液混合物出口,二次气泡破碎器则是将进料口与气液混合物出口连通,说明气泡破碎器都是需要气液混合进入,另外从后面的附图中可知,一次气泡破碎器主要是利用循环液作为动力,所以其实一次气泡破碎器属于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二次气泡破碎器是将气液混合物同时通入到椭圆形的旋转球中进行旋转,从而在旋转的过程中实现气泡破碎,所以二次气泡破碎器实际上是属于气液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其实,无论是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还是气液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都属于微界面发生器的一种具体形式,然而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微界面发生器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形式,在先专利中所记载的气泡破碎器的具体结构只是本实用新型微界面发生器可采用的其中一种形式而已。
此外,在先专利201710766435.0中记载到“气泡破碎器的原理就是高速射流以达到气体相互碰撞”,并且也阐述了其可以用于微界面强化反应器,验证本身气泡破碎器与微界面发生器之间的关联性;而且在先专利CN106187660中对于气泡破碎器的具体结构也有相关的记载,具体见说明书中第[0031]-[0041]段,以及附图部分,其对气泡破碎器S-2的具体工作原理有详细的阐述,气泡破碎器顶部是液相进口,侧面是气相进口,通过从顶部进来的液相提供卷吸动力,从而达到粉碎成超细气泡的效果,附图中也可见气泡破碎器呈锥形的结构,上部的直径比下部的直径要大,也是为了液相能够更好的提供卷吸动力。
由于在先专利申请的初期,微界面发生器才刚研发出来,所以早期命名为微米气泡发生器(CN201610641119.6)、气泡破碎器(201710766435.0)等,随着不断技术改进,后期更名为微界面发生器,现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界面发生器相当于之前的微米气泡发生器、气泡破碎器等,只是名称不一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微界面发生器属于现有技术,虽然有的气泡破碎器属于气动式气泡破碎器类型,有的气泡破碎器属于液动式气泡破碎器类型,还有的属于气液联动式气泡破碎器类型,但是类型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根据具体工况的不同进行选择,另外关于微界面发生器与反应器、以及其他设备的连接,包括连接结构、连接位置,根据微界面发生器的结构而定,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所述氧化反应塔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提升反应效果的格栅。因为本身物料泡沫比较多,所以在氧化反应塔的中部也相应的设置有若干格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还包括有气液分离器,位于所述氧化反应塔内液体分布器上部的气相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气相排出处理,液相返回到受液盘的下部。然后液相参与反应,其中的气相部分通过泡罩去往塔顶方向。
优选地,所述泡罩塔板的侧面设置有下降管,下降管内部为圆形的下降管,所述下降管紧贴下降管的内壁或者通过管道与所述下降管的内壁连接。
优选地,在氧化反应塔的外侧设置有下降管,下降管的上端与所述泡罩塔板连通,下端与所述混合微界面机组连通。下降管可以采用设置在氧化反应塔的内部或设置在氧化反应塔的外部的两种方式,设置在内部的下降管具体结构为具有圆形的下降管,当然下降管的设置位置可以直接贴壁设置也可以与壁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另外,在混合微界面发生器的上部还相应的设置有多层塔板,目的是为了可以将全混流的状态转变为平推流,从而可以更好的消除反应产生的泡沫。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的氧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空气进行微界面破碎后,与氢化蒽醌进行氧化反应生成双氧水
优选地,氧化反应的温度为35-60℃,优选45-55℃,反应压力为0.2-0.4MPa,优选地0.25-0.35MPa。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氧化方法得到的双氧水产品品质好、收率高。且该制备方法本身反应温度低、压力大幅度下降,液时空速高,相当于提高了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氧化反应塔内部设置混合微界面机组,使得在空气与氢化蒽醌进行氧化反应之前将空气破碎为微气泡,提高空气与氢化蒽醌之间的相界传质面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空气与氢化蒽醌在氧化反应塔内部无法得到充分混合,导致氧气利用率低,产品收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氧化方法操作简便,反应得到的双氧水纯度高,应用广泛,提高了双氧水本身的适用面,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氧化反应塔; 11-液相管道;
12-气相管道; 13-混合微界面机组;
131-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 132-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
133-气液乳化物通道; 134-控制阀;
135-液相循环管道; 136-循环泵;
14-格栅; 15-受液盘;
16-填料段; 17-液体分布器;
18-气液分离器; 19-下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其主要包括氧化反应塔1,以及设置在氧化反应塔1内部的混合微界面机组13,在氧化反应塔1内主要是氢化蒽醌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生产双氧水,为了提高氧化效果,氧化反应塔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提升反应效果的格栅14,格栅14左右对称设置。
该实施例的混合微界面机组13包括连接上下连通的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1以及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2,所述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1以及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2之间设置有气液乳化物通道133,所述气液乳化物通道133连接有气液乳化物出口,所述气液乳化物出口紧贴于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2的上侧壁,气液乳化物出口的朝向为沿水平方向的直管形状或为90°的折弯管,管口垂直朝上或者垂直朝下,本实施例为水平方向。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将塔内顶部的空气卷吸的卷吸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混合微界面机组13中,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1为气液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或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2为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气液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或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连接有液相循环管道135,所述液相循环管道135上设置有循环泵136,液相循环管道135用于给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1提供卷吸动力,从氧化反应塔1侧面以及从所氧化反应塔1的塔底出来的液相经过液体循环管道135返回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1的顶部。总之从氧化反应塔1的底部出来的液相一部分放空,另外一部分与从氧化反应塔1侧面出来的液相汇合经过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通过循环泵136返回。
通过微界面发生器机组的分散破碎作用,将氧气打碎成微米级尺度的微气泡,并将气泡释放到氧化反应塔1的内部,从而可以使空气以微气泡的状态与氢化蒽醌充分接触。
此外,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1以及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2分别设置有单独控制阀134,以用于微界面发生器阻塞时切换工作状态,下置式的微界面发生器一般选择为气动型所以比较容易发生阻塞,可以将其控制阀134关闭,只采用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1进行单独工作,且在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1进行工作时可以对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132进行冲洗。如果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不采用的情况下,气相可以直接通过气相管道的分支去往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进行卷吸。
在氧化反应塔1的侧面顶部设置有用于输送氢化蒽醌的液相管道11,在氧化反应塔的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输送空气的气相管道12,液相管道11用于将氢化蒽醌输送进来,气相管道12用于将空气输送进来,以用于将空气通入微界面发生器中,这样气相与液相互逆流动增加接触几率。在氧化反应塔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液体分布器17、填料段16、受液盘15以及混合微界面机组13,这样从氧化反应塔上部来的液相通过液体分布器分布后,在填料段精馏反应后,通过泡罩积液后以提高反应效果。
且在氧化反应塔1顶部出来的气相还会去往与氧化反应塔1连接的气液分离器18,位于氧化反应塔1内液体分布器17上部的气相通过气液分离器18气液分离后,气相排出处理,液相返回到受液盘15的下部,受液盘上有若干升气管,液体从溢流堰溢流到下面来,气相通过升气管去往填料段。
在受液盘15的侧面设置有下降管,下降管19内部为圆形的下降管,所述下降管紧贴下降管19的内壁或者通过管道与所述下降管19的内壁连接,此外该下降管19也可以采用设置在外面的方式,下降管19的上端与所述受液盘15连通,下端与混合微界面机组13连通,该实施例主要采用将下降管19设置在内部的方式。
氧化反应塔1生成的产品去往下个萃取工段,尾气则进行回收处理,尾气中所含有的氧气不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氧化方法氧气利用率很高。
为了增加分散、传质效果,也可以多增设额外的微界面发生器,安装位置其实也是不限的,可以外置也可以内置,内置时还可以采用安装在釜内的侧壁上相对设置,以实现从微界面发生的出口出来的微气泡发生对冲。
在上述实施例中,泵体的个数并没有具体要求,可根据需要在相应的位置设置。
该实施例中,氢化蒽醌的质量浓度为120g/L,有机溶剂为芳烃,氧化加热恒温为35℃,氧化反应塔1反应压力为0.2MPa,以15L/min流量通入空气,反应时间为10min,反应完成后取样分析转化率、氧气利用率。
氢化蒽醌的转化率=已反应的原料量/原始原料量*100%;
氧气的利用率=已反应的氧气量/原始空气中所含的氧气量*100%;
分析结果:氢化蒽醌的转化率为97.5%,氧气的利用率为97.5%。
实施例2
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只是氧化加热恒温为45℃,氧化反应塔1反应压力为0.25MPa,分析结果:氢化蒽醌的转化率为96.5%,氧气的利用率为96.5%。
实施例3
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只是氧化加热恒温为55℃,氧化反应塔1反应压力为0.35MPa,分析结果:氢化蒽醌的转化率为96.5%,氧气的利用率为96.5%。
比较例1
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只是不添加混合微界面机组13,分析结果:氢化蒽醌的转化率为91%,氧气的利用率为91%。
比较例2
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只是将混合微界面机组13更换为单个的气动类型的微界面发生器,分析结果:氢化蒽醌的转化率为96.5%,氧气的利用率为96.5%。
总之,与现有技术的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设备组件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成本低、安全性高、反应可控,原料转化率高,相当于为双氧水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操作性更强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反应塔;所述氧化反应塔的侧面顶部设置有用于输送氢化蒽醌的液相管道,所述氧化反应塔的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输送空气的气相管道;
所述氧化反应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液体分布器、填料段、受液盘以及混合微界面机组,其中所述混合微界面机组包括上下连通的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以及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输送进来氢化蒽醌经过液体分布器分布后依次向下直到在所述混合微界面机组内与空气进行混合分散破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循环管道,从所述氧化反应塔侧面以及从所述氧化反应塔的塔底出来的液相经过所述液体循环管道返回所述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器,位于所述氧化反应塔内液体分布器上部的气相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气相排出处理,液相返回到受液盘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泡罩塔板的侧面设置有下降管,下降管内部为圆形的下降管,所述下降管紧贴下降管的内壁或者通过管道与所述下降管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氧化反应塔的外侧设置有下降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以及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分别设置有单独控制阀,以用于微界面发生器阻塞时切换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以及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之间设置有狭长的气液乳化物通道,所述气液乳化物通道连接有气液乳化物出口,所述气液乳化物出口紧贴于所述下置式微界面发生器的上侧壁。
CN202121634929.1U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 Active CN216038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4929.1U CN216038661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4929.1U CN216038661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8661U true CN216038661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34929.1U Active CN216038661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8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9851A (zh) * 2021-07-16 2021-10-08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以及氧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9851A (zh) * 2021-07-16 2021-10-08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以及氧化方法
WO2023284028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以及氧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9851B (zh)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以及氧化方法
CN113479850A (zh)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塔式强化氧化系统以及方法
CN112058191A (zh) 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微界面制备系统及方法
CN213505981U (zh) 一种基于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系统
CN111961026A (zh) 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强化微界面制备系统及方法
CN216038661U (zh)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强化氧化系统
CN112321409A (zh) 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酸的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12044390A (zh) 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13499739A (zh) 一种即时脱水的dmc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
CN215540716U (zh)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塔式强化氧化系统
CN112479852A (zh) 一种甲酸的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13387332A (zh)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氧化系统以及氧化方法
CN112499592A (zh) 一种基于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系统及工艺
CN112774592B (zh) 一种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的微界面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13499738A (zh) 一种内置式即时脱水微界面强化dmc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13546589A (zh) 一种微界面强化制备dmc的系统及制备方法
CN112479822A (zh) 一种草酸酯法制备乙二醇的强化微界面反应系统及方法
CN215559011U (zh) 一种制备双氧水的微界面氧化系统
CN112403006A (zh) 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酸的强化微界面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12142569A (zh) 一种对甲基苯酚的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12028768A (zh) 一种草酸酯加氢制备乙醇酸酯的反应系统及方法
CN216778779U (zh) 一种偏苯三甲酸的微界面制备系统
CN216024790U (zh) 一种正丁醛缩合制辛烯醛的微界面强化系统
CN216024781U (zh) 一种基于微界面的正丁醛缩合反应系统
CN215540715U (zh) 一种内置式即时脱水微界面强化dmc制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